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崇禧夫人90大寿全家合影

这位民国奇女子,白崇禧一生守着她不纳妾

2017-09-18 20:25

文 | 一塾

白崇禧一生只娶了她这么一个女人,

与其他国民党高官动不动就迎娶三妻四妾相比,

这实属罕见。

这位民国奇女子,

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

01

媒妁之言定姻缘

马佩璋,1903年生于桂林的一家书香门第,

曾就读于桂林女子师范学校,

父亲马健卿,母亲骆氏。

父亲自幼饱读诗书,是清末贡生,

曾任湖南永明县知事、民国初回广西任兴安县县长、广西银行常务董事等职,

是桂林颇具名望的绅士。

桂林青山绿水环绕,家庭书香浸润熏陶,马佩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大家闺秀,亭亭玉立,秀外慧中,是桂林有名的美人。

马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上门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快将马家的门槛都给踏烂了,而父亲马健卿的择婿标准却极严格,这一才貌兼备、品学兼优的掌上明珠,一定要找一个以后有一番作为的可靠男人才行。

而且马家是回族家庭,

回教有非教不通婚的规矩,

这让马家择婿范围就更小了。

而眼看女儿马佩璋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

却没有满意的女婿人选,

这着实让马家上下犯难。

这时一位广西战场上的军官引起了马佩璋的注意,

此人就是白崇禧。

1924年白崇禧与李宗仁合作,

打败了实力雄厚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

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

这一战让白崇禧名声大噪,

马健卿也看中了这位新桂系的风云人物,

便动起了招贤纳婿的念头。

虽说白崇禧在桂林已小有名气,

但毕竟是出身于农村家庭,

论家族地位,

两家并不算门当户对,

如果两家结缘马佩璋就算是下嫁了,

所以马健卿必须要亲自对这个女婿人选过目,

看看他是否能符合自己的标准。

据白崇禧儿子白先勇的描述,

他的外公会相法,

见到白崇禧后对他评价甚高:

“此人一表人才,器宇不凡,有宰相命,

而且同属回族,甚喜甚喜。”

就这样,马家主动央人做媒,

由白崇禧族兄白崇临为白崇禧与马佩璋做“保亲”牵线。

儿子能娶到在桂林的名门望族、马氏的掌上明珠,

白崇禧年过70的老母亲也非常满意这门亲事。

双方择定1925年2月27日(回族吉庆日),

在桂林市府前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婚礼。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一桩美满的姻缘就这样促成了。

白崇禧的母亲由于年事已高,

从郊区赶过来腿脚不方便,

便没有出席儿子的婚礼。

几天后白崇禧携新婚妻子回乡探亲,

马佩璋这才拜见了自己的婆婆。

通过几天的相处,

白崇禧的母亲感到这位儿媳妇虽是富家小姐,

但对老人体贴,对姑嫂很有礼貌,

相处得非常和睦,

老人家不断称赞儿媳妇贤惠温顺。

02

战火笃定夫妻情

桂林郊外的田园风光秀丽无比,

也让这对新婚夫妇享受了几天惬意的日子。

然而这难得的安逸时光很快就被打破,

白崇禧的参谋官前来报告,

云南军阀出兵广西,

大军围逼柳州,

必须要白崇禧前去营救,

军情如火情,

白崇禧只能放下新婚妻子与母亲奔赴前线。

白崇禧走后一天,

马佩璋便坐轿子返回桂林,

此时,曾被白崇禧打败的桂系旧军阀趁机偷袭桂林,

攻占桂林后直指白崇禧夫人马佩璋,

全城悬赏报告马佩璋下落的人,

最后全城搜捕也没有看到马佩璋的人影。

马佩璋利用军阀入城时的混乱伪装成农妇的样子,

逃到中山中路119号的道生医院。

医院由英国圣公会女传教士柏德贞所办,

旧军阀对外国人办的医院不敢入内搜查,

马佩璋最后才逃过一劫。

在柳州解围后白崇禧帅兵援救桂林,

进入桂林城后他抛下部队直奔医院,

新婚夫妻劫后相见悲喜交集,

但也加深了对方在彼此心中的分量,

患难夫妻更加笃定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在战乱的年代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实属不易,

但这打不倒马佩璋,

反倒更彰显出她的女性大智慧——有勇有智,无畏战争纷乱,

一心挂念丈夫安危,

多次带领家人逃难。

据白先勇的描述:

