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也是历史——列宁斯大林与中国的那些事(41)

文/黄伟民

第十四章//局部执政 难说成功(续1)

统一货币

1931年11月27日,一苏大通过了《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决定成立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由时任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部长毛泽民负责筹备工作,并任行长。

在此,要先说一下闽西工农银行。

1929年5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2次进入闽西,配合闽西特委,建立了闽西苏维埃政权。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龙岩县城召开。为发展苏区经济,决定组织纸、木、烟三类特产合作社,并由信用合作社发行纸币。1930年9月,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提出要统一财政,建立闽西工农银行,随后发布了《闽西工农银行章程》。同年11月7日,闽西工农银行在福建龙岩县城下井巷原“彩昌店”开业。

闽西工农银行的金融实践,为苏维埃国家银行的筹建提供了经验和管理人才。

1932年初,毛泽民把闽西工农银行会计科科长曹菊茹调去筹建国家银行。曹菊茹根据已掌握的银行管理知识和闽西工农银行的业务经验,参照闽西工农银行章程,起草国家银行章程,制定国家银行业务范畴,建立银行的各种账簿和单据。

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开业。

建行之初,国家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启动资金,其财政来源主要靠战争中缴获的物资。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国家银行都会组织没收征集委员会,随部队到前方筹粮筹款。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漳州战役大捷后,毛泽民也随军来到漳州。这次出征,红军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还筹得105万大洋,国家银行的启动资金这才有了着落。

为了将在漳州筹集来的部分资金储存起来,国家银行决定建立一个秘密金库,他们在瑞金附近的石城县烂泥垄村找到了一个靠山的房子。房子紧靠山坡上开有一个地窖,地窖空间不大,但十分干燥。而且在地窖前的这座房子,既可以掩护,又可以派人看守。国家银行便将秘密金库选在此处。

在启动银行代理金库业务时,大家不知道如何着手记账。一次,前线部队送来一批缴获的现洋,经手人员发现,现洋的包封纸竟然是国民政府税务机关的4联单。仔细查阅后,毛泽民和会计科科长曹菊如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他们对4联单认真分析、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对借贷资金的收款方、管理方(国家金库)、使用方和支配方都有了相应的记录,保证了财务制度的严谨,有效地杜绝了各级政府和军队中的贪污浪费。

接下来,是筹备国家银行的特权业务——发行中央苏区统一货币。

要发行货币,第一个难题是,找谁来设计和绘制纸币的图案?

有人推荐了黄亚光。他曾留学日本,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绘画。但一番打听后喜忧参半,喜的是黄亚光确实有绘画才能,忧的是他在闽西肃反中被确定为“AB团”分子被关押。

毛泽民马上把情况向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请求刀下留人,亲自批准让黄亚光戴罪立功。

黄亚光凭着对所用过的一些钞票的记忆,开始了货币图案的设计工作。毛泽东要求苏维埃政府货币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工农政权的特征。因此黄亚光在设计时,都绘有镰刀、锤子、地图、五角星等图案,并把这些图案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既美观大方,又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货币的特点。他按照许多国家把开国领袖的头像绘制到货币上的惯例,在纸币上绘制毛泽东的头像,被毛泽东拒绝,后来改为列宁头像,代表苏区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改天换地的新气象。

纸币的发行,还要解决纸张和油墨问题。苏区印制原料稀缺,只能一边用白布印刷一边自己动手造纸。没有造纸原料,大家捡些烂麻袋、破棉絮,上山砍毛竹、剥树皮,收集鞋底、绳头。于是人们常常在村头街口看到这支国家银行的“捡破烂”队伍。捡回来的东西全部捣烂后,在石灰池中浸泡,然后搅成纸浆用于造纸。

后来听老乡说,用附近山上一种老树皮造出来的茶叶包装纸,既耐磨又坚韧,毛泽民马上派人上山采集。最初造出来的纸韧性不好,又厚又黄,后来加入胶水和细棉花来增加韧性和洁白度,才终于造出了适合印制钞票的纸。除了自制土纸外,银行还从社会上收集一些纸张。据当地群众回忆,有些纸张是群众为逃避国军搜查,埋藏在粪桶底下而运到苏区的。

有了纸,还要解决油墨问题。开始时是想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油墨,但在赣州购买的油墨在回来的路上被国民党军没收了。有位钱庄老板建议用传统的松烟法造墨,把松树的松膏烧成烟油,然后掺些桐油即可。一试之下,果然效果不错,油墨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国家银行发行第一套货币时,由于条件限制,在印制技术和防伪技术上,都是空白,为了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防伪,毛泽民采用在纸币上加签他的名字,加上财政部长邓子恢的俄文签名的办法。但这个方法容易被模仿。

