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清.和硕怡亲王系下篇

和硕怡亲王系下篇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继位之后,胤祥迎来人生之中的转折点,十多年的圈禁生涯磨尽了他的棱角,遮盖了他的锋芒,也增长了他的阅历。让他由一个喜怒从心,善恶分明的皇子转变成为一位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深谙权利之道的政治老手。

胤祥幼年丧母,兄妹无依无靠,幸得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收养,与四哥胤禛建立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两人之间的所建立的信任和情义都其他皇阿哥无法企及的。在康熙晚年的太子储君之位的争夺中,胤祥全力协助胤禛,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所以在兄弟情感上胤祥是胤禛的真挚的寄托,在激烈的党争中是雍亲王得力的助手,在处理朝廷政务上是雍正帝无人可及的心腹。

雍正帝对胤祥的“恩典”可以说是除了清初因战功封王的皇子之外,受到皇帝最高封赏的皇家子弟。除了继位第二天就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外,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还要在胤祥诸子中卓恩指封一位郡王。如果前面文章提到的清朝王爵最为殊胜的是礼亲王代善系的一门三王(均是世袭罔替铁帽子),礼亲王代善和其子颖亲王萨哈廉(后世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岳託是靠个人努力“一刀一枪”拼杀得爵,而胤祥那还毫无功绩可言的儿子被封为多罗郡王(宁郡王弘晈)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子凭父贵的“无上恩典”。但胤祥选择坚辞不受,他吸取了了“九王夺嫡”的教训,又被圈禁多年之后深明了此中道理,如果不想被以成为至高无上,睚眦必报的四哥胤禛所猜忌的话,一定要韬光养晦,低调做人,绝不能贪功恋赏,恃宠而骄,否则自己和后世会“万劫不复”。雍正皇帝只好收回成命,改赐胤祥白银万两。

胤禛对十三弟胤祥的赏赐还远远不仅封爵赐金,胤祥无论是在生前逝后雍正帝都给予了他最高的荣宠和评价。雍正皇帝钦赐胤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金匾悬于怡亲王府银安殿来表彰褒奖胤祥为“雍正王朝”立下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世之功,这八个字可谓是总结和概括了胤祥短暂而非凡的辅政经历。

胤祥的忠可谓是让雍正帝胤禛最为感动之处。胤禛刚刚继位之初,夺嫡各方势力及朝廷内部的权利斗争并未随新帝的登基而终止,朝政错综复杂,派系互相掣肘,就是雍正帝连皇位都不能坦然安坐。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任命怡亲王胤祥,贝勒胤禩,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辅助参赞政务。胤禛继位之初抬举胤禩这个政敌是为了稳住实力颇强的八王一党,而任命隆科多是兼任步军统领衙门提督九门负责京城安全又有拥立之功,马齐熟悉政务,在争夺嫡位时也对胤禛给予过声援,但四人之中胤禛最为倚重和信任的非胤祥莫属。

后来坐稳天下的雍正皇帝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政治清算,八弟胤禩被圈死在宗人府,“舅舅”隆科多被幽毙于畅春园,雍正皇帝感慨的回忆道:“辅政之初,阿其那(胤禩)包藏祸心,扰乱国事,隆科多作威作福,揽势招权,实赖王(胤祥)一人挺然独立于其中,镇静刚方之气,俾奸究不得肆其志!”

雍正初年到三年,胤祥开始担任总理事务大臣,追缴户部亏空钱粮,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朝廷大小所派差事胤祥无不兢兢业业认真办理,雍正帝感动的说:“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而在这一时期,胤祥处理朝廷政务和国家事务的能力也越发提高。他极力配合雍正皇帝,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一改康熙晚期帝王怠政,吏治糜废的混乱局面,将清王朝再次推向昌盛。

