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正在赶路,突然拿起路边一块石头问:煤是怎样形成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关心,不仅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还关心他们的学习。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毛主席在百忙之中,经常亲自当“老师”,向警卫员、服务员讲授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学习,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阎长林从1946年7月开始给毛主席当警卫排长,刚到毛主席身边的时候,他曾向主席的警卫参谋贺清华请教,毛主席有什么性格特点,如何才能更好地向毛主席服务。

贺清华告诉阎长林:“主席工作忙或思考问题时,上下汽车或走路散步都很少说话,没有必要,我们也不要多说话,以免打扰他。但是他工作不太忙的时候,又喜欢和同志们交流。坐汽车也好,走路也好,什么都说,什么都问。”

“那主席问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阎长林有些犯怵。

贺清华认真地说:“这也简单,主席问你的时候,你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千万别不懂装懂,主席最讨厌不懂装懂的人。”

阎长林点点头,他牢牢记住了贺清华的话。不久后,先后发生了两件事,让阎长林深切领教到了毛主席的“勤学好问”。

有一天,毛主席乘车到枣园开会,车上坐着他和几名警卫战士。路上,毛主席无事可做,和阎长林聊起了天,问:“小阎呀,你是哪里人?”

“河北顺德府尧山县(今属隆尧县)。”阎长林回答。

毛主席一听,高兴地说:“噢,顺德府可是个好地方呀!那里是一个大平原,出麦子出棉花,多好呐!将来我们一定要到那里去的。”

阎长林从小在老家长大,自然知道老家的情况,和毛主席说的一样,可是他已经离家八九年,也很想家,听毛主席说将来要到那里去,顿时有了信心,也高兴地和毛主席聊起来。

阎长林告诉毛主席,顺德府盛产小麦和棉花,可是那里的百姓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受尽压迫和剥削,生活很苦。他的父亲是农民,家里有几亩薄地,但是父母累死累活一年,在土坑里刨食,也难得吃一顿饱饭。他是家里的独生子,15岁被父亲送到石家庄去学木匠,后来日本人打过来,他才从木匠铺跑出来,参加了八路军。

阎长林讲述很入神,毛主席听得也认真,神色很凝重,等阎长林讲完,毛主席突然问:“尧山县过去叫百人县吧?”

阎长林想了一下:“我只知道有个百乡县,没有听说百人县,也没听说尧山叫百人县。”

毛主席笑着摇摇头,“看来你这娃子是不知道哟!你们尧山县就是百人县,在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呢。”

什么传说?阎长林和其他警卫战士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毛主席说,古代有一个皇帝路过尧山县时,见到有一百多个百姓聚在一起喊号子,以为是要造反,把他杀了,就吓跑了。后来跟人说起来,才知道着这是当地农民在正常劳动,一边干活一边喊号子,并没有反皇帝的意思,皇帝虚惊一场,想来好笑,就把这个县赐名为“百人县”。

听了毛主席的故事,车上的人都笑了起来,敬佩毛主席知识渊博。

工作之余,只要毛主席不思考问题,就经常和警卫战士交谈。这些战士们很年轻,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孩子,求知欲很强,毛主席就借机向他们传授知识。

有一次,毛主席从枣园后沟步行去枣园,阎长林和几名警卫战士负责保卫毛主席的安全。

这条路边上,有一些黑色的薄石片,一层一层地夹在石头里,毛主席一边走路,一边随意用脚踢踢,踢着踢着,他突然停下来,拿起一块石头,弯腰仔细看了一会,问道:“你们说,这是不是煤呀?”

警卫排经常走这条路,但谁也没去注意路边的石头。毛主席这么一问,大家顿时来了兴趣,捡起石头来观察了一番,有的说是煤,有的说不是,甚至还发生了争论。

毛主席看着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又问了一句:“你们谁知道,煤是怎样形成的?”

