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裴高才:文坛“自由人”的“尊严”观

导读:

  应武汉社科联与武汉图书馆之邀,笔者于7月13日做客武汉社科暑假讲坛,开讲《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解读胡秋原终于践行其“尊严观”——人格尊严、民族尊严与学问尊严

胡秋原从前川中学考入武大时的留影

  15岁时,这位当年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的少年大学生,以激扬文字、编辑《武汉评论》的方式投身大革命洪流;18岁在复旦大学参加“革命文学论战”,力挺鲁迅;留学日本时,著述《唯物史观艺术论》;闻九一八事变,立即回国参加抗日,从而开始了毕生反蒋抗日、联共抗日、拥蒋抗日、保钓抗日生涯……

  作为蜚声中国文坛的“自由人”,胡秋原自1928-2004年间,曾与鲁迅、瞿秋白、冯雪峰、胡适、罗家伦、李敖等文化名人论战,笔墨官司打了七十余载……


上:裴高才在《胡秋原》研讨会上演讲 - 左二起胡卜凯、刘忠明、陈达康、万红

  作为爱国者,他弃学抗日、捍卫外蒙、首访大陆、左右开弓斥“两独”,先后被下狱、流放、革职;作为“超越派”,他与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曾两次充当国共合作的“破冰”人,刮起过阵阵“胡秋原旋风”。

   《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书影

  在胡秋原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他的爱国精神赢得海内外人士的景仰,东方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生前亲笔题词赞曰:

  “胡秋原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中国学者之一,他努力促进祖国海峡两岸的统一,批判台独分裂祖国的谬论,他竭尽全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国人民立了大功……”

传记文学作为非虚构文学,贵在知人论世,亦难在知人论世。胡秋原是一位享誉中外的作家、史学家与思想家,生平著述达5000万字。邓颖超同志生前曾称赞胡先生对故土充满眷念之情,爱国之心令人敬佩”。

右起白毅明、王梅芬、陈达康、裴高才、胡卜凯、樊星、田天、蔡家园、颜婵娟研讨《胡秋原》

同时,胡秋原又是二十世纪颇具争议的人物。如何驾驭创作素材,怎样把握人物特点?作为同乡后学,为这样一位相隔于海峡两岸的当代大儒作传——《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

        

我第一次知道“胡秋原”这个名字,是197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只不过,那时是政治挂帅,他是一个“反面”人物出现在课文的注释里。但经语文老师王希良先生诠释,这位鲁迅笔下的“第三种人”,却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裴高才(右二)向海内外读者签名赠书

  我有幸认识传主是1988年金秋。先是在9月13日晚间央视的“新闻联播”里,他作为台湾上层人士首次公开访问大陆,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当央视播音员将其祖籍湖北黄陂(pi)误播成黄“坡”时,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忘印象。

  同年10月5日,胡秋原先生一行返乡重游母校前川中学(时为黄陂一中,今实验中学校区),并欣然题诗一首:

  “一别校园四十年,欣看黉宇增倍添;勤仁诚勇当年训,地隔时移心自联。

  那时,我正好一睹了先生的鹤发童颜风采。只是当时我们素昧平生,而且随行人员前呼后拥,我们未能尽情深谈。

下:台北黄陂同乡会参加胡秋原铜像揭幕



1992年7月,我开始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又值传主到香港参加“两岸和平统一讨论会”后,再度访问北京。不久,胡秋原给木兰山诗词楹联学会潘安兴寄来了七律《忆木兰山》立轴。诗云:

自古地灵出人杰,千秋传诵木兰诗。

危峰耸立如锋剑,巨石嶙峋似卧狮。

朝罄声回诸圣殿,晚霞彩照女神祠。

荆门遥望云山外,铁甲琵琶若个奇。


上:裴高才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向黄陂一中赠《胡秋原》;

由于胡秋原生于木兰山麓,自幼曾游览过木兰山,并以木兰精神明志,还曾向我索取过相关木兰将军的史料。于是,我写了一篇数千字的《胡秋原的木兰情》。此文不仅被《上海文化报》、金陵之声、海峡之声等媒体采用,还被评为湖北省涉台优秀作品。这也是我的第一篇关于胡秋原的文章。

从此十余年间,我们不是鸿雁传诗书,就是电波传乡情。由于我与胡公同是黄陂北乡人、口音接近,所以他在一次电话中兴奋地说:“我们是真正的黄陂老乡。”

左起李金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王守兵(九州出版社分社社长)、裴高才相聚

  美国知名传记作家艾德尔认为,传记文学应采用场面化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但不允许材料的虚构。同时,可借助弗洛伊德和福尔摩斯相结合的方法,把传主生平同其作品文本互证、互释,探寻传主的个性特征。

  缘于此,在这部非虚构传记文本中,我试图运用艾德尔的传记理念,利用两岸原始史料,图文互证,文情并茂,文史交融,力求在可信可感上下功夫。

胡秋原致裴高才手札

  首先从“耕读传家”破题。因为“耕读传家”既是传主的家训,也在民间深入人心,流传甚广。这里的”可理解为勤劳以安身;“读”即是知书以立命。

  你可曾知道,胡秋原毕生倡行的人格尊严、民族尊严与学问尊严之“三大尊严”的、形成,就是在他中学毕业的一篇文章、也是他生平第一篇印刷文章《前川中学首届毕业生同学录序》中产生的。

裴高才与古远清(左)研讨华文文学

  那是1924年深秋,胡秋原在《前川》序文中写道: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保持人格、矢志科学与报效国家的人。这句话也是他毕生倡导并践行的三大尊严”的最早文字记载。

  著名批评家古远清评介道:作者以地域文化的视角,解读‘耕读传家’的家训与二程理学文化的熏陶,对传主毕生践行的‘人格、民族与学问三大尊严’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写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胡秋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好管理你的40-60岁(说得真好)
​有一种自律,叫人生有度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钱和姑娘
人民日报:停止内耗的九个小方法,值得一试
“天下第一善书”,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提升认知,稳定情绪,强制储蓄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