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5年日本'求和'内幕:派汉奸重庆找门路,前首相亲赴莫斯科割地

1945年是日本侵略战争彻底失败的一年。进入1944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崩溃的征兆已日益明显,中国战场广泛发起攻势作战,日军在缅北、滇西战场连遭败绩,损失惨重,美军在海上反攻日益增强,整个战局对日本已非常不利。

1945年初,日本大本营最乐观的估计:

“日本能够有组织地进行战争的时间,即便竭尽所有努力,大概也只能以昭和20年(1945年)中期为限。”

日本国力枯竭,政治危机日趋严重,已实在无力再战,日本帝国主义只能被迫走上乞和投降的道路。

1、日本向中国政府求和

日本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曾不断向中国政府策动“和平交涉”,这是它配合军事进攻以实现其侵略目标的另一种手段,和战的主导权掌握在它的手里,而它的对华总战略是以战争征服中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

日本相当大一部分军事力量,特别是100万左右的陆军部队深深陷足于中国战场,对它的战争全局愈益不利,早日结束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对华战争成为日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但嫌和的路却越来越狭窄。

1944年7月20日,小矶国昭组阁。对重庆中国政府的“和平交涉”又一次提上议事日程。

8月19日,在裕仁天皇临席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决定:

“对重庆迅速开展有组织的政治工作”,创造直接谈判的机会,“使重庆迅速停止对日抗战”。

8月26日,又决定:对中国的政治工作,在中央,由首相与外务大臣协议决定之;在现地,则由汪政权负责实施。

9月5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中国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问题,通过《关于实施中国政治工作事项》,全文如下:

第一方针中国政治工作的第一目标在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迅速制止中国(重庆)政府的对日抗战。因此,先须造成彼我直接会议的机会。

第二要领(一)目前之工作目标:令汪政权实施工作,造成彼我直接会谈的机会。如果可能,即令汪政权派遣适当人物去重庆接洽。

(二)和平条件草案:和平条件以依据完全平等为原则,概定为下列八条:

(1)全面和平后的中国与美、英关系:以中国之善意的中立为满足。惟须令中国使驻华的美、英军自动撤退。

(2)蒋、汪关系:承认蒋委员长回南京树立统一政府。

两者(重庆政府与汪伪政权)如何调整乃中国国内问题,委由两者直接交涉。

(3)日汪条约之处理:废弃日汪同盟条约,重新缔结友好条约,以规定全面和平后的中日永远和平。

此际,对中国内政问题不得作一切干涉。关于延安政权及共产党军队之处理亦准据此则。

(4)撤兵问题:如果驻华的美英撤兵,帝国亦完全撤兵。关于实行方法,依据停战协定行之。

(5)伪满问题:关于伪满,不得变更现状。

(6)蒙疆问题:视为中国的内政问题以处理之。

(7)香港及其他南方地域处置:香港给中国。关于南方权益,另行考虑。

(8)将来的保障:关于中国对帝国要求的保障,尽可能限度内,答应其要求。帝国对中国要求的保障,为对付美英军再侵入中国起见,令中国承认帝国得在必要时派兵。

(三)利用苏俄:迅谋改善日苏国交,利用政治压力促进本工作。当日苏交涉有进展时,若有必要,得使苏俄调解中国政治工作。

(四)与本(中国政治)工作之实施,同时讲求一切手段,促进中日和平思想,并彻底宣传中国依赖美英终将使中国民族变成奴隶及东亚灭亡等等。

(五)在实施(中国政治)工作时所应注意的事项:

(1)关于提示和平条件的范围及方法,另定之。

(2)本工作须以一切手段坚决实施之。

(3)实施本工作时,务须慎重顾及日苏关系之影响,并须严加注意,不得使美英有离间日苏的机会。

上述文件中提出的中日和平条件草案的特点是企图以所谓“大幅度让步”为饵,引诱重庆政权,把中国从反法西斯营垒中拉出来,使日本得以收编和集中兵力来准备进行“保卫国体”的决战。

9月11日,小矶首相派陆军次官柴山兼四郎到南京向汪伪陈公博、周佛海传达,命其以“自发形式”向重庆方面着手联络。

日本此时要借助汪伪去寻求与中国议和的途径,这说明它的处境已日趋窘迫。

伪政权的头目领命后,想以“剿共问题作为南京政府与重庆政府相接近的方法”,但又深知“在目前德日轴心国家形势不利之时,重庆必不言和”,迫于主子的威严,周佛海于10月8日硬着头皮派人赴渝联络,但重庆方面迄无回音。

