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东北野战军最艰难的时刻,蒋介石给出了如何的神助攻?

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依然没有守着四平。

据事后东北野战军统计:在四平之战中我军伤亡有8000余人。

黄克诚之3师7旅,原为井冈山老部队,四平撤退后仅剩下3000余人,失去战斗力;

万毅之3师原有13000人,经四平战斗伤亡及撤退被击散,只剩下四五千人,失去战斗力;

1师梁兴初部剩5000人,还有一些战斗力。

兵败四平已经使我军伤了元气,随后的撤退几乎使我军崩溃。

当时,东北民主联军作战科科长王继芳叛变,他随身携带了大量机密文件,向国民党方面交代了我军各部队的实际情况。

正在杜聿明就心心念念的想着追击东北民主联军,只是因为担心我军有伏击,所以没有大胆的追击。

王继芳的叛变直接使杜聿明了解到了我军的真正情况,他果断地命令廖耀湘狂飙突进。企图将我军主力围歼于松花江南岸。

国民党军以多路平行纵队,坐着汽车开着坦克对我军进行迂回包抄。一个团一个营就敢孤军深入,完全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兵力、步步为营。

天上国民党的飞机不断扫射,我军许多部队都打散了,团不成团,连不成连。有的部队被敌人割断,落在后面,与上级失去联系。有的边撤边打,几天几夜得不到休息,疲劳不堪。

1946年5月下旬的局势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军在东北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林彪军事生涯中最倒霉的一段日子。

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面临着主力受到重创,后方的土匪,地主武装不断骚扰。此时的杜聿明正准备乘胜追击,越过松花江占领哈尔滨。

林彪当时正带领主力部队驻在离哈尔滨百余里外的五常地区。准备与国民党打运动战。他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哈尔滨失守,他就到辽南的山区去打游击。

正当东北民主联军急需喘一口气,回一口血时蒋介石送来了神助攻。

本来四平之战蒋介石的最大目的就是在谈判桌上压倒解放军的谈判代表。并且让美国人看一看他们给的援助不白费。

现在取得这样的大胜。不开庆功宴,不开记者会怎么能蒋委员长的英明神武呢?

所以在国民党占领四平之后,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飞到了东北。

5月23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白崇禧、张家趝陪同下在沈阳机场降落。

5月29日,出席了沈阳市民的欢迎大会。在一周的活动中,蒋介石都是笑容满面,情绪极佳。东北的达官贵人、地主富商也争先恐后地向蒋大献殷勤,送上写有“民族救星”、“世界伟人”字样的锦旗。

蒋介石更加飘飘然起来,仿佛中国已是他的一统天下。

委员长亲临东北,视察战场。国民党的高级军官们自然需要陪同,以便委员长面前能留下印象。如果能在蒋委员长脑中留下印象,那日后自然平步青云。

如果说此时的蒋介石只是有点好面子的话。那接下来他的操作就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在蒋介石在东北视察时。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为了牵制国民党军,为我军主力减轻压力。即对鞍山、海城的国民党60军184师发起进攻。

杜聿明立即调孙立人的新1军南下,去解海城之围。刚开始蒋介石完全赞成。

第二天却对杜说:“我已允许孙立人休息三天,命令184师死守待援。”

这可是战争。一军统帅竟然如此儿戏。蒋介石的神操作直接将184师逼的起义了。

184师原是云南部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削弱云南军阀势力,以到东北“接收主权”的名义将60军调往东北。60军不是蒋的嫡系,到东北后政治上、部队待遇上均受歧视,使这些云南官兵极为不满。大家不愿意为蒋介石卖命送死,情绪低沉。

而当时的南满部队为了完成任务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进攻时我军炮兵开始了定点打击,国民党军队在鞍山市郊两个制高点的防御工事被立刻摧毁,然后我军猛追击,很快推进到市里。

