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秦汉)(二十六:王莽杀子、毒死平帝、谶纬夺权)

公元前3年

王莽杀子:杀孩子会上瘾的

公元前3年,王莽将自己的嫡长子王宇杀了;之前他已经杀了二子王获。到前21年,他又逼死了四子王临。

王莽的姑妈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王莽借着外戚的身份,加上卓越的才能,在西汉末年的政坛上崛起。八岁的汉平帝继位时,王政君垂帘听政,实际权力已经在王莽手中了。但就这样为何还要连杀儿子呢?

先看看第一个死了的二儿子王获。汉成帝死后,哀帝继位。这时,汉哀帝的祖母等外戚集团得势,王政君被迫退让,王莽也下野回乡。在家期间,儿子王获意外地处死了一个奴仆,按照当时法律是不可以随意杀人的。可放在权贵之家,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交点钱就可以解决了。王莽却抓住王获,让他以死谢罪。这件事让王莽获得了称赞,使他增加了重新执政的资本。后人觉得王莽杀子求荣,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可实际上,王莽确实信奉儒家,推崇周朝制度,事事复古。钱穆先生曾说他“是一种书生政治”。所以,王莽此时极有可能为践行儒家完美人格,迂腐地杀了儿子。

再看长子王宇。哀帝去世后,平帝即位,王莽重操大权。他不让平帝和生母卫氏见面,长子王宇怕他这样做会遭到汉平帝的怨恨,就表示反对,还私自和卫家取得了联系。王宇的老师吴章觉得他光靠劝说,是劝不动王莽的。在吴章的建议下,王宇装神弄鬼地洒狗血吓唬王莽,想以此改变父亲的想法。这件事让守门的人察觉了,告诉了王莽,王莽一怒之下就把儿子关到牢房杀死了。

这件事比杀王获的事情要复杂得多,按照《汉书》的记载,王莽随后趁机诛杀了卫家,还捎带上了很多抨击自己的人。同时,他还允许人把杀子的事记录下来,把这些文章美化成《孝经》一样的东西。由此,可以推测出来,儿子玉宇因阻挠父亲的野心而被杀掉了。借此机会,王莽在清除卫家势力,打击异己。

最后看看四子王临。前21年王莽已经篡夺了汉朝的权力,成为了皇帝。因为第三子精神有点恍惚,王莽就立四子王临为太子了。王莽的皇后因儿子接连被杀而受了刺激,身体非常不好。王莽就让太子王临侍奉母亲。后来,王临被贬到外面,和母亲通信,信里表示了自己对王莽的不满。信的内容让王莽知道了,他就开始调查太子。此时,王莽发现儿子王临居然和皇后的婢女原碧有私情,而王莽也和原碧私通过。王临怕事情败露,与原碧合谋杀害王莽。王莽想极力地掩盖这件事,就赐给王临毒药,王临被逼自杀。

三个儿子先后被王莽逼死,第三子王安又病了,王莽担心自己没有儿子,就把侍婢所生的私生子接了回来,认可了他们的合法身份。

王莽杀子不尽人情,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他始终朴素清贫,孝敬母亲,吕思勉先生就认为简单地把王莽说成伪君子,是不公正的评价。

从大司马、安汉公、摄皇帝到最终篡权为帝,王莽的野心是逐渐萌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别人心中形成了恭谦俭让的形象,这个形象让他获得了朝野的称赞和百姓的拥护。所以在篡权野心的驱使下,王莽刻意用杀子来美化自己,把自己包装成“周公在世”。他树立的形象越好,就要求他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所以接二连三地杀儿子。

结论:王莽杀子,既是他信奉儒家礼制的结果,也带有沽名钓誉、打击政敌的嫌疑。三个儿子的死,对于王莽赢得民心和篡权夺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5年

王莽毒死平帝:成为“假皇帝”

公元5年腊月,王莽趁为汉平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毒,当汉平帝毒发身亡。王莽为掩人耳目,仿造周公替武王祈祷的故事,写下自己甘愿代平帝死的祷文,放入匣中以示清白。当年12月,王莽大赦天下,命令天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吏一律服丧三年。

