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76、岳飞“尽忠保国”

岳飞,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伟大的民族英雄,千古流芳,万世敬仰。岳飞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长期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不断谱写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岳飞,出身世代农家,是河南汤阴人。据《岳氏宗谱》记载,岳飞祖籍是山东聊城,与时代楷模孔繁森是同乡。在岳飞爷爷岳成那一代,迁到了汤阴。

岳飞的父亲叫岳和,是个普通农民。岳和存活了两个儿子,长子岳飞,次子岳翻。岳翻后来被杨再兴所杀,岳飞却不计私仇,招降了杨再兴,使其成为抗金名将。杨再兴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岳和为人宽厚,淳朴善良,崇尚义气,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遇荒年,常常救济穷人,自己则节衣缩食。平时借给别人的粮食财物,岳和从不催要。岳和在乡邻中口碑很好,深受尊敬。

公元1103年,岳飞出世,恰好一只大鸟从屋顶飞鸣而过,于是取名岳飞,字鹏举。

岳飞出生尚未满月,就遇到一次大难。当时,黄河在内黄一带决堤,大水突然冲来。岳飞的母亲急中生智,抱着岳飞坐到一个大瓮里,顺水漂流。后来,洪水把瓮冲到岸边,母子俩才幸免于难。《宋史》记载了这件事情。

岳飞的母亲姓姚,是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姚氏克勤克俭,教子有方,精心抚养教育儿子。岳母刺字的故事,广泛流传,令人肃然起敬。

《宋史》记载,在岳飞的背上,确实刺有四个大字:“尽忠报国”,但没有说是什么人刺的。宋代的野史笔记,也没有提及此字是岳母所刺。在明代小说中,有的说是岳飞自己找工匠刺的,有的说是岳飞令部下张宪刺的。到了清代,小说《说岳全传》才有了岳母刺字的故事,并由“尽忠报国”改为“精忠报国”。从此,岳母刺字的故事便流传后世。

《宋史》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岳母刺字,但岳飞曾经说过,他奉母命从戎报国,说明岳母深明大义,激励儿子报效国家。她在岳飞背上刺字,是完全有可能的。岳母活了七十岁左右。

岳飞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对他的思想观念和性格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岳飞年少的时候,就有气节抱负,性格深沉淳厚,寡言少语。他用心读书,学识广博,尤其喜爱《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岳飞文学功底深厚,能诗擅文,书法精湛。

岳飞从小力气很大,长大后身体强壮,能拉开三百斤的强弓和八石的劲弩。岳飞拜著名武术家周侗为师,尽得周侗真传,武功高强,能左右开弓,箭不虚发。周侗死后,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周侗坟前祭奠。父亲岳和对此很赞许,说:“如果有一天报效国家,你一定会成为忠义之人”。

公元1122年,在父母的鼓励下,二十岁的岳飞投军从戎,抗击辽军,走上了精忠保国之路。岳飞作战勇敢,担任了敢死队队长。不料,当年父亲病故,岳飞回家奔丧守孝。

公元1124年,岳飞守孝未满,母亲让他以国家大义为重,催他重回战场。岳飞遵从母命,第二次从军。第二年,金军开始入侵宋朝,岳飞在抗金战场上大显身手,随部转战于开德、曹州一带。

金兵十分凶悍,许多宋军士兵胆怯。有一次,岳飞所在部队一百多骑兵正在训练,忽然遇见数千金兵前来。宋军惊慌,不少人想拨马而逃。岳飞却大喝一声,单人独马,挺枪向金兵杀去。

金军将领见只有一名年轻士兵独自骑马冲了过来,嗷嗷狂笑,挥舞大刀,前来迎战。不料,两马相交,只有一合,岳飞一枪刺金将于马下。众人全都惊愕。

岳飞枪挑金将,并不停留,径直向金军冲去。岳飞铁枪上下飞舞,神出鬼没,瞬间将十余名金兵刺落马下。金军自入侵宋朝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对手,纷纷惊呼溃逃。岳飞匹马退金兵,很快在全军传开,士气大振。岳飞被提升为秉义郎,属于中级军官。

岳飞所在部队的将领畏敌,不敢与敌交战,令岳飞十分不满。岳飞听说宗泽是抗金名将,十分敬佩,便带领手下投奔了宗泽部队。

不过,岳飞此举,属于违犯军纪,按律当斩。宗泽宽恕了岳飞,让他戴罪立功,从此,岳飞成为宗泽手下一员得力大将。宗泽率军与金军连战十三次,皆获胜利,岳飞起了关键性作用。

宗泽十分器重岳飞,对他说:“依你的勇敢和才能,即使古代良将,也不能超过。国家中兴,看来要靠你了。”宗泽不断提升岳飞的职务,并把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和作战阵图,一并传授给岳飞,使岳飞的军事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宗泽病逝以后,岳飞悲痛不已,与宗泽儿子宗颖一起,护送宗泽遗体回老家安葬。随后,岳飞投奔宋高宗,继续与金兵作战。

宋高宗即位以后,任用主战派李纲为相,可只过了七十多天就将其罢免,改用汪伯彦、黄潜善为相。两人都是主和派,主战派对此十分不满。

岳飞愤然上书,建议宋高宗不要重用汪黄二人,更不要南逃,而应该率军北进,恢复中原。当时,岳飞的官职不高,朝廷以他越级言事为借口,免去了他的军职,将他赶出军队。这事大概是汪黄二人干的。

岳飞受此挫折,并不气馁,报国热情丝毫未减,他再一次投军,又从普通士兵干起。不过,凭他的勇敢和才能,岳飞很快在抗金战场上名声鹊起。岳飞曾在张所、张俊手下为将,先后取得黑龙潭之战、清河之战、常州四捷、牛头山之战、平定江淮等一系列胜利,威名远扬。岳飞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予建州观察使,成为了高级将领。

岳飞一面与金兵作战,一面扩充军队,由于他威名显赫,大批义士纷纷聚集在他的麾下,很快拥有三万之众。后来,岳飞奉命剿灭了杨幺起义,又招降士兵五六万人,总数达到十万左右,形成了著名的岳家军。

岳飞是善于治军的典范,他以保国爱民、收复中原为军魂,着力教育培训士兵,使得岳家军士气高涨,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特别强,是一支正义威武之师。岳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闻名,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金军常常感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士兵称岳飞为“岳爷爷”。

公元1133年秋,由于岳飞取得卓越战绩,宋高宗龙颜大悦,亲笔写下了“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制成锦旗,赐予岳飞。

岳飞得此殊荣,心情澎湃,壮志满怀,他决心实现自己毕生的理想,驱逐金人,收复中原,尽忠报国。于是,岳飞率领威武正义的岳家军,连续四次北伐,战绩辉煌,威震敌胆。请看下一集,岳飞四次北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37】尽忠报国永流芳
岳飞背上刺的四个字,竟被读错千年,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读错
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
邮说故事:《古代名将——岳飞》之尽忠报国
“岳母刺字”只是个励志故事,给岳飞刺字的,另有其人!
趣味语文丨十个有关岳飞的典故,看没看过《满江红》都应该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