10月,日本“拼着国运,倾注全力进行的菲律宾莱特决战”失败,空军损失大半,海军丧失远洋作战能力。

2、缪斌工作的流产

1945年3月,美军开始冲绳岛登陆作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小矶首相急不择路,采纳国务相绪方竹虎的献策,亲自出马开展“缪斌工作”。

缪斌,“七七”事变前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战争爆发后投敌,历任新民会副会长,汪伪立法院及考试院副院长。他长期居住上海,与日军头目来往频繁,并自言和重庆方面有特殊关系,愿为日华和平谈判而尽力。

小矶闻讯,遂命绪方竹虎和柴山兼四郎于1945年3月16日将缪斌召到东京。17日,缪斌先会见皇族东久迩稔彦。

他说:重庆方面不愿看到日本被完全摧毁。“日本是中国的防波堤”。如果现在两国缔结和平,“我们也能阻止苏联出兵”。

缪斌强调:“蒋介石所信赖者唯有天皇一人。”希望东久迩亲王将这一口信带给天皇陛下。

东久迩以碍于宪法体制回答他“不能越过内阁而直接上达陛下”。

3月18日,小矶会晤缪斌。双方讨论了缪斌于16日与绪方竹虎会面时所提出的《中日全面和平实施方案》,内容是:

“(一)南京政权即时自动宣布取消。

(二)在南京政权取消的同时,重庆承认民间有力人士组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南京留守府。

(三)日本政府在南京留守府成立时,就和重庆商谈停战撤兵的事。停战协定正式发表时,重庆的中央政府就还都南京。

(四)中日代表即在澳门会商。”

21日,小矶将缪斌来日及提案交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审议,并提议允许缪从上海弄来电台与重庆联络,以通过监听电报讯号“搞清楚这是不是蒋介石的真实意图”。

与会人员认为小矶鲁莽,陆相杉山问:

缪斌是重庆不叙用之人,如今是以何种资格来当此重任?

米内海相说:

一国首相轻易与缪会谈,结果只是让对方获得情报,日本并不能有收集情报的便利,反而有泄露立场的危险。

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也认为:

即使缪斌策动成功,日本撤兵,美军定将跟踪追击,其后果不堪设想。

陆、海、外三相都主张速命缪斌回国,裕仁天皇也赞成。

4月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战争向日本本土逼进。处境尴尬的小矶被迫于4月5日辞职。“缪斌工作”随之流产,日本的谋和又一次落空。

3、向苏联割地以求媾和

4月7日,铃木贯太郎内阁成立,主张迅速结束战争的东乡茂德出任外相。

东乡企图利用苏联与英美的矛盾,把媾和的希望寄托于苏联的幹旋。

苏联却于4月5日通知日本:

“日苏中立条约业已失去其意义,苏联政府拟予废除。”

这对日本无疑是个不祥之兆。

5月上旬,战局迅速恶化:

日军在冲绳决战失利,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移师远东。

5月11日至14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商讨三天,最后通过东乡起草的《对苏交涉方针》,指出:

“如果苏联参战,必将制帝国于死命。因此,对英、美的战局,不论如何演变,帝国都要竭力防止苏联参战。再者,就我方而言,不仅要防止苏联参战,并应进一步取得苏联的友好中立;更进而争取苏联对结束战争、为我方作出有利的斡旋较为有利。为达到这些目的,应从速开始日、苏两国间的协商。”

这个方针还规定:

“为实现上述各项”,日本愿废除1905年《朴茨茅斯条约》及日、苏基本条约,并将下列权益交还苏联:

(一)库页岛;(二)渔业权;(三)开放津轻海峡;(四)北满各铁道;(五)旅顺、大连租借权;(六)苏联可在内蒙扩大势力范围。

必要时,割让千岛列岛的北半部。但朝鲜必须由日本保留,南满可以设立中立地带,尽可能维持伪满的独立。

5月15日,为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废除1937年德意日协定及三国间所有一切条约。

6月,东乡起用前首相广田弘毅与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举行会谈,试探苏方反应。3日、4日,广田与马立克会谈两次。广田转达日本政府愿加强日、苏友好关系,并希望与苏联缔结长期协定的意愿。马立克对此表示,希望给他一些时间来研究日方提议。

