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风云之诸子百家(八)

作者:夏临与秋笙

上周五恰逢作者生日,却惊悉巴黎发生了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造成132人死亡,约350人受伤。在这极度黑暗的一天,许多巴黎的出租车司机免费搭载惊慌失措的人们,将他们送达安全地点;部分当地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住址,向滞留街头的陌生人敞开家门提供庇护。这些普通的巴黎人表达了一种信念“黑暗是暂时的,只要人们心中的光不灭,光明就一定会重新到来。”

那么读者会不会和作者一样,有类似的疑问“巴黎人这样做,不是也增加了自己遭遇恐怖分子的概率?”如果遇上一个情愿空载回家,也不愿搭载乘客的出租车司机,或者就在事发地点附近却紧闭大门,不愿意提供任何协助的人家,他们是否就应该受到谴责?

关于这个问题,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已经有一个叫杨朱的人做出了回答。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杨朱》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显学》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这些话的大意是,人哪,管好自己就成了,哪怕要我贡献出一根腿毛就能利天下,我也不会就这样损害我自己;同理,我不会去占天下人的便宜,就算便宜放到我面前来,我也是不会取的。人人若自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随随便便做圣人,到处瞎掺和,那天下就太平了。这里头包含着一个理论,便是“贵己”,或者说“为我”。因此,在恐怖袭击中,无私助人固然值得歌颂,首先选择保全自己也并不可耻,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这一次。

那么这个提出“贵己”理念的杨朱,是个什么人?据说他所处的时代晚于墨子而早于庄子和孟子,是战国时魏国人,他具体的生平事迹也已不可考,亦没有著作流传。但是很多先秦古籍诸如《孟子》、《庄子》、《列子》、《韩非子》都有关于他的一些零星记录。

图为杨朱,字子居,先秦哲学家

《孟子》中称,杨朱的思想在当时可是和显学之一的墨家平起平坐的。滕文公下篇中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乖乖,墨家在战国时期发展得颇成气候,甚至力压儒家一头,孟子说杨朱和墨翟平起平坐,是在抬举杨朱吗?非也非也,孟子是把杨朱和墨翟的主张一块儿骂了,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这招先扬后抑还真是辣手,一毛不拔这个贬义词也就是从他形容杨朱的话里得来的。大义凌然嚷着“不就是一根腿毛吗,拔了就是了,罗嗦什么”的那些人,请细想一想,今儿你拔了一毛,明儿又有人要求,为了天下的利益,你再砍条胳膊吧,你砍是不砍?后儿个又有人说,为了天下的利益,你全家都得牺牲,那你要怎么办?

杨朱主张“贵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墨子主张“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一个是重视自我的价值取向,既不损己利人,也不损人利己,这不是自私,而是重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带着超然物外的自由主义倾向;另一个则是爱众生,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就算从头伤到脚也得去做,同时墨家在人事方面有强有力的集体组织和组织中的绝对权威(可以复习墨家篇中所说的墨家组织结构)。他俩的思想一方面是针锋相对的,比如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看法。但在另一方面,却又殊途同归,比如杨朱认为,人人轻物重生,也就是都看顾好自己,不去互相算计,不在乎身外的物质利益,天下就太平了;而墨家处处帮人守城反战,也是为了天下太平;从这一点上,孟子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不过是希望现世安稳,天下太平,目的都是一致的。

孟子对杨朱的观点断章取义成“一毛不拔”式的自私自利,而忽略了另外一半内容“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是不赞同对政治秩序进行外在干预的,与上古自然无为、独善其身的道家是一个路数。孟子对墨家的思想也同样进行了抨击,反对无差别的“兼爱”,而提倡有尊卑贵贱内外亲疏之别的“仁爱”。孟子之所以说杨朱与墨子一个无君一个无父,堪比禽兽,说到底是因为杨朱轻视君臣伦理等外在干预所构建的政治秩序,而墨子要打破宗族伦理支撑的社会秩序,这两点是对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的挑战。门户之争,自然难免说话不客观、不客气。

坦率地说,在实际操作这方面,墨家那一套理念,还真不如杨朱的“贵己”容易。不管是亲人还是陌生人,墨家都要一视同仁去“兼爱”,又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而且还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虽然很崇高,但很难可持续发展。反观杨朱的“贵己”,自己珍视和爱惜自己,不去算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起来就没有那么难吧。

杨朱为世人所知的观点大致和道家一致,比如“贵己”和“轻物重生”这类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的理念,因此他算是道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但实际上,杨朱还有一些言行做派是和道家不同的,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者认为杨朱的学说自成一派的原因。