“在北伐和抗战时期,几次逃难都是母亲带着全家,母亲带着大批人马——年龄最大的有九十多岁的奶奶,最小的未满月的弟弟,八十多个人由母亲带着逃到重庆。一度误传父亲跟孙传芳激战时阵亡,母亲不相信,独自在兵荒马乱中穿越枪林弹雨寻找父亲,从上海一直找到南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结婚两年后的1927年,

马佩璋听闻白崇禧在龙潭战役中“阵亡”了,

如此噩耗对马佩璋来说简直是晴空霹雳,

但消息不知真假,

身处上海的马佩璋坐不住了,

执意要到战火前线南京一探究竟。

马佩璋找到了表哥马竟强,

要求表哥开车带自己去南京,

表哥劝其说:

“现在上海到南京的这条路上很乱,

逃兵、土匪到处都是,

何况南京现在的战况不明,

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但是思夫心切的马佩璋说:

“你不带我去,我自己去。”

最后劝说无果,

表哥马竟强只能开车载她去南京。

在路上他们遭到孙传芳的乱兵围车,

智勇的马佩璋大喊表哥“开枪”,

趁乱冲出了重围。

据后来白先勇的描述,

马佩璋甚至还爬过战壕,

才冲出了防锁线,

头上的流弹满天飞,

经历九死一生马佩璋最终抵达南京,

得知白崇禧没有死后,

她心中的石头才最终落下。

白崇禧得知夫人马佩璋是冒着枪林弹雨到南京寻自己,

二话不说紧紧将妻子抱入怀里。

在经历了两次危险之后,

白崇禧暗下决心,

以后北伐的路上都要带上妻子。

03

一心甘做大将背后的平凡女人

婚后马佩璋生育了10个子女:7子3女,

丈夫在外连年征战,

家中子女的养育及大小事自然由妻子马佩璋操持,

照顾一个近百人庞大家族,

这个担子着实不小,

但对马佩璋来说都不在话下。

1944年,白崇禧母亲马太夫人九十大寿,

马佩璋一手策划,操办了这场寿宴。

在白崇禧老家广西桂县私邸内,

灯火辉煌、红烛摇曳,摆席三天,

并搭台邀请桂剧皇后小金凤、桂剧名角露凝香演唱《打金枝》,

白崇禧平日生活简朴、不喜排场,

但对这次妻子的安排却非常欣喜。

寿宴当天,马太夫人精神抖擞地坐在寿椅上,

内心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对儿媳妇这一手操办的寿宴感到十分满意。

△白太夫人90大寿全家合影

马佩璋深居简出、作风低调,

一心甘做大将背后的平凡女人。

作为国民党高官夫人,

她并不热衷于政治,

抗战期间,

她曾多次拒绝担任妇女代表、“国大代表”等职务的邀请,

而是选择在家中替白崇禧操持家事,

把白家一家老小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

到了台湾之后,

她除了每年应邀参加宋美龄的晚宴外,

其他应酬一概托病推辞,

被称之为冬日里的“傲霜枝”。

在台湾的日子虽清贫大不如从前,

但一家人却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和、团聚。

夫妻俩的感情非常融洽,

白先勇回忆父母时说:

“我父母关系很好,

我父亲是个性强悍的人,

但是他谦让我妈妈,

吵架了,我妈妈撒点'老娇’,

他就让了。”

不幸的是,在1962年12月4日,

马佩璋因高血压症逝世于台北一家医院,终年59岁。

年老丧妻对白崇禧是重大一击,

这对相互陪伴了30多年的患难夫妻,

就这样永久诀别了。

据说,在夫人下葬的那一天,

“白将军眼泪几乎没有断过”,

可见哀痛之深。

马佩璋被安葬于台北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

按照回教规矩,

亡者40天内家属须于每日清晨到墓前诵经祈祷。

白崇禧以69岁高龄,

每日必躬率儿孙辈准时前往夫人墓前念经,

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见者无不为之动容。

与其他国民党高官动不动就迎娶三妻四妾相比,

马佩璋是白崇禧一生唯一的妻子。

在战火纷乱的年代相携相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这令人无限感动的故事,却道出了爱情中最平凡的形态。白崇禧戎马半生,马佩璋携子相随,曾经的富家小姐嫁做人妇后,努力让自己成长蜕变,为爱人奋不顾身,为家庭独当一面,爱真正的伟大或许就源自它平凡的付出与相互扶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军阀的那些奇闻轶事——“小诸葛”误中“美人计”身败名裂
母亲七十大寿贺词
她婚后生两女儿,老公去了外地与别人生子,她回家连生6个儿子
母亲八十大寿贺词
贺母亲九十大寿
母亲八十大寿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