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代京剧名旦梅巧玲

 

      

    梅巧玲(1842-1882),第一代京剧旦角演员。原名芳,乳名阿昭,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清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842.8.21)出生于泰州。幼年丧父,6岁随母逃荒至苏州,8岁过继江姓为子,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苏州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簧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30岁后执掌四喜班,长期供奉于清宫内廷。梅巧玲戏路宽广,于旗装戏尤有创造,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雁门关》等。因在《雁门关》中萧太后的扮相俏丽可人、唱做俱佳,被誉为 “活萧太后”,名列“同光十三绝”。
  清光绪八年十一月七日(1882.11.7),梅巧玲病故,终年41岁。妻室为著名昆生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次子梅竹芬,京昆旦角演员,23岁时病故,其子梅兰芳。至梅葆玖、梅葆玥,
梅氏为四代京剧世家。

 

(同光名伶十三杰.后排左二为梅巧玲,饰<雁门关>萧太后)

1956年3月7日至15日,梅兰芳应邀到泰州作返乡祭祖演出,此前,梅兰芳曾委托中共泰州市委对他的 “祖籍之谜”作一调查,7日当晚,梅兰芳在乔园因巢亭安顿下来,即询问梅氏亲族祖先的调查情况。4天后,梅兰芳在乔园山响草堂接到了一份约4000字的调查材料,后经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整理出 “梅氏家族谱系表”:
  梅世贤 (高高祖,江苏泰州东薛家庄务农)
  梅万春 (高祖,到泰州城学成雕塑后开店)
  梅天根、梅天桂、梅天材 (曾祖,雕塑匠,妻颜氏)、梅天富
  梅巧玲 (祖父,先给苏州姓江的做义子,后卖到北京学艺)、梅占时
  梅雨田 (伯父)、梅竹芬 (父亲)、梅淦慈
  梅兰芳 (著名京剧演员)、梅秀冬 (泰州手工业劳动者)
  12日上午,梅兰芳偕夫人福芝芳、儿子梅葆玖在族亲梅秀冬及泰州市有关领导陪同下,前往位于泰州东郊斜桥的
梅氏祖茔祭祖。
  对于自己的家世,梅兰芳曾有自述:关于我祖父的经历,我祖母对我详细说过,她说曾祖在江苏泰州城里开了一个小铺子,仿佛是卖木头雕的各种人物和佛像的。他有三个儿子,祖父是老大,8岁就给住在苏州的江老头子做了义子。祖父在北京成家立业后,曾托人到泰州寻找生身父母和两个弟弟,但查无下落。
  梅兰芳所述,与泰州刘粲夫、朱君冶的调查结果如出一辙:梅兰芳的高高祖梅世贤,将其子梅万春送至泰州城里吴广裕家的雕塑铺学雕塑,学成后定居在城里石人头巷开雕塑铺。梅万春生有四子,长天根、次天桂、三天材、四天富。梅万春去世后,因家中人口众多,四兄弟在石人头巷和陈家桥一带开雕塑铺分而谋生。梅天材故世,又恰逢水荒,其妻颜氏带长子梅巧玲等三兄弟逃荒到苏州一带,因生活难以维系,颜氏无奈将梅巧玲卖于江家为子。
  单毓元等纂修 《民国泰县志稿·艺术》云:“巧玲有祖墓在邑之东门外鲍家坝,巧玲于光绪初尚回里祭扫。”
  1958年9月,梅兰芳将珍藏多年的梅巧玲画像,赠与在北京护国寺街梅家做客的梅秀冬,并亲笔题字云:“我的祖父巧玲公的戏装像,饰《雁门关》萧太后,系老画师沈容圃所绘,赠与秀冬大哥,以资供养。一九五八年九月梅兰芳敬识。”

 

   

