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71)列宁格勒突出重围(3)

1月20日,清晨的微光中,锡尼亚维诺高地巨大的屏障像磁铁般吸引了正在通过第5工新村撤退的德军士兵目光。

那就是他们的目标,赶到那里就能获救,他们排成松散的队形,端着武器穿越沼泽地的目的地。

德军士兵在深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只要苏军隐蔽在茂密的灌木丛或雪墙后的机枪响起,他们便立即趴倒在地面上任何一个凹陷处。

然后,在同伴火力的掩护下,他们一米接一米,小心翼翼地向前爬去,摸出手榴弹,投弹!一道闪烁,一声巨响过后,继续后撤!

到达锡尼亚维诺高地前,他们在弹坑中消灭了不少苏军士兵。随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1月20日,许纳尔的部下终于跌跌撞撞地进入德军防线,第151和第162掷弹兵团辖下的各个连队只剩下30~40人,第162掷弹兵团第1连,1月15日投入战斗时的兵力是128人,现在只剩下44人。

战壕里的德军士兵

师长许纳尔中将同样突围而出,并于4月18日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此后他又担任过第416步兵师师长和数个“要塞区”司令职务,1945年5月,他被英军俘虏,1947年获释。

负伤的德雷塞尔中尉用一根自制的拐杖支撑着自己,步履蹒跚地带着部下,走过德军的第一道警戒线。守在这里的是第96步兵师的工兵,他们正忙着在锡尼亚维诺高地北翼的主防线前埋设地雷。

他们迎接了德雷塞尔和他的部下,这群第287掷弹兵团第5连的士兵们从利普卡而来。

接着,工兵们陷入了沉默,是该把路让出来让他们继续后撤,还是让这些突围出来的德军士兵重新进入阵地。

工兵们能看出,该连的许多人失踪了,他们也看见,眼前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扎着血淋淋的绷带,能靠自己双脚站立着的人,寥寥无几。

德雷塞尔赶到临时营部报到时,他看见营部里只有团副官阿尔布雷希特上尉。

营长、营副官不见踪影,大多数连长不是阵亡、失踪,便是负伤,全营只剩下80人。

团副官阿尔布雷希特对他说道,“这条从涅瓦河的戈罗多克穿过瓶颈地带,越过锡尼亚维诺高地,下降至文格勒在东侧的屏障的防线,无论如何都要守住。”

德雷塞尔点点头,连里的其他人和他一样,这些刚刚杀出重围逃至德军防线的士兵,立即进入了新的防御阵地。

此刻是冬季最冷的日子,摄氏零下35~40度。白天,苏军用大炮和多管火箭炮轰击德军阵地,而在寒冷的夜间,苏军步兵会对德国人刚刚建立起、尚很薄弱的防线,反复发起冲锋。

苏军不惜一切代价想拿下锡尼亚维诺的制高点,但德军守住了他们的新阵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投入了从瓶颈地带北部突围出来的那些德军部队,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其他部队,可用于防卫涅瓦河南端这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高地。

德军在狭长通道最北端的拉多加湖沿岸地带实施的撤退,大约有8万名士兵获救,其中包括近2000名伤员,被迫丢弃的重武器均已炸毁。

苏军几乎未缴获任何战利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没能抓获俘虏,苏联宣布获得了胜利,但没有提及俘虏和毙伤人数。

德军撤离拉多加湖南岸以及利普卡、施吕瑟尔堡等地,对苏军来说,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成就感——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已被打破。

的确,苏军最高统帅部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获得从沃尔霍夫前线至施吕瑟尔堡,一条5~7英里宽的通道,一道狭窄的泥煤沼泽地穿过这条通道,形成一条细小的道路通往涅瓦河。

可是,列宁格勒已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建立起一条陆地通道,尽管狭窄,仍可被当做“生命线”。

希特勒的计划是封锁、围困这座城市,逼其就范,但是,他在北翼整个战略所依仗的这个计划,失败了。

向德军发起攻击的苏军士兵

当然,德国在东线北翼的盟友芬兰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军事行动依赖于德国人的进展,而这样子,芬兰对其德国盟友的信心发生动摇。

希特勒的计划失败后,芬兰的卡尔·古斯塔夫·冯·曼纳海姆元帅原打算,待被围的列宁格勒陷落,立即将他置于卡累利阿封锁线上的军队调出,转而进攻摩尔曼斯克铁路线。

这样一来,苏联重要的北部交通线将被切断,而美国运来的大批物资,使用的正是这条线路。失去美援物资,苏联将陷入经济困境,苏军最高统帅部的进攻势头也将被严重削弱,可是,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了。