胤祥的“敬”,是对雍正皇帝的治国理念和制度政令严格执行,认真负责。康熙朝后期朝野和社会上的种种弊政开始变得棘手难处理,比如官吏贪污,国库空虚,钱粮匮乏等等,尤以国家常年财政赤字和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最为严重,面对国家巨大财政窘境,即位之初的雍正皇帝就把追缴户部库银,清查税赋,整理财政,以及改革财政制度为首要任务。国家和家庭一样,毕竟没钱寸步难行,于是在怡亲王胤祥的主持下,开始审核财政收支,清查追缴历年来的户部亏空。

他尽职尽责,严格认真但也不缺乏灵活性。他把所欠国库银两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并逐类的进行追缴,采取了冻结官饷职位,分期付款,还款奖励等相对柔和的方式。对百般抵赖,拒不还款的官员也采取抄没家产,罢黜官职等严厉的手段,即使是面对宗室贵胄也一样法不容情,丝毫不给面子。比如皇十子敦郡王允䄉,皇十二子允裪就因为亏空国库银两数额巨大,被胤祥执行了“国法”,勒令变卖家产(抄没家产)抵债,补齐所欠银两。郡王皇子尚且如此,对待朝廷大员那就更是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了。

在胤祥的恩威并施,严格执行的举措下,使得雍正初年清朝财政取得显著的改善。雍正元年至雍正三年,胤祥主持彻查追缴钱粮亏空案达一百余起,累计追缴欠款达两千三百万两。虽然胤祥被一部人骂作“严刑酷吏”,“苛刻无情”。但他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为雍正朝之初的财政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三年(1725年) ,胤祥擢任议政,当年冬,又负责直隶营田事务,制止各地以及各级官员在税收中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并且严禁向百姓加派赋税,遏制了康熙末年清朝官员贪污受贿的风气,缓解了逐渐对立的阶级矛盾,也减少了农人的负担。

胤祥恪尽职守,除了朝廷的吏治和财政工作之外,还承办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得到了雍正皇帝的高度认可,雍正初年很多问题胤禛不便直接出面,都是由胤祥转达或直接处理。

财政充盈之后雍正决定对处于伊犁河谷的厄鲁特蒙古(前身之一就是俘虏明英宗于土木堡的瓦剌部族)的策妄阿拉布坦进行征讨,下旨成立了军机处。最初的军机大臣就是由胤祥,张廷玉和蒋庭锡三人组成,专门管理和主持远征西北的两路大军的军务由此可见胤祥无论是朝廷的政务,旗务,税赋,财务乃至军事上都成为雍正皇帝不可或缺的第一副手和直接执行人。

第三就是诚,胤祥待人以平和,处事将原则,多次为国举贤,抛开私人过往的恩怨,以大局出发。譬如皇十七子允礼,在九王夺嫡之时被认为是皇八子胤禩的同党,雍正帝继位后猜忌他,命他去守护皇陵。胤祥挺身为允礼说话,言“允礼居心端方,忠君亲上,实乃深明大义之人。”出于对胤祥的信任,雍正启用十七弟允礼,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允礼代隆科多管理理藩院事务。之后又接管了工部,户部,宗人府,苗疆军事等政务,取得了突出的政绩,晋升为和硕果亲王,乾隆皇帝还把六弟弘曕过继给允礼为继子。

另一位被胤祥举荐而名震华夏的官员就是李卫,李卫本是靠钱捐来的一个兵部员外郎,后来混了一个户部的郎中。被慧眼识才的胤祥发现才干后,向雍正皇帝推荐李卫,雍正帝随之重用。李卫也没有辜负雍正帝的提拔之恩,他缉私盐,筑海堤,剿盗匪逐渐成为雍正帝身边的股肱之臣,最后官至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太子少傅。

胤祥的“直”,是指胤祥为人坦荡,直言敢谏,多次为雍正皇帝提出正确的建议,避免了政策上的失误。大军西征青海之时,雍正帝命年羹尧主持西北军务,但隆科多却处处掣肘,从中作梗(实际是雍正帝的疑心),大军无法全力作战。这时又是胤祥站出来“提醒”雍正帝:“军旅之事,既已委任年羹尧,应听其得尽专之道,方能迅奏肤功”,意思就是说,“哥啊,你用人家就得信人家,别没事就防着年羹尧,要支持他,鼓励他,这样他才能率领大军战胜敌人”。雍正皇帝这才让年羹尧放手去战,青海最终得到了平定。还有福建总督刘世明、陕西总督查郎阿、山西巡抚石麟、福建巡抚赵国麟等,都成为雍正乃至乾隆朝的得力臣子。

