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慧止念

易经上说「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万事一动就会有好或坏之情形出现,没有中间的不好不坏。

悔是什麽?是烦恼,心中的烦恼、忧闷,拿不定主意。

吝是什麽?是很困难、有阻碍、很吝悭,对事情的处理总是吃力不讨好。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一动就生好坏诸烦恼与阻碍,那就乾脆在家睡觉,不要动就好了,也不生吉也不生凶,殊不知那已经是坏了,因为没有好,虽然躺在那裡没有动,其实你的生理已经变了,这个变就是动,而是动往坏处了,所以所谓的不动不是肢体行为的不动,而是心之慾望的不动,减少妄念才可避免吉凶悔吝之事产生。

其实,人之动都是起源于心之慾望所引出之念动行为,要维持一个平静的生活,就得学习使之不动,然而,凡夫心,要使之不动可没那麽容易,有人口中言之不动心,好像是要把心压着不让它动,其实那是表面的也是没效用的,压着心,内心已是浮动激烈,因之,要使其不动必须藉由修习,一步一步减少慾望、贪求。

人,从懂事开始,就离不开种种渴求、期望,这些念动,可说如连珠般,一念接一动,不停转动,因此,有些人就以打坐入定来求得心之寂然不动,但一个人生活于入世中,怎能永远坐于蒲团上呢?打坐这是方法,也是工具,借由方法、工具来使心念不起,当方法、工具消失时,又回到世俗心,动念一波接一波,又陷入生活的烦恼泥沼中不能脱困。

人,须用心进道修持,在修持中体认世事无常,万象皆是因缘假合,有此体认才能让心念澹泊名利,平息念动,然,修持须有意志力而非短时间可及的,佛学中的戒、定、慧就是修持的方法,称之为三无漏学,戒者戒止恶念行为,持戒清淨则心可安,心安则可得定,定者,方能排除外境事物的牵动而止一切念,念动平息,就不生吉凶悔吝之烦恼。

定是由戒而得,得定之后,才能观照分明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不能跳出三界外,而身处五行中,心是无法平息于外境事物之引诱的,自然受制于五行动念,而生诸苦厄,永无平静之日。

修持戒、定、慧,靠的是意志力,依的是恆心,洞澈万象真理,在生活中不起念动,不生「吉凶悔吝」之苦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安心语, 十句励志经典语录, 让人受益匪浅
不起烦恼即修行
哲学智慧,问题从心中产生,烦恼即是智慧
《道德经》教你高级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
生活中怎样静下心来?
存心宽厚,大福德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