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贫老人去世,留下一张60年前的奖状,引发当地政府关注

2010年3月,刚过完年,一个清贫老人,一生无病无痛,平平淡淡地在无人知晓的在一个小村庄,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村里人回忆起他来,一致评论质朴、坚韧,执着,善良。80多岁老人还能下地干活,乐于助人,帮小孩子做玩具,给小孩子讲故事。

不少村民表示,自己小的时候,不少战争故事都是来自这个老人,每次提起来战争的故事,老人总是滔滔不绝,小孩子们一有空就来老人家里听故事。

老人离开后,村民们整理老人衣物时,无意中发现一张奖状。

一、人民的勋章

村民们送给了村委会,村委会送给了当地政府,政府看到后,看专人视察老人情况。

此奖状写着陈友山同志,在1950年,在跟随李成芳军长在剿匪过程中,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立特等功的功勋事迹。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给任何人说过自己的功劳,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战争场景,都是这个老人的亲身经历。

村民们上报后,惊动了当地政府视察后,当地政府称:他是真英雄。

二、陈友山的童年

他叫陈友山,1920年出生于一个这个小小村落,那时候村里只有二十几口人,陈友山父亲是地主家里的长工。

家里兄弟四个,在战争年代,饥饿和战争逼迫他的父母在他十岁那年,把他丢弃在了村口一颗大树下。

原因是因为当时家庭条件过于艰苦,陈友山当时生病,不省人事。家里为了让其余弟兄们存活,无奈之下父母才把他丢了。

针对此事,陈友山从未苛责自己父母半句。

从来没有抱着愤恨的心绪。

总是感恩地说,如果没有当年,或许我的生活不会这么精彩。

三、陈友山的第一个贵人

在陈友山记忆中,自己在大树下迷迷糊糊,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再次醒来时,是在一个茅草屋里。

第一眼看到的是露天的屋顶,和煦的日光从破开的屋顶照在陈友山的脸上,温暖而又舒适,陈友山转头看到的是,旁边坐着的一个半瞎男人,陈友山说这个男人是自己第一个贵人

过了一年之久,陈友山慢慢转好,陈友山成了赤脚医生的领路孩童,陈友山刚开始的时候受不了赤脚医生的苛责,赤脚医生因为年轻时候经历了丧子丧妻的打击,脾气比较暴躁,当时未成年的陈友山到了叛逆的时候,有几次受不了赤脚医生的苛责,偷偷跑出去,想一走了之。陈友山总是离开两天后,再次折返回去,周而复始了几次后,还是放不下半瞎的恩人。

慢慢心性成熟,不在叛逆,随即于半瞎医生相依为命。陈友山14岁时候,赤脚医生遇到一个大户人家,这家主人得了急病,半瞎医生认为可以带着陈友山在此定居下来。没想到陈友山给地主看病后,地主一命呜呼.....

四、陈友山的漂泊

陈友山又变成了一个孤儿,陈友山后来找到一家地主家里做过长工,因为不满意地主过分苛责长工们,揭竿而起,带领几个长工成为了当地的恶霸,劫富济贫,过着年轻人心中的快意恩仇,随着日本人侵略战争的如火如荼,陈友山想着不能一己私欲,吃喝享乐,慢慢留心周围的新政府组织。

后来陈友山周围弟兄们先后被国民党军队,用奸计残害,看清楚国民党真实面目后,发现人民解放军才是是人民的军队。

五、陈友山参军

为了参加人民解放军,陈友山不惧怕艰难险阻,报名参加野战军,奋勇杀敌,那时候的陈友山酣畅淋漓,后来凭借着跟随过赤脚医生,对简单的医药略知一二,在帮助解放军救助一名伤员后,1945年秋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1旅,跟随李成芳军长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1945年到1947年,陈友山兢兢业业不仅仅是一个能帮助伤员的简单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野战军一名战士,陈友山爱野战军战士这个职务。

六、陈友山参加的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1947年8月,李成芳军长率部参加进军豫西,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委员。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从6月22日到10月22日,河南郑州解放后,中央军委起草了一系列电报,拟定了攻克郑州,掌握铁路枢纽、试试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根据陈友山回忆,大概在10月份,当时中原军区集中第一、三、四、九纵队,及豫西、豫皖苏军区地方的武装势力,准备发动后来说的郑州战役。

