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业兽医【考300 分】的复习资料之【寄生虫学】【第二部分】

五、猪的寄生虫病

1、猪球虫病:

(1)由猪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2)7-21日龄仔猪多发呈良性经过。

(3)发育:在宿主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在外界中进行孢子生殖,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

(4)症状:仔猪黄白色,糊状腹泻,7-8月最严重。

(5)病理: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

(6)诊断:7-14日令猪腹泻用抗生素无效,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粪检卵囊。

(7)防:做好环境卫生是最好方法。

(8)治疗:百球清。

2、猪姜片吸虫病:

1)寄生于猪和人的十二指肠,引起的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儿童健康的疾病。

(2)形态: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虫体肥厚呈长卵圆形,像一个斜切的厚姜片。

(3)中间宿主:扁卷螺(池塘为其最佳生长环境,猪因采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虫体在猪的十二指肠渐发育为幼虫)。

(4)症状:猪吃食正常,但消瘦、腹部膨大、腹泻与便秘交替,本病多为春夏感染,秋冬发病。

(5)症状:新鲜粪用水洗沉淀法检大而较黄的虫卵。

(6)防:勿生食菱角。

(7)治疗: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敌百虫。

3、猪蛔虫病:

(1)新鲜虫体呈淡红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

(2)感染方式:吃奶、掘土、采食、饮水、胎盘感染。

(3)感染很普遍的原因:虫体为土源性寄生虫,不需中间宿主,卵壳厚、抵抗力强、雌虫产卵量大。

(4)症状:幼虫引起肝出血、肝炎、肝云雾状乳斑,成虫引起猪营养不良、僵猪等。

(5)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或剖检肝肺内的幼虫。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

4、猪食道口线虫病:

(1)即“结节虫病”,集约化猪场常有发生。

(2)病理:主要寄生于结肠,幼虫使肠壁形成结节病变,成虫影响增重及饲料转变。


(3)防:为土源性寄生虫,环境卫生最为重要。

(4)治疗:左咪。

5、猪肾虫病:

(1)是“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引起。

(2)形态:虫体粗壮,形似火柴杆,新鲜虫体呈灰褐色。

(3)感染途径:经口和皮肤,我国南方猪多在3-5和9-11月份发生。

(4)症状:皮肤炎症、贫血、跛行、尿液有絮状物和脓液。

(5)诊断:晨尿静置后镜检虫卵,或剖检时发现虫体。

(6)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

6、猪棘头虫病:

(1)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空肠引起。

(2)形态:虫体大,呈长圆柱形、乳白色。

(3)症状:本病呈散发,8-10月龄最易感,食欲减退、创地、腹痛、血痢等。

(4)诊断:直接涂片法或水洗沉淀法或剖检小肠壁发现成虫。

(5)防:消灭中间宿主(金龟子及其幼虫)。

(6)治疗:左咪唑、丙硫咪唑。

六、牛、羊的寄生虫病

1、巴贝斯虫病(牛):

(1)由巴贝斯属梨形虫引起,梨形虫也叫“焦虫”或“血孢子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


(2)该病也称为“红尿热”,血红(尿)蛋白尿热,“蜱热”。

(3)形态:双芽巴贝斯虫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牛巴贝斯虫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卵形巴贝斯虫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

(4)传播:硬蜱,犊牛发病多,死亡低,成年牛发病低,死亡高。

(5)特征:高热、贫血、黄疽、血红蛋白尿,尿由淡红色变为棕红色。

(6)诊断:血检虫体。

(7)治疗:三氮脒、咪唑苯脲、台盼蓝、丫啶黄、硫酸喹啉脲。

2、牛环形泰勒虫:

(1)寄生于红细胞内的为血液型虫体,为环形,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的为石榴体,为圆形。


(2)传播:残缘璃眼蜱,6-7月份多发。

(3)病变特征:全身性出血,淋巴结肿大,第四胃黏膜溃疡斑。

(4)症状:急性(急)经过,稽留热,20天内死亡。

(5)诊断:血检虫体或淋巴穿刺检石榴体。

(6)治疗:硫酸伯氨喹啉、布帕代醌、三氮脒、硫酸喹啉脲。

3、瑟氏泰勒虫:

(1)形态: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

(2)传播:长角血蜱,6-7月份多发。

(3)病变:全身出血、淋巴肿大、第四胃黏膜溃疡斑。

(4)症状:病程长达数月,死亡少。

(5)诊断:血检虫体。

(6)治疗:硫酸伯氨喹啉(同上)。

4、羊泰勒虫病:

(1)由山羊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引起。

(2)形态:以圆形多见。

(3)传播:青海血蜱,5月份多发,1-6月龄羔羊多发,发病可达100%,死亡可达92%。

(4)症状:稽留热、呼吸迫促、反刍停止、贫血、淋巴肿大。

(5)病变:身体消瘦、血液稀薄、皮下脂肪胶冻样、点状出血、皱胃溃疡斑。

(6)诊断:血检虫体、淋巴结涂片检虫体。

(7)治疗:三氮脒、咪唑苯脲。

5、牛球虫病:

