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亥革命前革命派的反清斗争的高峰 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意义[第4页]

  1909年秋,黄兴等在香港设立领导机关,并派赵声、朱执信、倪映典等在广东新军中发展革命组织,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年底,各项工作大体准备就绪,决定于翌年2月24日(元宵节)发动。不幸消息泄露,广州地方官吏加强了戒备,并将各标、营所有弹药运进城内军械局贮存。赵声、倪映典见清军已有准备,遂赴香港与同盟会南方支部商讨对策,准备改期起义。1910年2月9日,广州新军与巡警发生冲突,两广总督袁树勋派兵镇压,新军群情激愤,要求立即起义。是时,倪映典还在香港,鉴于起义难以抑制,他建议提前发难。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商定将起义日期改为2月15日。但倪映典赶回广州时,发现士兵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不得不改变已商定的日期,即时当机立断,枪杀炮兵第一营管带齐汝汉,带领士兵“夺枪出营”,宣布起义,倪映典被推为司令,集义军约三千人,分三路进攻广州城,并占据东旺寺、茶亭等处。清军出城镇压,与起义军相遇于牛王庙,居高临下发炮轰击,起义军伤亡颇重。水师提督李准又命水陆缉捕处帮统李景廉指使巡防营军官唐维炯、童常标,以曾加入同盟会又系同乡的关系,出面约倪映典诡称洽商起义问题。倪误中奸计,遭到杀害。起义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深夜,因弹尽粮绝,无力继续作战,乃向石牌、东圃、白云山一带败走。


辛亥革命前革命派的反清斗争的高峰 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同盟会的一些领导人中间出现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太息,相视无言。”⑩一部分革命党人丧失了信心,连黄兴也准备去从事暗杀活动。但孙中山并不灰心,11月13日,他由美洲抵达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举行会议,勉励他们不要因失败而气馁,应当振作起来,继续坚持斗争。他说:“一败何足馁,吾曩之失败,几为举世所弃,比之今日,其困难实百倍。”(11)并且鼓励大家“国内革命风潮已盛,华侨之思想已开,吾辈有计划、有勇气,则事无不成”。孙中山对革命前途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使大部分革命党人深受鼓舞。会议商定了在广州继续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由孙中山负责在海外筹款接济,起义仍以新军为主干,另择五百名革命党人作为“选锋”。计划在占领广州后,黄兴率一军出湖南以趋湖北,赵声率一军出江西以趋南京,长江流域各省乘此举兵响应,会师北伐。

  会议结束后,黄兴、赵声等先后返回香港,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他们成立了组织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由黄兴、赵声分别担任正、副部长,决定派人分别前往长江中下游各省联络,策动响应。此后,许多革命党人潜入广州,设立了数十处秘密机关。他们还吸取了以往一处机关遭受破坏即牵累全局的沉痛教训,决定各秘密机关相互保密,直接与统筹部负责人单线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在广州新军、防营、民军、警察中的发动工作逐渐成熟。

  1911年4月8日,黄兴主持召开了统筹部的发难会议,制定了起义的周密计划,决定分十路进攻广州,于4月13日正式起义。4月8日,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在广州谘议局门前击毙清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牺牲。这一事件使清军和地方当局加强了防范,加之革命党人的饷械尚未及时运到,起义被迫延期。旋即又获知广州的部分新军将于5月初退伍的消息,认为起义不宜再延。4月25日,黄兴赶到广州,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由于清军搜捕极严,部分秘密机关已遭破坏,严峻的形势使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联系未及周密的情况下,临时决定于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晚发动起义,进攻计划由原来的十路改为四路:黄兴攻两广总督署;姚雨平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新军与防营入城;陈炯明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守南大门。但香港总部得电,已来不及在举义前率众赶到,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三路又都没能发动,结果只剩下了黄兴一路孤军奋战。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选锋队”百余人勇猛地扑向两广总督衙门。“一时呜呜声动,风起云涌,直扑而前。”督署卫兵进行顽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清军“退守两庑及大堂,或凭于栏,或倚于柱,以狙击我。我军则挺胸昂首,向中道疾驰”。两广总督张鸣岐闻讯逃往水师提督衙门。黄兴等放火焚烧督署后又冲杀出来,与李准卫队发生激烈的遭遇战,革命志士多人牺牲。黄兴伤右手,断两指,坚持指挥,“且战且前”,直到最后剩下一个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事后,革命志士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此役牺牲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葬于广州城郊红花岗,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后来又称此役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是辛亥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斗争的高峰,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振奋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孙中山在总结这次起义的意义时指出:“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12)黄花岗起义大大加速了全国革命的步伐,“由是而满廷上下,震恐失措,民众万万,愈有 '曷表偕亡’之态,至武昌振臂一呼,而天下皆应,则正以三月廿九之役为先声。故从革命总体为之衡量,此役虽失败,而其功乃较战胜得地者百倍过之。”(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云逸:参加黄花岗起义,打响推翻满清第一枪
【文史知识】辛亥革命中几次有影响的起义
辛亥革命107年祭:代价最大的士,是死士
黄花岗起义
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
八战八败,孙中山领导的起义有何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