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3年,邓小平参观毛泽东纪念馆,问:毛主席这句话啥意思?

1973年10月19日,一辆老式的乳白色“吉姆”牌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冲。

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就成了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不过,当时交通不方便,旅游业也不发达,外地人极少来韶山,即便来也是领导干部,普通百姓是很难的,更何况来人乘坐的是轿车。

湖南省委和韶山方面早就接到通知,提前列队等待。等轿车停稳,车门打开,走下一位个子不高、神采奕奕的长者。

他,就是刚刚被“解放”出来的邓小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为什么会来韶山?为什么在这个节点来韶山?

众所周知,邓小平在文革期间曾被下放地方,参加劳动,具体时间是1969年至1973年,地点是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对此,邓小平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情绪,反而利用这段难得的空闲认真思考,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

对于他来说,人生大起大落又不是第一次了,他看得开,也耐得住寂寞。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邓小平倍感振奋,与此同时也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这些年的不足,给自己来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评。次年8月3日,邓小平给毛主席写信,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再为党和国家多做几年工作。

毛主席看后,点燃一支烟,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十年前……

对于邓小平的能力,毛主席是认可的,两人的革命友谊可不是闹着玩儿,而是在数十年并肩战斗中结下的,两人最早结识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当时毛主席还只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而邓小平是中共中央秘书,负责做会务组织和会议记录。这次会上,毛主席和邓小平初次相识,彼此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但并没有太多交流。会后,两人分道扬镳,毛主席返回湖南组织湘鄂边秋收起义,搞起了武装割据;邓小平则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这一年,毛主席34岁,邓小平23岁。

其后,毛主席开创了井冈山根革命据地,而邓小平在白区工作一段时间后,跑到了广西参与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段时间,两人虽然没有交集,但邓小平一直很推崇毛主席,事实上在追随毛主席的正确路线。

4年后的1931年,邓小平奉命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千万别小瞧这个县委书记,瑞金可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相当于现在的北京,邓小平这个瑞金县委书记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委书记。

1931年秋,毛主席率军转战来到瑞金,筹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事宜,终于与邓小平再度重逢。不久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主席,两人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深度合作,从此结为亲密战友。

对于毛主席的远见卓识,邓小平打心眼里钦佩,所以他坚决拥护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但是有一些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毛主席那一套太土,坚决要把毛主席赶下台。

这所谓的“一些人”,以王明、博古为首,他们犯了严重的“左”倾路线错误,给中央苏区和革命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和破坏,而始终反对“左”倾、坚持正确路线的毛主席遭到错误批评,被撤销了职务。

对于“左”倾错误,邓小平态度很鲜明,坚决抵制,在担任瑞金县委书记期间,大力纠正“左”倾错误给瑞金县造成的影响,他的态度坚决、精明能干,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这名“小个子”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邓小平调任会昌县委书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又能兴利除弊,迅速打开局面,深得毛主席赏识。

虽然邓小平做这些工作,并没有跟毛主席商量过,但两人对真理的坚持、对革命路线的认识,却是惊人一致,这也使得两人的关系在无形中更加密切,也难以避免地经历了一次政治磨难。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局总负责人博古错误发动了对毛主席的批判,把毛主席排挤出中央,到湘赣区任省委书记。紧接着,一贯坚持执行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左”倾错误路线作斗争的罗明、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邓小平因此被撤销职务,遭受政治生涯中第一次严重挫折。

对于邓小平因为自己受“牵连”而遭到错误批判,毛主席印象十分深刻,这也奠定了他对邓小平的信任,因为两人当初曾一起遭遇低谷,一起坚持真理,一起并肩战斗,这样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从此以后,邓小平一直坚持真理,坚定跟着毛主席走,在革命战争时期立下了卓著功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更加器重邓小平,曾经在与梁漱溟谈话时称赞说:“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1972年8月给毛主席写信时,毛主席回忆起两人并肩战斗的岁月,在信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

