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周列国——鲁国(15)东门襄仲:昙花一现

齐、鲁矛盾

鲁文公十二年,秦、晋再次爆发冲突。此时晋文公和儿子晋襄公都已去世,在位的晋国国君晋灵公是个顽劣的孩童,但晋毕竟是个大国,东方诸国虽已多归附楚国,却仍畏惧晋国,不敢完全与之脱离。鲁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去晋国朝见,重温过去的盟约。卫成公乘机在沓地与文公会面,请文公调节与晋国的矛盾。文公回国时,郑穆公也仿效卫成公,在棐地与郑穆公会面,也请文公调解与晋讲和。文公都实现诺言,帮他们与晋国达成和议。见郑、卫两国主动与晋示好,晋国执政卿赵盾为了威服依附楚国的诸侯,在转年6月召集鲁文公、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曹文公,在新城进行会盟。

与此同时,齐国又发生了内乱。事情的经过是这样:齐孝公死后,弟弟公子潘杀死孝公的太子,自立为君,是为齐昭公。齐昭公的夫人是鲁女子叔姬,生了太子舍。子叔姬不被齐昭公宠幸,太子舍在齐国国内也无甚威信。齐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于是乘机向国人施恩舍惠,收买人心。鲁文公十四年5月,齐昭公去世,太子舍即位,四个月后即被公子商人弑杀,公子商人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此时太子舍的母亲子叔姬情况相当危险,鲁文公打算把她引渡回鲁国,派遣公子遂到京城向周天子请愿,希望用天子的名义讨回子叔姬。周王室派遣单伯到齐国劝说,齐懿公不听,反而把单伯和子叔姬统统扣留。鲁文公只好派季孙行父到晋国求助,齐懿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却畏惧晋国,只好放回单伯和子叔姬,但怨恨鲁国用晋国压制自己。转年秋天,齐懿公进攻鲁国西境向鲁国报怨,齐国强大,鲁文公无奈,只好再派遣季孙行父向晋国求援。冬季,晋国执政卿赵盾即会合宋、卫、蔡、郑、陈、许、曹等国,图谋伐齐救鲁。齐懿公见晋国联军势大,便绕过赵盾,直接向晋灵公行贿。晋灵公不愧顽劣之名,爽快的接纳了贿赂,命令赵盾回军,弄得此次出兵虎头蛇尾,晋国和赵盾的威信扫地。后来强横的齐国再次侵略鲁公,并顺道进攻向鲁国朝见的曹国。季孙行父对齐国的行为十分不满,说道:“齐侯恐怕要大祸临头了,自己行事无礼,而去讨伐有礼的人,说:'你为什么要做有礼的事!’礼是用来顺服上天的,表现的是上天的规律。自己违反了上天行事,反而因此讨伐别人,他不免会有大祸。《诗》说:'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不虐待幼小与卑贱的人,就是因为畏惧上天。在《周颂》中说:'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惧上天,能保得住什么?通过动乱取得君位,按照礼义来保持它,还恐怕得不到好结果,多做不合乎礼仪的事情,恐怕就得不到善终了!”

鲁国接连受到齐国侵略,又无处申诉冤屈,只好派大夫与齐国媾和,当时鲁文公生病,而齐懿公却坚持要鲁文公亲自会盟才肯罢休。无奈,鲁国又向齐国纳贿,请求齐国会盟谅解,可见齐懿公此时的强横程度。鲁文公十八年春,齐懿公似乎尝到欺负小国的甜头,再次计划出兵攻鲁,已经下达了出兵的日期,齐懿公自己却生了病。齐国的太医告诉齐懿公:“您到不了秋天就会死去。”鲁文公听说了此事,命人占卜,希望齐懿公活不到出兵之日。叔仲彭生把所卜之事向占卜的龟甲祷告,卜楚丘占卜,得到了三条预言:“齐侯的确活不到出兵的日子,但死因不是病死。我国国君也听不到这个消息了。向龟甲祷告的人将会有祸事。”果然,当年二月份鲁文公突患急病去世,果然没听到齐懿公死去的消息;齐懿公自己被大夫邴歜和阎职杀死,果然死在出兵日期之前,死因也不是病死。卜楚丘的前三项预言都应验了,至于“向龟甲祷告的人将会有祸事”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化为现实。

鲁宣公即位

鲁文公的正妻是齐昭公之女,文公立嫡长子公子恶为世子,让仁厚的叔仲彭生做世子的师父。庶长子公子俀因是次妃敬嬴所出,本没有继承君位的希望。敬嬴为了让儿子继位,拉拢公子遂,东门遂又用金钱拉拢叔仲彭生的弟弟叔孙得臣。鲁文公死后,公子恶继位,此时齐国发生内乱,齐懿公被弑身死,弟弟公子元即位,是为齐惠公。公子遂、叔孙得臣到齐国聘问,庆祝齐惠公元即位,同时拜谢齐国参加鲁文公葬礼。二人借出使齐国拜会新君之机,游说齐惠公,说公子俀既是文公的长子又是爱子,“为人贤孝,能敬礼大臣,国人皆思奉之为君,但压于嫡耳”,取得惠公的支持。两人回国后,便企图弑君改立公子俀,被季孙行父察觉,告知叔仲彭生,但彭生认为大位已定,不以为意。公子遂和敬嬴设计,在马厩伏下勇士,杀死公子恶及其胞弟公子视,又遣内侍召见叔仲彭生。叔仲彭生不顾家臣公冉务人的劝阻,执意前往,也在马厩被杀。公子遂于是立公子俀为新君,是为鲁宣公。叔孙得臣从马厩中掘出彭生的尸体安葬。公冉务人侍奉叔仲彭生的妻儿逃往蔡国,不久重新立了叔仲氏。

