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8
029
  【原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漆雕开①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③为费宰④,子曰:‘贼夫人之子⑤。’曾点⑥言志⑦,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①漆雕开,(前540—?)孔子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
  ②吾斯之未能信,此句出自《论语.公治长》。
  ③子路,(前542—前480)鲁国人,仲氏,名由,字季路,孔子学生。子羔,(前521—?)高姓,名柴。春秋末卫国人,一说齐人,孔子学生。
  ④费宰,费,春秋鲁国邑名。费宰即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
  ⑤贼夫人之子,出自《论语.先进》。
  ⑥曾点,即曾皙,曾参之父,孔子学生。
  ⑦言志,曾点言志事,出自《论语.先进》
  【译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能分作两件事。
  “漆雕开说:‘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听了很高兴。子路让子羔当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孔子说:‘贼夫人之子’,曾点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子对他表示赞许。圣人的意思从这里可以明白了。”
  【解析】
  这段我虽然也翻译了,但是,在没有对《论语》中孔子原话理解的前提下,读译文并不会让你比读原文能多理解些什么。这就是我前面说的,现代我们出版的一些讲解《传习录》的书仅仅停留在翻译成白话文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的原因,只做到这个程度,颇像李宗吾写的那本《厚黑学》中说的“锯箭法”,一个人中箭了,不是说把箭拔出来,然后止血消毒包扎,而是拿个锯子,齐着没入到肉体的箭体根部,将外面可以看到的箭杆锯下来,箭头还留在里面。然后就说,我将伤员治好了。形式主义害死人啊!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句,在第005节的徐爱录中已经出现过,这里是昨日重现,没新意,请诸君翻阅前文为是,不再赘言。
  阳明先生第二句话,分别说到了三件事情,事实上也可以说了三类人。要理解阳明的意思,就必须理解这三件事情到底在讲明什么道理,而要理解这三件事情的道理,就必须回到《论语》的原文中去,走入到孔子的内心世界去。
  为了不让大家产生对学术气息浓厚作风的反感,我不再引用原文,而直接引用《论语》的原意。
  先说漆雕开,孔子认为漆雕开同学学有所成,可以出去做官了,就建议他出师当官去。这首先可以看出,儒学当时被称为显学,儒学的内容并不是坐在那里空谈学问,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于现实社会,这是儒学积极用世的体现,这种积极用世所追求的境界不是后世那些为了利禄而一心升官发财的俗儒们所能及。但是漆雕开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对老师说“吾斯之未能信”,意思是我对做官还没有十分的信心,孔子一听就高兴了
  孔子为什么高兴,以孔圣人的判断,认为漆雕开可以去做官,可以肯定就才干上而言,漆雕开去做官完全没有问题。他这样说,一层意思是谦虚,但这只是礼仪性的东西,还不是问题的实质,漆雕开不原意去做官,从自己这一方面说,他认为自己的学问修养还有进步的空间,需要继续进修,从出去做官的方面说,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官吏,希望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人,有这样的弟子,孔子能不高兴吗?
  再说子路让子羔当费宰的这件事,孔子的评语就是“贼夫人之子”,意思是你这简直是在误人子弟。通过抬举一个人而达到败坏一个人的效果的事,在大家熟知的《三国演义》中曾经有类似的一幕,孙权同志曾经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给曹操,信的内容就是怂恿曹操称帝,我孙权会无条件顶你之类的话。但是曹操看完这封信,晒然一笑,道,孙权小儿是想把老夫放到火炉上当烧烤来烤啊!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就在于,当时曹操虽然势力很大,但是若要公然夺取汉朝数百年的基业,必然招致天下群雄的公愤,以曹操当时的威望和才干,未必弹压得住。所以,雄才大略如曹操者,犹然知道自己的斤两,不敢贸然跻身于自己不适合担当的位置。
  子路让子羔当费宰这件事,实质也就是孔子认为子路本身的素质不适合这个位子。扼要谈下,事实是当时孔子对于子路让子羔当费宰这件事意见很大,子路还曾经为此和孔子争辩过,子路的辩解是:“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的意思就是既有民众,又有国家社稷,何必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呢?意思就是,老师您认为子羔不适合当费宰,但是平时您教我们的知识,不也是从实际中学来的吗,那就让子羔先干起来,在实践中学起来不行吗?
