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吴春秋01:盘庚迁都殷兴盛 残义损善商败亡

一、盘庚迁都殷兴盛残义损善商败亡

斗转星移,季节变更,盛极必衰,衰久必盛。时间之箭虽不可逆转,历史轮回却何等相似,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穿越回3600多年以前,成汤灭夏以后,建立了伟大的商王朝,国都建在亳(音bó,今河南省商丘市)。然而商朝经过内外纷争,盛衰更迭的“九世之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也逐渐地衰落了下去。见此情景,一些原来臣服于商朝的少数民族和众部落也都纷纷反叛,不服商管,商朝处在岌岌可危的地位,不得不屡屡迁徙,以躲避内忧外患。

公元前1326年,商朝十七代王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南庚也无妙法,只得再次迁都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这奄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放牧。然而也没撑过几年,仅过去两代商王,商朝的一些贵族又故态重萌,他们大肆收敛民脂民膏,势力和欲望逐渐膨胀,甚至还有弑君篡位的萌芽。

当时轮到盘庚做商王。盘庚是一位很有远见和才能的人,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再次举国迁徙。他先派人四处考察地形,最后发现黄河对岸的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土地非常肥沃,自然环境跟当时的旧城都奄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情况都要好很多。于是便带领平民和族人,渡过黄河,把都城从奄迁到了殷。

盘庚定都于殷后,加大力度整顿商朝的政治,衰败的商朝开始出现了转机,老百姓安居乐业,很快安定下来,还以殷民自称。从那以后,商朝就再也没迁过都,商朝因此被称为“殷商”。事实证明,盘庚迁殷是殷商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的王朝,扭转了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时光荏苒间,已是公元前1098年。商朝第三十二任君王——帝辛出世,他就是后来被周武王谥封为商纣王的末代商王。据说帝辛出生时就与众不同:肤色花杂犹穿蟒衣,胸口通亮犹揣日月。管祭祀的官员一见,惊为天人,对当时的商王帝乙说:“这个孩子乃是天上帝王之子转世,天生有撼岳神力,他日一定会大统天下!”

没想一语成真。帝辛果真从小就神武非凡、臂力过人,他能够独手跟野兽搏斗,伸手可接梁柱。不仅如此,他还聪明过人能言善辩,反应也极其敏捷。因此深受帝乙的喜爱,连王叔比干也十分赞赏和偏爱他。

帝乙临终时,力排众议,而采纳了比干的建议,把王位传给了帝辛。

继位后的帝辛确实不负所望,他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灌溉排水等比较高级的农耕技术,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大兴手工业,国力迅速强盛起来。四海诸侯见了遂纷纷顺从拥护,形势比较安定。然而江淮间的一些东夷人,却并不愿服从商朝,不仅不服从,还不时地侵入中原,威胁着商朝的统治。

东夷其实是东方几个部落名族的泛称,他们自持骁勇善斗,不服商管。帝辛的父亲帝乙在位时就曾针对东夷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但是一直未能取胜。为了彻底制服夷人,树立自己的威望,帝辛决定御驾亲征,征伐东夷。

在出征之前,帝辛仔细分析了父亲不能取胜的原因。最后,他想出了改良武器增加战斗力的办法。他亲自设计了一些器械样品,铸造成大量的青铜箭镞。这些武器既精巧又锋利,杀伤力很强。另外,帝辛还把一些驯服后用做苦力的大象也派上了战场。

再说东夷人,其实也就是一些散兵神勇,乌合之众,擅长的只是游击战术。几时见过如此声势浩大的战阵?因此,当精锐的甲胄象阵和强大的商军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根本无力抵抗,只有仓惶逃跑,不战自败。在商军强大的打击下,东夷的军队溃不成军,大批大批的夷人被战死或成为俘虏。

商王帝辛首战告捷,志得意满,决定回国。但为了不让夷人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帝辛留下了主力商军,继续追击东夷参与势力,自己只带了小队人马回国。为保证援军和粮草能够长期顺畅地供应,帝辛几乎倾了举国之力,还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增强运输能力。

