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王朝》之五十四:帝国背影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天祐天祐 天不祐唐
唐朝自昭宗迁都洛阳以后,实际上就名存实亡了。朱全忠当时忙于四处征讨,一时无暇图谋改朝换代,所以迟延了篡唐的步伐。结果,朱全忠实现谋篡的一幕是到了哀帝时。仅仅就从这点上来说,哀帝就实在是称得上可悲可哀的皇帝了。
哀帝李柷是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于大内。初名李祚,乾宁四年(897)封辉王,天复三年(903)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八月,昭宗被杀以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祐”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祐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天祐二年(905)十月,敕成德军改为武顺军,下辖的藁城县改为藁平,信都为尧都,栾城为栾氏,阜城为汉阜,临城为房子,这是为了避全忠祖父朱信、父亲朱诚的名讳。朱全忠父、祖的名字要避讳,说明朱全忠已开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
对哀帝有利的事情有这么两件,估计是出于他的本意或者是亲信的主张,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乖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天祐二年(905)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李振多年参加进士科考试总是不中,对裴枢等人怀有切肤之痛。他对朱全忠道:“这些人常自谓清流,现在投入黄河,就变成浊流了。”朱全忠大笑,这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朱全忠对读书人怀有天然的敌意,这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朱全忠曾率手下路过一棵大柳树,在树下歇脚时,他自言自语:“这柳树可以做车毂。”手下无人应答,树下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游客却附和他:“确实可以做车毂。”未成想,朱全忠勃然大怒,厉声说道:“书生辈好顺口玩人,都是你五代十国文官俑们这个样子。做车毂要用夹榆木,岂可使用柳木!”回头对手下道:“你们还等什么?”竟将附和他的几个人痛打致死。
天祐二年(905)十二月,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天祐四年(907)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从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结束了唐朝之后约半个世纪分裂割据的黑暗时代。
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祐正朔,不承认他的梁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天祐五年(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将年仅17岁的哀帝鸩杀。朱全忠为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
然而,这些不过是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玩弄的政治把戏。所有的努力不能改变的事实是:哀帝作为亡国之君永远无法起死回生,大唐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哀帝那孤寂的坟茔,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的毁灭,竟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又是这样的叫人无奈。
回首唐朝皇帝
皇帝是古时对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是天子,自然不是寻常人。从秦始皇称皇帝开始,围绕着皇帝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和礼仪规范,一切与皇帝相关的事物都有特殊的称呼:皇帝说话就是圣旨,命令称诏、制,出行为“幸”,居处叫宫廷、禁中,葬所称为陵,死叫“驾崩”,自称为“朕”,臣民要称呼“陛下”或者“圣上”……国家法律制度对于皇帝的尊严和权威做了严格规定,神圣不可侵犯,更不可僭越。皇帝的言行也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记录,比如唐朝有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国史,负责编修起居注、国史和皇帝实录。在古代,如果有人对皇帝妄加评论,很有可能被视为“指斥至尊”而被严肃处理,甚至会祸及满门。
可是,有时候,皇帝还比不上寻常人。他们并不总是一言九鼎,有时候会成为别人的招牌和傀儡,有时候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预料,这是因为皇帝个人的命运往往与所处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唐朝后期的皇帝往往由宦官决定废立,稍有不慎就会丧生于家奴之手。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是皇姓的变迁,大唐帝国(618~907)的皇室是李姓,所以往往被称为“李唐”。李唐王朝因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创造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自信开放的灿烂文化。唐都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人口曾达到百万。开放的唐帝国吸引着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学问僧、胡商、蕃将和使臣,唐太宗还被尊奉为各民族的共主——天可汗。俗语说“三尺童子能诵李(白)杜(甫)诗”,欧美的华人集聚地被称为“唐人街”,唐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远影响可见一斑。《大唐王朝》所述的唐朝皇帝,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空中的特殊群体。