将敌军主力逼迫到了围在市中心的女子中学大楼内。敌人见突围无望,300余人向我军投降。

随后我军开始进攻海城,184师师长潘朔端起初还想固守待援,枪毙了两个作战不力的连长。

但是我军正式向海城进攻的第二天,我军就集中炮火摧毁玉皇山顶的184师阵地,夺取了制高点,完成了对海城的包围。

潘朔一看坚持不住向杜聿明请求冲围,沈阳回电命令他们死守,不许撤退。

潘师长眼看救援部队一个不来,感到这是老蒋有意置他们于死地,以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

在我军宣传教育下,潘朔端师长派人前来联系,请我军代表进城与他面谈。

深夜12点谈判成功,潘师长率师部及一个团共2700人宣布起义,放下武器。我军于5月30日晨占领海城,184师起义部队由我军护送到后方整编。

但是,蒋介石的神操作还没有结束。

在海城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继续向北推进占领了小丰满发电厂,并且占领了松花江对岸我军部分防御工事。

本来现在最好的情况就是和我军对峙,然后再继续进攻。

但是,蒋介石非说松花江南岸的拉法非常重要,必须派一个团固守。在老蒋的眼中我军己经溃不成军,占领拉法轻而易举。

拉法位于松花江以东,铁路通向哈尔滨、吉林和图们。在当时确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拉法是个小村子,地形低洼,无险可守。国民党军这一个团是孤军深入,其他部队都在松花江以东,这是犯兵家之忌的冒险作法。

我军梁兴初部一师,于6月7日夜间从蛟河出发,进攻拉法。

我军采用迂回包抄敌人的战术。国民党军根本就没有料到我军会回来打反击。战斗没上打几小时,我军便突入拉法村中,将敌人分割歼灭。

如果说拉法战斗与184师起义只是蒋介石送给我们的小礼物。那么蒋介石在之后的操作那就真的是给东北民主联军献上了一份大礼。

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内部的思想十分混乱。

林彪曾对毛主席报告说:由于东北根据地尚未真正建立,干部思想的混乱、部队的不充实与缺乏训练、后勤无巩固基础等等原因,我方的确以目前能取得和平为有利,以便造成有利的条件对付国民党以后翻脸。故我们固然要基本上准备作战,但同时应力争和平,准备作暂时的一定限度的让步。

暂时的让步是一种策略,不仅是林彪这么想,东北民主联军的广大指战员也是这么想的!

退让是有条件的,有时能退,有时则不能退。

当时的毛主席己经明确看清了蒋介石的嘴脸,他定是要战争的。和平目前已经没有希望,妥协与让步只会使解放军有更大的牺牲。

打!坚决打!不能有一些妥协的想法和行动!

但当时东北民主联军的困境是实实在在。在东北不能打开局面那就在山东打开。

6月7日,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遵照中央军委自卫反击的指示,集中山东野战军主力和鲁中、渤海、胶东军区部队,向国民党军队发起大规模进攻。

战役打了十天,先后解放了胶县、张店、周村、泰安、枣庄、德州、高密、即墨等城镇,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3万多人。这次战役巩固和扩大了山东解放区,使国民党控制的津浦和胶济铁路线面临被切断的危险。

蒋介石急得慌了手脚。在这时他竟然把原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抽回来,应付内陆的战事。这就大大减轻了东北我军的压力。

就连事后的林彪都说:两个军的撤离,给我们缓了一口气。

后来的杜聿明在提到这件事的时候一直耿耿于怀。

在此之后,因为杜聿明的军队在占领大小城市的过程中被散开了,他的战线越拉越长,摊子越铺越大,这两个军被调走,使得他已经不可能像四平之战时那样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决战了。

他只能静静看这松花江的波涛。看着东北解放军建设根据地,巩固后方。

直到攻守之势异形的那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将此地敌军全部XM
解放时期,我军几大野战军中,你知道哪个野战军败仗最多?
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斗用血的代价为朝鲜战争提供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黑龙江革命简史
蒋军五大王牌主力是怎么消失的?粟裕灭了两个半
原计划20天完成的战役,粟裕指挥许世友用8天解决,惊呆两位统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