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英雄瓦岗军领袖魏公李密传--孝和献计,憾未入关

(书接上回--翟让让贤,密称魏公)

孝和献计,憾未入关

炀帝派监门将军泾阳人庞玉、虎贲郎将霍世举率领关内兵马援助东都。柴孝和劝说李密,“关中秦地,山川险固,秦、汉凭之建立帝王之业。如今不如使翟让翟司徒守洛口,上柱国裴仁基守回洛,明公挑选精锐士兵向西袭击长安。攻下京师,基业更巩固,兵势更强盛,之后再向东攻取河、洛,传布檄文,天下就可平定。当今隋失其鹿,豪杰竞逐之,如不早为,必有人先于我们为之,到时就后悔莫及了。”这正合李密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万全之策,密叹息说,“此诚上策,我也考虑已久。但昏主隋炀帝尚在,追随他的兵马还很多,我的部下都是潼关以东人,他们见洛阳尚未攻下,谁又肯随我西入潼关攻取长安?而且诸位将领都出身草莽盗贼,留下他们各争雌雄,这样,大业就失败了。”

说到这里,就要先说下瓦岗军的内部构成了。无他,主要由四大势力组成。第一,瓦岗元老派。以翟让、单雄信、徐世绩、邴元真等为核心。第二,李密为首的蒲山公营,后期发展为魏公元帅府。前期以王伯当、房彦藻、祖君彦等为主,后期加上对其忠心的有勇有节的隋朝降将。第三,隋朝降将。以裴仁基、裴行俨、秦琼、罗士信、程咬金、柴孝和、元宝藏、魏征、贾闰甫等为主。第四,归附的隋末各路义军领袖。以孟让、郝孝德、王君廓、徐圆朗、周法明等为主。

首先瓦岗元老派,为瓦岗军根基,实权派。其中翟让首创瓦岗寨,虽说后来推李密为魏公,但翟让有权设置长史以下官员,地位魏公一人之下,其他百官之上。以翟让为首,声望巨大,众将直接听命于翟让,间接听命于魏公。故密让意见一致,则元老派向心力强,战斗力惊人;密让意见不一,则众将听翟让多而听李密少,毕竟翟让才是其直接领导。所以李密要充分发挥元老派的实力为己所用,必须搞好与翟让的关系,让他甘心为己驱使。但实际上,李密称魏公后,翟让与李密二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翟让以立魏公而傲,李密以翟让难以约束为患。

其次魏公元帅府,李密的倚重所在,能文能武,实力最盛,可以任密驱使;

再次隋朝降将。有战败不得已而降,有交战后诚心而降,有慕名而归附。这些人有的成为了魏公元帅府的文武核心人物,如裴仁基、裴行俨、秦琼、罗士信、程咬金、柴孝和、贾闰甫等,值得依赖;但更多的人只是战败不得已而降,因此忠诚度是不够的,这些人今天可以背叛炀帝而降李密,明天就可以背叛李密而降他人,李密强大时可以锦上添花,一旦有难马上就不为魏公所有。

最后各路义军领袖。说是义军领袖,其实就是群盗出身。起义不为救百姓之苦,不为闻达于当代,只为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你强,我锦上添花;你败,我绝不雪中送炭。以之小打小闹容易,依之力战强敌困难。

综上,以瓦岗军之构成,虽号称精兵强将,百万之师,其实核心只有魏公元帅府和翟让尚在的元老派。再结合当时瓦岗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和孤军深入关中面临的风险,也不能说李密先定洛阳,再定关中就是错的。然乱世之中,群雄并逐,而天下终将一统,暴虐者不能居之,平庸者不能居之,强权者不能居之,有才学者不能居之,有德者不能居之,任用贤才者不能居之,唯天时地利人和兼具者方可居之。历史是残酷的,你很好,你没有错,但王者只有一个,你终将出局。

