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6年,老妇回江西给前夫扫墓,却发现了自己的烈士碑

1986年春,河南南阳的一位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江西赣州的烈士陵园给前夫扫墓。此时,这位老人已经七十有余,满头白发。两人在参观烈士陵园时,老人突然停在一块墓碑前。看着眼前的墓碑,老人激动地流下眼泪。一旁的儿子有些不知所措,他仔细看到墓碑上的名字,忽然间明白了母亲激动的原因。

墓碑上刻着“红军烈士——刘法玉”,这正是老人自己的名字。恰巧,这时两人碰见了清点人数的工作人员。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这块墓碑是她的墓碑,工作人员感到非常震惊。便连忙问道“您可不能乱说啊!您还活着呢,不能说这种晦气的话。

随后工作人员将老人和她的儿子领到办事处,同时上报给其领导,希望老人向上级把事情解释清楚。

我们不禁好奇,眼前这位年岁已高,但身体仍然健康的老人怎么会说烈士陵园中的墓碑是自己的呢?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利,而老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到江西给前夫扫墓呢?

一个个疑问浮现在脑海中,这个老人有着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经历呢?当地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员赶到后,老人将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老人名为刘法玉,出生于1913年,原本家在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农村。刘法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中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在那个时候,刘法玉一家都是受苦的农民,家中也没有田地,只有父亲到地主家打工来养活一家人。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于是在刘法玉七岁的时候,父母就把她送到别人家当做童养媳。

当时刘法玉还不到十岁,她自己也不懂什么叫做童养媳。临走的时候,父母告诉她家里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先把她送到隔壁村子里面的一个亲戚家。老人说,当时那家人姓赖,家里面有一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孩。

来到了“亲戚家”后,刘法玉的生活和在自己家没什么区别,每天还是会干农活,但是在这能顿顿吃饱饭,家里面的哥哥也会带着自己玩,日子过得蛮开心的。

童年的时光总是无忧无虑的,也是转瞬即逝的。几年后,刘法玉已经长大成人了,赖家便商量着让刘法玉和其儿子赖来发结为夫妻。或许是因为小时候,两人一起长大,长大之后自然便有了感情,又或许是因为赖来发人本性老实,待人真诚。赖家父母提出这件事情时,刘法玉没有过多犹豫就同意了。

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赣州地区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刘法玉夫妻所在的兴国县也是革命的集中地,全区积极响应青年男女加入革命队伍,只有革命取得胜利,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受到革命号召,身边的许多男生和女生纷纷投身革命。

这时,由于刘法玉幼年看到自己家的田地被地主抢走,又想到父亲打长工时被地主欺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便和丈夫商量要一起参加革命。而赖来发虽然家里条件不算富裕,但在父母的保护下,整个生活还是比较顺心的,没有受过什么挫折。

听到刘法玉说要参加革命,赖来发自然不同意。他说,咱俩在家可以帮助父母干农活,种种地,现在日子过得安安稳稳,为什么要折腾呢?

两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深受革命人士的鼓舞,刘法玉断然不会轻易放弃。经过与丈夫和公婆的几天沟通,丈夫终于同意和自己去参加革命,为家家户户能过上好日子而参加革命。1932年春,刘法玉和丈夫找到红军报名处,两人正式加入红军队伍。

刘法玉最初被编入后勤部,负责红军队伍中洗衣做饭。在工作中,刘法玉一直勤勤恳恳,积极热心。组织上看到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入伍一年后,刘法玉被调到医院,负责院区的后勤工作。

此时的工作不同于洗衣做饭,刘法玉需要照顾伤员,做好伤员的护理工作。面对组织上的信任,刘法玉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辜负组织。

1933年春,刘法玉到达福建医院。同时,这是刘发玉和赖来发夫妻两人多年来第一次分开,离别之时,两人互相嘱咐定要保重。在医院工作期间,刘法玉不仅悉心照顾伤员,还积极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请教一些常识性问题。

当时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追击打压十分严重,特别是医药物资方面。大革命期间,红军很难购买到救治伤员的药物。无奈之下,医护人员只能用中草药来救治伤员。刘法玉小时候经常和家人上山挖草药,对山上的各种药材十分熟悉。于是,她经常带着护士们去山上找草药,然后拿回来磨碎给战士包扎伤口或者熬药,这减轻了不少医院物资短缺的负担。

1933年底,组织上鉴于刘法玉在队伍中的优异表现和革命精神,正式同意她转为共产党员。成为党员之后,刘法玉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意味着自己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后来,由于国民党四面追击,红军队伍的局势十分严峻。刘法玉从医院归入队伍,准备同大部队一起转移。

1934年秋,因突围失败,红军队伍开始了漫长的长征之路。刘法玉老人讲到这,不禁潸然泪下。原来在长征期间,她再次与丈夫相遇。阔别已久,在这一年的战乱中,刘法玉和丈夫不再是当初的模样。经过战争的磨练,两人成熟了许多。长征途中险路重重,两人没有多少时间互道旧事,简单地打了招呼之后,各自归入队伍继续前进。

1935年冬,渡过湘江之后,敌军加大火力,红军队伍已经面临左右夹击。国民党军队继续增派飞机,头顶上空的战机轰炸使得红军进退两难。组织上考虑到敌军夜间不易行动,视线不清。于是命令队伍白天找好隐蔽的位置休息,调整时间,夜晚行动。

