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先秦)(十)

公元前573年

晋悼公复兴晋国:英雄出少年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继位,时年14岁。继位时便对晋国国内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连续多年动荡,贵族矛盾尖锐。因此,晋悼公内心十分忐忑。在进入晋国国境,面对前来迎接的群臣,晋悼公说:“我本是个流亡的公子,根本没指望回国,更别说当国君了。所以,如果你们只想立我当个傀儡的话,不如换一个人,我可不想像晋厉公一样的下场。”晋厉公在处理卿族矛盾的时候,过于激进,引起众卿不满,栾氏和中行氏才敢弑君。如果现在谁敢再带头搞内乱的话,难免会被其他家族孤立。晋悼公认识到,稳定国内局势是当务之急,所以先放逐了曾经帮助晋厉公对付卿族的几个手下,表示自己不会对诸卿动手。这下诸卿放心,持续十多年的国君与卿族的内斗,不会再继续了。接着,晋悼公减轻赋税和劳役,不再大兴土木,使晋国人民能够专心从事农业生产,积攒粮食,增强国力。晋哀公带头节省开支,并号召诸卿出卖多余的粮食,防止国内出现饥荒。

国内矛盾缓和、国力增强之后,晋悼公就开始对外用兵。虽然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晋国战胜楚国,但是战后位于中原腹地的郑国仍然依附楚国,对晋国来说是仍是巨大的威胁。所以晋悼公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晋悼公并未急于南下,而是首先稳定后方。北方的无终戎此时势力较强,晋悼公想要派兵讨伐,消除北方的威胁。但是熟悉戎狄事务的魏绛表示反对,劝说晋悼公,与无终戎讲和的益处更大,而如果对北方用兵,南方的楚国一定会趁机出兵。晋悼公听从了魏绛的正确意见,派魏绛北上与无终戎结盟修好。此次结盟,使晋国北方安定二十余年,更带来经济贸易上的好处,史称魏绛和戎。

解决后顾之忧后,晋悼公开始对郑国用兵。晋悼公决定,不与楚军直接交锋,而是针对郑国,使郑国疲惫,从而不再依附楚国。于是晋军经常兵临郑国边境,侵犯郑国的领土,使郑国耗费很大力气防备晋军。楚国为了对付晋国,也派兵侵犯依附晋国的宋国。但是每次楚国都会要求郑国出兵。郑国一边要长期防备晋国,另一方面又要派兵跟着楚军攻宋,很快就感到不堪重负。于是郑僖公决定,脱离楚国,依附晋国。但是,郑国国内的亲楚派实力强大,杀死郑僖公,立了一个小国君,仍然依附楚国。于是晋悼公加强军事手段,在郑国北方边境筑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并且多次组织联军征伐郑国。晋悼公还采纳了新任正卿智谋的策略,三分晋军,轮流伐郑,楚国每次都要来援郑,但是晋国却每次只动用三分之一的兵力。经过多次用兵,楚国逐渐力不从心。

郑国作为小国,没有能力对抗晋国或者楚国,向来是谁强跟谁走。现在的形势明显是晋国更强,所以郑国国内的亲楚派失势,郑国派人对楚国表示,既然楚国救不了郑国,那郑国只好依附晋国了。于是郑国正式成了晋国的附庸。成功夺取郑国,使晋国的霸业重新登上顶峰。但是,在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年仅二十九岁就去世了,继位的晋平公年仅十岁,晋国大权被六卿把持,晋国真正开始走向了分裂的道路。

结论:晋悼公拥有雄才大略,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晋国霸业复兴。在晋国历史上,晋悼公的地位可以与晋文公相提并论。但是他一个人阻止不了众卿逐渐强大的趋势。晋悼公英年早逝之后,晋国就被六卿把持朝政。

公元前570年

衡山之战:完全是为了美女!

