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4)

第68军东线秋季防御作战--坚守文登川 打破美军“坦克劈入战”

10月5日,联合国军以美第10军指挥的美步兵第2师、南朝鲜第8、第5师在东线北汉江以东,以夺取文登里东西阵地及以东1211高地、851高地一线为目标,向人民军防守的阵地发起了攻击。

上述阵地主要是人民军第5军团防守的阵地。第5军团已久战疲劳,早在9月27日,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就决定,以志愿军第68军接替人民军第5军团的防务。

志愿军68军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第6纵队,成立于1947年12月,虽然这支部队成立的时间较晚,但是组成6纵的部队全是我军的百战之师,1951年6月9日入朝作战。

第68军决定以第204师及第202师1个团,共4个团接替人民军第5军团西起北汉江东岸至文登里以东635.8高地一线正面20公里的全部防务。

10月7日,第68军进至人民军第5军团第二线阵地,抢修工事,作为依托,拟10日接防。

然而此时,美第10军发起的进攻,已经进占位于文登里以东和以南各4公里的公路两侧930.6高地和665.5高地。第68军遂于10月7日提前投入战斗,同人民军一起,共同抗击美步兵第2师和南朝鲜第8师的进攻,边战斗边接防。

经过3日激战,美军和南朝鲜军已在文登公路以西突入6公里,至10月20时,第68军全部接防完毕。

在无工事依托,无足够的炮火支援,通信联络、供应组织均未就绪,对敌情地形不了解的困难情况下,第68军接防部队继续抗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猛烈进攻。

接防后的防御布势为:第204师3个团一线展开自西而东,依次是第612、611、610团,第202师第604团为预备队。

前沿阵地从西至东为北汉江,东岸的爱慕洞、891.5高地、620.8高地、742.8高地、1050高地、905.2高地、文登里及以东635.8高地一线。

坦克集猛烈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和良好的机动性于一身,具有强大的突击力。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功经验,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十分重视发挥坦克的作用,其每个步兵师都编有1个坦克营,数量最多时达1400辆。

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坦克主要由M4A3E8、M26和M46三种型号。M4A3E8是二战中M4“谢尔曼”坦克的终极改进型,在防御、机动和火力上都有重大提升;M26“潘兴”是美军专门为了应对德国“虎”式坦克而设计制造的重型坦克;M46则是M26的改进型,是当时美军最新锐的坦克。

根据之前与中朝军队交手的经验,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发现我军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决定采取坦克群集中突击的方式来进攻,名曰“坦克劈入战”,他特意授权美步兵第2师师长:“只要夺取阵地需要,可以使用所有的弹药。”

在范佛里特的指挥部署下,美军采取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打法,坦克集群不再是作为掩护步兵突击的作用,而是以20-60辆的坦克组成一个集群,直接采取了向前冲锋的姿态进行攻击。

每次抵达志愿军一个连、排的防御阵地时,首先使用飞机和大炮对中朝军队的防御进行阵地反复轰炸,充分发挥“范佛里特弹药量”的威力,以最大限度杀伤中朝军队的有生力量。

随后,坦克集群迅速导入,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沿公路以及两侧地域平行推进,迂回割裂中朝军队各前沿防御阵地之间的联系,最后,步兵、工兵实施逐山占领。这就是“坦克劈入战”战法

文登川位于著名的朝鲜中部“铁三角”和金城以东地区,是一条狭长的南北走向的山谷,最宽处约600米,最窄处仅有几十米,美国人将这个地方称为“蒙德尼山谷”。

在山谷的南口有一个小村庄叫文登里,美国人称为蒙得尼镇,文登川应该是历史上的一条河道,所以美国人将它命名为水入川河谷。

文登川山谷西靠鱼隐山,东邻中七峰,左右两侧都是高山峻岭绵延,从末辉里至杨口的公路正好从此处通过,直通志愿军后方,对于高度依赖机械化运输的“联合国军”来说,如果选择突破口,文登川谷地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文登里这个小村庄正好扼守在谷地南口的末杨公路上,公路东侧的635.8高地、904.2高地,西侧的642.0高地、709.6高地等制高点构成了军事意义上的门户要点,从而成为了双方的必争之地。

这些制高点直接卡住美军北上的咽喉,如果美军要突破东线防守,首当其冲的就是文登里。尽管未辉至杨口公路直贯敌我纵深,便于美军机械化部队纵向机动,但两侧多系高山峻岭,也使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横向机动受到限制。

东线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在“联合国军”夏季攻势的防御作战中,损失惨重,基本无力再战。此时,美军集结了大批坦克装甲车辆,计划来一次“坦克劈入战”,试图以机械化装甲化的“特遣队”撕开人民军的防线,达成战役突破的目的。