苏军在拉多加湖岸边取得的成功,在政治上却是个重大的胜利。不过,苏军统帅部未能完成其第二次拉多加湖战役的重大战略目标。

本来,他们希望沿一个宽大的正面,粉碎整个德军防守的瓶颈地带,至少要杀至基洛夫铁路线,包括姆加,为被围的列宁格勒确保一条安全的陆地通道,并使其最终获救。

但苏军未能实现这一目的,苏军对锡尼亚维诺高地的进攻失败,那里的地面上布满了弹坑,列宁格勒的守卫者、军事委员会委员日丹诺夫中将形象地说,他获得了一条细窄的乡间土路,而不是一条宽阔的公路。而且,他得到的是一条薄弱的补给路线,德国人的大炮甚至能控制这条路线,因为从锡尼亚维诺高地,德军前进炮兵观测员可以俯瞰远至拉多加湖的整片区域。

因此,从物质角度看,苏军最高统帅部只获得有限的胜利,但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却极为高昂:

他们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突击第2集团军和第67集团军,光是坦克便损失了225辆,也就是说,7个坦克营被报销,而在人员方面的伤亡则难以统计。

但是,这个胜利给苏联人民及其盟友带去的心理效应,完全抵消了苏军遭受到的巨大损失,对胜利的信念和对最高领导层的信心获得极大的鼓舞。日丹诺夫成功地将打破列宁格勒包围圈的胜利变为一场全苏联的欢庆。

1943年1月18日夜间,就在列宁格勒广播电台要求听众们做好收听一份特别公告的准备之际,包围圈被打破的传闻,已席卷了整座遭受重创的城市。

没有人去睡觉,第一批旗帜已挂了出去。那些单调的建筑物,缺乏抵御寒风的木栅板的窗户内传出留声机播放的音乐声,希望再次被点燃——让这座城市遭受的苦难尽快结束吧。

午夜时刻,确切的消息来了,列宁格勒广播电台的公告以这番话作为开场:

“包围圈已被打破。为这一天,我们已等待了很久,但我们知道,它必将到来。正如我们在没有任何仪式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亲人葬入公墓冰冷的土地,向他们告别时发下的誓言那样:'封锁必将被打破!’”

苏军未能到达基洛夫铁路线,但这一失败很快便得到补偿:没用25天,苏军铁路工兵便修建起一条22英里长的临时铁路线,跨过沼泽,沿拉多加湖湖岸,从波尔加米至施吕瑟尔堡,再从那里跨过一座临时桥梁,最终与列宁格勒铁路线相连接。

当然,这条线路很容易被德军某天发起的进攻所切断,这一点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

2月6日,这条军用铁路线投入使用,不过,列宁格勒仍是一座遭到包围和围困的城市,狭窄的通道,其宽度不超过8~12公里,其临时铁路线,无法确保这座要塞城市的正常补给。

这一情况,迫使苏军统帅部在拉多加湖南岸这片被鲜血浸透的战场上继续作出努力,以便实现其战略目标——基洛夫铁路线和姆加这一交通中心。

战斗因此而继续。

现在说说之前的一个插曲,在德军防线上,保障德军撤退的过程中,还有两个阵地发挥的作用明显,这就是戈罗多克支撑点及其医院和涅瓦河上的发电站,另一个是第366掷弹兵团在第七工人新村的强化阵地,根据该团团长的名字而被称作“文格勒屏障”。

德军机枪阵地上的机枪手

戈罗多克医院已成为一片废墟,主体建筑被彻底摧毁,但第240工兵营第3连的士兵们在布伦德尔中尉的带领下,据守着这片残垣断壁,并击退了苏军的多次进攻。

面对苏军的坦克攻击,他们获得了第240炮兵团鲍尔少校第1营的特别帮助,他们的大炮设在“夏迪斯森林”的南部边缘。

战斗打响后,前进观测员福尔克曼中尉便一直待在医院,指引炮兵火力,通过及时的防御性火力或集中轰击苏军进攻重点,他一次次缓解了掷弹兵和工兵们的压力。

1月17日黄昏,凭借福尔克曼中尉提供的准确数据,德军炮兵连摧毁了苏军在三角林中的一处集结阵地。突然,他们之间失去了联系,德军大炮再未射出一发炮弹。

福尔克曼的无线电操作员一次次呼叫连里的炮兵阵地,但却得不到回复,与团里也联系不上。

炮兵阵地距离这里2公里,2公里——先要穿过医院周围的包围圈,然后再通过暴露在苏军眼前的开阔地。但福尔克曼并未犹豫太久,“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也许他们需要帮助。我去看看。”