公元前570年,楚国率兵进攻衡山(今安徽当涂东北)与吴国开战,吴国获胜,史称衡山之战。

春秋中期,晋国崛起,与楚国并列为最强的两大诸侯国,两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多次发生战争。其中,衡山之战便是晋国利用吴国对付楚国设计出的一场战争。

大约二十年前,楚庄王攻破陈国,看上了陈国大夫御叔的妻子夏姬,于是将夏姬抓了起来,要将她纳为妾室。同样看上了夏姬的楚国大夫屈巫,不愿意让楚庄王强娶夏姬,就告诉楚庄王:“你若是强娶夏姬,别人会以为你是个好色之徒,还请大王三思。”楚庄王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娶夏姬的主意。之后,屈巫更是四处告诉其他大夫,说夏姬是个不祥之人,娶她的人必定会遭遇不幸,于是很多看上夏姬的大夫都打退堂鼓,不敢向楚庄王要夏姬。但是楚国将领连尹襄老没有被屈巫影响,不断请楚庄王把夏姬赐给自己,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只是想要伴侣,不在乎夏姬是否不祥。楚庄王见他晚年丧偶,久无妻室,就把夏姬赐给了连尹襄老。不久晋楚之间爆发郟之战,连尹襄老战死,夏姬成了寡妇。屈巫就趁机去找夏姬,请夏姬跟自己离开楚国,并承诺一定会娶她。夏姬被屈巫的真诚打动,就答应了他。屈巫得到夏姬的芳心后,先是欺骗楚庄王,说郑国找到了连尹襄老的尸首,请夏姬回到娘家郑国奔丧。之后,屈巫带着聘礼迎娶夏姬,为了怕遭到楚庄王报复,就带夏姬投奔晋国。

到了晋国后,屈巫受到了晋景公的重用,自己的家人被楚国尽数杀死,于是,屈巫决心帮助晋国打败楚国。屈巫先是建议晋景公,让晋国与刚崛起的吴国结盟,一起夹击楚国。晋景公答应了,可又担心吴国的军事实力不够,于是派屈巫亲自到吴国,送吴国人许多战车,并且教导吴国人驾驶战车的方法。

吴国在晋国的帮助下,国力大增,就开始攻打周围附近的小国,把归附楚国的东方夷族尽数收服,甚至有资格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开始了与中原各诸侯国的交流。楚国国君楚共王(即楚庄王之子)感到吴国的崛起,将对楚国不利,于是决定起兵吴国。

楚共王宣布起兵后,派遣了叔父令尹子重向吴国进攻。令尹子重便率领军队,到中国西部的鸠兹(今安徽芜湖)驻守,并命精锐部队三千人进入衡山,直指吴国。但是,精锐部队还未进攻,就中了吴国的圈套,被吴国的军队一举歼灭。

原来,吴国与晋国通气已久,早就知道楚国必有一天按捺不住,跑来攻打吴国。所以吴国一边设伏,一边等待楚军前来的时机,导致楚国率军挺进时,还以为吴国军队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进攻,松懈了下来。这时,大量的吴军出现,砍杀敌军,活捉了楚国将军邓廖,三千人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令尹子重得到精锐部队阵亡的消息后,决定退兵,回到楚国,并告诉楚共王吴国战胜的消息。令尹子重报告的同时,担心楚共王加罪于己,于是加油添醋,说吴国人为了庆祝战胜楚国,开了三天的庆功宴,请楚共王让自己重整军队,再向吴国发兵,楚共王便同意了。就在令尹子重还未起兵攻打吴国时,接到了消息,说吴国以楚国侵略为由,攻打楚国的城都驾邑(今安徽无为境)令尹子重听了之后,感到不知所措。后来,楚国国都传出对令尹不利的言论,说令尹子重出兵攻打吴国,得到的还不如失去的。令尹子重听了,感到颜面受损,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病死了。

结论:衡山之战,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役。此后,吴国不只称霸中国南方,更为北方诸侯所忌惮,并在楚共王死时,借机攻楚共王的继任者楚康王。

