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31、史天泽为元朝立大功

在北方汉人当中,投靠蒙古最早、立功最多、官职最高的,要数史天泽了。史天泽当过元朝的将军、宰相,出将入相五十年,为元朝建立和发展做出重大了贡献,被誉为郭子仪、曹彬一类的人物。

史天泽是河北永清人,出身于地主豪强家庭。他的父亲叫史秉直,是当地民间武装的首领。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史秉直就投靠了蒙古,北上和林,担任了大蒙古国的高官。

史秉直有三个儿子,跟随父亲一同投靠了蒙古。其中三子史天泽最为优秀,他身高八尺,声如洪钟,善于骑射,胸有谋略,文武双全,名气很大。

父亲北上走后,史天泽接替了父亲的职务,成为当地武装首领。在史天泽的努力下,队伍很快发展到上万人。木华黎在经略中原的时候,很器重史天泽,令他镇守河北一带。史天泽修缮城池,扩充军力,体恤百姓,招揽贤士,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汉人世侯。

在窝阔台执政时期,大批汉人加入了蒙军,组成了汉人队伍。窝阔台任命史天泽为大帅,统领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地的汉人兵马,实力很强。不久,窝阔台分三路大军讨伐金国,史天泽负责东线作战,为蒙古灭金立下大功。

在窝阔台、蒙哥两次伐宋战争中,史天泽都率军出征,与南宋军队作战。在著名的钓鱼城之战中,史天泽奉命阻击宋朝援军,三战三捷,使宋朝援军始终不能靠近钓鱼城。

忽必烈在统治漠南汉地的时候,也很器重史天泽,任命他为河南经略使。史天泽积极支持忽必烈用汉法治理汉地的政策,在河南地区均赋税、修水利、肃官吏、察奸弊,不到三年,河南大治。

山东地区发动叛乱,忽必烈命史天泽负责平叛。史天泽不负重托,只用半年多时间,就平息叛乱,稳定了局势。

在忽必烈发动的灭宋战争中,史天泽再立大功。他担任领兵副帅,与主帅伯颜一道,率领几十万蒙军,渡过长江,横扫江南,最终灭掉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忽必烈十分欣赏史天泽的忠心和才能,不断提升他的职务,委以重任。史天泽先后担任光禄大夫、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重要职务。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授予史天泽开府仪同三司、平彰军国重事,成为宰相之一。

史天泽是元初名将,他多谋善断,用兵谨慎,很少打过败仗,而且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在灭金战争中,有一次攻打真定,遇到顽强抵抗。攻破城池以后,蒙军将领恼怒,要屠杀居民。史天泽劝阻说:“他们不过是被贼人胁制,何罪之有?”在史天泽的制止下,百姓们都被释放了。

史天泽不仅军功卓著,还爱护百姓,他严厉约束自己的部队,不许抢掠扰民,不许毁坏庄稼,不许砍伐桑树,对贫困者予以救助。因此,史天泽与宋朝名将曹彬一样,落下了仁义将军的好名声。

史天泽出生在金国,长期受少数民族统治,因而正统观念不强,但他崇尚汉文化,喜欢读儒家经典,尤其喜爱《资治通鉴》。史天泽通过读书,领悟了许多处世哲理,遇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史天泽被拜相之后,许多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却见史府内外寂静如常,没有一点喜庆的样子。史天泽解释说:“唐朝有个名士,曾经劝诫宰相说,皇帝赐给臣子爵位和权力,是用来干事的,不是拿来炫耀的。古人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我不敢庆祝。”

史天泽家族是河北大族,长期为蒙古效力,许多人立有军功,握有兵权,名声显赫。史天泽却感到不安,他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于是多次请求忽必烈,取消了子侄族人十七人的军职,改做地方官员。史天泽还经常告诫族人,要谦虚做人,谨慎做事,遇事忍让,不要树敌。因此,人们称赞史天泽,说他“出将入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

史天泽与其他汉人世侯不同,他们父子从来没有侍奉过宋朝和金国,而是一直为蒙古效力。史天泽是忽必烈推行汉治的主要大臣之一,为蒙古统治中原和建立元朝做出卓越贡献,也是汉蒙结合的典型代表人物。史天泽活了七十四岁,寿终正寝。

忠于元朝的人还不少,有个元朝大臣,本来是汉族人,却死心塌地效忠蒙古,宁死也不投降南宋政权,经历和西汉时期的苏武差不多。请看下一集,元朝也有“苏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唯一一位汉人丞相:忽必烈封为巴图鲁,出将入相五十年
元朝四大汉臣之首史天泽
蒙古帝国初期汉族第一名将史天泽:连战大金大宋两个帝国军威赫赫
您知道杨家将、呼家将,也许不知道史家将,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
人文燕赵 | 史天泽家族与家族墓地
史天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