(1)由艾美尔属或等孢属球虫引起,寄生于牛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类,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

(2)症状:出血性肠炎、渐进性贫血、消瘦、血痢。

(3)犊牛多发;6-9月份潮湿、多沼泽牧场最易发,拥挤是导致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4)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囊,或肠黏膜抹片后镜检香蕉形裂殖子和卵囊。

(5)鉴别:牛大肠杆菌多发生于初生犊牛,且脾肿大;而牛球虫病多发于1月以上犊牛,且脾不肿大。

(6)治疗:磺胺、氨丙啉、莫能霉素、癸氧喹脂。

(7)防:成牛与犊牛分开饲养。

6、羊球虫病:

(1)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阿氏艾美耳球虫对绵羊致病力最强,寄生于小肠,雅氏艾美耳球虫对山羊致病力最强,寄生于小肠后段盲结肠。

(2)症状:1岁内羔羊最明显,绝食、渴饮、腹泻、粪臭含大量卵囊。

(3)病变:小肠黏膜淡黄白色、圆形、绿豆大、成簇分布的结节。

(4)诊断:因带虫现象普遍,需综合判定。

(5)治疗:氨丙啉、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噁啉、莫能霉素。

7、牛胎儿毛滴虫病:

(1)由胎儿三毛滴虫寄生于牛生殖道引起。

(2)形态:虫体在姬姆萨氏染色时,呈纺锤形,蛇形运动。

(3)以纵分裂方式繁殖,以內渗方式吸收营养。

(4)症状:阴道炎、包皮炎、早期流产、需多次发情交配才受孕,子宫蓄脓。

(5)诊断:生殖道分泌物或胎儿第4胃内容物用姬姆萨氏染色检虫体,浅蓝色细胞质,深红色细胞核,染色质,鞭毛,波动膜。

(6)治疗:用0.2%碘液冲洗生殖道。

(7)防:停止自然交配,采用人工受精。

8、片形吸虫病:

(1)包括:肝牛形吸虫,大片形吸虫。

(2)肝牛形吸虫:分布广泛,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中,成虫为扁平片状,虫卵呈长卵圆形,黄色卵盖明显。


(3)大片形吸虫:即“巨片吸虫”,呈长叶片状,多见于我国南方。

(4)中间宿主:淡水螺蛳(内蒙古主要为土蜗螺)。

(5)症状:绵羊最易感,急性肝炎、腹腔炎、内出血、多发于春末夏秋。

(6)诊断:沉淀法检虫卵,剖检急性病例,发现腹腔和肝中的幼虫,剖检慢性病例胆管可发现成虫。

(7)治疗:三氯苯唑、阿苯达唑、氯氰碘柳胺、溴酚磷、硝碘酚腈。

9、歧腔吸虫病:

(1)虫体寄生于牛、羊、猪的胆管和胆囊中:包括矛形歧腔吸虫和中华歧腔吸虫。

(2)形态:矛形歧腔吸虫两睾丸前后排列,中华歧腔吸虫的两睾丸左右排列。

(3)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第二中间宿主:蚂蚁。

(4)本病多为地方性流行,随年龄增加其感染率也增多。

(5)诊断:粪检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

(6)治疗:阿苯达唑、吡喹酮、三氯苯丙酰嗪。

10、东毕吸虫病:

(1)成虫寄生于牛羊的门脉血管系统内。

(2)形态:线状。C形弯曲、雌雄异体、呈抱合状态。

(3)中间宿主:淡水螺蛳,5-10月份多发。

(4)症状:腹水、肝硬化、腹泻、贫血、颌下水肿。

(5)诊断:毛蚴孵化法、剖检发现虫体。

(6)治疗:硝硫氰胺、吡喹酮。

(7)预防:冬季驱虫、灭螺。

11、牛、羊消化道涤虫病:

(1)寄生于小肠,包括莫尼茨涤虫,曲子宫涤虫、无卵黄腺涤虫。

(2)莫尼茨涤虫:大型涤虫,虫卵内有灯泡样的梨形器,内含六钩蚴,其中:扩展莫尼茨涤虫的节间腺为一排小的圆形囊状物,贝氏莫尼茨涤虫的节间腺呈密集的小点组成的带状。

(3)曲子宫涤虫:特征是体节中仅有一套生殖器,虫卵无梨形器。

(4)无卵黄腺涤虫:虫体窄细、成节内有一套生殖器官。

(5)中间宿主:地螨。

(6)症状:羔羊和犊牛较严重,精神不振,腹泻,贫血,神经症状。

(7)诊断:新鲜粪检活动性的孕卵节片。

(8)治疗:吡喹酮、阿苯达唑、氯硝柳胺、甲苯咪唑。

12、脑多头蚴病:

