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技术】挤前药浴与挤后药浴对乳头的灭菌效果观察

《奶牛》杂志 导语
针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两次药浴,纸巾干擦”的挤奶操作规程,设计试验以标准平板计数法对药浴前后的菌落总数进行统计,并通过灭菌效率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牧场现用的乳头药浴液可以迅速杀灭乳头表面的细菌,挤前药浴与挤后药浴的灭菌效率分别为78.8% 、80.5% 、80.1%和83.3% 、80.3% 、80.8% ,显示了其较强的灭菌效果。本试验客观评价了牧场现用乳头药浴液的灭菌效果,表明其为科学合理的。本试验对实际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及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 2.2 亿头奶牛,其中 1/3 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乳房炎阳性奶废弃,以及药物治疗、严重感染后造成奶牛过早淘汰等,给奶牛饲养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牛奶生产损失估计可达 380 万 t ,单就我国,每年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费用达上亿元人民币。因此,开展对乳房炎的预防及治疗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目前,对乳房炎的预防管理措施主要是良好的环境卫生、科学的挤奶方法、定期的隐性乳房炎检测、合理的牛群管理以及定期的设备维护等等。尤其是在挤奶方法上,“两次药浴,纸巾干擦”技术已经被广大奶牛养殖户所接受。

“两次药浴,纸巾干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挤奶操作规程,即先弃头几把奶,然后用乳头药浴液对乳头进行挤前药浴,再用纸巾擦干乳头,上机挤奶;排乳结束后,断真空,摘掉乳杯,然后迅速对乳头进行挤后药浴。

这种挤奶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但挤前药浴作为杀灭、清除奶牛乳头上的环境性病原菌的主要方法,其确切的灭菌效果却一直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针对现在广泛应用的挤奶技术,设计试验对药浴前后乳头单位面积的菌落总数进行研究,验证挤前药浴及挤后药浴的灭菌效果,以期为生产作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地区某传统模式牛场,规模 1 400 头奶牛,泌乳牛 750 头,被检牛年龄为 2~10 岁,胎次为 1~8 胎,牛场采用管道式设备挤奶,每日 3 次(每次开始时间为 6:30 , 13:30 , 20:30),喂料与挤奶同步,采用 TMR技术;牛舍为开放式,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良好。
1.2 试剂及仪器
挤前药浴液百毒杀为上海派斯德生化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 10% 的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使用时 1∶200 倍稀释;挤后乳头药浴液碘灭杀为澳洲塔斯曼公司产品,使用浓度为 10 000ppm ;血平板、0.85% 盐水管及其他耗材均为国产。
1.3 方法
1.3.1 挤前药浴的消毒效果分析

随机选取 20 头泌乳牛,挤前药浴液选用百毒杀,药浴前后分别用灭菌棉签从同一乳头采样(1cm 2 / 乳头),回实验室按比例稀释后接种血平板,培养 24h 后菌落计数,计算每头牛的灭菌效率,并取其平均值,连续试验 3d 。

1.3.2 挤后药浴的消毒效果分析

将上述经过挤奶前药浴的 20 头牛进行挤奶后药浴。挤后药浴液选用终浓度为 10 000ppm 的碘灭杀,药浴前后分别用灭菌棉签从同一乳头采样(1cm 2 / 乳头),回实验室按比例稀释后接种血平板,培养 24h 后菌落计数,计算每头牛的灭菌效率,并取其平均值,连续试验 3d 。