胤祥的“勤”,说的是胤祥勤奋理事,毫不懈怠。从胤祥主理户部追缴欠款,参与西北军务,还要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筹办军需,领汉侍卫,养心殿监理制造,诸皇子事务,雍正旧邸事务,制造武器,为雍正选陵址等,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政务,经济、军事、赋税、刑狱几乎都要参与办理,忙的昏天黑地,身心憔悴。尤其是治理水患,当年直隶地区河流遍布,尤其是永定河等大河时常泛滥,毁堤淹田。雍正三年直隶水灾之后,雍正帝命胤祥为总理京畿水利。胤祥与大学士朱轼亲自赶到实地勘察,没日没夜的调集人马,疏通河道,筑建堤坝,并提出专门管理营田和河道的官员,并重新招募百姓回来耕种。经过一番治理,已经直隶水患大为减少。在道光朝刊印的《畿辅河道水利丛书》中就有由吴邦庆收录的胤祥关于直隶河道治理和建议的奏疏,被作为治河之范例被记载下来。

还有“慎”,胤祥随着爵位越来越高,官职权利越来越大,就越发变得的谨慎小心。他经历了九王夺嫡是惨烈的政治斗争,被圈禁十多个春秋。又看到自己亲切而熟悉的四哥胤禛“胜利”登基后,对当年的政敌,对自己的兄弟们展开残酷的报复和清算,被削爵,看陵,抄家,圈禁,改名,赐死(暗杀)的人数不胜数。他太了解他四哥的为人和秉性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要想寿终正寝,不殃及子孙就只能时刻保持对雍正皇帝的谦恭和谨慎。雍正对他的恩赏越多,他反而感觉越紧张,很多赏赐能推就推,雍正给予他褒奖也被他统统归于皇帝的圣明。

第七就是“廉”,胤祥和硕亲王爵位,又管理户部多年,执掌大清银库和赋税,过钱无数,还分管着工部,兵部,刑部,禁军等等事务,再加上雍正皇帝对他的兄弟感情和信任,可以说是当时大清国的堂堂二把手,其身份和权力远超乾隆朝宠臣和珅之上,如果要稍稍的“捞”一点,其家财又何止千万两,子孙也会享用不尽。但胤祥却严于律己,力求节俭。病危时嘱咐家人:“死后殡殓,只用常服,一切金玉珠宝概不可用”。并亲自画出园寝的图纸,告知诸子和福晋且不可越制建造。

后说到“明”,胤祥办差审案,先要洞察事理,从不盲目武断处理。他主持审理的大案达几十起,都是详加调查,慎重审理,不轻易下定结论,不制造冤假错案。他曾说过:“如果一味的刑讯逼供,在刑杖之下,什么样的结果得不到呢?一旦冤假定罪,很难平反。”雍正帝把胤祥的这番话制成审案官员的座右铭悬于大堂之上。

胤祥在雍正帝“光芒万丈”的照耀下,韬光养晦,兢兢业业的辅政八年。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间的至诚相托和忠心以报,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也是极少见的,世人经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二人兄弟情谊。雍正帝曾发自肺腑地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雍正帝与怡亲王之间也成为历史上难得的“明君良相,兄友弟恭,兄弟齐心,相互信任”良好君臣关系的典范。