从开国的高祖李渊起,唐朝皇统下的男性皇帝有21位,而圣神皇帝武则天打乱了这一纯粹的男性继承体系。这是唐朝与历史上所有大一统王朝的皇统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武则天的称帝改变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皇位继承制度,堪称空前绝后、惊世骇俗(西汉高祖皇后吕氏曾经临朝称制15年,但并没有称帝;清代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太后把持朝政,也没有改变皇姓)。不过,武则天称帝后,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也遭遇了一个大难题:她称帝不废李唐子孙为皇嗣,无法割裂与丈夫高宗和儿子之间的万缕千丝,剪不断与李唐的天然情结,最终还是还政于李家。在她生前死后,李唐子孙都不曾把她视为外家皇统,“慈母”和“名君”是后继者给她的评价。唐文宗朝的史家路隋在《上〈宪宗实录〉表》中,说唐宪宗是“承十一叶之基运”,也包括了武则天在内。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武则天排斥出李唐的皇统体系之外。
我们按照从高祖到哀帝的先后顺序,交叉使用了局部特写和长镜头慢慢拉开的方式,时而细致刻画,时而俯瞰概览,细细评说唐朝22帝,展现大唐帝国波折起伏的宫廷生活风貌。手法不拘一格,只是希望在这一次次的快门闪烁中,能够以不同角度的聚焦,去捕捉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宫廷秘闻和人物故事,透视大唐帝国290余年的盛衰兴替。
三省六部
唐朝的中央政府核心机构,继承了隋朝的制度,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执行机构,长官为尚书令,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担任过,故以后长期缺而不设,提升原次一级的长官左、右仆射为实际最高长官。下有左、右垂为副手,再下有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尚书省统率六部。
中书省是为天子颁布大政文书的机构,长官为中书令,副手为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六人(对应六部),具体掌草诏文书。开元初年,另设他官掌诏命,称为“知制浩”。又有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阁、右拾遗、为谏官。
门下省是审核天子大政文书的机构,中书省发出的文书,均需交其审核,无异议的交尚书省执行,有异议的退回中书省,时称“封驳”。同时,还负责对下面呈送的文书进行审核。长官为侍中,副手为门下侍郎。下有给事中四人,具体掌审核事,对有异议的文书,涂勾后退回中书省,唤作‘’涂归”。又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网1左拾遗,为谏官。无论中书省还是门下省的谏官,都有五种谏法:讽谏,顺谏,规谏,致谏,直谏。
三省的长官,为当然的宰相,因尚书令的缺置,中书令、侍中成为实际主持政务的最高长官。左、右仆射或次级官员担任宰相,在其本职之后,需加上参知机务、参知机密、参知政事、参知军国重事等名号,也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令、侍中皆是三品。到唐中期,中书令、侍中提升为二品,从而改为“同中书门下”。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多不设中书令、侍中,常用次级官员如侍郎等担任宰相。唐朝的宰相无定员、无常制,少则二人.或四五人,或七八人,在武则天时期,曾达到过十多人。
唐初,为了三省长官讨论事务的便利,在门下省设立了“政事堂”,以供他们联合办公。武则天时,裴炎任中书令,将“政事堂”迁人了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年间,张说任中书令,为了集权,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并在其下设立了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务房,以分管各事务。
尚书省下的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分掌全国各种行政事务,其办事处称为“都堂”,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下各设四司,长官为郎中,每第一司称为“头司”,其名称与本部相同;另三司称为“子司”。此外,六部之间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为“前行”,户、刑二部为“中行”,礼、工二部为“后行”。如此,不仅体现了各部在政府中的地位,且便于官员的升迁。
吏部掌管对文官的选举、勋封、考课:下分四司:吏部司,掌管文官的品阶、朝集、禄赐、告身、借使,以及流外官。司封司,掌管封爵、朝会、赐级。司勋司,掌管勋级。考功司,掌管官员功过善恶的考课。
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民众、钱粮、贡赋。下分四司:户部司,掌管户日、田地、赋役、贡献、婚姻、继嗣、账籍。度支司,掌管租赋、物产、转运:金部司,掌管府库出纳、度量衡、市场、赐物,仓部司,掌管粮仓,以及义仓、常平仓。.