这一下把警卫员都问住了,大家没有一个从矿区出来的,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煤,更没想过煤是怎么形成的,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回答不上来。

阎长林想起了贺清华说过的话:“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主席最讨厌不懂装懂的人。”于是老实摇头说:“主席,我们不知道。”

毛主席见大家都不知道,就慢慢地讲解起来。几万年以前,地球上还没有人,只有动物和植物,到处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后来地壳发生运动,那些植物、动物都被埋在地下,经过好多好多年的反应,就变成了可以燃烧的煤。

“煤原来是这样变成的呀!主席不说,我真不知道呢!”一名警卫战士说。

毛主席笑了,没再说什么,缓缓走了几步,突然问:“你们都是什么文化程度?”顿了一下,主席又转头问阎长林:“阎排长,你念过书没有?”

“没念过。”阎长林老实回答。

“你现在能认多少字呀?”毛主席又问。

“1500字左右。”阎长林想了想。

“噢,你们排里谁的文化最高,谁的最低?最高的能认多少字,最低的能认多少字?”毛主席考起了阎长林。

还好阎长林成竹在胸,他告诉毛主席警卫排的大多数战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没有正式念过书,全是来到部队以后才正式学认字的。有的抓得紧,环境好一点,就多认识一些。

“像李文奎、石国瑞这些有一点基础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也超不过2000字,最低的还认不到1000字呢!我能认1500个字左右,算是中流水平。”

听了阎长林的回答,毛主席很有感触地说:“你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过去都没有机会念书,参加革命后又处在战争环境里,文化水平提高很慢。今后,我给你们提一个要求,每个人至少要认2500字以上,并且会认、会写、会用,要多写目记,多读些通俗书。”

“小阎同志啊,你回去以后给大家开个会,告诉大家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现在大家的文化水平太低了,不努力学习,将来做工作有困难。”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

阎长林很感动,毛主席在百忙之中还关心警卫战士们的学习,不仅关心他们的现在,更关心他们的将来,于是他赶忙点头说:“我回去后一定把主席的指示告诉大家。”

毛主席还是不放心,又问:“你们现在上文化课没有?”

“以前在杨家岭时经常上课,搬到枣园后沟就没有教员上课。”阎长林老实回答。

毛主席立即告诉秘书龙飞虎说:“他们学文化的困难一定要设法解决。找不到教员你可以先担任嘛,再指定一两个文化高的帮忙,就可以开课了。”

“好的主席,这件事我一定办好,请主席放心。”龙飞虎干脆地回答。

回到住处后,阎长林立即召集警卫人员开会,向大家传达了毛主席对警卫战士学习文化的指示和要求,大家听了毛主席这么关心自己,一个个情绪都很高涨,都说:“这是毛主席对我们的号召,也是对我们的关心,我们要为认2500字而奋斗!”

在龙飞虎的帮助下,警卫排制定了学习计划。此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龙飞虎都会按时上课,除放哨值班的人员以外,所有警卫战士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课后,大家的学习热情也很高,有的拿着书大声朗读,有的背诵默写生字,一时间,掀起了一个学习文化的热潮。阎长林还自我加压,练起了毛笔字,读起了通俗小说。

一个多月后,警卫排的大多数同志都完成了认识2500字以上的目标,也都会写字了,有的同志甚至开始记日记,在不泄密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记下来。毛主席很关心大家,多次询问学习情况,还专门看了一些同志的日记,甚至亲自动手帮助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

遗憾的是,这些战士们的日记在后来转战陕北的时候,由于形势紧张,害怕丢失泄密,大多数都销毁了,阎长林的也不例外。

到了晚年写《毛主席警卫纪事》时,阎长林十分后悔,当初那些日记如果能保存下来该多好啊,它不仅记录了宝贵的历史,还是毛主席关心普通战士成长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在散步,后山突然传来一阵巨响,主席问:你们在炸狐狸吗?
毛主席警卫战士发言
毛主席去世后,每年他的诞辰和忌日,当初的警卫都会齐聚祭拜主席
如果不是他,中国现代史可能被改写 ...
谦卑中尽显伟大,俭朴中陡增睿智!主席照片中的崇高美德伟大人品
【百态】汪东兴辞去副主席众人挽留,他说几字令人佩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