军长李成芳去了禹县,在禹县司令员,政委们共同拟定了进攻郑州部署和战役计划,当时还上报给了中央军委,没过多久中央军委就批准同意了。

陈友山和战友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等到中央军委确切同意后。

中原军区当时应该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攻取郑州作战的基本指令,当时的中原军区有第一、三、四、九纵队这些队伍,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向郑州开进,每日昼伏夜出。

大概走了三天左右,第一、三、四、九纵队进行有效分工,对郑州进行了合围,围攻之后,我军实行减少最大损失的决策。

10月21日,郑州当时政府,畏惧被歼,就全部弃城向北逃窜。

陈友山跟随第四纵队,乘胜追击,大概追了一天一夜,全面服从成芳师长实行的全面包围策略,敌人全部被歼灭,当时歼灭的敌军大概有1.1万人,当时清点了缴获的物资,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军用物资,郑州正式宣告解放。

1948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劳苦大众逐渐的醒悟,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也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在1948年10月,中央军委先发制人,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淮海战役,当时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的设想。

设想应该先歼灭黄百韬的兵团,把新安镇,枣庄,等地方占领后,野战军一起全力攻击郑徐线,牵制住了孙元良兵团,这样就减轻华野阻援的压力。

1948年11到第二年1月,大概经历了六七十天左右,国民党先后出动的多个军团,多个武装力量等,都被中国解放军逐个瓦解。

在淮海战役中,当时参加淮海战役的野战部队,华东野战军的16个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的7个纵队,共消灭了国民党在徐州的剿总前进指挥部和五个兵团部,共22个军部,56个师。

淮海战役的波涛起伏,也不能改变民心所向,胜利终究属于民心所向支队伍,淮海战役态势越来越明朗,制止全面胜利,民众热情更加高涨。

随着淮海战役与郑州战役的辉煌战绩,陈友山等野战军热情空前激昂,大家都已经义无反顾,誓死跟随李成芳军长,参加过各种大大小小战役后。陈友山记忆犹新的记得,1949年2月被编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

陈友山和战友们庆祝了一天。

1949年9月,陈友山随着李成芳军长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经过军委指派参加了雷经天指挥由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和粤中纵队组成的解放广州战役的南路军。

经过不懈的作战,最后胜利完成了解放广州战役一翼的任务,两广战役的胜利,解放广东全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两广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跟随李成芳军长入滇,被分配执行清匪、反霸、减租、征粮等任务。

当时的陈友山身经百战,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战斗意识的野战军一员。在陈友山看来,那时候是最光辉的时候,感觉活得有价值,一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生活中。

陈友山在入滇,执行清匪、反霸、减租、征粮过程中,遇到当时国民政府叛逃的军以及悍匪的层层阻挠,依旧不屈不挠的跟随李成芳军长稳扎稳打的进行清匪、反霸、减租、征粮等任务。

当时经过多方面刺探,发现当时从云南败退出境的,国民党军残部败退后,只能长期盘踞在金三角(即老挝、缅甸、泰国交界的地方)地区。国民党残部具有一定的武装物资,当时这股武装的成分非常复杂,敌人之狡猾,第14军之艰辛,现如今依旧历历在目,当时的国民党军残部其主要匪患主力是原国民党军第8军和第26军的部分兵力,以及云南外逃的地主、恶霸、惯匪、缅北的部分人员。

还得从1950年1月,云南境内的国民党军崩溃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大量逃入缅甸,逃入缅甸的主要力量有两股: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以及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的主要作战目标。

李国辉和谭忠逃入缅甸后打出“复兴部队”口号,那段时间,云南当时的逃兵,土匪头子,以及当时地主武装等,都来投靠这支力量,他们组织了,几个独立的特务大队,和搜索大队。成为老缅泰边境地区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

由于“复兴部队”武装人员,复杂并且惯匪猖獗,导致了当地实际劳苦群众,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李成芳军长痛心疾首,势必扫清匪患,还人民安宁。

随着当时残军的迅速壮大,第一时间内也引起了,原本指示他们自谋出路的逃台国民党当局的注意。

大概在1950年,蒋介石研究决定,派当时的一个国民党军长来到缅甸,收编各种势力,同时带来各种武器,各种武器使得这帮人,肆意猖獗起来,于次年此股力量组成“云南人民救国军”,企图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反抗。