据《清世宗实录》和《钦定八旗通志》等记载,雍正皇帝曾特意命胤祥前往京西泰宁山(易县)为自己勘定“万年吉壤”,回来后雍正皇帝对胤祥的工作非常满意,并在吉壤附近为胤祥也安排了一块园寝之地,以“万年陪护”自己。胤祥听后大惊失色,坚辞不受,对雍正说自己的“贱身”岂能埋葬在“九五之尊,真龙天子”之侧。并在西陵六十里外涞水县为自己选择了陵寝之地,并请求雍正将那里赐予自己。后来胤祥病重,仍担心自己会被埋入泰陵之侧,又再三上疏请求赐涞水之地,雍正体谅胤祥同意其所请。胤祥十分高兴,再三谢恩。当日便命人前往涞水取来赐地之土,为感谢皇恩浩荡,他竟然双手捧起一小块土吞入腹中。随后眼含热泪,仰天长叹:臣心安,而子孙蒙福了”。

雍正七年(1729年)秋,胤祥的身体慢慢变坏,其实早在雍正四年胤祥得了一场比较重的病,断断续续不能痊愈,雍正帝担心之下出内帑于宫中设谯为胤祥的病祈祷。但胤祥本身却丝毫没有顾及身体,继续奋不顾身的忙于朝廷政务,处理着一件又一件的棘手问题,最后终于因为劳累过度,旧病复发而病倒了。雍正破例任命太医院使刘声芳任户部侍郎(清朝只此一例太医从政)让他在胤祥身边为其随时诊疗病情,但胤祥依旧惦念公事,与和孙嘉淦、谢济世、陈法并称四君子之一的两江总督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岭勘察泰宁山吉壤(泰陵),胤祥怕烦扰百姓“常至昏夜始进一餐”。

胤祥早年严重的病(鹤膝风),曾导致他坠马摔伤,也直接导致他后来早逝原因之一,他却足足忍了一年不吭声,太医去看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哀叹忧怨之辞,并不以此来乞求父亲的垂怜。即使后来成为了怡亲王,朝鲜人还说“十三王喜其称颂先皇之语”。如果赞扬他的父皇,他就会很高兴,可以看出康熙对他十多年的圈禁,并没有磨灭他对父亲康熙的孝心。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北运河青龙湾修筑减水坝,卧病不起的怡亲王胤祥已经无力去现场勘察,只好奏请将此事交与侍郎何国宗(清朝数学家)督理监修。当时,怡亲王对其一同办理水利的下属说“本图遍治诸河,使盈缩操纵于吾掌之上,岂期一病沉废,已矣何言。”之后他最喜欢的先农坛亲耕典礼也无法前往。雍正对胤祥的病势极度关注,甚至日夜不宁的担心胤祥的安危,但胤祥为了宽慰雍正,“旬月间必疾入见”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胤祥终因医治无效病故,年仅四十五(未满)岁。

胤禛对胤祥的去世无比悲痛,辍朝三日,素服三日。把之前因为避讳圣名的“允”字改回了与雍正同字的“胤”字,在清朝皇帝不避名讳,单独为兄弟改名仅此一例。他时常翻阅与胤祥的来往信札,其中有一次胤祥身体尚好时在外办差,放心不下宫中的四哥,来信亲切问候,雍正回复:“朕躬甚安,尔等安好?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每每翻看至此,胤禛都不禁痛哭流泪。

雍正帝评价胤祥是“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胤祥配享太庙,谥曰“贤”,是为和硕怡贤亲王,雍正十二年,雍正帝(1734年)在盛京建怡贤亲王祠,专门祭祀胤祥,怡亲王祠正殿五楹,配庑各三楹,大门三楹,耳房四楹,仪门一楹,碑亭一座,左右门各一楹,皆为琉璃瓦顶。”后乾隆帝改其为盛京贤王祠,怡亲王胤祥被世代祭祀。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为大清第九位铁帽子王。

胤祥共有九子: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卒,年66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二月二十日卒,年2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弘暾,雍正六年七月二十日卒,年19岁。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

第五子:弘眖,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五卒,年7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弘昑,雍正七年二月初一日卒,年14岁。

第七子:和硕怡僖亲王弘晓,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卒,年57岁。

第八子:绶恩,雍正五年七月十一月卒,年3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五年闰三月十五日卒,年2岁。

