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髻

 

 

孟晖女史在《潘金莲的发型》中言及:“许多古代仕女画,还有诗文中的描写,给我们造成这样的印象,以为古代女性都是把一头长长的青丝盘来绕去,做出许多形状奇妙惊人的发髻来,什么灵蛇髻、坠马髻、惊鹄髻,犹如乌云出岫,其势巍巍,高耸在女人的头顶上。其实,在很多时代,女性们并不总是这样处理头发的,至少在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女性不是如此。”

 

当初,我十二分赞同这个结论。那高高的发髻,何其复杂,凭人的两只手怎么做得出?起码,我做不出。40度高温那天,我和桃花在一起,她好心地问我,不把头发盘起来吗?不怕脖子后面热出痱子吗?唉,我要是会盘我自然盘了,可惜从小在头发上死笨死笨,两条麻花辫都会梳得一高一低,也就只配披头散发了。欣慰的是,据说5000年前的原始人都采用这个发型。

 

看来我还是低估了爱美之心的驱动力,以及古代仕女特别是她们的丫头和老妈子的手上功夫。近来很看了几本闲书,网上也搜了些资料,逐渐懂得了,民女们不一定这样处理头发——干活的时候不方便,可是养在深闺的仕女们,作为有闲阶级,做些奇妙惊人的发髻出来,那是太有可能的事情。

 

向唐诺学习,猛查字典,发现汉字本有大量有关毛发的字词,而现在常用的不过是: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鬚,胡须的须的繁体字。髭,嘴上边的胡子。髯,两腮的胡子。鬓,鬓角。鬃,马、猪等颈上的长毛。看起来相当粗糙,一点都没感觉。所以还要数古人对头发足够郑重,表现为名词和形容词都足够多:

 

时髦的髦,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头发。

丫鬟的鬟,是指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鬑,lian,形容须发长。

鬒,zhen,形容头发稠而黑。

鬘,man,形容头发美。

鬈,quan,头发弯曲。

鬅,peng,头发蓬松。

鬋,jian,下垂的鬓发。

髽鬏,zhua jiu,梳在头顶两边的髻。

鬇鬡,zheng ning,头发蓬松。

髫,tiao,古代指孩子下垂的头发。

髧,dan,头发下垂的样子。

髢,di,假头发

髲,bi,假发。

髢髻,假发盘成的髻。

——众多有关假发的词,使我豁然开朗,那些巍峨的发髻,原是造假的结果。

 

 

(本图偷自桃花石上书生日记)

 

提到古代仕女的发型,唐代是个颇为张扬的朝代。网上搜到的图示如下:

 

 

 

 

 

 

 

任何时代都有那等闲汉,家里有几贯余钱,胸中有几丝不羁,因此袖手世情,专做些冷僻的研究,钩沉考古,自得其乐。偶然传世了,旁人也读得出其中的散漫闲在气息。在琳琅满目的古籍里,研究发髻的书不多见,现在引得多的无非是那么四五部,马缟的《中华古今注》,宇文士及的《妆台记》,段柯古的《髻鬟品》,徐士俊的《十髻谣》,鲍协中的《续髻鬟品》。除了最后两部是明、清人著作,前面三部皆为唐人笔记,因此,若要研究唐代的发髻,尚算方便。

 

另一个方便之处在于考古发掘,不仅内陆有大量唐代文物,沿着丝绸之路散落的宝贝亦不在少数。那些女俑、壁画、绢画、雕刻,有着文字难以呈现的直观细节。文字与实物两相比照,唐时的头上风光呼之欲出。

 

发髻历史悠久,《髻鬟品》开篇就说“髻始自燧人氏,以发相缠而无系缚”,以头发缠住头发,这是发髻的原初含义。《中华古今注》展示了另外一重意思:“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于人,以系他族,故曰髻而吉。”笄是一种簪子,用以固定发髻。这个定义把吉、系、笄、髻四个同音字与女子婚配联系到一起,想象力颇丰。

