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隋唐)(四十五:鉴真东渡、杨国忠入相)

公元753年

鉴真东渡:虽千万人吾独往

公元753年,鉴真和尚带着24人,偷偷地扬帆出海,抵达了日本。在日本,他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了中国文化,受到中日两国人的尊敬。

那么,为什么说鉴真是偷偷去的?是因为他的行动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此前,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等人到中国,恳请朝廷准许鉴真和他们一起去日本传教。当时的唐玄宗一改武则天时的崇佛政策,偏爱道教,想再派两个道士跟着一起去。日本天皇不喜欢道教,遣唐使只得撤回邀请,说无论道士,还是僧人,我们都不邀请了。遣唐使虽然表面上这么说,但他们私下开始和高僧鉴真联系,恳请他一起东渡。因为鉴真早就有过东渡的尝试,官府怕他再起东渡的念头,趁机私自去日本,就下令把鉴真所住的大明寺戒严了,禁止他出去。

不过,朝廷的阻拦没有使鉴真动摇。一天,鉴真偷偷地趁着夜色跑出了大明寺,带着人坐遣唐使的船准备东渡。刚开始,日本遣唐使的四艘大船同时出发。谁知刚出港,一只野鸡一头撞到了一艘船上,有人觉得这不是啥好兆头,就下令停船,第二天再出发。

后来,随行的一艘船又撞到了礁石上。所幸,鉴真通过了11天的艰难行程,成功地登上了日本国土。日本的孝谦天皇和太上皇,非常欢迎鉴真等人的到来,给予他很高的礼遇。

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他以最高僧官的身份,统领所有的日本僧尼,帮助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后来,日本人都公认他为“律宗的始祖”。

鉴真作为“外来的和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日本佛教旧势力处处刁难他。当时,日本的佛教头面人物让鉴真帮着校正佛经,有人直接反驳“你们的要求太过分了,鉴真眼盲不便,怎么能进行校正呢?”原来鉴真早就双目失明,这都是因他坚持东渡不幸落下的残疾。鉴真东渡,前后共六次,到第六次才最终成功。

那么,鉴真为什么会产生东渡的想法呢?当时,日本民间采取自誓自愿的方式出家,不受戒律约束,出家人想咋怎么过就怎么过,比较混乱。日本统治者为了规范僧人行为,方便统治,希望鉴真前去帮忙,宣扬中国的佛法。自从742年开始,鉴真一共有过六次东渡,但前五次都失败了,只有最后一次才顺利到达日本。

东渡之后,鉴真一直留居日本,长达十年。他不仅传播了佛法,还把先进的文化带到了日本。同行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把自己所学传给了当地人。鉴真根据中国唐朝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设计了招提寺。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成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因此很多日本人民都缅怀鉴真和尚。

结论:鉴真东渡,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典范。他的行为,一方面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唐朝文化的影响力。

公元753年

杨国忠入相:奸相当国

公元753年,一场政坛地震在唐朝朝廷上猝然发生,十余年以来为玄宗监护朝堂的权相李林甫猝然去世,新近崛起的贵胄杨国忠接替了李林甫担任右相,正式成为执掌大唐的宰辅。

李林甫的时代在杨国忠手中走向终结,而大唐则开始向着深渊迈出步伐。那么,杨国忠究竟是如何跻身大唐最高的权力层,他担任宰相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开元、天宝时期,大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达到繁盛的顶点,人口繁茂疆域辽阔,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当玄宗步入晚年,他开始耽于享乐而疏于治理朝堂。幸运的是,李林甫在此时成为了宰相。李林甫是个精明老练、果决狠辣的能臣,在玄宗远离朝堂的十多年里,他兢兢业业地为玄宗看守着大唐的朝廷,并残忍地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敌。但随着新的挑战者不断涌现,强如李林甫也愈发感到有心无力。752年,又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进入了大唐的核心权力层,开始挑战李林甫的权威,李林甫对朝堂的统治也将在他的手中走向终结。这个人,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早年十分穷困,在蜀地剑南节度使的军队中担任小吏。但胆识手段过人的杨国忠很快借助节度使章仇兼琼的力量,结好后宫的杨贵妃并攀上亲戚关系,以外戚的身份登上了朝堂。

杨国忠开始在长安做官后,以干练的财政能力迅速博得了唐玄宗的欢心,从而进入了御史台。此时右相李林甫正在兴起大狱残酷杀害政敌,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大肆铲除李林甫的政敌,和李林甫紧密协作,得到了李林甫的信任。

尽管李林甫先后铲除了韦坚、李适之等有力的政治敌手,但他旧的同盟者中却转化为新的敌人。原先依附李林甫的御史大夫王鉷,因为权势的增长产生了野心,开始对李林甫的统治产生威胁。为了应对这个敌人,李林甫扶植杨国忠与王鉷抗衡,杨国忠开始活跃起来。

杨国忠的崛起很快就对王鉷产生了威胁,精于政争的杨国忠很快找到了将王鉷置于死地的机会。752年4月,王鉷的弟弟王銲谋反,杨国忠作为主审立刻将王鉷也牵涉入案中,意图将自己的政敌王鉷直接消灭。察觉到杨国忠权力膨胀的李林甫感到不妙,打算对王鉷救护。但杨国忠向皇帝说,王鉷谋反应该族灭,李林甫的计划落了空。

752年5月,杨国忠接过王鉷的权位正式担任御史大夫,并由此与李林甫走向对立。精明的杨国忠在李林甫所倚重的人群中找到了盟友,他首先联合了世称懦弱、屈居李林甫之下而形同傀儡的左相陈希烈,抓住王鉷案的机会开始向李林甫发难。由于李林甫曾试图救援王鉷,杨国忠和陈希烈便以此为切入点向玄宗进言,将李林甫和王鉷谋反案相关联。多疑的玄宗由此疏远了李林甫,李林甫的圣眷也受到了打击。

除了左相陈希烈,杨国忠还得到李林甫的盟友安禄山帮助。作为节度使的安禄山,一直想要做宰相,为了剪除李林甫的势力,杨国忠和安禄山一起,逼反了李林甫的副手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逼李林甫辞去了朔方节度使的职位,削弱了李林甫的军权。

李林甫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虽然他已经重病在身,但仍然试图反制杨国忠。753年,南诏入侵唐朝边境,李林甫趁机将杨国忠逐出朝堂,让他担任剑南节度使抵御外寇。但杨国忠动用杨贵妃的关系,劝说唐玄宗让自己召回长安,杨国忠成功躲避了前线战事,回到了朝堂。不久后,李林甫病逝,杨国忠正式接替李林甫继任右相、文部尚书,位极人臣。

结论:杨国忠入相后为巩固权力大肆清算李林甫余党,排除异己,但最终无法控制李林甫留下的政治体系,安禄山被杨国忠追逼过急,最终发动叛乱,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杜甫:一生才多久?战乱十几年
唐玄宗对安禄山恩宠有加,杨贵妃还收他做养子,为何他还要反唐?
释读中国历史228:李林甫死了又上来个杨国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把国家搞乱不可
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他不仅使大唐,也使古代中国由盛转衰
唐朝历史: 杨国忠入相,清算李林甫余党,为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乱纷纷的五代十国(一):盛世噩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