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裴高才:清代榜眼刘彬士题匾百年回老家

导读:

      不久前,我前往双凤亭桥头的文物管理所老所长黎世炎先生府上“访古”,不经意间看到茶几后面,摆放着一块两米多长、一米来宽的旧木板。我猜想,这也许又是一件老古董。果然不出所料,他笑眯眯地告诉我道:这是他花了一年的薪金从外地购买的清代榜眼郎刘彬士所题寿匾。

黎世炎藏室说古

        一提到刘彬士的名字,湖北史学人就会联想到清代从湖北黄陂走出的“文武三榜眼”的奇闻轶事,而我脑海里则浮现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查阅《清史稿》中的刘彬士原始档案时的情形——

上:裴高才(左)在台北故宫接受冯明珠院长赠书

      那是一个盛夏的上午9时许,我与台北故宫女掌门冯明珠在台北首次相会,当我向她提出查阅《清史稿》中黄陂“文武三榜眼”的原始档案时,她满口应允,随即吩咐秘书让文献处调阅档案,而后与我侃侃而谈清宫秘史趣闻。

      一会儿,一位女士拿来了一摞案卷,一卷刘彬士的档案首先闪入眼帘。我打开“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 ,1886号”卷十五《刘彬士列传》显示:

      刘彬士,乾隆三十五年至道光十八年(1770-1838年),字辅文,号筱圃、筠圃,湖北省汉阳府黄陂县人。乾隆五十九年湖北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 、嘉庆四年考取宗学教习,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会试第二十名进士、殿试一甲二名(文)榜眼及第。自此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官、会试同考官、兵科掌印给事中、京畿道监察御史、提督湖南学政、光禄寺少卿、礼部侍郎、刑部左侍郎、浙江巡抚、刑部尚书等职。著述《艺经堂时文存稿》、《刘筠圃司寇日记节略》、《海塘纪略》、《春山堂诗文》等。而且刘家是一门两进士,其子刘诚倬,号稚筠,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年)进士,曾任山西泽州知府……

刘彬士题匾

      穿过百年时间隧道,如今能够亲眼目睹清代榜眼郎刘彬士所题匾额,我不禁为黎老竖起了大姆指点赞。我对文物收藏是门外汉,但却十分喜欢欣赏古朴的匾额,每每到故宫、孔府与五台山、九华山名刹等,都会站在匾额前仔细观瞻,觉得读匾如读史一样,颇有韵味。我曾在多部拙作中,收入了北京孔庙大成殿、汉阳归元寺、台南赤崁楼等文物匾额图片。

       根据款识判断,刘彬士题匾时间应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之间,至今二百多年。刘氏所题之匾文,用每个高70cm、宽50cm的四个行楷大字“双寿同珍”贺寿,可谓匠心独运。这位榜眼公笔下匾文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他用人们常见的夫妇高寿、福寿双全(双寿)之类的用语,深入浅出地诠释典故“珍寿”——

收入《无陂不成镇》的刘彬士题匾款识

      古人往往将95岁,或111岁以上或120岁以上的寿星称之为“珍寿” ,意即能活到这么长寿是相当珍稀的事。由于珍寿一词不常用,所以刘公就用喜事成双的“双”和白头偕老之意的“同”,将“珍寿”重新排列组合为“双寿同珍”,文雅与别致,恰到好处地将白氏夫妇长命百岁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失为中国文辞之美与工艺之美的集大成者。如同清人李渔对匾的评价那样:“眼前景,手中物,千古无人计及。”

      老黎告知,该匾的原主人、麻城市中馆驿镇浦兴集村王远倭家。由于在“文革”期间,王家将这块大匾藏在阁楼上和杂物放在一起,这才得以保存下来。时下,此匾图文已经收入《无陂不成镇》之“人物卷”(裴高才王凤霞 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裴高才:“门楣上的家国,梁柱间之文脉”
走进博物馆·科举匾额博物馆(3)——秀才厅
图说老匾额「连载二」
郑树成 | 我知道的刘彬士
孔庙大成殿匾额
故宫中那些匾额,书法十分精湛,你仔细欣赏过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