公元前557年

湛坂之战:晋楚最后一战

公元前561年,楚国联合秦国入侵宋国的杨梁(今河南省商丘县)。此时宋国依附晋国,所以晋国准备军事报复楚国。前557年,晋军在湛阪(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击败楚军,侵入楚国境内,楚国无力反击。晋国维护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此后晋楚两国再未发生争霸战争。

此时的晋国,其实情况不妙。一年前的冬天,晋悼公去世,年仅十岁的晋平公继位。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大卿族,在晋国国君年幼的情况下,把持朝政,晋国内部形同分裂。当时,其他各国也早就看出来晋国内部出现了问题,所以都不太安分,纷纷想趁机侵占晋国土地。在晋平公继位前,楚国和秦国就曾多次小规模攻击晋国。晋国曾经想要和秦国大战一次,彻底打服秦国,可是由于晋国将领不和,主帅指挥不动大军,导致战事拖延不决,晋国只得退兵,史称迁延之役。所以晋平公刚一即位,六卿就商量好了,要召开一次大规模的会盟,以强调晋国的霸主地位。这次会盟有十多个国家参加,包括一直不甘心居于晋国之下的齐国。其他十个小国,都是国君亲自前来,只有齐国派了个大夫高厚。会盟期间,高厚的发言不符合礼数,晋国君臣很不高兴。高厚害怕被责罚,干脆逃回了齐国。这说明齐国此时已经不太把晋国放在眼里了。

除齐国心怀不满之外,邾国和莒国也和楚国、齐国这两个大国眉来眼去的,结果国君都被晋国抓起来了。不过,弱小的许国还是很把晋国当回事。许国国君此时投靠楚国,但是许国的大夫们对此很不满意,因此在会盟中请求晋国帮助,希望能把自己的国家迁往其他地方,离楚国远一点。晋国答应了,在会盟之后,晋国立即发兵,进入许国国境。晋国在许国做了什么史书并无记载,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晋国并没有帮助许国搬家,而是经过许国境内继续南下攻打楚国。

晋军此时攻楚的原因是楚国也正在针对晋国搞事。晋国内部有问题,楚国也能看出来,所以楚国觉得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就拉拢秦国和齐国,希望能够孤立晋国,然后重新夺回霸权,恢复楚庄王时代的辉煌。几年前楚国曾经和秦国一起攻打宋国。宋国一直是晋国的附庸,所以晋军要报复楚国。

楚军由公子格领兵,迎战晋军,在湛坂两军对垒,结果楚军战败,狼狈南逃。晋军意犹未尽,为了给楚国留下教训,在方城(楚国在汉水以东依山修建的防御工事)之外攻城略地,而楚国却闭关不出,无力反击。晋军在回军途中,再次兵临许国,展示兵威,然后才回晋国。疲惫的楚国,直到两年之后才有能力报复,而且也不敢直接去攻晋国,而是去打依附晋国的郑国。结果楚军作战不利,很多士兵冻饿而死。

晋国在内忧严重的情况下,总算是保住了霸权。而且此后的十年时间,晋楚之间和中原地区战事极少,预示着晋楚关系的新变化——弭兵之会。

结论:湛坂之战是晋楚争霸的尾声,此战晋国再次战胜楚国,而楚国却没有能力抗衡。此战之后,晋国压服了楚、齐国这两个大国,维护住霸主的地位。但是,晋楚两国都已经十分疲惫,没有精力再互相对抗。所以,十多年之后,出现了弭兵之会,晋楚平分霸权,中原迎来了暂时的平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春秋历史事件 ( 公元前770~476年)
揭秘:春秋时期的吴国是怎么迅速崛起的?
春秋版私奔的乱世佳人
申公巫臣:为了夏姬不惜背上叛国的罪名
春秋古国——姬姓沈国,楚国的铁粉,替楚国打了一辈子酱油
一位用床戏推动历史车轮的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