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汉王朝:张汤治狱创故纵法,汲黯刚直不屑趋承


  只有废后陈氏心尚未死,暗思,老母做出这般歹事,尚能巧计安排,不致获谴,自己倘能得人斡旋,或能挽回君主之意亦未可知,犹记从前在中宫时,尝闻武帝称赞司马相如,因此,不惜重金,买得一赋,命宫人日日传诵,冀为武帝所闻,感动旧念。那知此事与乃母不同,乃母所为,无人作梗,自己有一卫氏在内,做了生死的对头,怎肯令武帝再收废后?所以“长门赋”虽是佳文,挽不转汉皇恩意,不过,陈氏的饮食服用,总由有司按时拨给,终身无亏。到了窦太主死后,陈氏愈加悲郁,不久亦即病死了。
  话分两头,且说陈废后巫盅一案,本来不至株连多人,因有侍御史张汤参入治狱,主张严酷,所以锻炼周纳,连坐至三百余名。张汤系杜陵人氏,童年敏悟,性最刚强。乃父尝为长安丞,有事外出,嘱张汤守舍。张汤尚好嬉戏,未免疏忽。至乃父回来,见厨中所藏食肉被鼠啮尽,不禁动怒,把张汤笞责数下。张汤为鼠遭笞很不甘心,遂熏穴寻鼠。果有一鼠跃出,被张汤用铁网罩住,竟得捕获。穴中尚有余肉剩着,也即取出,戏做一篇讼鼠文,将肉作证,处他死刑,磔毙堂下。父见他讼鼠文辞,竟与老狱吏相似,暗暗惊奇,当即使习刑名抄写案牍。久久练习,养成一个法律家,后来为中尉宁成掾属。宁成为有名酷吏,张汤不免效尤,习与性成,尚严务猛。后来入朝为侍御史,参与治巫盅一案,不管人家性命,一味罗织,害及无辜。汉武帝还道他是治狱能手,升任大中大夫,同时,又有中大夫赵禹,亦尚苛刻,与张汤交好,张汤尝事赵禹如兄,交相推重,武帝遂令两人同修律令,加添则例,特创出见知故纵法,钳束官僚。凡官吏见人犯法应即出头告发,否则,与犯人同罪,这就是见知法。问官断狱,宁可失入,不可失出,失出便是故意纵犯,应该坐罪,这叫作故纵法。自经两法创行,遂致狱讼繁苛,赭衣满路。张汤又巧为迎合,见武帝性好文学,就附会古义,引作狱辞。又请令博士弟子,分治《尚书》《春秋》。
  《春秋》学要算董仲舒,汉武帝即位,曾将他拔为首选,出相江都。江都王刘非本来骄恣不法,经董仲舒从旁匡正方得安分终身。那知有功不赏,反且见罚,竟因别案牵连,被降为中大夫。无非是不善逢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辽东高庙,及长陵高园殿两处失火,董仲舒援据《春秋》,推演义理。属稿方就,适逢辩士主父偃到访,见着此稿,竟觑隙窃去,背地奏闻。汉武帝召示诸儒,儒生吕步舒,本是董仲舒弟子,未知稿出师手,斥为下愚。主父偃始说出董仲舒所作,且劾他语多讥刺,遂致董仲舒下狱,几乎论死。主父偃之阴险如此,怎能善终?幸武帝尚器重董仲舒,特诏赦罪,董仲舒乃得免死。但中大夫一职,已从此褫去了。
  先是菑川人公孙弘与董仲舒同时被征,选为博士,嗣奉命出使匈奴还白武帝,不合上意,没奈何托病告归。至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复征贤良文学诸士,菑川国又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年将八十精神尚健,筋力就衰,且经他前次蹉跌,不愿入都,无奈国人一致怂恿乃襆被就道,再至长安,谒太常府中对策。太常先评甲乙,见他语意近迂,列居下第,仍将原卷呈入。偏武帝特别鉴赏,擢居第一,随即召入,面加咨询。公孙弘预为揣摩,奏对称旨,因复拜为博士,使待诏金马门。齐人辕固时亦与选,年已九十有余,比公孙弘相貌还要高古。公孙弘颇怀妒意,侧目相视。辕固本与公孙弘相识,便开口告戒公孙弘道:“公孙子,务正学以立言,毋曲学以阿世!”公孙弘佯若不闻,掉头径去。辕固老不改行,前为窦太后所不容,此次又为公孙弘等所排斥,仍然罢归。独公孙弘重入都门,变计求合,曲意取容,第一着是逢迎主上,第二着是结纳权豪。他见张汤方得上宠,屡次往访,与通声气。又因主爵都尉汲黯,为武帝所敬礼,亦特与结交。
  汲黯籍隶濮阳,世为卿士,生平治黄老言,不喜好烦扰,专喜谅直。初为谒者,旋迁中大夫,继复出任东海太守,执简御民,卧病不出,东海居然大治。武帝闻他藉藉有声。又诏为主爵都尉,名列九卿。当田蚡为相时,威赫无比,僚吏都望舆下拜,汲黯不屑趋承,相见不过长揖,田蚡亦无可奈何。武帝尝与汲黯谈论治道,志在唐虞,汲黯竟直答道:“陛下内多私欲,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盛治呢!”一语中的。武帝变色退朝,顾语左右道:“汲黯真一个憨人!”朝臣见武帝骤退,都说汲黯言不逊,汲黯朗声道:“天子位置公卿,难道叫他来作谀臣,陷主不义么?况人臣既食主禄,应思为主尽忠,若徒爱惜身家,便要贻误朝廷了!”说毕,夷然趋出。武帝也未尝加谴,及唐蒙与司马相如往通西南夷,汲黯独谓徒劳无益,果然治道数年,士卒多死,外夷亦叛服无常。适公孙弘入都待诏,奉使往视,至还朝奏报,颇与汲黯议相同。偏武帝不信公孙弘言,再召群臣会议,汲黯也当然在列。他正与公孙弘往来,又见公孙弘与已意见相同,遂在朝堂预约,决议坚持到底,公孙弘已直认不辞。那知汉武帝升殿,集众开议,公孙弘竟翻去前调,但说由主圣裁。顿时恼动汲黯性子,厉声语公孙弘道:“齐人多诈无信,才与臣言不宜通夷,忽又变议,岂非不忠!”武帝听着,便问公孙弘有无食言?公孙弘答谢道:“能知臣心当说臣忠;不知臣心便说臣不忠!”汉武帝颔首退朝,越日,便迁公孙弘为左内史。未几,又超授御史大夫。
(本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父偃: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公孙弘
公羊大师 董仲舒(5)
[转载]【史海钩沉】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们
厚道人卜式(五千年的点滴)
养猪人做宰相,布衣丞相公孙弘的为官处世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