礼部掌管国家礼仪、祭祀、贡举。下分四司:礼部司,掌管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喜丧。祠部司,掌管祭祀、天文、时辰、卜笙、医药、僧尼。膳部司,掌管陵庙祭品。主客司,掌管诸王、藩使朝见。
兵部掌管武人选举、地图、车马、兵器、军械。下分四司:兵部司,掌管武官品阶、府兵、校考、告身。职方司,掌管地图、城陛、镇戍、烽火、道路,以及异族归化。驾部司,掌管舆荤、车乘、传释、厩牧。库部司,掌管兵器、军队仪仗。
刑部掌管律令、刑法、狱事。下分四司:刑部司,掌管律法、复审大理以及天下所呈案子。都官司,掌管俘虏、官奴。比部司,掌管赋税、经费、捧禄、赎罪。司门司,掌管门关出人。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办公纸笔。下分四司:工部司,掌管城池土木建筑。屯田司,掌管屯田、在京文武官的职田、各机关的公癖田。虞部司,掌管京城街道、林苑、打猎、山泽草木,以及对百官、蕃客日常生活的供应。水部司,掌管水津、舟船、渠道、堤防、浦渔、槽运、碾磨。
三足鼎立的三省制,以及下属的六部,构成了一套有完整系统且运转灵活的中央政府机构,其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成了后世构建政治体制的主要范本。
地方官制
唐朝的地方行政系统,是州(郡)、县两级制。
州(郡)按户口多少分上、中、下三类,满四万户为上州,满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开元期间,特设四辅州(京徽之地)、六雄州、十望州、十紧州(以上三种州均在军政要地),加于上、中、下三州之上,形成七等。州长官为刺史,下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
县分八等,京县,设在京师之地;戮县,设在徽辅之地;望县,满四千户;紧县,满三千户;上县,满二千户;中县,满一千户;中下县,不满一千户;下县,不满五百户。县长官为县令,下属有县垂、县尉、主簿等。
在与州(郡)平级但较为特殊的地区设府,政治地位在州(郡)之上。
一种是首都地区,如西京长安地区为京兆府,东都洛阳地区为河南府,北都太原地区为太原府。一种是重要地区,如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设长官为府尹,后改为留守,下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
在重要军事大区设都督府。
都督府,或称大都督府,分为上、中、下三类。其由亲王任都督,但在京师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都督府仅管本地区的军事,民事由当地的刺史管理。
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
都护府,或称大都护府,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其也由亲王任都护,同样在京师遥领,实际事务由长史主管。著名的都护府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等。下设都督州,长官为都督,由少数民族酋长担任。版土归朝廷,赋税自主,人称羁摩州。
军事方面有节度使、经略使、防御使、团练使等。
节度使,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管和唐朝前期的使待节都督。唐睿宗时将此改造为节度使,设置于全国边境八个重要军事地区。到唐一玄宗时,进行了调整,共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岭南为经略使,职能等同节度使)十节度使,以经营民族事务。节度使为藩镇长官,驻地称为镇衙,所统之兵称衙兵。其下属有副大使知节度事、留后、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等等。到安史之乱后,节度使遍布全国各地,手握军政双重大权,各自形成了割据、半割据的状态,成为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御使,安史之乱后,由州刺史兼统地方防御部队,建防御使之名。
团练使,地方团结兵(对地方壮丁加以组织与训练的部队)的长官,也多由州刺史兼任。
唐人将所有的官员分为内外官,内官指的是京官,外官指的是地方官。起初,风气重内官而轻外官,因京官实际地位高,待遇优越,且容易升迁。有些外官将京官上任比喻为登仙路。然在安史之乱后,整个观念发生了颠倒,变成了重外宫而轻内官。其原因是中央政府财政极为困难,常常发不出官员的棒禄,而地方政府,尤其是节度使所在的藩镇,利用权力包揽当地的赋税,对其属官能给予较高的棒禄,由此,京官大批地向地方流去。此外,中央政府的权力遭到极大的分割,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内官的形象相应一落千丈,相形之下,外官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兴学重教
唐代的学校.分为中央和地方二类。
中央学校,有七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玄学;有三馆:弘文馆、祟文馆、广文馆。
各类学校均隶属国子监,各校设博士、助教,教授学生。学生时称生徒,年龄限制卜四到十九岁,律学十八到十九岁,未完学业者不得毕业。
国子学,生徒名额为三百人,人学的资格是,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从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的官员之子。
太学,生徒名额为五百人,人学的资格是,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勋官三品以上官员之子。
四门学,生徒名额为一千三百人,人学的资格是,其中五百人为文武七品以上官员之子,八百人为平民中的优秀者。
以上三学均学儒家经典。经典分大、中、小三等,《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毅梁传》为小经,其下还有《孝经》、《论语》二经。各经学习时限不等,一经读毕再读另一经。除此之外,还学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
律学,生徒名额为五十人,学法律的律、令、格、式。
书学,生徒名额为三十人,主要学书法,兼学《说文》、《字林》。
