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迂回战略:三军齐下,出其不意

     王龙耿、沈斌华在《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1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指出蒙古人的数量。

在这样的条件下,蒙古帝国从未一次派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还要广阔的土地。第二次西征后,蒙古军引起欧洲人的极度惶恐,遥远的城市如卢卑克(波罗的海南岸一个城市)和纽伦堡(今德国巴瓦里亚境内)都加紧防御,甚至连当时的英国也提心吊胆,禁止船舶出海捕鱼。因为欧洲人并不清楚蒙古人为什么不可阻挡,蒙古人接下来会出现在哪里?在第二次西征过程中,蒙古军“从扬子江北岸至保加尔边境,部队集结都是在2至3个月完成的。这样部队每天平均行军速度达到90至95公里。它的突击:攻占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5天时间,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10天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5到60公里;攻占匈亚利和波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蒙古族古代战争史》24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拿破仑认为,蒙古军西征不是亚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动,而是有严密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由于他们比对手更精明才能所向无敌。

那么,蒙古军的精明表现在哪儿,优势在哪呢?陈相灵在《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中说:在全面侦察敌情、地形的前提下, 蒙古军队凭借骑兵的持久耐力和快速机动能力, 经常越过人们难以想象的大漠、险滩、雪谷、荒原, 出其不意地向敌人的深远纵深大胆穿插、分割, 并与下面进攻部队相配合, 四面包围敌人, 迫使对方迅速瓦解。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是利用轻骑兵机动性好的特长,运用大迂回战略,打破了13世纪呆板的攻防战术,从而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这种战略使得进攻部队避开敌之整个防御体系,出其不意地向敌之侧翼或后方实施远距离机动突进而形成合围态势。在战略战术上表现为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再由迂变直,分兵合围。英格兰赫特福德郡圣艾版斯的本笃会修道院的修道士马修·帕里斯编年史中说,蒙古人对西欧的入侵,“伴随着极端的暴力行为,他们闪电式地进入基督徒的领地,所到之处废墟一片,不断进行大屠杀,难以形容的恐怖和惊慌沁入每个人的心中”。关于“闪电式”的战争模式可能是第一次被提及,后来它获得了德文名称“闪电战”(Blitzkrieg)。

实际上,蒙古人运用的是匈奴、突厥人的游牧战术的完美形式,是对耕地边缘的不断攻击和草原上大规模狩猎中发展形成的。狩猎不是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是为了猎杀。为此。狼群耐心地潜近猎物教会了牧民们暗地里派出许多神不知、鬼不觉的探子去侦查敌人。狩猎中拦截逃跑的野兽教会了牧民们从两翼包抄,拦截敌军。蒙古人的战争大都具有大规模的围猎形式,在以系统的屠杀使这种追逐式的围猎结束以前,他们设计了各种使“猎物”疲乏、恐惧、耗尽精力和包围它的方法。他们在可怕的寂静中慢步缓行意外地出现在面前,在地平线周围散开。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突然冲锋,发出鬼嚎般的尖叫和呐喊。这些是猎人们设法使猎物发狂、困惑,以便捉住它时所采用的由来以久的传统计策。


而要运用好大迂回战略,首要的是速度要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争的突然性是大迂回战略的前提,是远距离奔袭而对敌人形成迂回包围的基础。蒙古军是轻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具有灵活多变,突击力强的特点,尤其适应远程快速奔袭作战,比步兵在作战速度和灵活战术方面更优越。依靠这支高度灵活的骑兵,牧民们给人们造成了从天而降和草木皆兵的效果,使对手还未交锋就已经仓皇失措了。其次是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能够明确判断出敌人撤退的方向和企图,以及在退却中可能的抵抗地区和抵抗方式,然后椐此确定迂回战略的目标,主要方向,兵力布置等。

下面,就介绍蒙古军运用大迂回战略的几个典型战例。

为救孛儿帖,奇袭蔑儿乞部。

奇袭克烈部。当汪罕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铁木真从巴泐渚纳向西进军。铁木真并不是穿越草原直接向客列亦惕人的宫廷逼近(此为便捷之途),而是带着他的部众跨越遥远而又艰难的险境,因为他知道那里也许毫无防备。本以为远在好几天骑马行程之外的铁木真,猛然扑向饮酒狂欢的人群。

 

野狐岭之战,突破长城防线




1213年对金朝的大扫荡

在成吉思汗西征中,蒙古军大致分为两路,第一路由成吉思汗率领,

    最具远征意义的是哲别的第二路。为了绕到敌后,切断花剌子模与阿富汗、呼罗珊之间的联系,术赤和哲别率军穿过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地带——帕米尔和天山山脉之间的谷地向卡什加尔方向迂回。当时“他们在一丈多深的积雪中行军,攀登4千多米被雪覆盖的吉西列阿尔多和铁列古达巴干两个高峰的道口。在大风雪中,用牛皮包住马腿,人穿双层的皮毛大衣,在7千多米的高山之间,在冰天雪地中前进。”(《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150页)这使汉尼拔和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脉的行动显得逊色。

 

    当哲别蒙古军队突然出现在费尔干纳盆地的时候穆罕默德率领的精锐部队正等着他们, 疲惫的蒙古军队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 以惊人的机动作战与敌人会战。激烈的战斗持续到深夜, 各自鸣金收兵。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军围攻讹答剌;术赤率师沿锡尔河而下,征毡的诸城;塔孩率军征战别纳客忒(在塔什干以西),忽毡(今纳巴德)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不花剌城。