话说柴孝和献西定关中之策,深合密于玄感起义之时首定关中再定洛阳的初心,但密虑瓦岗军派系复杂,虽为魏公,却无法完全集权于中央,恐其失控,不从孝和之言。孝和为有识之士,趁机说,“既然大军无法西入,我请求轻装秘密前去,观察是否有机可乘。”密大喜,有心腹之人甘冒风险为己解忧,愉快地同意了。于是孝和带领数十骑兵到陕县,有山贼归附者万余人。

当时李密兵势强盛,常常攻入东都西苑,与隋军连连作战,而李密被流箭射中,躺在营中。越王杨侗趁机派段达和庞玉等人连夜出兵,陈兵在回洛仓西北。密与仁基出战,被打败,死伤大半,于是就放弃回洛仓,奔往洛口。庞玉、霍世举把军队驻扎在偃师,孝和的军队听闻李密败退,一群乌合之众,官军尚未考虑围剿,就各自惧怕散去,孝和轻骑回到李密军中。不久左司马杨德方、右司马郑德韬都战死,密以郑颋为左司马,荥阳人郑乾象为右司马。

自此,李密再也没机会考虑入主关中之事。隋末风云变幻,豪杰并起,群雄割据,大事迭出。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6月,唐国公李渊看准炀帝巡游江都被起义军阻断归路,李密大军压境、兵围洛阳、关中兵马前往援救,致使长安空虚之机,以废炀帝、尊代王为策略,北结突厥,东和李密,晋阳起兵,历时5月,斩杀宋老生,降服屈突通,先于密攻下隋朝都城长安,遥尊江都炀帝为太上皇,立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控制潼关天险。没有率先攻占长安,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拥兵虽多、却居于中原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战略纵深又极小,容错率低,这些都成了李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话说李渊晋阳起兵,以书招李密。二者相较,密年轻气盛、心机较单纯、自恃兵精势强,而渊则世事洞明、老谋深算、深谙韬光养晦;密善战胜攻取,渊能运筹帷幄。密自谓天下反隋盟主,以根系本同,呼李渊为兄,请以步骑会河内,当面缔结盟约。渊认为密妄自尊大,但是考虑到自己正要征战关中,与密绝交,就是增添一个强敌。不如阿谀奉承吹捧他,以骄其志,同时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这样好帮自己阻挡成皋之道,牵制东都之兵,而专心一意西征没有援军的关中。即使求得韩信、彭越这样的名将,也不如利用李密。等到关中平定,占据险要,养精蓄锐,再观东都、李密鹬蚌相争,而己坐收渔人之利。于是渊卑辞厚礼,夸密当司牧天下,而自己年老无大志。密以渊为英雄敌手,得渊书非常高兴,对身边将佐说,“唐公推荐我,天下不难平定了。”从此双方信使往来不绝。

攻取黎阳,隋有忠臣

话说密奔洛口仓后,再次统帅大军东进洛阳,与隋军战于平乐园。密左边部署骑兵、右边部署步兵,中间大摆强弓硬弩,同时敲响千面战鼓壮大声势,然后冲击隋军,东都兵大败,再次夺取回洛仓。

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献降李密,密封宝藏为上柱国、武阳公。宝藏派门客巨鹿人魏征写信向李密致谢,请改武阳为魏州,并请求帅所部向西攻取魏郡,向南与诸将会合攻取黎阳仓。密大喜,任宝藏为魏州总管。魏征,年少孤苦贫穷,喜好读书,有大志向,为人洒脱不经营谋生之业;起初为道士,宝藏召他掌管书籍。密爱魏征文辞,故召征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管记事。

柴孝和献西定关中之计,李密没有采纳,对之后瓦岗军的事业发展有何影响?李密与李渊,同为关陇贵族,二者优劣比较如何呢?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瓦岗寨反隋盟主李密:被隋炀帝集火攻击,最后让李渊得了天下
李密的悲哀,受制于瓦岗军,被迫选择攻打洛阳而不能入关
一世美文:李密,战略思想家而非执行家(张剑锋)
李密为什么失败
李密
唐初数一数二的大将,文武双全,却被李渊讽刺,最后还被射成刺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