但是,他们却遇到了刚刚和朝鲜人民军换防的志愿军第68军。

文登里地区左前沿,由第204师第610团接防,是美军坦克向我防御纵深进攻的必经之路,能不能在这里阻止住敌人集群坦克的进攻,是防御作战成败的关键。团长尚志功和政委翟子玉经选择将部队驻守在709.6高地、984.2高地和635.8高地,并将部队分为多个梯队进行防守。

打坦克尤其是打集群坦克一直是现代战争史上的难题,对于装备差、以轻步兵为主的我军而言更是如此。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对第68军军长陈仿仁说:“注意防止敌军坦克群进攻,不能有侥幸心理,如果敌人在这条防线打开一个缺口,那整个东线战场的形势就会被逆转。”

对于文登里的防守,司令员杨成武与政委张南生只有一个指示:一辆坦克都别想通过!

为了粉碎敌人的“坦克劈入战”,第610团根据美军进攻特点和当面地形情况,为有效阻止美军坦克的集群进攻,增强防御阵地的稳定性,做出如下部署:

(1)在公路两侧利用山脚棱坎、沟梁等自然地形,在谷地构筑反坦克线坑和数道反坦克壕,并与两翼阵地紧密结合,使其纵横贯通,以利兵器,兵力机动;

(2)在便于坦克通行的道路、河床、稻田地、山坡处大量布设反坦克雷障;

(3)将交通壕延伸至两翼阵地,形成了深达7公里的纵深防御阵地;

(4)将防炮洞和露天发射点结合、基本阵地和预备阵地结合、真假阵地结合,利用山地茂盛林木伪装自己。

第204师入朝时,已经换装了苏式装备,他们在全师范围内抽调人员集中了12门野炮、49门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以及一个工兵连,组成反坦克大队(下辖2个中队),归第610团指挥,专门打坦克。同时,还组织了6个反坦克小组,每组3至6人,配备地雷、爆破筒和反坦克手雷,视情况机动出击,近战消灭敌人坦克。

10月11日,第68军仓促进入防御阵地,工事构筑未成体系,美步兵第2师即以10余辆坦克在12架飞机及炮兵火力的支援下,沿公路呈一路纵队掩护步兵冲击。

由于反坦克大队缺乏经验,将反坦克火器集中在山上,距离公路较远,加上射击技术也欠佳,因而阻击坦克进攻的效果很差。结果,美军坦克长驱直入,很快就突进到文登里以北2公里的610团防御纵深的上深浦地区,接近了该团的山野炮阵地,并对两侧高地防御阵地实施破坏射击,企图迂回割裂我方阵地。

第610团团长尚志功立即命令反坦克大队第2中队出击,坚决阻止美军坦克前进。同时,组织76.2毫米野炮和75毫米山炮前推,以猛烈的直瞄火力遏阻美军坦克的冲击。

而这时,伴随着冲击的美军步兵被两侧阵地上的志愿军堵在了山谷之外,呈分开的状况。

反坦克大队第2中队排长阎相子率领反坦克小组,在火力掩护下,迅速沿山沟隐蔽向美军坦克侧后接近,当距第一辆坦克10米左右时,以反坦克手雷将其炸毁,然后利用烟幕掩护迅速撤离,以同样方法击伤第2辆坦克。此时,志愿军的无坐力炮、火箭筒分队也分别在50~100米距离内,接连开火击伤美军坦克3辆,其余坦克见势不妙,慌忙调头回窜,我军赢得初战的胜利。

当日,志愿军总部发电嘉勉第68军:

“你军接替五军团阵地,初出马,即阻止了进犯之敌,甚好,望细心加强工事,组织火力,架通电话,破坏和封锁敌方之公路大道,师团机关干部多帮助连队,鼓励士气,发扬顽强抗击精神,杀伤敌人,继续争取胜利”。

但是,第一天的战斗还是险象环生,敌人坦克突入太快。第610团团长尚志功和政委翟子玉针对出现的问题,重新部署:

1、以近战手段阻止敌坦克,将反坦克大队及全团反坦克火器全部沿川内公路两侧山脚隐蔽配置,与步兵火器相结合形成了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

2、榴弹炮直瞄平射;

3、构筑火力交叉的反坦克阵地,进行科学配置,组成三层火力网。

同时,派两个连的兵力抢修横跨文登川的交通壕,为反坦克火器和兵力的机动创造条件。

12日8时,美步兵第2师48辆坦克在我前沿阳村西侧展开,对公路两侧我防御阵地进行了约一个小时压制射击,然后成梯次队形沿公路两侧沟渠、稻田向我纵深突击。

当美军第一梯队坦克距志愿军阵地约150米时,预先进入隐蔽工事的反坦克第2中队立即进行直瞄射击,发射炮弹6发,击毁坦克2 辆、击伤1辆。

敌人先头坦克被击毁、后续坦克速度减慢、队形出现密集状况,在公路东侧的我反坦克第1中队趁机以交叉火力猛烈炮击,又击毁击伤敌坦克各1辆。同时,位于纵深的志愿军野炮和山炮也以准确火力击伤美军坦克2辆。