  子路的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现在我们的就业市场,就常常有类似的问题,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应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应届生们当然就愤愤不平,没听说过人生下来就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你一天工作机会都不给我,我从哪里累积两年的工作经验,你让我先干起来,在实践中学起来不行吗?
  但是孔子就是不同意子路的意见,很可能老夫子被子路的顶撞弄急了,说出了下面一句看起来情绪性很强的话,“是故恶夫佞者”,意思是“所以我厌恶那些强词夺理的人”。孔子为何在这件事情上如此反应激烈?如果按照孔子这里的思路,现在那些应届毕业生是不是都不要找工作了,因为都不合适吗!
  这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费宰这个位置,是一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如果一个本身才干不适合的人担当这个位置,将影响一个地方的政事。孔子在这种关乎社稷民生之重的地方,是不敢有丝毫马虎颟顸的。
  而现在我们社会上企业的招聘,大多所遵循的都是一种本位主义的私见,都想找个熟手马上过来给我的企业创造效益,不愿意承担吸纳新人就业这种社会责任,这种短视造成整个社会的人才培训严重不足,而人才素质提不上去,又反过来制约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于是就陷入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人又找不到合适的企业这种两难的困境。
  曾点言志这段,后面会详细探讨,孔子欣赏的是曾点的“不器”,那就是不论处于何种情况,都能依理而行,进退有据。昨天在微博上看了一段精彩绝伦的言论,可以和曾点同学的境界有得一比,特摘抄在此:老娘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可直可弯能屈能伸,卖的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少女,演的了女王,晒的了下限,红的了脸颊,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少年,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大叔,你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要说起来,这个段子中所表达的那种境界,还真似孔圣人所赞许的那种“不器”
  这三件事情说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阳明排出这三件事想要说明什么,漆雕开怀才不用,意在高远,类似于阳明说的“未发之中”,孔子认可;子路让子羔为费宰,才不堪仁,是私欲蒙蔽,认理不明,孔子反对;曾点通才无碍,不拘一格,类似于“发而皆可中节”,孔子赞许。阳明这里通过排列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发之中”也好,“发而皆可中节”也好,都是致良知处,而一旦私欲遮蔽良知,所知已然不正,所行安能不歪?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良知是真致了没有。

030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①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①未发之中,《中庸》首章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译文】
  陆澄问:“此心处于宁静的状态时,可以算是‘未发之中’吗?”
  阳明先生说:“现在的人存养心,只是让自己的气定住。当他们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能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又问:“‘未发’就是‘中’,那么宁静不也是求‘中’的功夫吗?”
  阳明先生回答说:“只有去人欲、存天理,才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形式上的宁静,不但会渐渐有喜静厌动的弊端,而且中间有许多毛病被掩盖着,终不能去除,遇到事情,依然照旧发作滋长。以遵循天理为主,何尝就不宁静?而以宁静为主,未必能遵循天理
  【解析】
  探讨一下“未发之中”,先说一下这个“中”字,河南方言,对什么事情表示同意或者赞许,就会说“中”,可以说用的非常传神,甚至可以说这种说法比现在的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更能体现传统汉语的神韵。
  “中”是个啥东西?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以为“中”就是中间,程颐对“中”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当然了,程颐还有后面的一句“不易之谓庸”,这是程颐在解释“中庸”这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我要为“中庸”这两个字洗洗冤屈,因为当代的一些人往往把“中庸”这两个字往“平庸”的沟里带,所谓的“中庸之道”仿佛也成了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处世之方的贬义词。
  我可以很严肃的说,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庸”表示自己比窦娥还要冤,通过程颐的解释,我们追本溯源,将“中庸”换成现代话就是“不偏颇不变易”。里只讲“中”字,所以我们只看“不偏颇”,至于“庸”字的“不变易”,后面会讲到。
  “不偏颇”这三个字,发挥起来意义很广,我通过举例来说明为何“不偏颇”的“中”字不能理解为“平庸”之意。在李连杰的成名电影《少林寺》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王仁则的官兵来围剿少林寺,少林众僧碍于佛门主张不杀生的戒律,一忍再忍。后来当老方丈被火烧死后,忍无可忍的僧众终于和王仁则的官兵厮杀起来,少林寺那个二当家的胖和尚在后来的混战中也动手杀死了一个向他袭击的官兵,搀扶他的小和尚说:“师傅,你杀生了!”,胖和尚情绪激动地说:“该杀,该杀!”
