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沁源围困战

 

  1942年10月,日军第二次侵占沁源,企图使沁源伪化,实现其“山地剿共实验区”的毒辣计划。我沁源抗日军民针锋相对,为打击日军,八路军太岳军区决定,对日军开展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战。

  11月,建立了围困沁源指挥部,组成了十三个游击集团。围困战开始后,他们首先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周旋,用麻雀战、伏击战、破击战、冷枪战等手段,昼夜困扰、打击敌人,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接着又掀起“抢粮运动”,组织起来,乘夜摸进敌据点将敌人抢劫的粮食运出来。一夜之间,竟有万余军民出动,后来又发展到“劫敌运动”,不仅夺回敌人抢走的羊、牛和其他财物,而且连敌人的军用物资衣服靴也“劫”,使敌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家家造石雷,人人埋石雷”,在敌人补给线上到处埋下石雷,给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

  1943年1月,敌人不得不从白晋路调第三十六师一部换防,撤掉安泽、阎寨、中峪店等据点,紧缩阵地,集中兵力守备沁源城关和交口两点,并加修二沁(沁县至沁源)公路。为此,我军把围困重点放在在二沁公路和沁源城关。指挥部把受过训练的民兵编成“轮战队”,在二沁公路上和城关的据点周围、甚至敌人住处,遍布地雷,武装部队对敌进行不断袭击、阻击,敌死伤惨重。

  8月,敌人又调第六十二师团一个大队换防。沁源军民越战越强。1944年春,沁源党政军民实行总动员,对敌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困战,在交通线上、敌人据点周围布雷1.5万余颗,封锁敌人,使其寸步难行,处境极度困难。4月,沁源之敌在沁县1000余日军接应下弃城逃窜。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沁源军民共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解救被抓群众1700余人。

       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成功创造了对占领我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万日军占领一小县城,却仿佛进入无人世界,只有400条野狗狂吠
(一)细说抗战时期的沁源围困战
抗日烽火中的山西战场
抗日军民拔除日本鬼子据点的手段
沁源万人围困战:日军补给被切断,老百姓抢劫日军,日军只能忍着
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