             (梅兰芳与祖母陈泰夫人)       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树斜街101号)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梅巧玲出生于泰州,8岁到鳏夫江某家,起初还算得到了家的温暖,但在江某娶了继室生了儿子后,梅巧玲便成了江家多余的人。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梅兰芳复述了祖母陈太夫人所讲梅巧玲的遭遇:有一天,江妻在屋里的风炉上用砂罐烧红烧肉,巧玲不小心将砂罐碰翻了,幸亏没人看见,巧玲自然也不敢声张,等到大家追究起这桩事来,发现巧玲的鞋底下沾有红烧肉的卤汁,这下就惹了大祸,三天三夜不给饭吃。多亏江家的厨子有良心,用荷叶包了饭,偷偷给他吃,这才渡过了难关。
  梅巧玲11岁那年,江家将他卖了出去。这回梅巧玲被卖到一个叫福盛班的戏班子作徒弟,这是梅家与京剧结缘的肇始,这时也是京剧初步成熟的时期。
  在福盛班,梅巧玲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学皮簧,后又随夏白眼学戏。杨、夏二人皆擅昆曲,但也以虐待徒弟闻名,杨三喜曾用硬木板把梅巧玲的掌纹都给打平了。后来梅巧玲跟了他的第三个师傅罗巧福,才算脱离了苦海。罗巧福原本也是杨三喜的徒弟,他在满师后加入四喜班,见梅巧玲在夏白眼那里受尽折磨,很不忍心,便花钱将巧玲赎出并收为弟子。
  梅巧玲对罗巧福赎身授艺感恩戴德,学戏也更加刻苦。除昆旦戏外,梅巧玲的青衣、花旦戏也有所成,一出台就很有人缘,不久就走红成为四喜班的名旦。由于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后来又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北京 “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成为班主(另外三个班为三庆班、春台班、和春班)。《同光十三绝传略》中称梅巧玲“领四喜部,规矩井然”。
  “当时徽班里青衣花旦的界限很严,青衣首重唱工,花旦则专重做工及扮相。” (《中国京剧史》)梅巧玲本工花旦,身材稍胖,但慈禧太后认为,胖能显示雍容华贵,乃赐以 “胖巧玲”的美称,并常召他入宫演戏。《许姬传艺坛漫录》中的一段记载,不免表露出梅巧玲这期间的艰辛:咸丰十年正是皇帝三旬万寿,六月初九万寿节前三后五都有戏。梅巧玲上圆明园去了好几天,回来没有多少日子,大沽就失守了。八月初九洋兵就到齐化门了。从八月二十几到九月初几,天天晚上西北红半个天,白天冒黑烟,那是圆明园三山被洋兵烧了,梅巧玲哭了一场,整天唉声叹气,家里的日子、四喜班的日子,都得朝梅巧玲说,这段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梅巧玲以他的艺术造诣深得观众赞誉,戏剧评论家张肖伧 《燕尘菊影录》云: “堂会无巧玲,则阖座不欢。”梅巧玲擅演剧目有昆曲《百花赠剑》、《刺虎》、《思凡》、《折柳》、《小宴》、《絮阁》等;京剧《盘丝洞》、《闺房乐》、《梅玉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玉玲珑》、《彩楼配》、《龙女牧羊》、《乘龙会》、《五彩舆》、《德政坊》等。他唱做俱佳,念白尤其出色,人们称道他的说白 “清脆无比”,“如呖呖莺声,啭于花外”。
  梅巧玲以《雁门关》中萧太后一角享誉梨园行,他在表演上既运用了青衣的唱工技巧,雍容华贵的端庄风度,又吸收了花旦的念白和幽默、洒脱的动作,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舞台艺术形象,有 “活萧太后”之称。因此,晚清画家沈容圃所绘 《同光十三绝》,就选画了梅巧玲的萧太后扮装。 (李仲明 《梨园宗师梅兰芳》)
  梅巧玲虚心好学,言谈文雅,生活朴素,不尚奢华,空闲时间常和文人墨客研习音韵、唱腔、书法等,他的八分隶书时为伶人一绝。1962年8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 “梅兰芳艺术生活展览”中,梅巧玲一幅 “前身应是明月,诗酒共安乐”,显现出他来自汉碑的书艺功底。
  从磨难中出人头地的梅巧玲在做了班主之后,一反苛待学徒和同业的戏班恶习,无论对待角儿还是普通学徒,他都尊重爱护,并且特别宽容。清代学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写道: “孝贞国恤,班中百余人失业,皆待慧仙举火。”1874年,在同治皇帝、皇太后相继驾崩的 “国丧”期间,戏班不能演出而没了收入时,梅巧玲竟不照日薪制的行规,不惜借贷给演员发全薪。
  梅巧玲讲信义、重情谊的故事,清撷春馆刊行的《明僮合录》、孙静庵《栖霞阁野乘》、跛公《思荃馆笔记》、张祖翼《清代野记》等著述中多有称道,所以 “义伶”梅巧玲之名,在晚清文人和戏迷中传颂甚广。《中国京剧史》摘引《越缦堂日记》中的 “焚券”、 “赎当”两则入史:
  有一位道光年间的探花名谢梦渔,是江苏扬州仪征人。他常和梅巧玲一起研究唱腔音韵等,二人交谊很深。谢梦渔虽然官做到御使,但却没什么积蓄,遇到急需时,就向梅巧玲借贷,并每次亲笔写下借据,前后累计约两三千两银子。谢梦渔70岁病故,在北京扬州会馆设奠。梅巧玲得知谢梦渔身后十分萧条,在吊唁时,当着谢家的人把全部借券在蜡烛上烧掉,并送了300两银子作为奠仪。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北京城。
  还有一位举子到北京会试,爱看梅巧玲的戏,常和梅巧玲一起讲究唱念字音等,对梅巧玲帮助很大,两人交情很好。梅巧玲了解到这位举子因为生计困难,常把衣物拿出去典当,却不肯向人告借。就趁这位举子不在家,到他住的公寓去搜索当票,几乎和这家老仆争吵起来,解释清楚后,梅巧玲在这位老仆的陪同下去当铺把全部衣物赎了回来,又留下了200两银子。这位举子非常感动,发奋努力。但不久不幸去世。身后棺椁盛殓等事,也是梅巧玲代为料理的。
  梅巧玲的弟子很多,最有成就的是余紫云(著名老生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四喜班著名青衣,同为 “同光十三绝”之一。此外还有刘倩云、孙馥云、陈啸云(程砚秋之师)、朱霭云(朱幼芬之父)、王湘云、王佩云、王桐云、姚祥云、张瑞云、周绮云、郑燕云、郑桐云、刘朵云、刘度云、刘曼云、陈五云等,在当时都有一定名气。
  光绪八年十一月七日,梅巧玲病逝于北京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树斜街101号)寓所,四喜班同人和梨园界人士非常悲恸,送葬的人很多,几乎轰动了整个北京城。梅巧玲安葬在北京东郊某村,据其遗嘱,“墓上树梅三百株”。

