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第一次严打,1983年,基层公安干警,为何还使用盒子炮?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严打的故事,例如严打的规模、严打的时间等等。今天,我们聊聊第一次严打期间,我国公安机关的武器装备。认真的说,在80年代前期,我国基层公安干警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安干警,还在使用老旧的盒子炮手枪。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什么是严打。严打的全称是《关于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简称为严打。1983年7月,我国开始了著名的严打行动。由于后来在1996年和2001年,又进行了两次严打。因此,1983年严打又被称为第一次严打。1996年严打和2001年严打,被称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严打。

我们看看什么是盒子炮,其实,盒子炮是一种俗称,这是手枪的标准称呼是驳壳枪。驳壳枪是德国20世纪初期生产的一种自动手枪,这种手枪的性能比较完善。但是在德国军队中,由于其他装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于这种手枪的需求不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手枪在德国军队中屡屡出现,但准备数量很有限。

不过,这种手枪进入中国市场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有限,很多枪械都是进口的。在各路军阀的部队中,都缺乏自动化武器,机枪和冲锋枪的数量并不多。驳壳枪的射速快,而且携弹量大,能够充当压制性武器使用。尤其是冲锋队,左右两把驳壳枪,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抗战时期,由于官兵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很多枪械的正式称呼根本记不住,因此都采用了俗称。例如捷克式轻机枪、歪把子轻机枪、汉阳造步枪等等,其实,捷克式轻机枪的正式称呼是ZB26轻机枪。

在抗战时期,驳壳枪出现了快慢机、德国20响、盒子炮等一系列俗称。在影视剧中,出现了左右两把盒子炮的段子。由于这种手枪的弹夹比较大,携弹量高,也被称为大肚匣子。在那个年代,我国军队装备的很多武器,都不如日本军队。尤其是重武器方面,日本军队拥有明显的优势。当然,与西方各国相比,日本军队的重武器就是入门级水平。

不过在手枪方面,我国军队拥有很大的优势,关键就是驳壳枪。驳壳枪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日本军队的南部14式手枪,南部14式手枪被抗战军民们俗称为王八盒子。日王八盒子手枪射击精度差,穿透力小,甚至打穿水缸都费劲。以至于连日本军队都嫌弃,在抗战时期,日本军队中的高级军官,基本上使用各种进口手枪。很多低级军官,则使用缴获来的驳壳枪。

在华北地区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部队全歼了一支日本小部队。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八路军战士们发现,日本军官手里,竟然是一把驳壳枪,而不是王八盒子。在影视剧《地下交通站》中,侦缉队长贾贵表示:“渡边大尉被俘之前,准备开枪自杀,但是冲着自己的脑袋“啪啪啪”,连开6枪都没打死。”由此可见,王八盒子手枪的性能确实靠不住。

1949年秋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的情况下,我国公安队伍建立了。由于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各种武器优先装备解放军部队。当时,公安干警手里的手枪非常杂乱,几乎各种型号都有。进入50年代中前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和发展经济的阶段。

当时,在各种苏式武器的基础上,我国逐步生产了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4式手枪等枪械。这些枪械大批量装备解放军部队,截止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已经基本实现了完全换装。至于公安机关,装备了54式手枪等枪械,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公安机关,使用老旧的驳壳枪。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情况更是如此。

在五六十年代,基层派出所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乡镇都只有1位或者2位治安员,一个作家曾经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老家乡镇治安员,使用的就是一把驳壳枪,而且根本打不响。截止80年代初期,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公安干警,使用驳壳枪执行任务。

例如在1979年的柴河沿案件中,一位公安机关使用的就是驳壳枪。由于驳壳枪卡壳,这位干警被持枪罪犯发现,最后光荣牺牲。后来,在检查枪械的时候,发现这把盒子炮手枪里,总计有5发子弹。其中的4发已经不同程度生锈,存在卡壳的可能。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1983年的东北二王案件影响很大。1983年9月13日,二王兄弟流窜到了江西省广昌县,被当地群众发现。城关派出所的3名公安干警,迅速展开追击。但二王兄弟手里,有3把54式手枪。公安干警手里,只有一把驳壳枪,而且关键时刻“卡壳”了。最后,二王兄弟趁机窜入了旴江林场地区(3万多人的大搜捕随即开始)。

面对穷凶极恶的二王兄弟,警察队伍出现了火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临时采购了50把79式冲锋枪和部分防弹衣。在同一年的某次会议上,总结了公安机关“枪不如犯罪分子的好、车不如犯罪分子的快、耳目不如犯罪分子灵”的怪现象。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我国各地公安机关的经费和地方财政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各地公安机关的经费由所在地的地方财政负责。所以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贫困地区的差距很明显。在东南沿海省市,经济比较发达,枪械可能早就已经更换了。但是在西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基层公安干警可能仍在使用盒子炮手枪。根据统计,直到90年代初期,公安机关才彻底使用驳壳枪。

因为按照一些人的回忆,在80年代后期,西北某些省份,仍然能够看到驳壳枪。在90年代中期,我国拍摄了一系列的纪实性刑侦影视剧,例如《121大案》《黑白大搏斗》《刑侦一号案》等等,基本上都是围绕第二次严打拍摄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和场景。在电视剧《121大案》中,出现了这样的剧情。西安公安机关前往宁夏办案,驾驶了一辆切诺基越野车。

宁夏当地公安机关配合行动,当时,仍然在使用老旧的北京212吉普车。另一组公安干警,为了侦破案件,前往上海调查情况。当时,上海的公安干警们调出了当时的监控。请注意,在90年代,内陆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监控,监控熟悉稀罕物,上海地区则已经开始使用。

言而总之,公安机关的装备建设,历经了一系列的阶段。驳壳枪作为一种非常经典的手枪,直到90年代初期才彻底退役。从抗战时期开始,延续了几十年,属于三代人永恒的记忆。关于各种老装备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驳壳枪和冲锋枪,哪个更好?
令人难以忘怀的盒子炮
你没见过见过的带瞄准镜的驳壳枪: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竟然是德国货
什么叫驳壳枪?
抗战名枪盒子炮是谁设计的?
德国制造的驳壳枪为什么被淘汰了 凌晨一度瑞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