弘昌身为长子,按理来说他应该继承父亲爵位的。但因为他和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关系不错,,所以胤祥曾主动上疏雍正说:“(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请圈禁在家。”雍正还是希望他的长子袭爵,但胤祥坚持请求,雍正也只好下旨:“(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允祥死后才被雍正帝释放,乾隆帝继位后晋封贝勒,最终被他父亲胤祥说中,参与了“皇太孙”(废太子胤礽之子)弘晳谋逆一案,在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被革去贝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他是被卷入弘晳逆案的四位同辈参与者中,惟一一位身后未得赐谥者。

第四子宁郡王弘晈也陷入九王夺嫡余波--弘晳逆案之中,被“冷处理”后,他索性回家养起了菊花,还繁育出很多精品。寄情于书法绘画,制作的折扇也很精美,名东园扇,名响一时,引来文人雅士的抢购。

最终怡亲王世袭罔替的爵位被年仅八岁的弘晓承袭。当年是胤祥患病之时请求雍正,希望让弘晓承袭自己的爵位,那为什么胤祥偏偏希望自己的幼子来承袭爵位呢,其实也是苦了胤祥的一番护子之心,因为只有幼子弘晓因为年龄小没有与当年参与夺嫡的众位皇子及后代有过交集,也只有他承袭爵位才可以打消“人走茶凉”的后世帝王对自己家族的猜疑,年长诸子无职无爵才可以避祸得以安度此生。弘晓自幼聪颖,也深得雍正帝的喜爱,便答应了胤祥的请求,下旨道:“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世袭罔替)”

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弘晓管理藩院事务,兼任正白旗汉军都统。但最终也没逃过弘皙案受到了波及和牵连。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弘历弘晓叔伯兄弟间的君臣关系远以不如父辈间亲密,怡亲王一系也逐渐的淡出了权利的核心。

弘晓便把经历放在勤读笔耕之上,他十分热爱藏书,他字秀亭,给自己起了个冰玉道人雅号。怡王府藏书之所名安乐堂,又名明善堂,“大橱九楹,积书皆满“”。所藏之书,主要得自季振宜和徐乾学旧藏。乾隆中开四库之馆,天下藏书家纷纷遵旨进呈家藏珍秘,惟怡府之书未进,其中不乏世之罕见者。著有《明善堂诗集》和《明善堂文集》,只可惜由于文字狱的关系,被删除了四分之三的内容,十分可惜。另外因为曹雪芹家和胤祥关系密切,弘晓还曾经和家人一起,共同抄录过曹雪芹的《石头记》。乾隆四十三年,弘晓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从第一代怡贤亲王胤祥算起,怡王一系共传八代九王。传承顺序为:1怡贤亲王允祥;2怡僖亲王弘晓;3怡恭亲王永琅;4怡恪亲王奕勋;5怡亲王载坊;6怡亲王载垣,革爵赐自尽,收府第、敕书;7怡端亲王载敦;8怡亲王溥静,卒后以罪革爵;9怡亲王毓麒。另有奕勋之父绵标、载敦之祖父绵誉、载敦之父奕格,被追封为怡亲王。

怡亲王胤祥辉煌的光芒在后世子孙身上逐渐的暗淡下去,除了被革爵和赐死的两代怡王,后世诸王中少见有作为者,大多平淡无奇。值得注意的是被追封为和硕怡亲王的绵誉,他的老丈人就是大清唯一非皇家宗室而被封为王的乾隆朝名将福康安,(贝子爵位,最低王爵,追封郡王),福康安的一个女儿嫁给郑亲王乌尔恭阿为嫡福晋。另一个女儿嫁给怡亲王允祥的后代贝勒绵誉。

另外一位几乎断了怡王一系爵位的就是第六代怡亲王载垣。文宗咸丰帝即位后,渐受信用,历任左中正,宗令,领侍卫大臣,咸丰帝死后,与端华、肃顺等八人同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握实权。企图逼迫两宫皇太后让权,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祺祥政变”,在京城被捕,被削爵,迫令自尽。具体事件请参阅