毛主席的亲笔批示,肯定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也为邓小平的复出奠定了基础。

1973年,邓小平复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充分彰显了毛主席对邓小平的信任,而邓小平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把分管工作抓得有声有色,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韶山的。

这年10月中旬,邓小平送一位重要外宾到桂林,返京途中路过长沙,突然提出想来韶山看一看。

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因为在他的行程计划中,是没有这项安排的。工作人员感到很意外,可邓小平已经决定了,他们只好联系了湖南省委。

湖南省委同样觉得意外,却没有拒绝的理由,又通知韶山方面做好接待工作。

按理说,国务院副总理前来视察,地方上应该很高兴,可是湖南方面却犯了难,单单一个接待规格问题,就起了不小的争议。

一接到邓小平来访的消息,韶山方面就紧急召开了一个会议,安排邓小平访韶事宜。会上,大家吵作一团,围绕以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副总理发生了争议,而且分歧很大,有的主张高规格,有的主张冷处理。争来争去,双方都有一种感觉:无论用什么规格接待邓小平,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中国人好“中庸之道”,争来争去,与会各方终于达成一致,制定了一个“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这样风险最小,对各方都说得过去。

但是,这个“不冷不热”究竟怎样把握,“冷”到哪种程度,“热”到哪个境界,又十分难以“拿捏”,谁也说不出一个具体标准,韶山方面负责接待的同志也很忐忑,只好打算随机应变,走一步看一步。

1973年10月19日,邓小平乘坐一辆“吉姆”牌轿车抵达韶山。

看到这辆汽车,韶山方面有了主意。

这种“吉姆”轿车是苏联进口的,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坐的就是“吉姆”轿车,但是十多年过去,“吉姆”轿车早已过时,公务接待汽车已经换成了国产的“红旗”,正常情况下军级干部就可以乘坐“红旗”,而湖南方面派出一辆过时的“吉姆”轿车,一定程度上就表明了态度。

另外,长沙方面还派了一位领导干部陪同邓小平来韶山,韶山方面以为这下子有了主心骨,凡事都可以请示这位上级领导,但是这名领导干部也拿捏不准火候,只好说:“你们看着办吧,用不着问我。”

韶山方面找不到标准答案,只好坚持“不冷不热”的原则安排接待工作,只是有些担心邓小平会不会对接待工作不满意。

其实,这次是他们多虑了,邓小平一向豁达,根本不会关注这些细节,即便注意到也不会放在心上,反而很能理解韶山方面的为难,他高兴地对陪同人员说:

“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其实我老早就想来。1965年有这个念头,当时太忙;1966年我想来也来不了啦!”

邓小平这话不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其他领导人,比如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贺龙、陈毅等,很久以前都来过韶山了,而他直到1973年才有机会来这里,其中原因一言难尽,确实感到由衷地高兴。

不管是谁来韶山,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参观位于上屋场的毛泽东故居。在一大群的人陪同下,邓小平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工作人员介绍,毛主席自从1927年离开家乡后只在1959年回过一次韶山(另外还有一次是1966年秘密回韶山,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这里是毛主席的老屋,还保持着毛主席几十年前离开时的原貌,就连屋内的很多家具都是当时留下来的。

邓小平点点头,一脸凝重地参观,对于每一处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他特别关心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详细询问毛主席创建韶山党支部的历史。

当看到毛泽东弟弟毛泽覃的照片时,邓小平用目光凝视许久,悲切地说:“毛泽覃是个好同志!他牺牲得太早了啊!”

走进毛泽民卧室后,房间里光线很暗,邓小平凑近了照片仔细打量,又回忆起了两人当初在中央苏区并肩战斗的时光,感慨第说:“我认识毛泽民同志,还认识他的妻子钱希均。在江西的时候,毛泽民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为苏区经济的发展、红军的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旧居出来,韶山接待处的同志希望邓小平在毛泽东故居前旧居后照相留念,但是邓小平没有主动提出来,在“不冷不冷”的接待方针下,主动邀请他照相是不是合适?问省委的领导,领导仍然不置可否,让他们自己去问邓小平。

于是,接待处的一名同志走到邓小平面前,用试探的口气问:“小平同志,您是第一次来到韶山,照不照张相啊?”