算学,生徒名额为三十人,学算术,教科书有《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建丘》、《夏侯阳》、《周骸》、《五经算》、《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
以.上三学的人学资格是,文武八品以上官员之子,以及平民中有此专长者。
崇玄学,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置,京、都二学各百人,地方学校无常员,学道家经典,主要是《老子》、《庄子》、《列子》。
弘文馆,隶属门下省,武则天以后,以宰相兼领馆事,号“馆主”,由给事中一人主持常务,号“判馆事”。生徒名额三十人,人学的资格是,皇帝、皇后的至亲,宰相、大臣之子,学习内容除儒家经典外,还要学史,主要是前四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另有生徒名额二十四人,条件须是京官五品以上之子,且有着高超的书法造诣,人学后,深造由宫廷所藏的名家书法。
崇文馆,隶属东宫,所收生徒二十名,招收生徒条件、学习内容以及过程基本与弘文馆相同。
广文馆,唐一玄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设置,生徒主要学习进士科的内容。
地方学校,按地区行政级别设置。
各校招收生徒的名额是:京都学(长安、洛阳两地学校)八十人,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上州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五十人,下州四十人。京县五十人,上县四十人,中县、中下县三十五人,下县二十人。
生徒毕业后,不能立即做官,优秀者需由校方推荐,到吏部进行考试,合格者才可被授官职。
唐朝学校,唐太宗时生徒已达八千多人,其中有高丽、百济、新罗等大量留学生。到盛唐时期,学校更是兴旺发达。然经安史之乱后,学校多被关闭,生徒流散。至唐宪宗时,才一有所恢复。
科举传承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加以发扬光大。科举是君主、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及第者构成了宫僚主要的候补队伍。这个制度,奠定了其后一千多年政治人才选拔的基础。
科举就是以科目进行考试,其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进行一次。举子有各级学校中的生徒,由校方保送推荐给尚书省登录。还有未经过学校台阶的自学者,先在州县中报名,经地方初步考试,然后由地方长官每年带往长安,这称为“乡贡”。起初由吏部员外郎主持,后因举子闹事,唐玄宗认为吏部员外郎官望太低,不能慑服举子,而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以及史籍等,如《礼记》、《春秋左氏传》、《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毅梁传》,此外还有《孝经》、《论语》、《国语》、《说文》、《尔稚》等。
考试的形式,有贴文、口试、策问、诗赋等。贴文,是取经文中几字为题,举人需将上下文贯通背出,以背出多少字而定等第。口试,也即墨义,举子口头应对考官所出题目,以答出十分之九为合格。策问,也即命题作文,考官根据举子之文的程式、内容来定等第。诗赋,由考官出题,并限音韵,举子据此作诗作赋。
常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三礼、三传、童子、道举等。
秀才科需试方略策五道,成绩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为合格。因考试程度太难,时间不长,到唐高宗年间就被废除。
明法、明书、明算三科,为专门科目考试。
一史、三史二科,在前四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按数目选定。
开元礼科,考《开元礼》。
童子科,专试十岁以下的少儿,凡能通一经以及考孝经》、《论语》者,给试诵文十道,全部通过的可授官,通过七道的,给予出身。
道举科,由祟玄学生徒为举子,考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方式同明经科。
各种科目的设置或时间较短,或不定时,或参加与录取的人数较少,都影响不大。其中惟有明经、进士二科,是最为重要的科目。
明经科,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毅梁传》)、史科等分科。考试形式是:先贴文,然后口试大义十条,再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科,考试形式是:试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作诗赋。
明经科考试内容较为固定而较易,进士科要求博通古今而较难。此外,两科录取人数也相差甚远,明经科录取十之一二,进士科则录取百之一二。再者,明经及第后授官较低,升迁较慢,进士科则反之。久而久之,进士科地位远远超过明经科。故时谚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谓三十岁考上明经已经太老,而五十岁考上进士犹算少年得志。
进士和主考官之间在考试完毕后,结下了一层特殊的关系及第的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主考官称及第的进士为“门生”同榜及第的进士,彼此之间互称“同年”。进士及第是件极为乒光的事,进士在及第后,每每在长安举行“雁塔题名”、“曲江雀饮”等相庆仪式。
常举及第,经吏部复核,给予授官。
制举,起源于汉代皇帝因某方面事务亲自策问人才制度‘人唐后,演变为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另指派官员主抖的特殊科举考试。
制举考试地点于长安设在中书省,或随设在皇帝封禅、巡幸途中,武则天时改在殿廷举行。考试对象极广,科举及第者、之士、隐士、高士、力士、谋士、奇士、艺士、在职官员等等。考试利目由皇帝随时、随意设置,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贤良方正直言初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科。
制举及第者,直接授予不同的官职,并多为要官。
山河裂变