  问题来了,胖和尚此时算是犯戒了吗?答曰:没有犯戒。戒律中的“不杀生”,这三个字,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生”字,从字面意思理解,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称之为生,蚂蚁和蚊子都是生命,更别说五大三粗的人了。之所以说胖和尚没有犯戒,那是因为他杀的不是“生”,各位看到这里可能要蹦起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老和尚干掉了,我非要说他杀掉的不是生命,难道老和尚弄碎的是一个纸人,诸位稍安勿躁,我喝口茶慢慢道来。
  ……(喝茶中)
  理解“生”字,首先要说在佛门看来,什么是“生”,佛门中对“生”的注释中非常有名的一句是“众生平等”,也就是说,“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等”,所谓平等,是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一样的,当那个官兵举刀向老和尚头顶砍去的那一时刻,他就已经脱离了佛门对“生”的定义,他此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剥夺另一个生命,而且是出于一种邪恶的目的,这样就已经违背了“平等”的这一定义。因为他此时的举动表明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凌驾于老和尚的生命之上的。
  当然,在他做这个恶行之前,佛门还没有放弃他,可以称之为“生”,或者说在他举起屠刀的那一刹那,他幡然有悟,放下屠刀,即便不能立地成佛,也是回归到了佛门的“生”的定义范畴内。但是,就在他举刀的这一刹那,他的那颗发恶之心已经让他变成了“魔”,而斩妖除魔是佛门的副业之一,我们熟悉的法海同志就是将降妖伏魔这一佛门副业当作主业来抓,以持仗捧钵作为白娘子克星的形象而出现在《白蛇传》中的
  那么,当老和尚杀死那个正在实施剥脱他的生命权利的行为中的官兵时,不是杀生,只是除魔。也许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老和尚是在杀生,但是从佛门的观点看,他仅仅是在履行佛门众多业务中的一项“除魔”业务,不用这么反应过度。佛门还说过佛祖也有“狮子吼”的时候,并不是呆板的永远那么慈眉善目,这里要尤其注意。
  回到“中”字上来,老和尚的除魔,从行动上来说表现的是很激烈了,但是,这种状态依然符合“中”字,举这个例子,是让大家明白,所谓的“中”字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活稀泥,关键是要切中事理之肯綮。
  现在来理解“未发之中”,“未发”,是指事理没有显现时的状态,是就心体而言,既然“未发”,此时在心体上求的是什么“中”呢?阳明回答的很明确“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求此心的宁静,只是息心的入门法则,只是固守一个“静”字,还不是功夫的得力处。
  阳明提出的“静中去人欲存天理”和现在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提倡的“先发制人”战略很类似。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对美国来说,这一事件是个巨大的灾难,在灾难发生之时,美国需要做的是“事上磨”,当时连恐怖份子的影子都抓不到,有力无处使,只能以“美国之难,美国应之”的坚贞强毅来应对,称之为动心韧性之时。灾难之后,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就是不等恐怖份子上门,在灾难没有发生之前,加强警戒,并且在世界各地主动出击歼灭恐怖份子,而不是等到灾难真的发生了才仓促应对。
  个就符合“未发之中”了,即在事件没有真正发生时就下力气,弭祸患于未发。回归到自我心体修养,“事上磨”很难,“未发之中”同样不易。这个实际上已经牵涉到“慎独”这个儒家学说十分重要的概念了,发挥来谈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不过多枝蔓。
  总的来说,“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的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用中医的理论来讲,这个叫做“治未病”;用兵法的思想来说,是将力量用在战场之外,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的“不战”,是因为你在事理没有发见时已经将内心廓清为明镜状态,当然就可以事来能应,可以“不战而胜”了,但并不是真的不战,而是你把战线前移了,在宁静存心之时你已经“战斗”过了,等于美国的“先发制人”,不再等到拉登们把美国的大厦用飞机撞毁,就提前把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消灭掉
  “未发之中”正好和上面讲过的“事上磨”相对照来学习,“事上磨”重点落在事理发见处用功,侧重于外用,“未发之中”是于事理没有显现时用功,侧重于内明,这样说,只是为了大家学习的方便,而如果按照阳明先生的本意,外用也好,内明也好,唯一的原则都是遵循天理,所以它们何尝不是一件事呢?