福尔克曼往皮带上塞了五颗手榴弹,又把冲锋枪挎在腋下,孤身一人走入夜色中。

他从一棵树后跑到另一棵树后,从一片灌木丛跃至另一片灌木丛,或者隐蔽在弹坑中或是落满积雪的泥煤坑里。

很快,他来到泥煤加工厂的专用铁路线,铁路线后方就是从发电站通往师部的束柴路。

他贴着道路前进,现在要小心点,一定是快到了,随后,他辨认出炮兵第1排的阵地,月光下,那些大炮默默地伫立在胸墙后。

福尔克曼越过胸墙,弯下腰,这才发现阵地指挥官已阵亡,炮手们倒在火炮四周,有的尸体已被炮弹炸成碎片,有的布满了冲锋枪子弹弹孔。

突然,福尔克曼猛地抬起身,他屏住呼吸聆听着。呻吟声再次传来。他小心翼翼地摸到4号火炮旁。他跪下身子,炮架下躺着炮瞄手,冲锋枪子弹使他身负重伤,但还活着。

福尔克曼凑到伤员耳边低声询问。没错,他还有意识,伤员告诉福尔克曼,苏军坦克攻陷他们的阵地时,他一头扑到炮架下,蜂拥而至的苏军步兵将这些德军炮手一一扫倒。

鲍尔少校和连长刚好也在阵地上,他肯定倒在很近处,福尔克曼搜寻着鲍尔少校,终于,他找到了他,但鲍尔少校和其他人一样,已经身亡。

不过,苏军并未破坏这些大炮,他们可能打算将这些大炮拖走,显然,他们认为他们很安全,而且有足够的时间。

时间,福尔克曼想到了时间,他首先匆匆赶至急救掩体,掩体内空无一人连军医和他的医护兵倒在2号火炮旁,已经阵亡。

福尔克曼在入口处发现一具雪橇,这是一具“拉普兰”船形雪橇,配有全套拖曳挽具和毛毯,他将炮瞄手搬上雪橇,再把挽具套在身上,就这样开始了返程之旅。每当雪橇出现颠簸,受伤的炮瞄手便发出呻吟。

尽管此刻是摄氏零下20度,可福尔克曼还是汗水淋漓,苏军巡逻队不时从他行进的道路上横穿而过,福尔克曼一次次扑倒在地,屏住呼吸,并把手捂在伤员的嘴上。

苏军炮兵一直轰击着沼泽和森林,福尔克曼不得不采取规避措施,这使他失去了方向感,现在,他必须加倍小心,以免遭到德军前哨士兵的误击。

终于,福尔克曼中尉听到微弱的交谈声,说的是德语。他高喊起来,几分钟后,他被送至友邻师(第96步兵师)的指挥部。

第96师师长内尔德兴少将惊异地聆听着福尔克曼中尉的汇报,大炮依然完好?那里有些重伤员可能还活着?

于是,他命令师作战参谋德格纳中校立即抽调工兵和掷弹兵,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突击队。

在福尔克曼中尉的指引下,他们赶往被打垮的那个炮兵连阵地,到达那里时,苏军正在那儿,他们想拖走那些德制火炮,福尔克曼的突击队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并将炮兵阵地占据。

这时,另一支德军突击队也赶到了,是第240炮兵团赫兹上校派来的队伍。

黎明前,所有阵亡士兵的尸体都被收集起来,炮兵连阵地再次得到控制,防御被恢复,戈罗多克医院的守军重新获得炮兵连的火力支援。

在炮兵连连长被半摧毁的掩体中,他们发现了蜷缩在电台后,已经负伤的通信兵帕拉斯卡下士。

炮兵阵地的整个战斗期间,他一直守在自己的电台旁,是连部的唯一生还者。

掩体外停着一辆KV-1坦克,不停地开炮射击。帕拉斯卡一次次与团部取得联系,指引其他炮兵阵地对这些苏军坦克实施炮击。他的炮火指引非常出色,以至于苏军的坦克不得不从这里撤离。

后来,第18集团军司令林德曼大将在他的每日晨报中获知了“夏迪斯森林”南部边缘所发生的这一插曲。

他研究着作战态势图,“施佩特,我们的新防线能控制住瓶颈地带吗?”