近世名家说梅巧玲

     梅兰芳之色艺,世皆知之。其祖名巧玲,为咸同间名伶,掌四喜班,尝两遇国恤,八音遏密,全部衣食,皆仰给于巧玲。同治初元,选人某旅困京师,贷二千金,未之官而歾。巧玲焚券,无德色。师所谓有祖风者是也。
                      ——徐珂 《松阴暇笔》
    巧玲演花旦极精,扮相极美,三十来岁发胖,在宫中演戏,皇帝永呼为胖巧玲,樊樊山诗,所谓 “夫子亲呼胖巧玲”者是也,然虽胖不损其美,故外边亦如此呼之。
                   ——齐如山 《清代皮簧名脚简述》
    清季北京名伶梅巧玲,誉噪一时,领四喜班,众情□服,其为人尤任侠尚义,轶事流传,颇见诸家记载……当梅氏卒后,李莼客(慈铭)于出殡日有所记……对梅氏,盖甚称其善,且颇寓知己之感。
                     ——徐一士 《一士谈荟》

资料来源:http://www.taizhou.gov.cn/art/2009/4/17/art_1492_34448.html

梅兰芳家族

    梅兰芳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1842-1882)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著名京剧、昆曲演员,工青衣花旦,“同光十三绝”之一。
  祖母陈氏(1841-1924)为名小生陈金雀的女儿,陈氏夫人是位心地善良、善于治家的妇女。
  梅兰芳的外祖父杨隆寿,为著名皮黄戏武生演员,在清末时期有“活武松”、“活石秀”之称,曾创办小荣椿科班,培养了杨小楼、程继仙等一批著名皮黄演员。
  父梅竹芬(1972-1898)亦为旦角演员,他的相貌、身材极像梅巧玲,又喜欢唱梅巧玲 的拿手戏,很得观众喜爱,惟早年即逝。
  母亲杨长玉(1876-1908),为武生杨隆寿之女。
   伯父梅雨田(1865-1912)是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胡琴、笛子、鼓等,样样精通。他长期为“谭派”老生谭鑫培操琴,与单皮鼓名手李五(李奎林)合称三绝。
  梅兰芳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是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名老生王少楼的姑母,梅兰芳十七岁与王明华结婚。王明华精明能干,持家有方,不但改善了并不宽裕的梅家景况,而且对梅兰芳演戏也有所帮助。王明华因患肺结核病逝。第二位夫人福芝芳,自幼喜爱京剧,早年也从吴菱仙学唱青衣,在坤班“崇雅社”演出。1912年退出舞台,专心照顾梅兰芳的生活和演出,成为梅兰芳的贤内助。
  梅兰芳子女四人,子梅葆琛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业余爱好胡琴,先从王少卿学习,后向徐兰沅先生请教,曾在业余演出中伴奏梅派剧目,现经常为其孙梅玮吊嗓。梅葆琛写有《怀念父亲梅兰芳》等书籍。
  子梅葆珍(绍武)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译作和作品很多,并写有《我的父亲梅兰芳》和《京剧与梅兰芳》等书籍。
  女梅葆玥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幼年即从李桂芬学京剧老生,后从马连良、陈秀华、王少楼、杨宝忠、贯大元等学艺,多演"余派"剧目,为北京京剧院演员,经常与弟葆玖合演,2000年因病去逝。
  子梅葆玖是唯一继承梅派青衣的哲嗣,10岁(1944年)第一次登台。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他16岁起,正式参加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由于梅兰芳多年的言传身教,并得到同台名演员的指导,演技不断提高,近年经常到国外及港台等地演出,大受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的行当与流派——旦角 早期旦角
梅兰芳大师的祖父,京剧同光十三绝之一——梅巧玲
【戏曲曲艺】从《同光十三绝》描绘的十三位艺人的家世和传人 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
比元代“砖塔胡同”还老的胡同竟然是它?
剧坛之明星梅兰芳
梨园“通天教主”王瑶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