(1)多头涤虫的中涤期幼虫寄生于牛羊脑及脊髓,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中。


(2)中间宿主:牛、羊,终末宿主:犬,主要传染源:犬。

(3)症状:体温升高,转圈运动(即“回旋病”)。

(4)诊断:寄生在大脑表层时,患部皮肤隆起,头骨变薄变软,甚至穿孔。

(5)治疗:手术摘除、吡喹酮、阿苯达唑。

13、牛蛔虫病:

(1)由弓首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引起,我国南方多见,虫体粗大,呈淡红色。

(2)症状:5月龄内犊牛多发,腹泻,排大量特殊恶臭黏液、咳嗽、消瘦。

(3)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剖检小肠发现虫体。

(4)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哌嗪、敌百虫。

(5)防:15-30日龄犊牛驱虫,母牛与犊牛隔间饲养。

14、牛羊毛圆科线虫病:

(1)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

(2)形态:捻转血矛线虫,即“捻转胃虫”,寄生于真胃,肠管呈红色,生殖器官呈白色,两者相互捻转。

(3)症状:贫血、黏膜苍白、四肢水肿、大批死亡等。

(4)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粪检虫卵,剖检找虫体。

(5)防:春秋各驱虫一次,避免吃露水草。

(6)治:阿苯达唑、左咪、伊维菌素、甲苯咪唑。

15、牛羊食道口线虫病:

(1)寄生于大肠,主要是结肠,又称“结节虫病”。

(2)特点:从感染宿主到成虫排卵需30-50天,虫卵在低于9度时不发育,高于35度迅速死亡,春末夏秋易感。

(3)症状:羔羊腹泻,成年羊形成结节。

(4)诊断:粪检虫卵,剖检发现虫体。

(5)治:左咪。

16、牛羊仰口线虫病:

(1)即“钩虫病”,成虫寄生于牛、羊小肠。

(2)形态特征:头部向背侧弯曲。

(3)主要感染途径:皮肤。

(4)症状:下痢粪便发黑、贫血、消瘦、秋季感染,春季发病。

(5)诊断:粪检虫卵(色彩深、发黑、虫卵两端钝圆,两侧平直,内有8-16个卵细胞),或剖检找虫体。

(6)治疗:阿笨咪唑,左咪,伊维菌素,甲苯咪唑.

17:牛,羊肺线虫病:

寄生于牛,羊肺部.

牛肺线虫:即大型肺线虫,其中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其交合伞中后侧肋仅在末端分开),其中后侧肋侧完全融合,其中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羊,其交合伞中后侧肋仅在末端分开.

羊肺线虫:即小型肺线虫,多寄生于羊.

贮藏宿主:蚯蚓.

症状:夜间和清晨咳嗽,痰液中含虫卵,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消瘦,多为春季发病.

粪检虫卵:丝状网尾线虫第一期幼虫头端钝圆,无扣状突.

治疗:氯乙酰肼,阿苯达唑,乙胺嗪,伊维菌素.

18:牛皮绳蛆病:

由纹皮绳和牛皮绳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

形态:成绳较大,体表被有长绒毛,外形似蜂.

发育:生活史属于完全变态,经卵,幼虫,蛹,成绳四个阶段,幼虫由宿主皮肤毛囊钻入皮下,整个发育期为一年.

症状:雌绳产卵时引起牛强烈不安,幼虫钻入皮肤,引起痛痒,特别是第三期幼虫在牛背部皮下,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皮下蜂窝组织炎.

诊断:幼虫出现于牛背皮下,可触诊到隆起,上有小孔,内含幼虫,用力挤压,可挤出虫体.

治疗:消灭牛体内的幼虫,有机磷杀虫药,伊维菌素.

常继发细菌感染而化脓.

19:羊狂绳蛆病:

由羊狂绳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主要危害绵羊.

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幼虫,蛹,成虫3个阶段.

症状:羊群骚动,鼻孔抵地,鼻液增加,化脓性鼻涕,消瘦.

诊断:用药液喷入鼻腔,收集鼻腔喷出物,发现死亡幼虫.

治疗:阿维菌素,敌百虫,氯氰碘柳胺,以消灭鼻腔内的第一期幼虫为主要措施.


未完待续......


上期经典: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资料之【寄生虫学】【第一部分】

下期预告: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资料之【寄生虫学】【第三部分】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价值,请分享到朋友圈,帮助更多身边的兽医朋友,高的阅读量也是对我们平台最大的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从口入:12 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 丁香园
《兽医寄生虫篇》-猪的寄生虫病(一)
兽医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寄生虫表格总结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牛蛔虫病
为什么猫狗不吃生肉也要定期体内驱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