 

自从有了髻,差不多也就有了假髻。《诗经·鄘风·君子偕老》有“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鬒(zhen)”形容头发稠而黑,这样的美发,自然是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髢(ti)”。东汉官修史书《东观记》载:“明帝马皇后美发,为四起高大髻。但以发成,尚有余绕髻三匝。”说马皇后的如云秀发可以梳四个高大的发髻,余下来的头发还足够绕髻三匝——这令头发稀疏的女人们情何以堪呐。另一位以美发闻名的是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她喜梳“凌云髻”,《陈书·张贵妃传》说她“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想来也是无须假发的。至于《唐书·南蛮骠传》里写到“长髻”,言“又有长鬃种,栋锋种,皆额前为长髻,下过脐,行以物举之。君长则二女在前,共举其髻乃行。”发髻长到这个程度,需要两个侍女帮忙举着,恐非真发。

 

戴假发的女人里,杨贵妃最为有名。《新唐志•五行志一》记:“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贵妃戴义髻、系黄裙,与民间审美情趣冲突,因此民间有谶语,嫌她妖里妖气。冤枉的是,宫中妇女戴假发并不是自玉环始,《后汉书》记皇后服饰,“假结、步摇、簪珥”,这是明文规定的。假髻繁荣到这个程度,按《晋书•五行志上》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餙。用髲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遂布天下。亦服妖也。”想想平常人家女子敲开邻家门,对三姑说:“把汝头借我一用”,够瘆人。这种用木头做的假发,新疆阿斯塔纳531号唐墓出土了一件,木质,外表涂黑漆,上面还绘有白色忍冬花纹,假髻的底部有圆洞,洞孔残留金属锈迹,说明当时曾经插戴金属发簪。

 

 

 (阿斯塔纳唐墓假髻)

 

 

 

与假髻很相似的还有“巾帼”,这东西失传既久,长期以来人们只知其名未睹其物。专家们说它宽大高耸,内衬由金属丝编制或者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外裹丝帛或毛织物。往往在左右两边插巨大的簪子加以固定。它罩住前额,围在发际,可以随时取下来,有点像冠。这是汉墓出土的一个女俑,女子头戴的高大物事,据说就是神秘的“巾帼”了。

 

 

 

 

造假髻的材料有木、纸、绢帛、还有人的真发。因有假髻保证高度,耸然高髻也就风行多年。后汉时长安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隋唐年间,风气开化,高髻之风更盛。虽然唐文宗曾下令“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以淳化社会风气,但是哪里禁得住。唐代的发型和妆容屡屡走上新奇险怪路线,令后世讶异。晚唐时元稹诗云:“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当是写实。历史记载的最高高度倒是出在宋代,时有三尺冠子。其实,仅仅高耸还远远不够,发髻上还要插戴大量的珠玉金翠、簪钗步摇、鲜花草蝶,比如“宝髻”,《簪花仕女图》中的发髻就属于这一类。与西方巴洛克时期贵妇们裸露出大面积的胸脯类似,这发髻分明是珠宝展台,一个女人的虚荣和尊严,尽在不言中。

 

令人叫绝的高髻是歌舞伎梳的,当她们跳软舞和劲舞的时候,发髻不散不坠,真是奇迹。

 

 

 (唐歌舞伎俑)

 

 

高髻梳得最有品的,是《玉蕊辩证》里的一位:“唐昌观旧有玉蕊花,车马寻玩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绣绿衣,乘马峨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婉,迥出于众,直造花所。”这女子峨峨高髻、复以双鬟,没有装饰,清丽脱俗,林下风致,方为花神本色。

 

 

 

 

 

 

 

 

 

三千烦恼丝,梳起来本就烦恼,何况还有权力的不断介入。莫里斯在《裸猿》里指出,我们能够长头发真乃非凡之事,因为头发除了装饰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其实呢,头发是有用处的,美学意义上的,以及社会意义上的。