还有一位被革爵的怡亲王是第八代怡亲王溥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端王载漪首倡“剿夷”之说,怡亲王溥静与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贝勒载濂、载滢、贝子溥伦群起响应。八国联军入城后,洗劫了怡亲王府。溥静被清廷以“纵庇拳匪启衅”罪名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不久后去世,后被慈禧革爵。具体事件请参阅

因伯父溥静被革爵问罪,1902年年仅两岁的毓麒承袭了怡亲王爵位,为末代怡亲王,民国三十七年九月(1948年10月)去世,终年48岁。

怡王一门在获封时,便封入在正蓝旗。由于是入关后的封爵,故而终清一世没有变动。因此,怡王、宁王一脉的后裔,旗属均为左翼近支正蓝旗。顺便说下,有说法认为由于世宗的恩宠,使得怡王一门领有的佐领数远高于亲王既定的十二个,不过这种恩遇在道光朝之后也因为怡王并非军功王而遭到取消。

怡亲王府共有三座,第一座怡亲王府是始封王允祥的府邸,在王府井帅府园。允祥薨后,这座府被改为贤良寺,正门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有世宗御制碑,此府邸现在已无遗迹。第二座府邸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中路大门5间、大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西路为数个四合院的组合。东路为杂役居住的院子。载垣被赐死之后,这座府邸被赐给了孚郡王奕譓,改称孚郡王府。1927年被孚郡王后裔卖给军阀杨宇霆。现为科学出版社等部门使用,保存尚好。第三座府邸在东单北极阁三条,原为宁郡王府,大门5间、大殿5间、后殿3间、后寝5间。历经变动,现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使用。

怡亲王园寝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地带,距涞水县城西北30华里,曾有面积600余亩,周长40余华里,是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唯一有望柱华表的王爷陵墓。河北省涞水县曾经葬有怡亲王胤祥、弘晓、绵庆、载坊、载垣。

雍正八年建成后,为守此陵,清政府在此设水东营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并设园寝护卫军,东西两个营房。东营房驻马步军兵,西营房驻护陵旗族员。清盛时期,园寝范围皆为禁地,护卫森严,规模宏大。

1925年,镇威军第一军副军长马瑞云强行砍伐了怡贤陵龙岗上的松柏林,把伐来的树木运到各村强行拍卖。1935年被宋哲元派往涞水的县长王作舟及带来的一营军队,监押80多名盗墓犯公开施工,将墓内所有随葬的珍宝洗劫一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继续遭破坏,地面建筑全部平毁。所以,目前怡贤亲王园寝只有荒冢坑一个,古墓遗迹已片瓦无存。这座清代王公最大的陵墓,现只有碑、桥、牌楼、华表等幸存下来。

怡亲王胤祥的大落大起而短暂的一生就像鸣蝉一般,潜伏于地下三十六载,当盛夏来临,蝉蜕而出,伏于树尖,高声鸣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为了声震寰宇的绝唱。他以他特有的天才般的聪明智慧和蛰伏后爆发的能量成为清朝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流星,作为清朝第一位恩封世袭罔替铁帽子亲王,被历史和人们所牢记,他被抹除的那段圈禁时光以及后世诸王的功过是非就如同和硕怡亲王家族被毁坏殆尽的园寝一样,化作了清风翻动的一页书纸,只能被后人想象和评述了。

怡亲王下篇完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

参考资料

《正说大清十二王》

《清宗室系列》

《清史稿》

《清实录,八旗通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裴宇辰:试论怡亲王胤祥
雍正最喜欢的弟弟胤祥,受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后代结局如何?
胤祥:雍正最宠的弟弟,受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后代命运如何
怡亲王胤祥的权力有多大?军政一把抓,除了雍正就是他
雍正皇帝有没有屠戮兄弟?九王夺嫡的最终下场如何?-头条网
揭秘:果亲王允礼荣宠一生,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