成吉思汗的部分军队进行长距离远征,这一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越三千二百公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他在渺无人烟的地点渡过锡尔河,沿着至今仍未能确知的路线,通过了克吉尔库姆沙漠。即便是商业旅行队也会绕道数百公里,避开克孜勒库姆沙漠,即传说中的“红沙漠”,“这个宽有500公里的克吉尔库姆沙漠,被世人认为是动物绝对不可能通过的天然障碍。”(《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157页)不过这正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通过与那个地区的游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吉思汗得以率领他的军队,出现在不花剌城面前,几乎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出现在穆罕默德背后能置于死地的阿姆河下游地区

 

1220年3月,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也占领了伊斯兰教文化中心不花剌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和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城市)之间的交通。1220年五月,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这时身处撒马尔罕的穆罕默德已被四面包围:西方有成吉思汗,北方有察合台、窝阔台,在东方有术赤,南方有哲别。这就是成吉思汗大迂回战略最典型的一个战例。

蒙古军灭金,三峰山之战。

1231年,窝阔台汗令拖雷率主力西路军,绕过金军的重镇潼关,自宝鸡出汉中,强行通过南宋管辖地区沿江而下,经唐、邓北上,出其不意地悄无声息突然的出现在金军后方。然后,大张旗鼓而直捣汴梁。对此,金朝十分惊慌,急忙抽调守黄河和潼关的主力部队10万余人前来抵挡两军在邓州遭遇,拖雷只有3万人。托雷采用袭扰战术,令蒙古军:“毋令彼得休息,宜夜鼓噪以扰之”,使远道而来的金军十分疲惫。这时蒙军正面部队已渡过黄河,直趋汴梁,金军仓皇北撤,当退到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时,被两路会师的蒙古军团团围住,金被“追奔数十里,流血被道,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

视频:老梁,狼来了 

窝阔台时期,蒙古人在灭金后就对南宋开辟了三个战场:两淮战场、京湖战场、四川战场。之后,又西取吐蕃。最终,蒙古人决定将西路的四川作为突破口进行战略迂回,开始实施“先下西南,迂回夹击南宋”的大迂回战略,即按逆时针方向,从西北向东南纵深包抄敌方。为此,蒙古军避开南宋的长江防线,首先攻取川、滇,然后从南宋的后方——川、滇攻打长江中下游重镇襄樊。而为了攻取四川,蒙古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另派军队从丽江进攻大理,企图绕道云南直达川南。

 

视频:蒙古的大迂回战略,新亮剑第32集。

蒙哥汗时期,首先开辟了第四个战场——云南。

《风暴帝国》说:


 

1253年,开始对南宋的第二次大迂回战略。蒙古军首先经临洮,行青海山谷二千余里,大理进入藏族地区,渡金沙江,攻大理,12月,大理城遂破。1256年,蒙古军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了总攻:一路由蒙哥汗率军自陕西入成都攻川东,一路由兀良哈台率军自云南向北进围潭洲,一路(由帖木格斡惕赤斤之子脱合察儿率军进攻江苏和安徽扬子江下游防线由忽必烈率军自河南进攻鄂州,一路由李憻自山东进攻江苏。蒙哥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最终,由于蒙哥汗在四川战死而没能实现灭宋的目标。


忽必烈时期,在刘整的建议下,战略重点转到了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襄樊。1273年,攻破襄樊。在吐蕃-大理-越南的西面包围圈外,忽必烈还企图建立高丽-日本的对宋封锁圈,派兵进驻高丽南部沿海,并发起第一次征日战争。但结果却失败了。

1274年,忽必烈命大将伯颜、史天泽等统率大军,向宋朝发动了全面总攻。元军从襄阳出发,沿汉水东进,绕过郢州(今湖北钟祥),连克沙洋堡(今湖北荆门县东南)、新城(今湖北潜江县西北),然后攻占江防重镇汉阳、鄂州(今湖北武汉),抵达长江。沿江而下,连克黄州(今湖北黄冈)、蕲州(今湖北蕲春)、江州(今江西九江)、安庆,一路未遇宋军的顽强抵抗。作为攻宋主力的策应和侧翼保障,元中书左丞兼淮东都元帅博罗欢率领一支军队在淮西展开攻势,直攻扬州,使南宋两淮战区的军队不能西上援助京湖战区的宋军。翌年春,与伯颜主力军相会于安庆。四川战区的元军也要积极行动,牵制四川战区的宋军,使之不能东下威胁中路元军的右翼和后方。

  时宋朝宰臣贾似道,率宋军水、陆精锐10余万人,驻守在芜湖,与元军展开决战,大败。元军乃乘胜连克太平、和州、无为等处,直达建康(今江苏南京)。随后,又连取镇江、江阴、无锡、常州诸处,直逼宋都临安。1276年正月,宋廷遣使投降。三月,伯颜进至临安,旋即押宋帝、后及宗室北上大都(今北京),南宋王朝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拖雷率军借道南宋攻金的恐怖大迂回,其实是被逼无奈去送死
成吉思汗的兵法原来这么简单!
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迂回
堪与孙子兵法媲美的成吉思汗兵法
南宋蒙元之间,钓鱼城之战与襄樊之战为何会是两种不同的结局?
揭开成吉思汗之百战百胜的内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