遭我连续打击后,敌人不顾损失,以部分坦克火力压制我反坦克大队火力,其余继续向我纵深突击。我军梯次配置的各类反坦克火器全面开火,反坦克炮、山炮进入发射阵地,近距离直瞄击毁2辆,无坐力炮、火箭筒分队以游动方式,击毁3辆、击伤2辆。

此时美军的坦克集群,虽然已经突入志愿军防线,但损失惨重已无力再行攻击,只好在烟幕掩护下回撤。志愿军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快速前出,拦头截击,在100米距离又击毁坦克2辆,反坦克小组利用交通壕接近坦克,在七八米距离内用手雷、爆破筒进行近距离攻击,炸伤坦克2辆。

这一天激战,志愿军总共击毁坦克10辆,击伤8辆。

14日晨,美军以8辆坦克成楔形阵型再次向第610团防御阵地进攻。我无坐力炮分队隐蔽待机,在距敌200米处突然开火,击毁敌坦克1辆,其余坦克慌忙后撤,集中火力轰击我军阵地,而我军早已转移阵地。待敌坦克进到射程以内时,沉着射击,三发三中,一举击毁敌坦克3辆。剩下的4辆见状掉头回窜,2辆被我炮火击毁,1辆被我军用爆破筒炸毁,1辆窜入雷区被地雷炸毁。至此,敌军当天出击的8辆坦克,全部被我军击毁。

志愿军第204师反坦克大队三天共击毁美军坦克18辆、击伤8辆,创造了志愿军打美军集群坦克的范例,阻止了美军集群坦克的进攻。

参加反坦克大队的第612团第3营机炮连战士胡连,用无后坐力炮7发4中,创造了一天击毁敌坦克4辆的战绩,战后被评为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第610团3连副排长牛瑞山率领的反坦克小组,用地雷炸坦克,他们开始将地雷埋在公路上,敌人吃过几次亏后,不走公路,改由其它途径行进。牛瑞山就将地雷埋在估计敌人可能走的路边河沟山沟中,后来发现敌人坦克炸伤后经修理,仍可行动。就加大了埋雷量,增加到二个三个甚至四个,以做到彻底击毁。他创造了近战、侧战等一整套反坦克打法,先后毁伤敌人坦克10辆。

战后,牛瑞山荣立特等功,获“爆炸英雄”称号,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载入光荣册,其事迹还被编绘成连环画广为流传。1956年9月,牛瑞山转业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工作,他热爱矿山事业,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将共产党人、优秀军人和英雄模范的事迹发扬光大。

随着“联合国军”的持续猛烈进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亲自下令把36门榴弹炮配属给第68军,志愿军炮兵把榴弹炮直瞄平射,轰退了美军坦克集群,在战术总结中专门出现了一个名词,“闸止阵地”,就是用大口径火炮平射,起到最后一道闸门的作用。

从10月11日至14日美军连续进攻4天,寸土未进,16日至30日,敌每天都以10余辆坦克沿公路对我阵地进行射击。我则将反坦克各种武器推进至前沿,并利用夜间在公路及其两侧布雷挖壕,又炸毁敌坦克多辆。此后敌军天天变更行进路线、改换活动方式。我也因敌而变,随之改变战术,10多天内毁伤敌坦克10余辆,又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截至11月4日,我军在文登里地区先后击毁敌坦克38辆,击伤9辆,彻底打破了范佛里特的“坦克劈入战”。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为此写下诗篇:“谈判无计挑战端,坦克劈入文登川,以劣胜优破甲,阵智勇将士震敌寒!”

第68军秋季防御作战仍在继续。

在851高地,10月5日,美步兵第2师以1个团的兵力对人民军第2军团防守的这里连续攻击9天,不惜倾泄炸弹炮弹,于13日佛晓攻占了该高地。

此后,美第10军将进攻重点转向文登公路以西的鱼隐山志愿军第 68军第612团防守的阵地,从10月13日至16日,南朝鲜第8师连续向志愿军第612团各个阵地攻击。

该团打得英勇顽强,曾多次展开肉搏,但由于战术上存在缺点和对坚守防御思想不明确,先后被占据了17个高地,经进一步明确坚守防御思想和调整战术后,防域基本稳定。

938.2高地是鱼隐山前最主要的一道屏障,而鱼隐山是中部战线的制高点,俯视群山,甚是险要。“联合国军”一旦占领这里,向东可以迂回朝鲜人民军,向西可以迂回志愿军第67军金城以北、淮阳以南地区,还可以向北直奔元山、插高城,夺取金刚山。