【原文】
  问:“‘孔门言志,由、求①任政事,公西赤②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③,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之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④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①由,即子路。求,指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孔子学生。
  ②公西赤,(前509—?)春秋末鲁国人,字子华,孔子学生。
  ③意必,《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④“素其位”五句,出自《中庸》。

  【译文】
  陆澄问:“孔子的门人在一起畅谈志向。子路、冉求志在主持政事,公西赤志在主管礼乐,不管怎么说都有实际用处。而曾皙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阳明先生说:“前面那三位着的意思太浓了,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偏执于一边,顾此未必能顾到彼。曾皙的志向没有太浓的自我着意,正合《中庸》中所谓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前三个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通达之人。但是前三个人的才干各自卓然有成,并不是世上那些只会空谈却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解析】
  在第029节,我们已经提到过曾点言志这回事,现在要具体讨论了。此处讲的孔门言志,是《论语》中的一个字数最长的桥段。具体场景是这样的,孔子让自己的四个弟子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四个弟子分别是子路、冉求、公西华、曾点。
  子路同学前面已经出过场,他连自己的老师都敢顶撞,是那种心直口快性子急的角色,这次他又抢答了。他说给他三年时间,就可以让一个像利比亚这样的夹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受夹板气的撮尔小国得到治理,可以让国内人民骁勇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示意慷慨陈词的子路同学坐下,不用这么激动地站起来讲,坐着谈就行,接着让冉求谈下。
  冉求说,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冉求的这个态度就谦虚多了。
  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轮到主角曾皙发言了,这位同学在其他同门发言的时候,正在弹瑟抒情,到其他人都讲完了,弹瑟的声音逐渐放缓,接着“铿”的一声,结束了抒情,离开瑟站起来。他说,我的理想和他仨都不一样。
  孔子鼓励他讲下去。
  曾皙说,暮春三月,换上春天的夹衣,带着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弟,去河里洗洗澡,在郊外吹吹风,然后再一路唱着卡拉OK回来。
  估计他的其他三个师兄弟听后马上晕倒。但是,孔子唯独对曾点的话评价最高。.
  陆澄在这里问的,也正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疑问,其他三个弟子说的无论是做什么,其理想还有些实际的用处,曾皙的话,说的完全是耍着玩的,孔圣人为何偏偏对他青眼有加?
  阳明解释说,那是因为其他三个人是有“意必”……。解释下“意必”,在本该如此的天理上添了哪怕一丁点儿个人的主观意思,就叫做“意必”。最高的道德修养,是人在什么环境和位置就做那个环境和位置上应该做的事情,一切言行都顺应本应如此的“理”
  做到这一层次,称之为“君子不器”,“器”这个字,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阐释,具体的行业技艺称之为“器”,这个“君子不器”,有些人理解为孔子要求君子要成为通才,而不是专才。我不同意这种解释,古时就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在社会分工更细,可能三万六千行都有了。让人成为行行精通的通才,哪来那么多精力?
  这里的“不器”,还是指就人的内心修养上,不要被具体的行业技艺所禁锢。你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没有问题,,社会分工也需要专才,但是不能一脱离你的本行,就不会做人处事了。比如一个医生,医术精湛,但是就是不善于和病人沟通,病人来了,脸难看,话难听,也许本来是好意,但是也会被病人误解为是麻木不仁,甚至会酿成一些悲惨的事端。医术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本来就被称为仁术,而现代的我们将“医术”狭隘地定义为一种孤零零、冷冰冰的纯粹的技术。将做人和行医割裂为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也难怪整个医患关系会如此紧张。

  所以说,才可以专,而且大多情况下我们必须专,因为我们要谋生立命,但是心体却必须要“不器”,那是因为生命本身除了谋生的安身立命活动,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多层次的对世界的参与历程,而且你的专业并不会是一个处在真空中的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它必然会和这个世界的其他方面有斩不断割不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点没有说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他那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所逗透出来的就是那种战场能扛枪,下海能撒网,登台能歌唱的“不器”。这种随时随地能遵循天理的悠游无碍才正是孔子赞许他的原因.。

032
  【原文】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①’。仙家说婴儿②,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③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①盈科而进,出自《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手四海。”盈,满;科,坎。
  ②婴儿,《老子》十章中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见《老子》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③“圣人”三句,见《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译文】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怎么办?”
