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省六部制与集体宰相制,确保李氏王朝长治久安的秘密武器

说到唐代,不少人肯定能够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贞观之治,其实除去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社会长治久安之外,在李治与武则天共同执掌唐朝社会的过程中,唐王朝的经济发展与军事外交都十分强盛。

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一个人治社会,能够让国家实现长治久安,能够让百姓生活富足安康不仅需要英明神武、深谋远虑的国君,更需要一个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具备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的社会行政制度。唐王朝凭借着三省六部制与集体宰相制从隋末动荡的风云变幻中突围而出,最终奠定了李氏王朝数百年的基业。可以说,三省六部制与集体宰相制是当时李氏王朝长治久安的秘密武器。

三省智囊团

说到三省六部,免不得要提起“分权制衡”这个词,将偌大的权利通过合理分配,让人人各司其职,让事物运行有条有理,这可不是李氏父子的专利,而是他们从老祖宗那里借鉴来的智慧结晶。

三省六部制虽说是经由在李氏王朝的良好运行才最终被人民百姓所熟知并最终凭借其强横的统治实力与高效的政事运转而成为古代最基本的官僚机构形式,但是最早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早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时候,这种政治制度就已经开始运转了。

而且从三国时期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运用、发展与演变,三省六部制这一官僚机构形式慢慢的顺应时势而变,到李氏王朝时,三省六部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制,在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运行特色下开始发挥它在李氏王朝数百年统治下的重要作用。

三省六部制可以从表层文字进行拆分。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从分管的职务上来看,这三省是完全平级的,但是在处理政务时却各有侧重且相互之间彼此制约。

  1. 秘书长中书省

总的来说,三省是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产生与发行部门,国家一切政事文件都要从这三个部门中产生并下达到各个下层单位。中书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皇帝想要颁布政令,中书省就开始草拟诏书,汇总皇帝的各类想法并把皇帝的想法加以补充,之后将拟定好的政策文书对各部门进行下达。

  1. 董事会议门下省

不过在下达之前,中书省的文书需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如果说中书省是皇帝身边的秘书长,掌握着下达政令的行政大权,那么门下省就是定期开办的董事会议,针对中书省下达的各项政令进行审核,及时将中书省草拟诏书中的各个漏洞、欠缺之处及时补充完整,或直接把不甚合理的政令驳回中书省,面子大到皇帝都对这个部门愁得慌,但是又对它无可奈何,毕竟从实际效用来看,门下省的存在缺失减少了很多政策上的失误决断,为李氏王朝的长治久安贡献了汗马功劳。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让皇帝恨得咬牙切齿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一个部门。当臣子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圆满了。上对得起皇权高峻,下对得起黎民百姓,问心无愧又不用担心自己脑袋上的乌纱帽会被皇帝一怒之下摘了,可谓工作生活两得意,志得意满笑春风。

门下省的诸位官员之所以能够如此优哉游哉的审核政令,查缺补漏并胆大包天的公然“抗旨”其实归根结底还在于自唐太宗李世民到李治的开明统治。大家所熟知的魏征作为古今有名的“诤臣”那可是将直言敢谏的魄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生上奏两百余次不说,就连唐太宗想修个庙宇,举行“封禅大典”都被魏征四月之内连上四折而就此作罢。所以说,一个魏征已经让唐太宗时时鞠躬自省,更别说是一堆“魏征”了。

  1. 总经理尚书省

中书省是秘书长,门下省是董事会议,尚书省则像总经理,鞠躬尽瘁任劳任怨的充当着朝廷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的角色。简而言之,尚书省就是唐代的最高执行机关,朝廷要下达的所有政令都是经由这里被推行到全国各地的。在上文中看起来十分志得意满的门下省由于最终决定权过于霸道,惹得皇帝心生不满,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因此决定权在唐太宗时期就被废除了。所以门下省可以说是昨日的辉煌,而尚书省则是今日的新秀,手握实权还得皇帝信任,好不风光。

二、六部铁甲军

作为唐代最高的执行机关,尚书省在门下省日渐衰落的时局中扛起了安邦定国的大旗,率领麾下六部诸官为国家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从唐太宗时期开始,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转而以左右仆射长代为监管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对国家政令的执行情况。所以说,尚书省不仅承担了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还顺带着要监督下级机构的工作履行情况并定期向皇帝汇报,可不就是要向总裁打报告的总经理嘛?

