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志摩陆小曼 不被祝福的婚姻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感情纠葛,比他的诗作更为人津津乐道。而他与生命中最后一位伴侣陆小曼结婚时,更是饱受各方的压力,最终,他们虽然排除万难举行了婚礼,但是他们的婚礼却没有得到大家的祝福。在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更是发表了意味深长的“贺词”。


徐父指定梁启超证婚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富绅,他认为儿子离婚已是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再则他不喜欢陆小曼,认为这样的女子肯定品行轻薄,不会给徐志摩带来安定的生活。


徐申如告诉徐志摩,他若想要再婚,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同意。原来,徐申如一直认为儿子和张幼仪在德国的离婚没有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是不作数的,他是不承认的,他一定要亲自听到张幼仪的意见才行。张幼仪是个聪明人,反正都已离婚了,何不成人之美呢?就同意了。过了第一关,徐申如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后来,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但他要求婚礼必须由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梁启超骇人的婚礼致辞


1926年,徐陆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一场兼具娱乐性和轰动效应的婚礼,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参加者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比起证婚人的祝词,上面那些盛况都只不过是过眼乱花了。在婚礼上,梁启超对自己的学生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让……”


此时,梁启超的话被徐志摩打断,他带着些怒气却又不敢放肆,只能讪讪地说:“恩师,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听了,略略收敛了火气,接着说:“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一封家书道原委


作为徐志摩的恩师,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梁启超为什么在自己爱徒的婚礼上出言不逊,做出这样不近人情的举动来呢?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梁启超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段“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的悖德恋情,他一开始就强烈反对,后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才勉强答应为徐志摩证婚。


第二,梁启超不忍心眼睁睁看着爱徒走向毁灭。基于对徐志摩和陆小曼品性的了解,知道他们两个都是用情不专的人,对他们结合的前景并不看好。在《1926年10月4日致孩子们》的家书中,梁启超这样写道:“孩子们: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赓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王赓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今把训词稿子寄给你们一看。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我又看着他找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给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累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罢了……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音、思忠们看。”


狠心的他与痴狂的他


徐志摩一生中经历了多个女人,而与他有过婚姻之实的只有张幼仪和陆小曼,他爱得最深的却是林徽因。


与第一位妻子张幼仪的婚姻是父母包办,徐志摩对她的态度一直不好,而张幼仪却承受着,没有一句怨言。到徐志摩在伦敦邂逅并迷恋上好友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后,态度更加残忍。为达成离婚的目的,他竟然抛下即将分娩的妻子一走了之。随后,他还不顾张幼仪刚刚产子身体尚未恢复的境况,两次发表《离婚通告》。


梁启超看到通告后,曾写信对徐志摩做了严厉的批评。梁虽是他的精神之父,但经过了欧风美雨的洗礼,徐志摩已经与老师产生了很大差异。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回信为自己辩解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对林徽因的爱让徐志摩激情飞扬,那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林徽因就听从父命嫁给了恩师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林长民虽然也欣赏徐志摩的才华,但对其人品却并不看好。认为他现在能与幼仪离婚,将来与徽因离婚也不是不可能的。徐志摩的单相思,也没有得到林徽因的回应,她认为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过日子还是梁思成这样的人可靠。当她明白自己心中对徐志摩也有一份爱时,已是多年后。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情感,也因此成为后世不解的悬谜。 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都没说。


两颗寂寞的心


徐志摩追林徽因不成,失意之下开始掉头追陆小曼。


陆小曼是北京城里有名的交际花,前夫是王赓,曾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与陆小曼结婚时,正任教北京大学。王赓习惯于美国的生活方式,是个工作狂,而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想到外头游乐,徐志摩是王赓的好朋友,一有空就跑他们家里去。


那时,徐志摩正处在失恋阶段,于是便把满腹的柔情转移到陆小曼身上。恰好王赓受聘赴哈尔滨提任警察局长,陆小曼空闺独守、芳心寂寞,二人一拍即合,陆小曼为了徐志摩和王赓离了婚。徐志摩在陆小曼这里得到了在林徽因身上得不到的执着与热情,她填补了徐志摩那一段时间的感情空白。徐志摩说小曼是第一个“把爱给他”的女人,但这段幸福并不长久,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分歧日益增多……渐渐地,徐志摩的日记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日常开支的数字,抱怨的语句也越来越多。


多情人终为爱殒命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做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只是,最终他还是永远地走了。


1931年11月19日中午,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随着山顶上一团火球腾空而起,36的岁徐志摩驾鹤西去。一颗诗坛巨星就此陨落。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费了几年力气帮他收集并出版了徐志摩的遗作。并且自此不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匿在世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中外旷世少有的婚礼,恐怕便是徐志摩的第二次婚姻现场,证婚人梁
陆小曼和徐志摩新婚,梁启超说了一番扫兴话,孰料5年后所言成真
梁启超为何在徐志摩婚礼上语惊四座?
徐志摩陆小曼婚礼:证婚人梁启超怒砸场子,令新人羞愧难当!
民国才女陆小曼不为人知的风流史
梁启超在徐志摩婚礼上给新人的“最毒证婚词”:出于道义还是私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