 

《髻鬟品》字数不多,但再三再四提及宫廷,所以这“髻鬟”基本是“宫廷髻鬟”,比如:“周文王加珠翠翘花,名曰凤髻,又名步摇髻。”“秦始皇有望僊髻、参鸾髻、凌云髻。”“汉元帝宫中有百合分髾髻,同心髻。”“魏明帝宫有涵烟髻。魏武帝宫有反绾髻,又梳百花髻。晋惠帝宫有芙蓉髻。梁宫有罗光髻。陈宫有随云髻。隋文宫有九贞髻。炀帝宫有迎唐八鬟髻,又梳翻荷髻、坐愁髻。高祖宫有半翻髻、反绾乐游髻。明皇帝宫中双鬟望仙髻、回鹘髻……”这里何尝有布衣荆钗的一席之地,宫廷才是发型创新的主场子。

 

《中华古今注》更进一步,将发髻变化直接归因于帝王的倡导和律令:“周文王又制平头髻。昭帝又制小须变裙髻。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至汉高祖,又令宫人梳奉圣髻。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又堕马髻。灵帝又令梳瑶台髻。魏文帝令宫人梳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有郁髻。隋有凌虚髻、祥云髻。隋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归秦髻、奉仙髻、节晕妆。贞观中,梳归顺髻。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又有愁来髻,又飞髻,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一个个“制”、“诏”、“令”,表明发型兹事体大,并非宫人可以随心所欲。这其中,要数秦始皇的发型纪律最为严明,皇后梳凌云髻,三个妃子梳望仙九鬟髻,九个嫔人梳参鸾髻,不可僭越。

 

想这始皇帝也是个奇人,宏大处一统了江山,细微处连女子的发型装束亦有心得。在《中华古今注》里,除了发型之外,冠子、朵子、扇子也都与他不脱干系。“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披浅黄藂罗衫,把云母小扇子,靸蹲凤头履以侍从。令宫人当暑戴黄罗髻,蝉冠子,五花朵子,披浅黄银泥飞云帔,把五色罗小扇子,靸金泥飞头鞋。”暂时将秦始皇的审美放到一旁,单说这等级分明——夏天到来的时候,妃嫔们戴碧罗芙蓉冠,一般宫娥戴黄罗蝉冠,妃嫔们手握云母扇,一般宫娥只是五色罗扇,鞋的式样也不同,妃嫔们是凤头履,宫娥们是飞头鞋。一言以蔽之,发型和装扮是地位的表征。

 

都说模仿是最诚挚的一种奉承形式。贵族模仿皇族,平民模仿贵族,假若没有明令禁止,一个新奇发型往往始自宫舍,流被民庶。那些风行一时的发型多半是这么来的,比如“倭堕髻”。据《中华古今注》“粱冀盘桓钗”条,“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而“堕马髻”传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所发明。《后汉书•梁冀传》说:“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今日审美观,是很妖孽的样子。难以想像的是,这摇摇欲坠像从马上偏坠一旁的发式,偏偏所向披靡,到了唐朝,成了最为流行的式样。《宫乐图》里围桌而坐的十个宫女,倒有一半以上梳着倭堕髻。

 

模仿与反模仿从来都是时尚游戏的精髓。伊世珍《嫏嬛记》记载了魏宫甄后故事,颇有神异色彩。说宫廷里有一条绿蛇,口中恒有赤珠一颗,若梧子大,不伤人。每日甄后梳妆,此蛇便在甄后面前盘结成团、作一发髻形状。甄后深以为异,继而模仿,梳出的发髻巧夺天工。因此,甄后的发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试图模仿,却十不得一二。

 

当然,要说到发髻的创意,凡人怎能和佛祖比?《楞严经》说到佛祖的“肉髻”,“世尊从肉髻中涌出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大开眼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说“髻”
美女标准 发之美
中国古代发式
[转载]中国古代女子发型种类
古代女子发型百科
一日谈|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