“照!怎么不照?”邓小平爽快地说。

大家都惊喜过望,和邓小平一起站在毛泽东故居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是邓小平唯一一次访问韶山留下的历史见证,现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

照完相后,邓小平一行步行到毛泽东陈列馆参观,陈列馆的同志听说邓小平来了,早早在大厅列队欢迎,邓小平很高兴,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

时任毛泽东陈列馆革委会主任龚固忠还是第一次见邓小平,他双手紧紧握着邓小平的手,激动地说:“欢迎您,邓副总理!”

邓小平也很高兴,问道:“听你口音,你是韶山人?”

“是湖南人,在韶山工作多年了。”龚固忠答道。

“哦”,邓小平点点头说:“那我就考考你,毛主席有一句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龚固忠一愣,还没问是哪句话,邓小平就开口了:

“毛主席常说'长沙里手湘潭漂,湘乡嗯呵作牛叫’,这是什么意思?”

邓小平这句话是韶山口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周围的人都暗自点头。

一听这句话,龚固忠笑了,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湖南话里,'里手’的意思是内行,'漂’是指骄傲,'嗯呵’是湘乡方言'我’。这句话是说骄傲反被人看不起。”

邓小平也笑了,一边点头一边满意地说:“是啊!人不可骄傲,毛主席常说这句方言,不是批评他的老乡不谦虚,而是要我们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主席说话向来风趣,喜欢用俗语方言讲道理,邓小平为什么偏偏要拿这一句“长沙里手湘潭漂,湘乡嗯呵作牛叫”来考校龚固忠?恐怕不是随便问问,而是讲给在场所有人听的,是告诫大家“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道理。

邓小平一边说,一边走进陈列室,一个展室一个展室认真地看起来。这里陈列着许多与毛主席有关的物品,见证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邓小平一边仔细观看一边指点询问。参观结束后,龚固忠谦虚地问邓小平有没有什么指示,邓小平笑着摇摇头,真诚地说:“你们陈列的是历史,符合历史就行。我没有什么指示。”

邓小平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实际上,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便他有什么意见建议,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批示,而这句话显得不卑不亢,又坚持了党性原则,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参观完陈列馆出来,早就过了午饭时间。吃饭时,喝不喝酒,喝什么酒也关系到接待规格,谁说了都不算。一名聪明的服务员走到邓小平身边,轻声问:“您老喝不喝酒?”

邓小平心情很高兴,看着大家说:“我是喝酒的,要喝茅台,你们呢?”

众人顿时放松下来,笑着回答:“当然,都喝茅台。”

正式开席前,邓小平端起酒杯站起来,兴致勃勃地说:“为我们党的事业,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见到邓小平这么高兴,大家这才放松下来,吃了一顿热烈轻松的午饭。

以上就是邓小平唯一一次到韶山的经历,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的一贯风格:坚持真理,绵里藏针。

时光荏苒,很快来到1981年。

这一年,韶山管理局派人上京求见邓小平,请他为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题写匾额,邓小平一口答应,几易其稿,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现在韶山的两块匾额,就是邓小平当年亲笔题写的。

如今,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世纪伟人离开我们都已经很久了,但是他们震古烁今的丰功伟绩永不磨灭,他们大公无私的革命友谊万古长青,邓小平参观毛泽东故居和陈列馆的经历,为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题写的匾额,就是最好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无当年对毛主席的“大胆隐瞒”,今日之韶山是否还可见纪念馆?
画师邢秋成向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捐赠《毛泽东标准像》油画
毛主席诞辰129周年等邮资机戳封片
1976年,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俄罗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来韶瞻仰参观
徐州农民雕刻家陈明忠向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捐赠83块石刻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