俗话说,并不厌炸,几日之后,国民党军队逐渐摸清红军的行动时间。同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刘法玉所在的队伍在前往贵州的途中遇到正在巡逻的国民党军队。不料前方正是敌军布置好的陷阱,后方已无退路可去,红军只好与敌军正面对抗。

此时,红军弹药所剩不多,战局僵持不下,好在天色渐黑。经过一番作战,夜里战火平息。这时,红军指挥员命令队伍中的女同志带着伤员快速到山里躲起来,其他人分别跟随自己的队伍找到隐蔽位置攻打敌人,找准时机突围。

然而此次形势十分严峻,红军队伍中本来物资匮乏,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途中再遇到敌人夹击。虽不知前路如何,大家依旧鼓起勇气,齐心抗击敌人。

不幸的是,第二天清晨,队伍中清查伤员时,战士们将一个个伤员抬到山里面。刘法玉发现一个战士被炸得面目全非,已经停止了呼吸。仔细检查之后,她看见这个战士手上戴着的一根红绳,而这正是自己参军时给丈夫的平安符。

亲眼看见丈夫牺牲,这让刘法玉悲痛欲绝。同行的战友安慰她,丈夫的牺牲是为了保护更多人,他的牺牲是光荣的,你要继续勇敢度过这场战争,替他看到这场战争的胜利。

调整好心情之后,刘法玉继续救助其他伤员,她知道只有让战士们好起来,这一战才能看到希望。接着,经过十多天红军战士的奋勇抵抗,队伍终于冲出敌军的包围,能够继续前进。

在这之后,虽然打散了敌人,但是队伍里面伤残人员更多,干粮、炮弹和药物寥寥无几。看到许多战士的伤口需要消炎包扎,刘法玉想到之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听一个年迈的医生说过石灰可以用来消炎。

随即,刘法玉和护士们到沿路的村庄中收集石灰,回来为许多战士消炎包扎。虽然这种偏方能简单地处理伤口,防止伤口发炎,但战士们伤口的恢复和严重的伤势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1936年初,队伍中经过开会讨论,决定指派刘法玉和其另外一名战友一同前去武汉与组织取得联系,请求组织帮忙购买物资。刘法玉和战友知道此次前行必定有很多困难,但是为了伤员们的生命,为了队伍能够顺利抵达陕北,两人放下了自己的担忧,坚定接下了任务。

刘法玉两人收拾好行李,换上便衣,便启程去往武汉。抵达武汉后,刘法玉和战友顺利与组织上的人员取得联系。之后,两人准备去组织安排的住处,没想到在路上被几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抓走了。此时,刘法玉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妙,可能自己已经暴露了。

果然,黑衣人员将刘法玉两人带到国民党的监狱中,试图逼迫她们说出红军的下落。刘老说,其实当时在被绑架的路上,她就抱着必死的决心,肯定不会告诉国民党一丁点信息。当时,她和战友都很默契,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说出任何和队伍有关的话。

几天过去,国民党认为在这两人身上也不可能获得任何消息,打算将两人带走。这样,刘法玉两人便被国民党蒙上双眼扣押到车上。据老人说,她记得当时车驶进以条陡峭的路里,国民党人停下了车,突然开枪。

混乱之中,车里面的人互相解开黑布和绳子,纷纷跳下车。因为是在山里面,自己慌乱中跌下了一片深山中,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当地的农民中躺着。

这个农民告诉刘法玉,自己是在山上砍柴时看到她的。当时怎么也叫不醒,但是发现她还有呼吸,就把刘法玉带回家了。刘法玉清醒后,加上在农民家住了一些时日,对农民有些了解,就把自己的经历给农民讲了。

她说等自己伤好后,会立即归入队伍,农民听后也表示会帮忙打听红军队伍。但是生活总是会有些遗憾,刘法玉后来多次打听,却都没有找到自己当年走失的队伍。

慢慢年岁已高,刘法玉知道长征结束,抗战胜利,自己再找回队伍也不能像当年一样为革命奉献,便决定不给组织添麻烦。1946年底,刘法玉和当初救了自己的农民结婚成家,决定不再提起过去那段革命经历。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法玉在电视上看到红军长征的故事,便勾起了过去的回忆。她就和儿子商量,想回到老家看看,这便有了前面老人和儿子在烈士陵园参观的一幕。政府人员听完刘法玉的故事后,对老人的英勇行为纷纷表示赞叹。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尴尬地问道:“刘老,那您这块墓碑怎么办呢?这不吉利的啊!”老人激动地说“不打紧,这块墓碑代表着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就放在这吧!”

刘法玉,一位朴素的老人,前半生将自己奉献给革命,后半生隐姓埋名。在革命的事业中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生死关头,挺身而出。得知革命胜利,不羡功名,只愿国泰民安。刘老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6年,江西73岁老人到陵园扫墓,赫然发现自己名字出现在墓碑上
73岁农妇陵园扫墓看到自己墓碑,惊动政府,她到底有何特殊身份
86年江西73岁农妇扫墓,看到自己的墓碑,身份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73岁老妇健在,为何在烈士陵园有她的墓碑,其中藏着哪些隐情
86年老妇人去陵园扫墓,发现自己墓碑,大哭:组织一直没有忘记我
1986年,一老妇到陵园给红军前夫扫墓,儿子惊叫:妈,墓碑上有您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