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越来越磨蹭,和父母的关系竟然这么大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搞笑的视频《妈妈之歌》,真是喜感,戳中很多年轻妈妈的痛点。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快起来!然后记得叠被子!会热吗?会冷吗?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你的书你的午饭你的作业咧?拿外套戴手套,还有围巾和帽子!别忘了!你有猫要喂!……”


大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着急上火,不停的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


孩子却不以为意,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还给你来一个“回眸一笑”,此刻咱们的心情就跟那“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样一样的。


一位有过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么说:“孩子的慢吞吞,都是你催出来的。”


1


我的朋友琳子是全职妈妈,她将所有的心血和希望投入到儿子身上。


她儿子进入三年级后,作业变多,压力变大。


她要求孩子四点放学回家后简单吃些点心,晚饭六点之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晚饭后是雷打不动的练琴时间,每天练琴不少于一小时。稍作休息后,开始做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儿子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好,但有时候难免有磨蹭或翻来覆去想不明白的题目。


可琳子是个急性子,总想让孩子早点完成任务,一看到孩子发呆或者磨蹭,就开始催孩子“快点!快点!”


可这孩子动作反而越来越慢,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


曾经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这样总结:


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是训练出来的。爸妈在一旁反复催了之后,基本上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也是。


或许爸妈放平心态停止催促,才是引导孩子的最佳姿态。


2


在爸妈长时间的不停的催促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起床。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做作业,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来判断该不该做作业。


孩子总是越催越慢,可以从心理学的三个维度来解释:


催促打乱了孩子的内在秩序,自律性变差


家长对孩子都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值,孩子的慢让成年人产生失控感。我们不想处于这种失控中,内心开始焦灼,于是开始拼命的催孩子。


家长不断的催促,本质上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和掌控。被控制后的孩子,自我功能被剥削,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确认自我范围。


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自己的领地被侵占了的感觉,用拖延来寻找自我。


跟大家分享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表弟从小聪慧过人,反应灵敏,比一般的孩子要机灵的多。小姨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女强人,一心想把表弟培养成“人上人”。


小学时,表弟的时间永远掌控在小姨手里。我们经常会听见小姨在说:“快点,还有……没有做呢。”


小学时表弟在学习上一直遥遥领先,小姨也对自己的“虎妈式”教育充满信心。


但表弟的吃饭时间越来越长,从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到后来,一顿饭能吃两小时。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用我妈的话来说:“他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是他自己。”


表弟等高年级后,到了初中、高中,成绩慢慢的下滑,最后勉强考上了一个普通本三。


其实在家长的不断催促下,不但会使孩子失去自我,他的自尊水平也在降低。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今后的自律性。


孩子拖延症,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现。


催促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总是催促孩子,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慢。渐渐的就会形成心理定型:我是“需要被催促的”。


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后,家长就会越发着急,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家长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就会给自己有怎样的自我定位,当然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


这一切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是否完全信任,以及家长内心的安定和从容。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现在的家长每天面对着高节奏的生活,永远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追求着不输在起跑线上,内心焦虑,从而把焦虑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或许应该像龙应台那样做到“诗意的等等”,孩子一定又是另一番表现。


催促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本来很喜欢做某件事,却被逼迫着去把这件事赶紧做完,一切美好的体验都没有了,甚至对这件事产生讨厌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我们的催促就是“逼迫”,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他用拖延来表示抗拒——“我就不快,我就不快!”


同事的女儿睡前很爱看故事书,但她总是催促女儿去睡觉。在妈妈的经常性催促下,有一天,这孩子的逆反心被激起,不听妈妈的话,反而跑去玩游戏了。


其实,最大的问题在家长,是大人太着急了。


3


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拖延症,还是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


让孩子独立处理事情,自己承担事情后果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


每个孩子从离开妈妈的肚子之后,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处事方法,乃至秩序。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经提出过敏感期理论,孩子3岁左右会出现秩序敏感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逐渐形成内在秩序,一旦被成人过度干涉、催促,敏感期无法顺利度过,孩子的心理便会失调,这样的失调可能会伴随一生。


试一下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过——自然后果法,把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自己去掌控,自己去左右。拖延造成的所有后果,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驱型成长……》--读完了--读书第11天
走进看看,胜过千言万语
“少吃点,该睡了”那些被父母严格管教的孩子,长大都怎么样了?
孩子太调皮难管教?那是因为他的心理秩序被你打乱了
怎么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