由于战争不断的胜利,一批批战俘不断地拥向离宫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变成了商朝的奴隶,而常年的战争也消耗了商朝大量的兵源和劳动力。这时,帝辛突发奇想,大胆创新,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参军作战。还把当中的优秀者选拔出来担任管理人员,因此重用了大批奴隶兵。相比之下,一些根正苗红的商室王族反倒被搁置一旁,得不到重用。这让一些王室子弟非常纠结,心里逐渐有了不满之心。

强势、权利大都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常年的征伐胜利,使得帝辛难免居功自傲,逐渐变得刚愎自用、独立专行起来。他认为天下没有人能高过自己,自信上天会保佑他,谁也不能反对他。接着,帝辛对生活的要求也跟着高了起来,挥霍的点子也多了起来。

商先王帝乙曾为了对付东夷,在朝歌建了一个陪都,本来是用来观察敌情用的,谁知帝辛却把这变成了一个游乐的胜地。帝辛在朝歌建了一座周长三里、高五丈的鹿台。鹿台上建起巍峨的楼宇,秀丽的亭阁,豢养着大批貌美如花的佳丽。从此后,帝辛朝朝歌舞升平,夜夜美酒畅饮。

在众多的美女中,帝辛特别宠爱一位名叫妲己的女人。这妲己,仙姿玉色,妖冶柔媚,窈窕无双,艳美无敌,真可谓:此女本应天上有,不知为谁落人间。帝辛陷入了妲己的柔情蜜意里,不能自拔。为了讨得美女的欢心,帝辛命人在朝歌附近的苑囿里挖了许多大池子,池内放满甜酒,谓之酒池;又把煮熟的肉挂在酒池周围的树上,君王美女游荡其中,饮酒吃肉,纵情狂欢,好不快乐,这就是有名的“酒池肉林”。

帝辛的这些行为招致以微子为首的王室人员的不满,纷纷向当初立挺帝辛为王的王叔比干反映。比干迫于压力,便一次次地谏言帝辛。但此时的帝辛已经听不见任何人的任何一个字,包括王叔比干的话,他觉得放眼天下,没有一个理解自己的。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比干仍然一谏再谏,终于惹怒了帝辛。盛怒之下的帝辛,竟把比干处以剖腹剜心的极刑。满朝文武无不吓得噤若寒蝉,谁敢上前说半个字?

后期的帝辛王不仅在享乐方面点子极多,在镇压和制裁方面也是新法迭出,手段无穷。

且说当时有一个部落叫做周族的,本是赫赫夏朝的后裔。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到岐山后定居了下来,这个周族被商王封为“西伯岐周”。到了古公的孙子姬昌继位时,周部落已经逐渐强大。这姬昌喜欢吹牛,经常吹嘘自己会算卦,知晓过去未来,当时人对这种卦术大都深信不疑,对姬昌也非常尊敬。姬昌便开始不知天高地厚起来,竟胆大包天地算出“商朝就要灭亡,帝辛不得善终。”的卦象来。

这种言论被告密者泄露,帝辛知道后自然是暴跳如雷,立马下令把姬昌抓起来,关入死牢。姬昌这才突然惊醒,知道祸已从口出,可为时已晚。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着重礼向帝辛求情,结果不仅没救得父亲,反而把自己的命给丢了。帝辛杀了伯邑考,还用他的肉做成包子送去给姬昌吃。姬昌明知道吃的是自己儿子的肉,也表现得不怨不恨,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终日闭门思过。最终得到了帝辛的原谅,在被囚禁了七年后,得以释放回国。

殊不知这些都是姬昌蒙蔽帝辛的假象。姬昌回国之后,下决心一定要讨伐商朝。他访得隐士姜子牙辅佐自己,不断扩大周族的势力范围,并抓紧修德养政,偷偷地演兵习武,等待复仇的机会。可由于年事已高,又操劳过度,不久就病故了。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在这种仇恨的熏陶下接过了父亲的报仇之剑。