集团军参谋长施佩特少将还未来得及作出回答,林德曼已接着说道:“我们必须守住锡尼亚维诺高地!监视、骚扰,甚至阻截利普卡与施吕瑟尔堡之间苏军的交通,全靠这些高地。不光如此,一旦丢失这些高地,我们就无法守住姆加。要是姆加落入俄国人手中,他们就将夺取基洛夫铁路线,那么,我们的整个战略目标,围困列宁格勒,会变得毫无意义。”

林德曼大将说的没错,苏军拉多加湖战役的协调者是伏罗希洛夫元帅,他尽了一切努力,并接受了巨大的牺牲,以夺取沃尔霍夫与涅瓦河之间的这些制高点及其阵地,希望能彻底打破列宁格勒包围圈。

苏军的各个师不断对这些高地展开正面进攻,他们冲向第7工人新村和戈罗多克,用各种火炮猛轰这两处,还投入了他们的坦克团,并召集一波又一波的对地攻击机,对这两处德军阵地狂轰滥炸,但这一切均属徒劳。

自1月24日以来,负责指挥通道内所有德军部队的一直是希尔珀特将军,这些部队也被命名为“希尔珀特军级集群”,他放弃了“夏迪斯森林”和第五工人新村南面的泥煤沼泽。新的主防线从戈罗多克径直穿过锡尼亚维诺高地,通向第七工人新村和“文格勒屏障”。

这里的希尔珀特指的是第23军军长,步兵上将卡尔·希尔珀特。“希尔珀特军级集群”实际上就是第54军。希尔珀特后来还担任过第16集团军和“库尔兰”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被俘后,1948年死于莫斯科,最终军衔为大将。

有时候,通道内参与作战的德军师多达十余个,除来自集团军南部战区旧有的东普鲁士师之外,还包括来自列宁格勒包围圈东南部的第5山地师和来自沃尔霍夫的第28猎兵师。

“许纳尔”战斗群守卫着锡尼亚维诺高地最为暴露的东北边缘。他们的工兵和第61步兵师的快速支队遭到极为猛烈的攻击,但却死守不退。在他们左右两侧是另外两个来自东普鲁士的师,第1和第11步兵师,他们与来自西里西亚第28猎兵师的猎兵们一起,同样进行着顽强的抵抗。锡尼亚维诺被摧毁的教堂周围所爆发的白刃战,是这场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面对这个“东普鲁士方阵”,苏军试图经锡尼亚维诺强行突破至姆加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严寒中,暴风雪中,苏军雷鸣般的炮击声中,德军各实力严重受损的连队坚守着他们的战壕、支撑点以及被半埋的弹坑。经过八天连续不停的进攻,苏军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他们已无法更进一步。锡尼亚维诺的泥煤沼泽中布满了尸体。

苏军两个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司令员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看法,“这毫无用处。我们的实力被严重消耗,却依然无法拿下这些高地。实际上,这些高地无法被正面进攻所夺取。德国人大大强化了他们的防御阵地。他们不惜削弱纵深侧翼的兵力,将所有的一切投入到锡尼亚维诺的屏障。而位于沃尔霍夫,位于波戈斯特耶地区,位于列宁格勒包围圈东南角,位于科尔皮诺的侧翼被削弱到危险的程度。那才是我们应该打击的目标。”

这是个合乎逻辑的想法,也是个颇具吸引力的计划——旨在对姆加北部和东部所有德军部队实施包围的一次钳形攻势。

如果这个计划获得成功,苏军不仅能到达基洛夫铁路线,还能将十来个德军师囊入袋中。

斯大林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对战地指挥员们提出的这个计划充满热情,他们开始着手付诸实施,再一次想以太少的兵力来实现太多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德国陆军元帅冯·屈希勒尔(Kuchler)
【苏德战场】1944年十次打击之一列宁格勒进攻战役:炮兵的威力
苏、俄邮品上的列宁格勒战役
《世界军事战争史-250》苏德战争爆发与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苏德战争,苏军为何没有歼灭库尔兰集团?留着扛木头
苏德战争,德军为何不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三路出击更适合闪击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