进攻鱼隐山则必须先拿下山前的938.2高地。为夺取该高地,“联合国军”给进攻的南朝鲜第8师配属了6个炮兵营,以及美军第5航空队的多架轰炸机。

第204师612团1连受命担负938.2高地防御任务。938.2高地和鱼隐山附近其他的山一样,怪石嶙峋,泥土很少,挖工事极为困难。1连只能从后方扛土上山,用麻袋装着土,在怪石中间垒成工事。

16日凌晨,已经夺取多处我军防守阵地,志得意满的南朝鲜第8师第16联队在数十门重炮的掩护下,以1营为左路、3营为右路,向938.2高地冲击过来。

南朝鲜军把主攻方向放在右翼的3营,因为938.2高地东南坡较西南坡更为平缓,其3营10连很快就逼近了我军阵地。

他们不知道,志愿军手上只有轻武器,一定要在近距离内形成密集火力,给敌予歼灭性打击。果然,这一次进攻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没有死心的敌人很快组织起下一次进攻,两个营兵分两路再次扑来。

1连在连长高成山指挥下,沉着应战,从早7时战至傍晚,连续打退了南朝鲜军17次冲锋,自己仅5人负伤。

1连连长高成山

10月17日,美军飞机对938.2高地狂轰滥炸。随后,第16联队2个营再次向938.2高地发起攻击。在击退南朝鲜军10余次冲锋后,1连已伤亡过半。战至下午,南朝鲜军继续以2个营发起集团冲锋,终于占领1连3个前沿阵地。

一直在密切关注938.2高地战况的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直接命令在鱼隐山一线阵地的第68军副军长宋玉林:必须马上夺回阵地。随后,1连5班班长郭德志组成两个反击小组从侧后偷袭,冒死夺回了阵地。不甘失败的敌军,重新组织兵力继续向938.2高地冲击。危急时刻,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调来喀秋莎火箭炮团,停车、发射、收炮、走人,一个齐射把南朝鲜军打了下去。

17日傍晚,南朝鲜军第16联队罕见地发起夜战,1连与敌展开白刃战,再次将敌人击退,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1连已伤亡大半,但南朝鲜军第16联队损失更大,其1营和3营已无力再组织冲锋。

10月18日,南朝鲜军第16联队把预备队2营编入正面攻击部队,第21联队派出2个营从两侧助战,美空军也增加了8架飞机助阵战斗空前激烈,不顾伤亡,拼死进攻,终于攻占了938.2高地主峰两侧的阵地。

入夜,南朝鲜军继续发起夜战,第16联队2营一度冲进阵地前的交通壕,后在2个排援兵支援下,1连发起反冲击,再次将第16联队逐出阵地。

10月19日清早,美军又是用飞机打头阵,随后,南朝鲜军第21联队切断了938.2高地背后通道,而第16联队再次围攻938.2高地主峰。

1连在高成山的指挥下,悍不畏死,与敌人反复拼杀,让南朝鲜军第16联队再一次无功而返。这天夜里,韩军已无力夜战,而1连也仅剩20多人。

20日,南朝鲜军再次集中2个联队的兵力猛攻938.2高地及其两侧阵地,均被1连用铁锹、刺刀和石头击溃。战至中午时分,连长高成山和4个战士全都身负重伤。最后,他们拿起手榴弹与冲上来的南朝鲜军同归于尽……

下午,南朝鲜军第8师团以第16联队被打残,第21联队伤亡五分之一的代价,攻占了938.2高地主峰。

第612团1连在938.2高地坚守了5天4夜,以全连牺牲的代价,击退敌军上百次,毙伤南朝鲜军1845人,为我军在汉江东岸和鱼隐山地区建立新的防线,赢得了时间。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1连“特等功臣连”荣誉称号,记集体特等功。牺牲的高成山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至此,美第10军在北汉江以东发动的攻势被全部粉碎。

志愿军第68军从10月7日接防即开始抗击敌军进攻,至20日,连续激战13天,共毙伤敌人7690余名,其中美军3390余名,击落击伤美军飞机12架。

至10月31日,共击毁美军坦克38辆,击伤9辆,美军和南朝鲜军占去阵地50余平方公里,第68军伤亡2400余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浴血三八线183】志愿军缴获火箭筒,却不会用,不愿请教美军:太没面子
美军坦克的噩梦!文登里战役,志愿军步兵团吊打美军坦克师
美军坦克切入文登川,3天死1.7万人,杨成武:一辆都别想过去
文登里阻击战让美军感觉犹如经历噩梦,精锐之师一个月寸步难进
那一年,志愿军组成反坦克大队,让文登川变成了美军装甲兵的坟墓
文登川之战:美军坦克打到不敢凑近,志愿军如何打出反坦克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