这时候的陈友山随着李成芳军长进驻云南,组织滇西军,瓦解“云南人民救国军”的一切行动,解放军第14军秉承着清匪、反霸、减租、征粮等任务,不懈的斗争中,解放军第14军军长李成芳亲赴保山,指挥着6个师进行两阳追歼战。两阳追歼战,经历重重阻碍,最终取得大获全胜。

两阳追歼战中,解放军第14军获得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屡战屡胜,虽然解放军第14军生活条件艰辛,资源匮乏,在陈友山回忆中,当时战后根据地的建立经受很多挫折,但是解放军第14军浴血奋战,克服重重困难,让每个村民都体会到新中国的幸福感。后勤部带领当地居民进行战后根据地的建设,当地居民从当时的国民党残部给予的害怕到后来认清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的队伍后的拥戴。

当地居民稳定后,拥有战斗意识的当地居民,纷纷要求加入解放军队伍,共同抗匪,其中不少很多被匪患杀害的村民家属们,强烈要求共同实现清匪、反霸、减租、征粮等任务,势必为新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当时两阳追歼战结束后,李成芳军长带领解放军第14军,二度请缨继续参加战斗, 战友们经过4个昼夜的不停奔劳,势必达成趁夜远袭钦州任务,

当时接到任务的陈友山,整理好自己的物资,跟随解放军14军的战友们,昼伏夜出其中陈友山最心惊胆战的是,

第三天白天解放军14军在隐蔽的山洞里休憩,遇到了一批巡哨的小型武装侦察兵,为了防止呗发现,军长李成芳临时组成作战部队,趁着侦察兵走远后,进行四面包抄,解决在密林里。

当时周围树林较多,但10月份天气转冷,很多树叶已经掉落,战友们武装在各个山头,丛林,脚下,实行请君入瓮之势,当巡逻兵重新走进包围圈后,进行突袭,必须悄无声息中实行突击。

实时突击基本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流窜出去二个匪徒,借助当时他们熟悉的有力地形,逃走,看着他们逃回的方向,正是钦州,若逃窜回钦州,势必造成重剿钦州的目的受挫。

解放军第14军李成芳军长当时下令,命令脚力快,隐蔽好,身形快的战友进行全线围追阻截,逃匪也根据自己的优势,向钦州逃窜,最后一个山坡上,陈友山的一个战友在千钧一发之际,实现了阻截成功。持刀阻截成功,可谓是千钧一发。

惊险的阻截成功后,陈成芳军长等军委怕钦州匪首疑心,第二日才是全线重点剿匪时间。

派遣当时两名当地战士伪装侦查匪,经过层层排查,顺利进入钦州,报信周围平安后,悄无声息打入敌人内部,形成里应外合态势,傍晚,两名战士从钦州出城放哨。

经战士打探,钦州匪患,实则为股匪,不够团结,匪首互相牵制,经过军委商议后,战士重新进入钦州,进行诛心之争。为后期钦州之战打下夯实基础,通过战友的多方面策反,因为当时钦州患匪各自为战,提前打响胜利的心理战。

当时军委制定了,重点攻打钦州匪患的决定后,经过齐心协力,钦州的土匪基本都已经溃不成军,被全部击溃,由于一些土匪比较狡猾,有的人就逃窜到了山里,窝藏起来,有的伪装成当地居民,进行联合反扑。针对这些复杂情况,当地军委号召组织全地区人民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清匪反霸运动。根据上级指示,对清匪工作作了统一部署,决定以部队为主,地方武装和民兵紧密配合,全面铺开,拉网清剿。陈友山当时也在其中,当地军委表示放手发动群众,深挖暗藏的特务及地霸。当时联合当地居民一起,建立了大概五十多个清匪的组织,设计很多观察哨,这样可以山山有兵,村村有兵,经过反复的筛查,终于逐个清理完毕,同时实行立大功赎罪的口号,一些匪首,自己改过自新,交出武器,联合解放军一起剿匪的办法,这样匪患渐渐消除。

一些匪首甚至主动请缨,劝降了许多散匪,一些匪首和散匪也是了解到解放军的优待政策后,发现,解放军才是人民的军队,逐一的改邪归正

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这样惊心动魄的过去了,钦州地区当时出现了,一片繁荣,当地居民也实现了民主自由