在唐朝进人衰世后,面对生计的困迫,首先起来的是农民造反,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以及其他此起彼伏的起义,弄得朝廷顾此失彼,不得不借助军队实力派、地方实力派、少数民族实力派帮着镇压。起义勉强被镇压下去了,然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冒出的各种实力派,加上原就存在的割据一方的方镇,变得更加尾大不掉。
到处是诸侯,沛、滑地区有朱温,河东地区有李克用,许、蔡地区有秦宗权,风翔地区有李茂贞,徐、泅地区有时溥,蒲、陕地区有王重荣,幽、沧地区有刘仁恭、刘守光父子,邪 充地区有朱宣、朱瑾兄弟,淄、青地仄有王敬武,魏、博地区有罗绍威,镇、冀地区有王熔,西川地区有王建,淮南地区有杨行密,杭、越地区有钱缪,岭南地区有刘隐,湖南地区有马殷,福建地区有王审知……这些尚是大诸侯,那形形色色的小诸侯,更不知有多少。他们纵横裨阖,忽而联手,忽而争斗,互相兼并,将战争一场场地连着打。战争的轮子不断转着,转到十世纪初左右,朱温成了天下最大的诸侯,他扫平许多对手,进军关中,掌握了唐朝的命脉,天祐四年(公元如7年),一脚踢开唐哀帝,自己走上了皇位。
将近三百年的唐朝结束了,代之而起的一个新时代,史称五代。
五代是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中国再一次大分裂的时期。五代只是一种简约的说法,较全面的说法是五代十国,其实,在被唤作五代十国的时期,远非五个朝代十个国家。
五代十国指的是:在中原相继递承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南方先后存在的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荆南及北方的北汉十个国度。这里尚未算北方的燕、陕西的岐、东北的契丹、云南的南诏、河西的曹氏归义军等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政权。
五代的时间跨度,一般从朱温代唐算起,到赵匡胤禅周为止,也即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实计五十四年。然而,十国的全部结束,并不与此同时,其中有六国是在北宋建立之后覆亡的,最后的北汉被灭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为五代结束后十九年。
黄仁宇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作用,发表了这样一段看法,他说:“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里,五十四年不为过长。况且五代十国上接李唐下承赵宋,彼此都是连亘约三百年的大帝国,可见中国社会在这过程中虽经颠簸,并没有完全垮台;并且这五十四年内,尚可能产生若干积极的因素,这样才能继续在历史进程中迈进。”(《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北京三联书店)
五代的特征是:每个王朝存在的时期短,更迭快;君主在位时间短,最短仅几个月;政权内部乱,政变多,兵变多,分裂多;外部战争频繁;后梁、后周为汉人所建,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均为沙陀人所建。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为朱温(梁太祖)所建,定都开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被李存勖所灭。共历三帝,存在时间为十七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河南、山东二省全部,陕西、湖北二省大部,安徽、江苏、河北、山西、甘肃、宁夏六省一部分。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李存勖(唐庄宗)所建,定都洛阳。清泰三年(公元936年),被后晋所灭。共历四帝,存在时间为十四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四省全部,甘肃东部、陕西、湖北、安徽三省北部。
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石敬搪(晋高祖)所建,定都开封。开运三年(公元946年),被契丹所灭。共历二帝,存在时间为十一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之地基本和后唐相同。
后汉: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为刘知远(汉高祖)所建,定都开封。乾枯三年(公元950年),被郭威所灭。共历二帝,存在时间为四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全部,河北南部,陕西、湖北、安徽三省北部。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为郭威(周太祖)所建,定都开封。乾德七年(公元960年),为赵匡胤所禅代。共历三帝,存在时间为十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河南、山东二省全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湖北北部,安徽、江苏二省江北部分。
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五代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吴:杨行密在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被唐廷任为淮南节度使,从此据有一方。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杨行密第四子杨溥于顺义七年(公元927年)称帝(睿帝),国号吴,定都扬州。天柞三年(公元937年),被徐知浩所废。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三十六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省大部。
南唐:徐知浩废吴后,改名李昪,同年登上帝位(烈祖),定都金陵。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九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江苏大部,安徽淮河以南部分,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及湖北东部。