走到这一步,王莽可谓煞费苦心。早在前7年,因汉成帝死时无子,汉哀帝刘欣以汉元帝庶孙、汉成帝庶侄的地位继承帝位,这就大大伤害了成帝之母王政君以及其背后外戚王氏家族的利益。为了遏制外戚王氏,哀帝除不断提拔男宠董贤外,还大力扶持其母、祖母背后的丁、傅两家,以钳制王氏家族。此时,王莽见势不利,主动上书退隐,被拒绝后不久又被遣出了朝廷。朝中失宠的王莽通过杀子等手段,向外散播自己刚正清廉的形象,不但收获了百姓的好评,更让许多人开始为他的罢职不平。前2年哀帝迎王莽还朝。回朝一年后,哀帝去世。王家铲除董贤以及丁、傅两家。以大司徒孔光为首的重臣推荐王莽为大司马,取代董贤的职位,领尚书事,开始辅政。由于哀帝也没有子嗣,因此王莽任职大司马后,与太后王政君立年仅九岁的刘衎继位,是为汉平帝。随后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将女儿嫁给了平帝为皇后。

至此,汉平帝内有王莽之女监视,上有太皇太后王政君限制,外有王莽控制朝政,成为了王氏的傀儡。再加上当初王莽为了防止其他外戚势力再起,消灭了平帝母家,这让平帝对他渐渐流露出了怨恨之心。王莽立刻有所警觉,年幼的皇帝羽翼渐丰,一旦亲政后得势,王氏家族必然再次面临威胁。王莽决定除掉汉平帝。

汉平帝死后,王莽在刘氏家族中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皇帝人选——年仅两岁的刘婴。刘婴被立为皇帝后,王莽弟弟王舜等人从中斡旋,王莽受太后王政君之诏,代行皇帝之权,一切礼仪与皇帝相同,被臣民成为“摄皇帝”。

到此时,王莽实际上的权势早已超过了刘婴,从假皇帝到真皇帝——一步之遥。

结论:王莽能够掌握西汉政权,除了太后王政君多年在宫中势力深厚的因素,他本人善于观察,心狠手辣的行事作风也是重要因素。

中国第一个被毒杀的皇帝:他死后每80年,就有一个皇帝被毒死

公元5年

王莽以谶纬夺权:玄学篡位

公元5年,一个叫孟通的县长在疏浚水井时发现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写“宣布安汉公王莽为皇帝”。

听说了这块天命石,王莽很兴奋。因为到了此时,外戚王氏已经掌握了朝政,万事俱备,王莽篡位登基只差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有了这块石头,等于上天给王莽颁发了“许可证”。

这块谶言石果然把王莽向皇位又推进了一步。王莽得知后禀报了王政君,又在弟弟王舜的鼓动下,王政君听取了群臣百姓的意见,让王莽代理年龄太小的刘婴,成为“摄皇帝”,然而,摄皇帝毕竟还不是真正的皇帝,王莽还在努力。

到了此时,王莽篡位之心昭然若揭了。群臣百姓敢怒不敢言,但也有人起义反对王莽。比如前朝宰相翟方进之子翟义。起义很快被镇压了,但王莽此时知道篡位事不宜迟。

王莽靠什么成功篡位的?还是靠谶纬。所谓谶纬是“谶”和“纬”的合称。谶是秦汉时期的巫师、方士等人编造的上天的启示和预言,向世人解释吉凶和王朝的兴衰;而“纬”则是纬书,是汉代儒家假装古代圣人所作的各类著作。在西汉,由于统治的需要,谶纬学逐渐被帝王认可。

这时的王莽急于篡权,不仅朝内的官员看得清楚,就连百姓也懂他的心思,因此大量预言王莽是皇帝的谶言出现了。

前8年(居摄三年),西汉宗室的广饶侯刘京上书,说自己收到了上天的信息,摄皇帝应该做真皇帝。王莽听后大悦,并且在篡位后对身为前朝王侯的刘京网开一面,保住了他的侯位。同一年,巴郡太守汇报说巴州的山上有个石牛,上面刻字,王莽得知后,不惜代价将其搬运到未央宫,据说见到石牛的时候,忽起大风,风停止后天降神符,说所有能进献上天符旨的人,都能得到封侯。

从此以后,大量的民间谶言起飞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进献,都被封侯。如此一来,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收到了王莽是真皇帝的预言。

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利用谶纬制造舆论导向,终于篡权,建元“始建国”,成为新朝的开国皇帝。

结论:王莽在谶纬学说、五行始终学说的指导下,建立新朝,托古改制,导致天下大乱。

两汉时期的谶纬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的窃国贼,头颅被保存了270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王莽?
他用了30年时间,篡夺了西汉天下
此皇帝太败家 一天内将五个舅舅封为侯爵 丢了200年江山
史上最能伪装的篡权皇帝
两个刘秀同时造反,两个王匡在阵前对战
从心理学看“篡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