为了解决防伪问题,毛泽民苦思冥想,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一天晚上,他妻子织毛衣时,用火烧毛线头,发出了臭味。于是他突发奇想,在造纸时,将一定量的毛线放到纸张中,这样既可以用透视进行纸币鉴别,又可以撕开或火烧纸币,通过嗅羊毛发出的臭味,来辨别出真正的苏区货币,这样就解决了防伪问题,保证了苏区货币的正常流通。

中央根据地处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尚无工业,只有分散的个体农业和少数小手工业。频繁的战争,加上国民党政府日益强化的经济封锁,要保证财政收支平衡极其困难。根据地建立之初,各式各样的杂钞劣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使得银元甚少流通。

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后,统一苏区货币就成为头等大事。

在克服了资金、设计、钞票印刷等种种问题后,苏维埃国家银行在1932年7月7日,即银行成立5个月后,印刷出第一批苏区纸币。至1934年10月红军西征,苏维埃国家银行共发行过5种面值的纸币,其中主币一种,即一元券,辅币有伍分券,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4种,在中央苏区流通。红军长征途中还曾在遵义等地发行过纸币,但时间极短,撤走时用金银进行了回收。货币以银元为本位,纸币为银币卷,1元银币卷兑换1银元,银币卷为国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贰角纸币和硬币

有了统一的货币,国家银行会同苏区财政部门宣布,一切交易和纳税均按国币计算,国统区的纸币禁止通行,原苏区银行发行的货币按比例限期收回,不再使用。

国家银行除了发行货币外,还发行了银币和铜币。当时国家银行中央造币厂铸造了可在中央根据地内流通的“袁大头”、“孙大头”及墨西哥“鹰洋”3种银币。国家银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使中央苏区的货币实现了统一。

为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章程》第十条规定:“发行纸币至少须有十分之三之现金,或贵重金属,或外国货币为现金准备,其余应以易于变售之货物或短期汇票,或他种证券为保证准备。”这样就保证了苏区国家银行的货币有足够的现金做抵押,又能充分实现货币的有效扩张。

到1932年底,苏维埃国家银行印刷、发行银币卷65万元,而准备金达到39万元,准备金占发行总额的60%,是章程所规定比率的2倍。

货币在苏区顺利流通,一举肃清了昔日货币市场的混乱状况。

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的国家银行是世界上最小的中央银行,它在成立之初,仅有6名员工(其中3人来自闽西工农银行),最多时也不过14人。这些人没有学过金融,也谈不上太多的银行经验,对中央银行的运作更是两眼一抹黑。但是经过实践,他们积累起了在特殊环境下的一套银行操作方法,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苏维埃国家银行在中央苏区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年,但它使苏区人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银行,是掌握自己的金融权益的3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建立的金融系统的3年。

土地革命

苏维埃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不到10%的地主富农拥有53%的可耕种土地,土地出现高度垄断,相当部分农民沦为佃农,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不得不把收成的1/3至1/2作为租金缴纳给地主。这样所造成的收入不足,又迫使他们不得不以借贷维持生存。当时中国农作物借贷年息为85%,货币借贷年息高达20-50%。在这种土地高度垄断、租金和利息奇高的情况下,农业经济系统已遭到彻底颠覆,贫雇农丧失了任何苟且生存的希望,革命已经成为必然。

根据地首先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地权由集中变成大体平均。地主除了按人口分得一份田产外,其余的都分到了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民手中。

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这是毫无疑问的。争议最大的是对富农的判断和处理。毛泽东认为,富农只是少数,并不赞成没收他们的全部土地。然而在1931年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明却认为苏区的政策太过温和。当时,斯大林正在苏联逐渐推动他的反富农运动,这场运动导致1200万“富农”的肉体消灭。与此相应,王明认为所有富农的土地财产(不仅仅是剩余的)都要没收,重新再分配,富农将按其劳动力比例,得到相对贫瘠的土地;贫下中农将会根据其供养的人口数量得到最好的土地。因为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和反动派。

为了给土地革命提供依据,毛泽东从1930年到1933年期间,利用战争空隙,用了不少时间来调查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农村问题调查报告,其中最重要的有:寻乌调查(1930年5月)、兴国调查(1930年10月)、东塘村、木口村调查(1930年11月)、长岗乡和才溪乡调查(1933年11月)以及1933年春夏在瑞金周围长时间的调查。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后,形成了一份6万余字的调查报告,用很多生动具体的事例,详细叙述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商业状况、土地关系和土地革命情况。

