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首款“民用鱼鹰直升机”只要2000万美元,我国能买来借鉴不?

据航空在线网站10月19日报道,世界上首个多用途倾转旋翼机计划中的第一架莱昂纳多AW609生产型飞机,10月13日在莱昂纳多费城基地完成首次飞行。

说AW609飞机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要说起美军装备服役的全球第一款实战化部署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知道的人可就太多了。因为这是全球第一架能够随时在直升机和固定翼旋翼机之间切换的“倾转旋翼机”,相比常规直升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飞行速度更快、相比常规固定翼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像直升机一样起降。

而AW609飞机就是贝尔和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联合成立的贝尔奥古斯塔航空航天公司,联合开发并面向民用和商业市场的一款类似鱼鹰的倾转旋翼机。其和鱼鹰倾转旋翼机一样,采用了旋翼整体偏转结构,但整体定位上比鱼鹰更小一些。

从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历史来说,当年贝尔公司自主开发的XV15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后,贝尔公司一方面和波音公司联合开发了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同时也和意大利的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打算将这一先进技术推广到民用市场。毕竟倾转旋翼机相比常规直升机在有着相同起降优势的同时,其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00公里/时以上,是常规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的将近两倍。特别是对于民用商业市场能够使用到直升机的客户而言,其选择直升机就是看中起相比汽车更快的速度、更少的出行时间优势,所以这样一款飞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提升一倍以上的倾转旋翼机,在民用商业市场的潜力肯定会非常大。

但或许是合资公司研发资金的原因,或许是贝尔公司一直忙着给美国军方提供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原因,AW609倾转旋翼机相比1989年就首飞的鱼鹰倾转旋翼机,其直到2003年才成功首飞,但往后的近20年间,AW709直升机先后多次出现飞行坠毁等重大事件,这也导致研发进程异常缓慢的AW609直到2022年才终于完成定型首飞,并准备量产交付。

那么这样一架整体技术和鱼鹰完全相同、而且有着鱼鹰倾转旋翼机相关技术的AW609直升机,面向民用商业市场的价格只需要2000万美元,我国能不能采购一批回来借鉴学习一下相关技术呢?

其实关于倾转旋翼机的发展,我国早在2013年的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就首次对外公开过拥有四旋翼的“蓝鲸”倾转旋翼机,其相比鱼鹰起飞重量更大,光是载重量就达到了20吨,是鱼鹰直升机的2倍多。而且其四个旋翼设计也使得其不仅起飞重量更大、同时四个旋翼所产生的升力系数更大,起降距离更短,更适合在两栖攻击舰等空间狭小的地方搭载。

但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任何关于我国在倾转旋翼机方面的研发,以及关于蓝鲸旋翼机的后续发展的相关信息了。这也说明2013年我国虽然对外公开了蓝鲸倾转旋翼机的模型,但介于国内一直没有大功率先进涡轴航发,同时在倾转旋翼技术方面也一直处于空白,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验证飞行,所以蓝鲸项目很可能只是一个计划,而非已经上马研发的新项目。

其实这话并不假,因为按照蓝鲸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载重量20吨计算的话,虽然其采用了四旋翼设计,每个旋翼可以搭载一台涡轴发动机,但起飞重量更大对于涡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更大,保守估计蓝鲸旋翼机所需的涡轴航发,单台输出功率都要超过4500千瓦以上才行。

同时AW609之所以研发了20年才终于定型、准备量产交付,除了研发资金外,还和技术非常复杂有更大关系,因为倾转旋翼机最困难的就是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之间切换的时候,此时旋翼产生的气流要同时满足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推力输出,如果没有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没有先进的飞控系统,直升机在这个切换的过程中很容易坠毁。像量产交付多年的鱼鹰倾转旋翼机每年仍然会因为飞行姿态切换而坠毁。

像全球第一款实战化部署的鱼鹰倾转旋翼机,在其首飞之前,贝尔公司研发倾转旋翼机研发了近30年才终于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量产,而我国对外公开蓝鲸倾转旋翼机,也是在看到研发和测试了近30年的鱼鹰倾转旋翼机在军用领域所突出的优势后,才开始研发此类先进飞机。那么技术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蓝鲸倾转旋翼机一直没有公开任何在研的原因之一。

所以从当前中美局势和发展来看,就算AW609倾转旋翼机公开向民用商业市场交付,以美国政府近20年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种种非公平对待来看,AW609直升机就算出口到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政府也不会允许一架AW609直升机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们想要买一架回家借鉴的可能性完全为零。

当然对于我国而言,没有借鉴、学习的渠道,不代表我国就没有这方面研究,的确蓝鲸项目只是一个未来展望,但从2013年蓝鲸出现后,国内相关企业就已经在研发和技术攻关这种双发旋翼机技术,比如倾转旋翼机最为核心的倾转可控技术,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团对外公开的彩虹-10旋翼机就采用了倾转旋翼技术。虽然只是一架起飞重量几百千克的小型无人机,但只要技术原理我们学会了,将其放大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同时对于倾转旋翼机所需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问题,其实对于我国而言,也已经不再是任何问题。像此次首飞成功的AW609直升机所采用PT6C-67A发动机,其实就是我国直-10原型机装备的加拿大普惠公司PT6C-67C发动机同一机型,只是在最大输出功率上略有区别。而现阶段我国专为直10研发的涡轴-9发动机、直20装备的国产涡轴-16先进航发无论是输出功率还是整体性能表现都比PT6C-67系列发动机先进的多。也就是说在旋翼倾转技术原理和先进涡轴发动机都有的情况下,我们也具备研发属于我们的“倾转旋翼机”了。

当然蓝鲸四旋翼重型倾转旋翼机对于我们而言,也不再是问题,因为其四旋翼倾转和两旋翼倾转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前者是双倍罢了。特别是在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方面,早前我国就在珠海航展上对外公开过在研的5000千瓦大功率涡轴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未来不仅会成为我国重型直升机的装机动力,同时也可用于蓝鲸倾转旋翼机项目。而这款发动机的变形国产AEP500涡桨发动机,已经装备在新舟-700民用支线客机上试飞,同时也很有可能是海军在飞的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装机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短尾隼”直升机与美国“鱼鹰”谁更好?
莱昂纳多验证倾转旋翼机新技术
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
卡-22直升机
盘点全球重型运输直升机
美军的经典直升机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