由于管辖范围太大,加之种类繁多,因此尚书省下又设立了六个部门,这六个部门就像六支军队一样为李氏王朝的长治久安贡献了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吏部、礼部、刑部、兵部、户部、工部个个骁勇善战,分工明确,把国家的政令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价值。

三、多个宰相齐献力

自古以来相权君权之争可谓势同水火,两不相让,历朝历代皇帝都对宰相极为忌惮并屡次废除宰相这一官职。但是唐王朝反其道而行,利用集体宰相制度让多个宰相共同议事。这样做既然人才资源不会被随意浪费,得到了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又避免了一个宰相独大的局面,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经典台词在唐王朝可是行不通的。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让唐代王朝的政治决策权和行政权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分离,并且三省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既互相配合又各司其职,国家这台大机器由此能够良好的运转下去,不会随便被恶意破坏。而在集体宰相制下,三神的长官其实都可以被称作宰相,这样的话在宰相的权力既不会集中到一人身上,造成一人独大的局面,又不会让权力过于分散,不好集中议事。在君权与相权的对抗中,集体宰相制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有借鉴意义与其独特之处。

对于李氏王朝来说,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不仅很好地避免了相权独大的局面,维护了君主的至高统治地位,而且让更多的力量进入到了影响国家重大决策的智囊圈中。国家大事不再只由皇帝与单个宰相相决定,而是打破了以往的政治决议壁垒,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保证了施行政令的正确可行性。

关于三省六部与西方的三权分立极为相似这一点,其实可以这样说,两者之间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从本质上来说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统治形态。

从门下省权力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看出,虽然门下省作为审议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皇帝与中书省下达决策的失误之处,但是由于其最初的最高决策权触犯了皇帝的至尊统治地位,因而在唐太宗时期就被迫失去了这一权限。表面看起来门下省似乎是不受其他任何部门的约束与管理,但是实际上,门下省的官员在后期除了上奏言事之外没有任何实权。以往直接拒绝皇帝政令的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后期的李氏王朝统治者在纸醉金迷中渐渐骄奢淫逸,不能居安思危。大兴土木,酒池肉林的生活让百姓怨声载道,而此时本该承担监察帝王责任的门下省却毫无办法,只能任皇帝任性妄为,为了美人美酒耽误国事,最终落得亡国的悲剧。所以说,在三省六部制施行的过程中,虽然行政制度有所发展,但是中国社会还是处于人治社会的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如果皇帝广纳言路、虚心听谏,那么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如果皇帝荒淫无道、不思进取,那么国家只能在百姓怨声载道的过程中由盛转衰。

结语

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则是建立在法治社会基础之上的,因此区别于三省六部制强调的决策、审核和执行,西方的三权分立更多的是在强调立法、司法和行政。我们不能说三省六部制相较于三权分立是落后的,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至高无上的君权以及人治社会才是客观存在的因素,而三省六部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人治社会的发展,让李唐王朝可以长治久安的度过百年的统治时期。

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其适合施行的时代背景,李氏王朝的统治背景下,三省六部制与集体宰相制确实是助其长治久安的秘密武器。对于今天保证各部门之间合理分工、高效运转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唐代的宰相制度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一部中国政治史,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相爱相杀史
浅析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唐朝为何宰相泛滥?唐朝宰相和其他朝代的有何不同?
<h3 style="color: rgb(0, 0, 0);">唐代的权力制衡</h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