前蜀:为王建所创,天复三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武成元年(公元907年〕走上帝位(高祖),定都成都。咸康元年(公元925年),被后唐所灭。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三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四川全省,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东部。
后蜀:为孟知祥所创,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被后唐封为蜀主,次年称帝(高祖),定都成都。乾德三年(公元93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三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四川全省,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东部。
南汉:为刘隐所创,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被后梁封为南平王,乾化元年(公元911年)进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其弟接位,乾亨元年(公元917年)称帝(高祖),以大越为国号,定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为北宋所灭。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五十五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广东、广‘西两省,湖南南部。
楚:为马殷所建,开平元年(公元9年)被梁太祖封为楚王,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被唐明宗封为楚国王,改潭州为长沙府,建国称制。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为南唐所灭。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四十五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湖南全省及广西东北部。
吴越:为钱锣所建,以杭州为政治中心。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封越王。天佑二年(公元904年),封吴王。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被后梁封为昊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一七十二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浙江全省,江苏一部分。
闽:为王潮所创,以福州为政治中心。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王潮弟王审知(太祖)接兄之业,封琅邪王。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被梁太祖封为闽王。天德三年(公元945年),为南唐所灭。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七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福建省。
荆南:又称南平,为高季兴所建,以江陵为政治中心。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被后唐封为南平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四十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等地区。
北汉:为刘崇所建,乾拓四年(公元951年)割据河东地区称帝(世祖),定都太原。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为北宋所灭。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九年。最盛时,领土据有今山西北部,陕西、河北部分地区。
唐朝君主世系表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因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
唐王李渊于618年逼隋恭帝禅位,推翻隋朝,改国号为唐,建立了唐朝。
690年,武则天篡唐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朝。
唐朝的国力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中期达到顶点,开元末年后逐渐走向下坡路。
尤其是发生于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朝沉重的打击,其后,中央政府控制力急剧衰弱。
唐末民变后,帝国中央政府实际权力被梁王朱温控制。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位,唐朝灭亡。
唐代共延续了274年,传位21代。
唐代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当中的一个盛世。
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那时的东亚属国如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国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响。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高祖
李渊
618年—626年
太宗
李世民
627年—649年
高宗
李治
650年—683年