优异的剿匪成绩,当时军委提出了着重表扬,当时的群众路线被提出来着重表扬了许久,钦州地区的人民也看到了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献出宝贵生命的民众,李成芳军长给予了最高的待遇,在当地一时间刮起了,为钦州战役贡献一份力量的热潮。

陈友山在1950年5月剿匪过程中,与战友第一时间根据线索,捕捉到当时危害一方的悍匪。此悍匪为大悍匪李子义手下一名头目,李子义在1945年6月在湖西大剿匪中负伤逃跑,杳无音讯后,自己逃窜至云南边境,到1950年1月,云南境内的国民党军崩溃之后,自己有机会加入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的匪患组织。在当地长期为非作歹,胡作非为。

陈友山根据当地劳苦民众的线索,救出一名被此匪虏获的女子王秀兰,王秀兰被陈友山救出后,发现家里已无任何亲人,想跟随解放军共同抗匪,同时生活在匪患中,已经不能生育的王秀兰痛恨匪患,因王秀兰曾经是地主家大小姐的丫头,识得一些字,申请加入革命队伍,共同抗匪,军长看其无家可归,编王秀兰入后勤部,王秀兰带头兴建战后根据地,为野战军给与更好的后勤服务,长时间相处后,王秀兰,看陈友山孑然一身,愿与陈友山结成革命伴侣,陈友山根据组织决定与王秀兰结成革命伴侣。

1953年陈友山参加金城战役时,悍匪从后包抄,陈友山为保护当地居民,未能及时躲避悍匪黑枪,腿部中弹,中弹倒下过程中,陈友山头部撞击石头后昏迷,经过抢救后,头部脑震荡,陈友山腿部比较严重,治疗后影响到正常行军打仗,不能进野战军,只能调到后勤部,陈友山与王秀兰一起为野战军提供后续服务,后因为腿部反复恶化,气候原因,李成芳军长念其思念家乡,批其返乡,其实陈友山是不愿意自己拖累14军的弟兄们。陈友山带着自己的妻子,回到自己的家乡。

回家乡时,14军师长推荐陈友山去当地机关单位上班,陈友山自己并未去办理任职,陈友山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胜任此职务的能力,愿意回家务农。

当陈友山回到家中已是而立之年,这时候家里除了老房子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音讯。多番打听下,陈友山的父母本不是本村之人,逃难到此地,陈友山被丢弃后,家里三个孩子,剩下最小的孩子跟着父母逃荒去了。

陈友山在村里办理各项证明后,希望在老房子等自己的亲人重聚,于是和自己爱人一起生活在小村庄里。

由于当时王秀兰被俘虏过,造成终身不能受孕,陈友山未有自己任何子嗣,两个人的生活反而更加温馨,村里分配给陈友山自己家附近的平地,供两口使用。每个季节,村里都能看到两口在田间的身影。

直到1980年王秀兰过世后,陈友山一直一个人居住,一直自给自足的生活,过得也算安稳,其中陈友山的亲人没有一个回村里寻亲的,后期的陈友山由于腿部行动不便,邻居家的孩子听着陈友山故事长得的孩子,已经娶妻生子,给陈友山买了一个轮椅。是陈友山日常出行工具,陈友山一生中,没有任何大灾大难,村里对待陈友山也十分友好。

陈友山临终最欣慰的话是,孩子们喜欢听陈友山爷爷的故事,陈友山喜欢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平平淡淡中,陈友山走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开心,平安,知足。

(参考资料:《第二野战军第14军军长 志愿军第15军代军长 开国中将李成芳》、《国民党残兵败退金三角,屡次进犯边境,看解放军如何强力剿匪》爱丽诗夜说2019/04/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简史》1987年02期-中国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天民措辞激烈批评林总,陈赓笑了:还是用建议语气,我来写吧
韦秀英祸乱广西,毛主席怒批,派叶剑英围剿
1947年10月,在清风店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第3军军长罗历戎中将
1950年阿坝州·解放解放军阿坝州的两个军,第一野战军18兵团60军军长张祖谅、62军军长刘 忠
辽沈战役之:辽西战役
第四野战军18位首任军长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