灭菌效率 = ( 1 — 药浴后菌落数 / 药浴前菌落数)×100%

1.3.3 细菌的标准平板计数法

将采集的样品按比例稀释后,取 100μL 接种血平板,用灭菌棉签均匀涂布平板,待琼脂上无液体残留时,翻转平皿,置 37℃ 培养箱内培养 48h 后计数。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 5~10 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2 结果
2.1 挤前药浴的消毒效果
平板计数后,计算挤前药浴后菌落总数的平均值与药浴前菌落总数平均值的比值以及灭菌效率的平均值,统计分析挤前药浴对乳头表面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显示,药浴后的细菌数明显减少,如表1 所示,从药浴前后菌落总数平均值的比值来看,挤前药浴可以杀灭 94% 以上的细菌,即具有较强的灭菌效果。
2.2 挤后药浴的消毒效果
将采集的样品接种血平板,培养 24h 后平板计数,并计算药浴前后菌落总数的平均值及灭菌效率的平均值,统计分析挤后药浴液对乳头表面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显示,药浴后的细菌数明显减少,如表2 所示,从药浴前后菌落总数平均值的比值来看,挤后药浴可以杀灭约 96% 的细菌;从每头牛的平均灭菌效果来看,挤后药浴的灭菌效率均在 80% 以上(表3),即其具有较强的灭菌效果。

3 讨论
乳头药浴是挤奶操作规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环境性病原和传染性病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果直接影响到乳房炎的发病率,因此客观评价乳头药浴液的灭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的挤前药浴和挤后药浴均在同等条件下操作,确保了试验的准确性;同时,对参试的牛只在药浴前后分别采集样品,以其比值来评价药浴液的效果(从药浴后菌落总数与药浴前菌落总数的比值和灭菌效率两个方面比较),以减少牛只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保证试验数据的可信度。结果显示,本牛场现用的乳头药浴液具有较强的灭菌效率,能够杀灭乳头绝大多数的细菌。

挤前药浴主要杀灭环境性病原菌,保护乳腺组织,其一般要求瞬时灭菌,即在极短的时间内(30s )杀灭绝大多数的细菌,另外由于药浴完成后随即上机挤奶,因此需要其在乳头的残留量极低。百毒杀的主要成分为 10% 的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属于双链季胺盐化合物,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特别是与单链季铵盐化合物相比,达到相同效果时所需的浓度仅是单链季铵盐类药物的一半。

较低的药物浓度使得其在乳头表面的残留量极低。 而挤后药浴对药浴液的要求较高,其不但要求药浴液的灭菌效果,并且要求药浴液能在乳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病原菌顺乳头孔进入乳房深部引起感染,但对残留量无特殊要求,因此,挤后药浴液的浓度一般较高,且常加入一定量的羊毛脂、β- 甘油等增强药浴液的粘稠度,形成乳头保护膜,这是一般消毒液无法达到的,因此挤后药浴应用碘制剂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挤后药浴前的菌落总数(13295、15711、12086)与挤前药浴后的菌落总数(15534、43470、17560)相比,其数值有所减少,这是因为经过纸巾干擦、上机挤奶两个步骤,进一步去除了乳头表面的细菌。纸巾在对乳头表面药浴液擦干的同时,还将乳头表面的泥浆等去除,纸巾上残留的少量细菌并不影响其效果。

同时,由于每班次挤奶结束后都要对奶杯及挤奶管道进行“碱 - 酸 - 碱”三道工序的消毒,且在每头牛挤完奶后均要对奶杯进行清水冲洗,加之牛奶对奶杯的冲洗,奶杯所含的细菌数已极低,不会对乳头构成污染。另外,在挤奶过程中,由于压差的存在,牛奶在奶杯中会形成一个回流,其对乳头也具有冲洗作用。 因此挤后药浴前的菌落总数低于挤前药浴后的菌落总数。

由以上结果看出,无论哪种药浴液,药浴后的灭菌效率都不能达到 100% ,排除药浴液的灭菌效率不说,挤奶大厅的环境、干擦的纸巾、挤奶工的人为操作等都会导致细菌残留,因此药浴后仍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细菌。瞬时高效的挤前药浴液,配合挤后药浴液在乳头的长时间滞留,再加上相应的牛群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因此一定量的细菌残留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本研究通过对药浴前后的乳头进行采样,准确地反映了挤前药浴及挤后药浴的灭菌效率,验证了本牛场现用的药浴程序为科学合理的,本研究对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l来源:万头牧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牧场挤奶操作SOP
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的诊治
奶牛大肠杆菌乳房炎怎么治疗
优质牛奶来自优质饲料
知识分享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有效防治
牧场服务之管理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