调查报告提到,在土地革命中,一般采取按人口平分方法来分配土地,贫农提出的“平分土地”和“彻底废债”的口号,主要是针对富农的。毛泽东说,弄清了富农问题,才能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在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中,对富农的土地要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否则就不能满足中农、特别是贫雇农对土地的需要。

毛泽东认为,土地革命是“一次残酷无情的阶级斗争”,改革的目标是“削弱富农,铲除地主”,而且一旦有必要,他们中的那些“大老虎”必须交付民众大会,游街示众,由民众判处死刑,并予以立即执行。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如何划分阶级决定了所涉人员的生死,所以必须十分谨慎。贫农们知道,能够划成的地主、富农越多,他们自己再分配到的土地就越多。在一些地区,被吓坏了的中农逃进深山里去,因为一旦被划定为富农,就会从此走上贫困之路。

因此,关键是怎样确定地主、富农和中农之间的差别。毛泽东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一些规则:划定富农和地主,要看其家庭是否在1年中至少有1个人参加4个月的生产劳动,有则为富农,无则为地主;中农与富农的划分,其家庭收入如果超过15%是来自对他人的剥削,如雇佣劳工、出租土地或是借贷收益等,则为富农,否则为中农。

苏区刚开始时(如1929——1931年),由于当时大规模的军阀混战频仍,国民党政府对应失策,苏区经过土地革命的深度动员,迸发出了巨大能量。在保证农民有田可种的同时,还免收农业税。这些措施推动和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听不懂高深的马列主义,但是他们非常明白苏区政府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利益。

同时,苏区政府还积极进行废债运动,废除加在农民身上的各种债务。首先是高利贷剥削制度,规定“工人农民该欠田东债务,一律废止,不要归还”。另外,取消当铺也是废债运动的重要一环。过去当铺主要以收取农民衣物为抵押来发放利息极高的贷款,而放款金额在抵押品价值的一半以下,农民遭受非常沉重的剥削。苏区政府没收了当铺,典当物件不需要农民赎回,尽可能无代价归还农民。

苏区农民的劳动——车水灌田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各项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资金需要,国家银行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如种子贷款、耕牛贷款、肥料贷款等,农民拿到贷款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得到大幅提高。为了防止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国家银行还配合粮食调剂局积极调控粮食价格。

这些措施,解决了农民在土地、债务和粮食销售方面的困难。让根据地生产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恢复,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赣西南特委在1930年10月7日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说:“地主当权时代,农民受各种苛捐杂税,重租重利的剥削,无不叫苦连天,到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如赣县农民谢仁地,一家6口,分到了地主的谷子、衣服和犁耙等农具;分田时,全家分得了57担谷田,7丈8尺的菜园地。分田后第一年,他收了72担谷子,还有番薯、豆子等,除了口粮40担,交土地税3担外,还余29担谷子。菜园种的菜,除了自己吃的外,还可以出卖,生活有了根本的好转。

在闽西南根据地,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300多里的地区内,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大约有60万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热情,改善了生活。

然而,在苏区后期,由于军费和政府开支的大幅提高,农民的负担(包括农业税、公债和借粮)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张鸣在对苏维埃革命考察后认为,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主要目的是为了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而非借革命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

“以土地革命的方式进行革命动员,不仅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跟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衔接),而且在“均田”的表达上,有国民党政府无法全然否认的合理性(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所谓的土地革命,在运作过程中,必然是“均贫富”的过程,或者说,对富人的剥夺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过度的暴力,而平分土地,往往变成了一种由头,或者说借口。”

中共之所以能够在农村发动革命,客观上是因为近代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的衰败、战乱和变革造成乡村秩序的紊乱。然而,共产党在“打土豪”中,某种程度上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紊乱。打下漳州时,红军甚至连龙溪中学图书馆的书籍都要掠走。动员起来的农民有样学样,每当红军攻城拔寨之际,便有大批农民挑着空担子,准备一旦破城,就进去发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历史深处的真实世界——评《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 (1933—1934) 》
李坚真回忆录(6) 土地革命、分配土地一定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意
邓子恢合作经济的思想与实践
闫磊 | 鼓励与限制:苏维埃政权下农村小商品经济的历史考察
统一货币,支持设立国营企业!揭秘中共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刘少奇:再论苏区工会的会员成份并驳锹同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