文公夫人出姜的两个儿子全都死于非命,万念俱灰的她只得只身返回齐国,回去后便不再回来。离开鲁国的路上经过市集,她哭着说:“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市集上的人都哭了,莫不同情出姜的遭遇,于是鲁国人称她为哀姜。也应验了她“不会在鲁国有好结果”的预言。

由于鲁宣公作为庶子得到过齐国的支持,故即位后竭力讨好齐惠公,他派遣公子遂到齐国迎娶齐惠公的女儿穆姜。此时鲁文公丧期未过,违礼,公子遂杀嫡立庶后急于通过联姻齐国以结好,以求依靠齐国安定鲁宣公之位。

鲁宣公时期的公族与三桓,以及齐鲁联姻关系图

东门氏

公子遂凭着拥立之功烜赫一时,公室与三桓之间的权力天平发生倾斜,孟氏与叔氏都受到公子遂的打压,只有季孙行父审时度势,谨小慎微,选择依附公子遂,为稳定宣公君位而四处奔走。由于鲁宣公篡立君位,尚未作为国君出席诸侯盟会。季孙行父主动请缨出使齐国,用济西之田向齐惠公行贿,请齐惠公召集盟会,以使鲁宣公获得诸侯承认,稳定君位。后来在平州举行会盟,承认了宣公君位的合法性。当然,季孙行父也并非一味讨好奉承鲁宣公。

曾经,莒纪公生太子仆,又生季佗,他宠爱季佗而罢黜了太子仆,并在国内做了许多不符合礼的事。太子仆依靠国人杀死纪公,带着他的宝玉逃到鲁国,把宝玉先给宣公。宣公很高兴,赏赐他一座城邑。季孙行父却派遣司寇把太子仆驱逐出境。宣公问他原因,季孙行父回答:“先大夫臧文仲教导我侍奉君主的礼仪,我奉行他的教导而施行,不敢有所贬损。臧文仲说:'见到对他的君主有礼的人,侍奉他当如孝子供养父母;见到对他的君主无礼的人,杀死他犹如鹰隼追逐鸟雀。’先君周公制定《周礼》言道:'根据礼的法则来观察人的德行,德行的好坏表现于处置事情的是非,事情的是非用以衡量功劳的大小,依照功劳的大小决定食邑的薄厚。’又制作《誓命》说:'毁弃礼的法则就是贼,藏匿贼的行为就是包庇,偷窃财物的就是盗,偷窃宝器的就是奸。有了包庇的行为,收纳奸人偷盗的宝器,是凶德。我详细审查莒仆,没有可取之处。孝敬忠信是吉德,盗贼、窝赃是凶德。仆这个人,用孝敬来衡量,他杀死了他的君父,用忠信来衡量,他偷窃了宝玉。这个人就是盗贼,他的宝器,就是赃物,保护他而接受宝器,就是窝赃。以此来教育人民,人民就会昏乱。这些事都不是好事,且属于凶德,所以驱逐了他。昔日高阳氏八个有才干的子孙,天下人称为八恺,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干的子孙,天下人称之为八元。唐尧没能提拔他们,又有四个凶恶残暴的人,百姓称他们为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唐尧没能驱逐他们,舜做了尧的臣子后举荐了这十六个贤人,驱逐了四个凶顽。舜有了这大功二十件而继任唐尧做了天子。如今我虽然没能举荐一个贤人,却赶走了一个恶人,和舜的功劳相比,抵得上十二分之一了,差不多可以免于罪过了吧。”

鲁宣公时期,积极与齐国联姻,齐国上卿高固娶了鲁国公主叔姬;参与晋国主持的会盟,故在位期间较为和平,并无他国入侵鲁国。后来晋、楚发生冲突,晋国败绩,鲁宣公听从大夫孟孙蔑的建议,改换阵营,转而向楚国送礼示好。

既无外患,鲁国内部的矛盾再起。公族与三桓之间的博弈最终谁会胜出,我会留在下一篇福讲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国三桓与公族的斗争,可惜公族功亏一篑,三桓从此掌握鲁国大权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32)
春秋时期鲁国的十四位君主(上)
【闲话春秋】之一百二十二:隐忍退避,鲁文公软弱阴柔的人生
“三家分晋”、“田氏代姜”众所周知,“三桓专鲁”又是如何?
爆笑鬼谷 | 弑君篡位后还花样作死的齐懿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