4、派前首相去莫斯科求和,等来的却是宣战照会

就在广田为日苏会谈而奔走之际,6月5日,铃木内阁又根据陆军部提案,制定《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基本大纲》,6日送交最高战争指导会议通过后,8日由御前会议确定。

《大纲》要求:

“以七生尽忠信念为力量之源泉,利用地利、人和坚决完成战争,以维护国体、保卫皇上,务期达到征战目的”;并迅速加强本土决战准备,将日军主要力量集中于本土,以美军为主要作战对象,同时注意苏联的突然变化。

依据这个大纲,6月22日临时议会批准公布《义勇兵役法》,规定凡属15岁至60岁的男子和17岁至40岁的女子,必要时须服兵役。

23日,又以军令形式制定实施“国民义勇战斗队统率令”,规定凡属上述限定年龄内的男女国民均为国民义勇战斗队员。据此,组织起的国民义勇战斗队员竟达2800万人。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三次扩军动员,使在日本本土的陆海空总兵力膨胀到30万人左右。日本帝国主义已日暮途穷,但仍要做最后的挣扎。

6月22日,美军全部占领冲绳,日本国内顿时紧张。

当天下午,天皇召见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及参谋总长等6人,面谕:

“关于战争指导,前在御前会议已做出决定;关于结束战争问题,此时也希望不拘泥于历来的想法,从速进行具体研究,力求促其实现。”

铃木首相回答:“自当秉承御旨,努力求其实现。”

梅津参谋总长也认为,需从速进行。天皇下令后,中断多日的广田马立克会谈于6月24日恢复。

29日,广田面交马立克日方草拟的日苏互不侵犯协定文本,并说出日本让步条件:

(一)伪满中立化;(二)苏联供给石油,日本放弃渔业权;(三)亦可考虑苏联提出的其他条件。与此同时,东乡外相试图与莫斯科直接打交道。

6月28日,训令驻苏大使佐滕尚武,告诉自6月3日以来,广田、马立克会谈情况,要他敦促苏方迅速答复,并令他探听宋子文滞留莫斯科活动的情况。

但一周过去,莫斯科没有回音。

7月7日,天皇召见铃木,面谕:

派遣特使,携带天皇亲笔信,赴莫斯科请苏联斡旋和平。

10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派近卫文麿去莫斯科。7月11日,佐藤会见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再三请苏方对日本提议表态,莫洛托夫回答:在未详细研究之前,不能给予答复。

12日,东乡电告佐藤,要求苏联发给近卫与随员入境签证,并说,在避免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下,日本愿意和谈。

7月13日,莫洛托夫以即将赴波茨坦参加会议为由,拒绝接见佐藤。

佐藤只好于当晚拜会副外长洛佐夫斯基,面交天皇结束战争提议及派近卫使节要求苏方同意的文件。

7月18日,苏联外交部复函佐藤大使:

关于日本天皇通电中所述,仅具一般形式,而无任何具体提议。苏联政府对于特派使节近卫公爵之使命何在,亦不明了。因此,不能作任何确定答复。

21日,东乡外相再电佐藤说明:

近卫特使将面陈具体的意见,并将商议战时及战后日苏合作关系事宜,请求苏联尽力斡旋和平。苏联仍不作肯定答复。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堵住了日本有条件地议和之路。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其杀伤威力,引起了日本朝野的一片惊恐。

但日本要员仍把希望寄托在佐藤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的会谈上。

8月5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回到莫斯科,佐藤立刻要求会见莫洛托夫,约定在8月8日夜会晤。

佐藤按时到苏联外交部,莫洛托夫向他宣读一个简短的照会:

“鉴于日本拒绝投降,同盟国向苏联政府建议,要求苏联政府参加反对日本的侵略战争,……苏联… 接受同盟国的提议,并参加同盟国本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

苏联政府宣布:

从明日即8月9日起,苏联政府将与日本政府进入战争状态。”

9日上午4时,日本同盟社收到了苏联塔斯社发布的消息。10日上午,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正式送交宣战书。

这样,日本所希望的苏联出面斡旋、结束战争的幻想彻底破灭了,日本侵略者必须在接受《波茨坦公告》或者被彻底摧毁二者之间作出选择。

(正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狱,缪斌见狱友:我很快会出去;出狱,典狱长:恭喜,今天高升
日本新首相拜见天皇…
日本天皇和首相谁更大?看完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天皇夫妇和首相去了日本的方舱
末代皇帝溥仪人生五段历史时期的“六姓家奴”史
日本战败投降真是无条件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