中宗
李显
684年,705年—710年
睿宗
李旦
684年—690年,710年—712年
【周】
武曌
690年—704年
玄宗
李隆基
712年—756年
肃宗
李亨
756年—761年
代宗
李豫
762年—779年
德宗
李适
780年—805年
顺宗
李诵
805年
宪宗
李纯
806年—820年
穆宗
李恒
821年—824年
敬宗
李湛
825年—826年
文宗
李昂
826年—840年
武宗
李炎
841年—846年
宣宗
李忱
847年—859年
懿宗
李漼
859年—873年
僖宗
李儇
873年—888年
昭宗
李晔
889年—904年
哀帝
李柷
904年—907年
注:
1、唐中宗、唐睿宗之际韦后专权,唐隆政权的皇帝为少帝李重茂,但不被史学家承认。
2、唐僖宗、唐昭宗之际,存在前废帝李熅,唐昭宗、唐景宗(唐哀帝)之际,存在后废帝李裕/李缜
3、孝敬皇帝李弘、让皇帝李宪、奉天皇帝李琮、承天皇帝李倓均为追谥。
南诏君主世系表
南诏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
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直到937年被段思平所灭,建立大理。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归义王
蒙皮罗阁
738年—748年
神武王
蒙阁逻凤
748年—779年
恒王
蒙异牟寻
779年—808年
惠王
蒙寻阁劝
808年—809年
幽王
蒙劝龙晟
809年—816年
靖王
蒙劝利晟
816年—823年
昭成王
蒙劝丰佑
823年—859年
景庄帝
蒙世隆
859年—877年
文武帝
蒙隆舜
877年—897年
哀帝
蒙舜化贞
897年—902年
桓帝
郑买嗣
902年—910年
肃文帝
郑仁旻
910年—926年
惠帝
郑隆亶
926年—927年
康帝
赵善政
928年—929年
肃帝
杨干贞
929年—930年
杨明
930年—937年
历代帝王
大蒙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蒙高祖
奇嘉王
蒙细奴逻(蒙独逻)
649年—674年
蒙世宗
兴宗王
蒙逻盛炎(蒙罗晟)
674年—712年
蒙炎阁
712年
蒙太宗
威成王
蒙盛逻皮(蒙诚乐魁)
712年—728年
归义王
蒙皮罗阁(蒙魁乐觉)
728年—748年
神武王
蒙阁逻凤(蒙觉乐凤)
748年—779年
孝恒王(日东王)
蒙异牟寻
779年—808年
孝惠王
蒙寻阁劝(蒙新觉劝)
808年—809年
幽王
蒙劝龙晟(蒙龙盛)
809年—816年
靖王
蒙劝利晟(蒙劝利)
816年—823年
昭成王
蒙劝丰佑(蒙丰佑)
823年—859年
大礼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景庄帝
蒙世隆(蒙佑龙)(蒙酋龙)
859年—877年
大封民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圣明文武帝
蒙隆舜(蒙世舜)(蒙法)
877年—897年
孝哀帝
蒙舜化贞
897年—902年
大长和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
郑买嗣
中兴
902年-910年
安国
肃文太上皇帝
郑仁旻
始元
910年-926年
天瑞景星
安和
贞佑
初历
孝治
恭惠皇帝
郑隆亶
孝治
926年-927年
天应
大天兴(兴源国)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悼康皇帝
赵善政
尊圣
928年-929年
大义宁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肃恭皇帝
杨干贞
兴圣
929年-930年
光圣
杨诏(杨明)
大明
930年-937年
鼎新
吐蕃君主世系表
吐蕃是西藏这片土地有史以来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六世纪时,一个名叫囊日论赞的部落酋长企图用武力兼并其邻近的部落。
后来,他的儿子松赞干布完成了这项使命。
公元877年,起义军发掘赞普王陵,逐杀王室和贵族,吐蕃王朝彻底崩溃。
西藏二百多年的统一局面到此告终。
旧名
姓名
讵素若
达日宁色
论素赞
南日松赞
弃宗弄赞
松赞干布
共日共赞
乞黎拔布
芒松芒赞
乞黎弩悉笼
杜松芒波杰
弃隶缩赞
赤德祖赞
乞犁悉笼纳赞
赤松德赞
木奈赞普
牟如赞普
赤德松赞
可黎可足
赤祖德赞
达磨
朗达玛
回鹘君主世系表
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
公元605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646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
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无道,内讧不断。
回纥汗国末期,汗族药罗葛氏被推翻,铁勒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夺了政权,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可汗号
姓名
特健俟斤
菩萨
吐迷度
婆闰
比栗
独解支
伏帝匐
承宗
伏帝难
怀仁可汗
药罗葛骨力裴罗
葛勒可汗
药罗葛磨延啜
牟羽可汗
药罗葛移地健
武义成功可汗
药罗葛顿莫贺
忠贞可汗
药罗葛多逻斯
奉诚可汗
药罗葛阿啜
怀信可汗
药罗葛骨咄禄
滕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保义可汗
崇德可汗
昭礼可汗
药罗葛曷萨特勒
彰信可汗
药罗葛胡特勒
勿荐公
勿介可汗
药罗葛乌介特勒
遏捻可汗
东突厥君主世系表
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先世源出于丁零、铁勒。
南北朝时铁勒原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高昌的北山。
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
5世纪中叶,突厥被柔然征服,徙于金山南麓。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
隋初,隋将长孙晟用离间之计,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630年,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