杨朱学说异于道家之处,一是在于他的思想有和别的学派接近的地方,比如《庄子.骈拇》中就把杨朱和名家的“坚白、同异”这类当时认为是诡辩的学说做类比。无独有偶,《韩非子.说林下》中记录了一则关于杨朱的故事,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意思和公孙龙“白马非马”的理论确有几分相似。(读者若有兴趣,不妨回头翻翻公孙龙的那篇,复习复习白马非马说了啥。)

这故事是这样子的: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有一天出门是穿着白衣服的。谁知天下雨了,许是外衣湿了,他就脱掉白色的外衣,穿着里面的黑衣服回到家。因为他和出门的时候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他家的狗居然不认得他,冲他乱吠。杨布一生气,就想揍那条笨狗。杨朱就对他弟弟说:“别介,换了是你,你也未必比它聪明。你想啊,要是你的狗出门溜达的时候还是白色的,回到家来的却是条黑狗,你还认得它吗?”(把弟弟的智商和狗比也真是real特别,衣服表示躺枪,怪我咯?)

杨朱学说的另一大特点是《列子.杨朱》篇中所表现出来的颓废、纵欲倾向,当然由于《列子》一书魏晋人补缺的部分占较大比重,杨朱是否主张放纵享乐还是有很大争议的,至少先秦其它古籍并未提及这一点。颓废纵欲既有可能是杨朱学派传承几代之后新增的内容,也有可能是魏晋人自行理解添加的。现将《列子.杨朱》篇中所提及颓靡享乐的语句与大意摘录如下:

“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

大意为:人活着,就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快要死的时候,也听之任之由他去,直至生命终结。没有什么是不可放弃的,何必执着苦恼于早一点死还是晚一点死呢?

“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大意为:舜、禹、周公、孔子这四位圣人,活着的时候都各自历尽艰辛万苦,死后却声名鹊起万世不衰。而桀纣这两个暴君活着的时候,威加四海、享尽荣华、纵情声色,从不被礼仪所束缚,直至被杀。四圣生前辛苦一辈子,而死后的名声,自己也体会不到;反观桀纣二凶,活着时纵情欢乐,死后的暴虐名声对他们来讲又有什么所谓呢,反正人也死了嘛。活着吃苦为了死后得到名声,和活着享乐死后得到恶名,到头来殊途同归,剩一堆土馒头。

《列子.说符》中有一则关于杨朱的故事,叫做歧路亡羊。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一帮人闹哄哄去找羊,结果因为岔路太多都没有找到,杨朱若有所思,戚然变色,终日闷闷不乐,大抵因为探究自然之道,看似有众多方法,却实在难以得知何为正途。

有趣的是,因为关于杨朱的文献记载太过零散,不够系统,而且他不像儒家或墨家那样有知名度高或执行力强的弟子,对杨朱学说的研究,正如歧路亡羊一样,岔道太多,众说纷纭,容易迷失方向。但有一点,他所主张的“贵己”,在如今看来,都丝毫不过时。没有人有权利要求任何个人为所谓的“集体”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没有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任何个人做出道德胁迫。

具象到实际生活中来说,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见义勇为”的思想,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救助他人甚至不能保障你自身的安全,依然盲目见义勇为的话,那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正确的做法是让警方、消防员或医务人员这些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又如,在恐怖袭击中,首先选择保全自己的人,不应被“道德家”喷口水,只要不伤害到他人利益,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都是个人选择,值得尊重。

我是不剧透分割线

作者留言板

巴黎的事情一出,作者心情沉重。网上各种评论也是层出不穷,针对某些偏激狭隘的言论,有些朋友会对现状失望且沮丧。但是作者要借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台词,来表达心声,与诸位共勉:There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在这野蛮的修罗场中依然存在着模糊的文明微光,那便是人性。

为了了解读者的想法,时拾史事进行了一个关于此的投票,欢迎读者进行投票互动。

如果你喜欢作者写的东西,或者对作者时不时发作的无节操叹为观止,下面是作者的微信转账二维码,小手动起来,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吧。打赏多多益善,将激励作者奉献更多原创文章。

夏临与秋笙

理科超烂的文科人,爱甜品,爱电影,喜川菜湘菜,是个胸无大志、不学无术的资深宅基腐兼OCD患者。就酱。哦对了,性别女。

关于时拾史事

欢迎关注“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时拾史事读者群号30428330,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你还可以通过新浪微博、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朱和墨翟究竟是怎样的人?
道家杨朱人生哲学新论
杨朱学说
历史伟人|被埋没的思想家——杨朱
一毛不拔治天下——杨朱
个人主义的先驱:杨朱学派与农家(一、杨朱学派及其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