  阳明先生说:“为学要有本原,必须从本原用力,渐渐地就‘盈科而进’了,道家用婴儿作比喻,是个好比喻。婴儿在母亲肚子里还没有成形时,只是纯然的气,有什么知识呢?出生后,才开始能哭,然后能笑,又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又然后能站、能走、能抓、能举,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因为他的精气一天天充足,接着筋力日益强健,聪明日益增长。不是刚出娘胎之日就可以做到这些的。所以必须有个本原。圣人能立于天地之间,化育万物,也只是从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之中逐渐涵养而得来的。后来的儒者们不懂格物的学说,见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打算在刚着手时把一切都琢磨个透,哪里有这个道理呢?”
  阳明先生又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一开始只有根和芽,还没有树干;等到有了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跟着就有叶,有了叶然后又有花、果实。刚种下树根时,只管栽培灌溉,不要去想枝的事情,不要去想叶的事情,不要去想花的事情,不要去想果实的事情。空想又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树枝树叶以及花和果实?”
  【解析】
  整段谈论的主旨是为学要“循序渐进”,意思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悬想何益?”句,是针对人的急于事功的通病说的,克服这种毛病的途径是要有一种“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的达观
  就我们当代的社会来谈下,来到书店,会发现最玲琅满目的书是那些讲成功学,如何在职场混等等的书籍。尤其一些打着什么“速成”标题的书籍,往往最受欢迎。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很少有人是通过看这些书取得成功的。
  有人说“成功学”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毒药,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成功学”的毒就毒在“急于求成”而流于浮躁这一点上。延宕开来谈下,心学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对心学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本来这个东西应该在本帖开端就来谈的,但是现在碰到了这一段,结合此段文义来谈更合适。
  可能在有些人的心中,也把心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说也有点道理,但是把心学仅仅说成是成功学,是贬低了这门学说。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化俗为圣,可以说是培养圣人的教科书,这样说,估计要吓走不少心学的热心粉丝,但事实就是这样,心学追求的是变化人的气质,其终极目的是造就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理想的儒家人格要求,心学和这种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心学不是宗教,但是心学那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却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执着,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基石中的基石,这种心也就是阳明本段所说的那个“本原”。对于那些只想拿心学当成功学的人,我只能说你这个要求在心学面前太卑微了,因为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成功,在心学那里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人格完善后所收获的赠品。
  王阳明先生,从当代西方某学者的角度来看,他可以称之为一个偏执狂,他的偏执表现在对生命完美存在的钉子户般的追求上。他的这种个人特质使他的生命过程俱备这样一个特点:不完美,毋宁死。而阳明所追求的完美就是“致良知”,他在龙场的那个夜晚,醍醐灌顶,豁然开悟,终于找到了生存于世界的心的归依,在那一刻,点亮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心,而是点亮了中国甚至可以说世界文明的心。
  回到原文,阳明说的那个本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以称之为“诚敬”,但最通俗的说法是“立志”,这个立志,是志在此心时时处处顺应天理之志,在立定这个志之后,在对待陆澄问的:“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个问题上,我们自然能找到最端正的态度,那就是看一下你的当下,该播种的就播种,该发芽的就发芽,该浇灌的就浇灌,你现在还没有办法当一世的圣人,甚至没有可能做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圣人。那你就做当下的圣人,不要去想收获,顺理而行,此心安处即吾乡,只要那颗诚敬之心够坚定,你坚持对心的砥砺的时日够漫长,终归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无非是自我人格完善后的一个副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学系列之传习录之十五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编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日课 | 《论语·公冶长》7
《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5·6】【5·7】终会有英雄用武之地
王阳明心学讲座
三鱼堂剩言卷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