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道游击队来了:朝再射铁路机动导弹,隐蔽性极强,韩军防不胜防

多管齐下!半岛北方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再次腾空,系今年以来第三次试射导弹。据环球玩转载朝中社1月15日报道称,新组建的人民军铁道机动导弹团,14日上午在平安北道发射两枚战术导弹,导弹发射升空后,经过数分钟的飞行,成功摧毁位于日本海预定区域目标。

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旋即与韩国外长郑义溶通电表示称,美对韩防卫承诺依然不变。纵观2020年开篇至今,半岛北方已于5日及11日,试射两枚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如此高频率试射活动,凸显出半岛局势不容乐观。

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先行者,当属德美两国,德国曾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首次提出导弹通过铁路机动方式发射,但随着二战的爆发,特别是盟军空中力量的不断袭扰,迫使德国取消相关研究工作。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掀起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研究热潮,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实际装备。尽管作战目的在于提升本国战略打击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疾而终,特别是苏联解体,随即使得MX铁路机动洲际导弹项目走向终结。

苏联则后发制人,关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研究工作于70年代末期展开,最终发展出SS-24导弹为主的“莫俊杰茨”铁路导弹系统,并于1987年正式列装俄军。该系统服役以后,曾对美国产生过重大威慑,为此美国动用规模庞大、体系齐全的军事间谍卫星系统予以监视侦察,却仍力不能支,故而该系统又被美国称之为“核幽灵”。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对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仍抱有浓厚兴趣,并衍生发展出“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该系统研制工作于2012年展开,原计划于2018年完工,2019年列装俄军投入使用。但在2017年12月,俄政府却突然宣布,因资金困难暂停该系统相关研究工作,时至今日,“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仍在停摆之中。

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具备以下优势,一是采用一体化设计、可靠性高。一列导弹发射车即可视为一个独立作战单元,有关导弹及发射设备、通信遥测设备、维修设备、发射控制设备、安防设施及人员食宿等设施均涵盖其中,保障要素齐全,可靠性高。

二是机动灵活、生存力强,铁路机动速度超过100千米/小时,机动距离远,可实现“打完即撤”,以便摆脱敌方侦察跟踪。以美国对俄铁路导弹系统研究数据而言,在12万千米长的铁路线上,使用150枚SS-18洲际导弹,摧毁由25节车厢组成的铁路导弹系统,其概率仅有10%。此外,从平稳运输性及转向速率而言,铁路机动均优于公路机动,使得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是反应时间快、突然性强。导弹列车平时停放在驻地内的警戒掩体内,作战时,机动至预定位置实施打击,所遭遇敌方突然打击,即可在驻地警戒掩体内直接发射。此外则是导弹列车经过严密的伪装后,与普通民用列车别无二致,一旦分散到铁路网后,可随时随地对敌发起打击。铁路机动导弹给敌方的侦察追踪带来很大难度,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一昼夜的机动距离可达1000千米,若想持续性对其识别跟踪,则至少需要300颗侦察卫星同时工作。

四是戒备率高、成本相对较低。同其他发射平台相比,由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作战单元高度集成,因此可以实现全天候战备值班。此外则是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不停靠在城镇地区,而是偏远地区的隐蔽地带,平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进入战争状态后,随即机动至预定位置遂行打击任务。同公路机动平台相比,由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在设计时就提出持续性、常态化等技战术指标,因而使用成本较低。

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优势突出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一是伪装难度太大,这种列车一眼就能看出来,伪装困难。而且需要使用专用线路,不能在干线上发射。二是铁路列车机动的振动太大,铁路发射的弹道导弹设计寿命非常低,只有普通弹道导弹的一半左右。主要原因是铁道行驶的振动和调车冲击比较大,影响固体燃料和精密设备稳定性。维护保养,装备更新迭代费用高等等,所以,铁路弹道导弹系统只能作为公路机动发射的补充。

铁路机动发射是有预设阵地的。不是到处都能发射。仅仅能在事先选择、测绘、加固的部分铁轨上发射。特别是一旦铁路线路遭受敌方打击,如桥梁、隧道等,就使得铁路机动发射系统难以实现大范围机动发射这一核心作战要素。此外则是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对铁路系统要求较高,如铁轨的承载能力、铁路建设能否覆盖作战全域、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

因此,对于利弊突出的铁路机动发射系统,是否列入军备发展这一问题上,各国均保持谨慎态度。依照目前态势而言,美国已经完全摒弃,原因在于其拥有着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威慑能力。

俄罗斯之所以对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念念不忘,一方面是其“三位一体”核打击威慑能力同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尽管处于恢复状态。一方面则是利用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优势及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累积及实战经验,将其视为一种补充手段,从而扩充打击平台,提升打击能力。

半岛北方发展铁路机动发射系统,并组建首支铁道机动导弹团便是基于此种需求。半岛北方在陆基弹道导弹拥有打击威慑能力的条件下,同时又加快对潜射弹道导弹的研究发展。从前者而言,采用轮式TEL三用车或者底盘履带式发射车,尽管较之铁路机动发射系统有诸多优势,但半岛北方导弹运输发射车数量较少,且准备发射时间较长这一不争事实,就迫使半岛北方必须要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不过,半岛北方的发射平台,即“新浦”级系列潜艇的搭载能力却令人堪忧。以现有“新浦”级而言,仅能搭载1枚北极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而后续“新浦”C型也不过搭载3枚而已,仅仅依靠这些,半岛北方对敌完全形成不了有效核威慑。因此,通过发展新型发射平台,进而完善打击手段、以此提升毁伤能力,便是半岛北方倾慕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真实原因。尽管其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却也是目前半岛北方在技术能力范围内最容易实现的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半岛北方的铁路机动发射系统主体,即P61型货运棚车,长约15米、宽约2.8米、高度2.7米。除搭载多次亮相的KN-23型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射程600千米~700千米)外,还可以搭载射程达2000千米,且具备无依托发射能力的“北极星”-2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相较于前者,“北极星”-2的威慑力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半岛北方第一款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弹道导弹,自从其诞生以来,该弹就被外界视为最接近实战能力的一款导弹。

自从今年以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半岛北方就接连试射3枚导弹,这其中既包括高超音速导弹,亦涵盖战术弹道导弹。此举意味着通过多种手段并行发展,使得半岛北方在巩固国防实力上,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讹诈及经济制裁时,显得更有底气。此外则是如此高频率的试射行动,也是对美国当前对朝策略及相关举措的一种回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烈火5导弹再度试射即将列装 弱鸡的烧火棍也得小心应付
浅谈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闭合杀伤链》:联合全域防空反导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帝国支柱——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发展(5):最强、最远
俄罗斯的核力量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