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靖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
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东突厥灭亡。
可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伊利可汗
阿史那土门
552年
乙息记可汗
阿史那科罗
552年—553年
木杆可汗
阿史那俟斤
553年—572年
佗钵可汗
572年—581年
沙钵略可汗
阿史那摄图
581年—587年
莫何可汗
阿史那处罗侯
587年—588年
都蓝可汗
阿史那雍虞闾
588年—599年
启民可汗
阿史那染干
599年—609年
始毕可汗
阿史那咄吉世
609年—619年
处罗可汗
阿史那俟利弗设
619年—620年
颉利可汗
阿史那莫贺咄设
620年—630年
西突厥君主世系表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
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以控制丝绸之路。
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
650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
658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
可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叶护可汗
阿史那室点密
552年—575年
达头可汗
阿史那玷厥
575年—602年
泥利可汗
587年
泥厥处罗可汗
阿史那达曼
604年—611年
射匮可汗
610年—617年
统叶护可汗
617年—630年
莫贺咄可汗
630年
肆叶护可汗
阿史那咥力特勒
630年—632年
吞阿娄拔奚利咄陆可汗
阿史那泥孰
632年—634年
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阿史那同俄
634年—639年
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阿史那薄布特勒
639年—641年
乙毗咄陆可汗
阿史那欲谷
638年—653年
乙毗射匮可汗
642年—653年
沙钵罗可汗
阿史那贺鲁
650年—658年
后突厥君主世系表
自公元630年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以后,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东突厥各部基本上稳定。
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群众不满,特别是一些民族上层人物滋生了复国思想。
682年,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禄反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
745年,后突厥亡于回纥。
可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颉跌利施可汗
阿史那骨咄禄
682年—694年
迁善可汗
阿史那默啜
694年—716年
拓西可汗
阿史那匐俱
716年
毗伽可汗
阿史那默棘连
716年—734年
伊然可汗
734年
登利可汗
734年—741年
阿史那骨咄
741年—742年
颉跌伊施可汗
742年—744年
乌苏米施可汗
742年—744年
白眉可汗
阿史那鹘陇匐
744年—745年
渤海国君主世系表
渤海国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
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
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926年为辽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高王
大祚荣
698年—718年
武王
大武艺
718年—737年
文王
大钦茂
737年—793年
大元义
793年—794年
成王
大华玙
794年
康王
大嵩璘
794年—808年
定王
大元瑜
808年—812年
僖王
大言义
812年—817年
简王
大明忠
817年—818年
宣王
大仁秀
818年—830年
大彝震
830年—857年
大虔晃
857年—871年
大玄锡
871年—895年
大玮瑎
895年—907年
大諲撰
907年—926年
大唐王朝全五十四回
1. 晋阳起兵
2. 灭窦摧王
3. 兄弟阋墙
4. 玄武喋血
5. 载舟覆舟
6. 图形凌烟阁
7. 贞观帝范
8. 立储风波
9. 永徽之治
10. 废王立武
11. 二圣临朝
12. 废黜儿皇
13. 扬州叛乱
14. 请君入瓮
15. 嵩呼万岁
16. 面首兴衰
17. 还政李唐
18. 父子反目
19. 韦后专权
20. 唐隆政变
21. 三让天下
22. 玉殒香消
23. 姚崇新政
24. 宋璟当国
25. 张说手笔
26. 盛世开元
27. 张九龄罢相
28. 物华天宝
29. 怠政华清池
30. 怛罗斯之败
31. 渔阳鼙鼓
32. 潼关告急
33. 马嵬哗变
34. 灵武践祚
35. 困守睢阳
36. 收复两京
37. 卷土重来
38. 再造大唐
39. 吐蕃战和
40. 清水盟约
41. 奉天之难
42. 永贞革新
43. 元和中兴
44. 武元衡遇刺
45. 长庆会盟
46. 染工暴动
47. 甘露之变
48. 会昌灭佛
49. 牛李党争
50. 大中之治
51. 归义余晖
52. 黄巢民变
53. 白马之祸
54. 帝国背影
请继续关注栾氏春秋中华史系列《隋唐五代》卷之:《五代十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官职解释』
李世民创造“小鸟依人”是用在谁的身上?太子李承乾为何被废?
什么是天可汗,其如何实现对大唐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统一领导
杨坚——终结三百年乱世,功在千秋
突厥汗国
如流星般闪过最没存在感的汗国-黠戛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