姬昌虽故,可给儿子姬发留下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基础,加之还有周公旦的辅助,一切仍然是井井有条,处在蓄势待发的地步。

周公旦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姬发的弟弟。虽其貌不扬,但他天性聪慧,异于常人,以多谋善断而出众。兄弟俩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军事上姬发指挥,战略上则依仗周公旦运筹。

武王听从周公旦的建议。对内,礼贤下士,继续重用姜子牙为军师,拜周公旦为太宰;对外,采取手段拉拢联合更多诸侯加盟,以孤立商王朝。武王的仁政爱民与晚年帝辛的腐败残暴相比,自是存在了一定的优势,于是便有一部分的诸侯选择了武王。

经过长期认真的策划和准备,武王最终联合了八百诸侯。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式开始了伐殷灭纣的东征。在孟津与诸侯会盟的时候,武王鼓动大家说:“伐纣是顺从民意,势在必行;而且从我们的占卜来看,克商必胜!”

可等到士兵们情绪高涨,众诸侯群情激昂之时,周公旦突然接到探子密报:这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已经惊动商朝,如今对手已有戒备。见此情景,周公旦随即灵机一动,便对众诸侯说,此次行动其实是自己预先安排的一次军事演习而已,真正的伐商战争待自己请示好上天再做行动。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诸侯会孟津”。虽然伐商行动并未实施成功,但是通过这次军事演习,周武王已经明白,商王已是众矢之的已遭众诸侯孤立,灭亡是早晚的事。

在等待中又过了二年。这天,周武王得到密报,说那商纣王越发昏庸残暴,不仅杀了劝谏的忠臣比干,还囚禁了学者箕子,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连商朝的太师、少师这些国戚也都坐不住了,他们带上祭器连夜出逃了。

祭器少了以后,帝辛大怒,又杀了一些无辜,最后,还迁怒于胞兄微子,指责他:“祖宗的祭器丢了,作为商朝后裔,你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微子觉得非常冤枉,又不敢辩解,反叛之心便在心底开始萌芽。于是偷偷给武王带来信息,表示愿意充当周朝伐商的内线。

周武王喜不自胜,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派人到各个诸侯国下通知说:“殷纣王罪大恶极,上天有令:不得不讨伐了!”众诸侯早已准备充分,随即积极响应,纷纷赶来与周师会合。连同武王的军队共二十万大军,全部屯兵在商都朝歌的郊外——牧野。

战争一触即发,商王帝辛此时作了什么准备呢?

帝辛听说周武王带兵前来讨伐,赶紧也调动了七十万大军抵抗。由于商朝的主力部队都在外征伐东夷,这七十万大军多数是由奴隶兵临时组成的。帝辛忘了他们身为奴隶,本身就缺乏斗志,有的甚至还希望周武王快点攻入朝歌,说不定自己的命运会有所改变。所以,看到武王手挥大钺,带领着千军万马奔驰而来时,心里早就有了退意。当大军冲到跟前,他们毫不犹豫地掉头回跑,不仅背叛了帝辛,还倒戈为武王当了带头兵。

前面的商朝奴隶兵倒戈相向于昔日的战友,后面的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措手不及,虽然拼死反抗,可兵败如山倒,时局大乱,无力回天。一些拼命死抗的殷商军民无不被周军秋风扫落叶般杀戮,一时间血流漂杵,尸横遍地……

帝辛眼见败局已定,后悔不迭,可这世上自古以来都是没有后悔药的。帝辛带领残部且战且退,最后退至朝歌,登上了他曾经耗尽国力修建的鹿台。帝辛欲哭无泪,长叹一声,命人捧出准备百年后驾鹤西去时穿的殓服,穿戴齐整后,掩面纵身跳进了火海!

就这样,商纣王帝辛亡于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将近六百多年的商朝,也自此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王朝的奠基者-周公旦
人所不知的周厉王:周厉王为什么要改革?
商朝大事记
中国历史脉络之——夏商周时期
周易中”帝乙归妹”是什么意思?
历史千人册(31-4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