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视角读《汉书》之一 秦末大乱刘邦起义

作者 宋玉山

综观中国历史,总是战乱的时候多,和平时期少,太平盛世更少。自从夏商和西周之后,中国社会就进入了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火纷飞,秦始皇好不容易灭掉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帝国。可没有想到,只过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又开始了秦末大动乱,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秦末战争中,涌现出一位英雄人物,名字叫刘邦。刘邦本是普通百姓,文不出众,武不压人,他却凭借着过人谋略和高超的用人之术,通过三年反秦斗争和四年楚汉战争,平定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使中国社会得到二百多年的稳定和发展。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靠着艰苦不懈的努力,谱写了一曲令人惊叹的英雄传奇。

据《汉书》记载,刘邦是江苏沛县人。他不爱读书,不爱劳动,整天游手好闲,喜欢喝酒和交朋友。由于家里不富裕,他常常到酒馆赊酒喝,喝醉了倒地就睡。父亲经常训斥他,说他创家立业,赶不上他哥哥刘仲。刘邦称帝以后,还记得这事,取笑父亲说:“您看,我和刘仲相比,谁创的家业大呀?”

刘邦立志要干大事,成年以后,试着去做官,谋了一个亭长的差事,负责十里范围内的治安。亭长虽然算不上官,但能同县里的官吏们打交道,也能为交朋友提供便利,刘邦还是挺高兴的。刘邦为人豁达豪放,狐朋狗友不少,县府的官吏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

有一次,刘邦出差到咸阳,偶然碰见秦始皇的车队,只见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刘邦不由地感叹道:“大丈夫就应当是这样!”此时的刘邦,可能还没有当皇帝的念头,但干一番大事业、出人头地的志向,已经显露出来了。

可是,刘邦不仅没有出人头地,反而由亭长变成了逃犯。原来,刘邦有一次押送徒役去骊山,为秦始皇修陵墓。秦朝的徭役很重,老百姓经常被官府押着,无偿地给朝廷干活,许多人被累死打死。因此,百姓们普遍心怀怨恨。

刘邦他们刚走出不远,徒役们就逃跑了一大半。刘邦心想:此去骊山有千里之遥,到了那里,徒役恐怕都跑光了,这按秦朝法律,是要对押送官吏治罪的。于是,走到丰西泽中亭这个地方,刘邦下令停下,召集大家喝酒。趁着酒兴,刘邦很豪爽地对大家说:“去骊山服劳役,九死一生。我不忍心看着你们受苦,都逃命去吧。”

徒役们大受感动,纷纷磕头谢恩,然后一哄而散。有十多人佩服刘邦的仗义和勇气,不愿意离去,自愿跟随,刘邦就带着他们上了芒砀山。在半路上,遇到一条白蛇挡路,刘邦跨步向前,一剑将白蛇斩为两段,这便是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

秦朝法律严酷,刘邦他们如果被官府抓住,是要杀头的,所以他们不敢出来。好在芒砀山很大,能够藏身。山泽中生活很苦,刘邦的妻子吕雉常去送些衣服食物。山林广阔,刘邦他们又飘忽不定,但吕雉每次都能准确找到他们。

大家都很惊诧,吕雉故作神秘地说:“刘邦头顶上空有团云气,顺着云气找,一准能找到”。消息传开,附近民众都认为刘邦不是凡人,许多青壮年前来投靠,很快聚集了几百人,使刘邦有了一定势力。吕雉的话肯定不是真的,大概是夫妻俩演的“双簧戏”。

泽中亭纵徒和芒砀山聚义,表现出刘邦为人豪爽仗义,也表明他已经意识到: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统治不会长久。所以,他与吕雉合演“双簧”,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刘邦在芒砀山聚义,虽然没有公开对抗朝廷,但劫富济贫,也算绿林好汉,他比陈胜吴广起义还要早一年。

这个时候,秦朝的统治更加黑暗残暴,民众不堪忍受,愤怒的火焰即将爆发。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犹如一道闪电,划破秦朝黑暗统治的夜空。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杀掉郡守、县令,起义烈火迅速燃遍了中原大地。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拉起了一支队伍,逐渐成为农民起义的主力军。

农民起义很快摧垮了秦朝的地方政权,沛县县令害了怕,为求自保,也想起义,找县府官吏萧何、曹参商量。萧何、曹参说:“您是秦朝任命的官员,恐怕难以服众,不如把流亡在外者招来,可得数百人,用来要挟众人,众人就不敢不听了”。萧何、曹参所说的流亡在外者,明显就是指刘邦。

县令当时六神无主,点头答应了,赶快派樊哙去请刘邦。樊哙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樊哙与刘邦是连襟关系。过后,县令回过味来,心想,刘邦来了,能听他的吗,岂不是引狼入室?县令明白了这是萧何、曹参的圈套,于是,一边下令诛杀他俩,一边关闭城门,拒绝刘邦入城。

萧何、曹参早有防备,逾城逃跑,去找刘邦。刘邦率众来到城下,并不急于攻城,而是用箭向城内射去书信,号召城中百姓起义。城中百姓群起响应,杀了县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

县令已死,城中父老想推举一名县令。萧何、曹参本是县吏,威信也高,但他俩都怕举事不成,会遭灭族之祸,于是极力推荐刘邦当头。刘邦谦让一番后,答应了,号称沛公,招募沛县子弟三千人,举兵起义。当时,刘邦已经四十八岁,早已不是“热血青年”了。这表明,刘邦的胆略和见识,要高于萧何和曹参,萧何曹参只能做臣子,刘邦才能当君主。

刘邦起义之初,并不顺利。他派雍齿守沛县,自己领兵去攻城略地,扩大地盘。雍齿是当地豪强,虽然参加了刘邦的起义军,但从心里看不起他,恰逢魏国来招降,以封侯相许,雍齿就投靠了魏国。

刘邦闻之大怒,沛县是他的老家和大本营,岂能丢失?于是回兵攻打,但没有打下来。刘邦不甘心,整顿兵马二攻沛县,结果仍然失败,刘邦气得大病一场。这时,项梁率起义军到来。项梁名气大,兵力多,刘邦便投靠了他。项梁给了刘邦五千士兵和十名将领,于是,刘邦率军第三次攻打沛县。雍齿抵挡不住,逃到魏国去了。雍齿后来又归降了刘邦,刘邦虽然对他恨之入骨,却没有为难他,还把他封了侯。三打沛县,表现了刘邦不怕挫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刘邦投靠项梁以后,实力大增,很快也成为农民起义的主力军之一。下一步,刘邦就要独自率军西征,攻打秦朝都城咸阳,彻底推翻秦朝统治了。

西征路上艰难险阻,困难重重,刘邦进军能顺利吗?刘邦又是用什么计策,攻占咸阳的?请看下集《新视角读(汉书)》之二,率军西征灭掉秦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萧何官大,还是刘邦的领路人,沛县起义首领为什么不选他?
刘邦在芒砀山遇到了什么?为何出山后立刻判若两人
刘邦生命中的2个风水宝地(图
刘邦“无我”赢天下
刘邦斩蛇起义(资治通鉴卷七之二十三)
刘邦刚起义的时候,只用一封信,就除掉了县太爷,萧何曹参投奔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