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理病逝后,主席整日以泪洗面,在孤苦中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春节

“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去世。”毛主席听着身边护士小孟的读报声,慢慢地闭上了双眼,老人家眉头紧锁,不一会儿,泪水从他那充满沧桑的脸颊流了出来。读报人小孟自己也哭成了泪人,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读完了这份讣告。

毛主席一生极为重视感情,早在延安革命时期,他对生气出走的妻子贺子珍,曾泪流满脸的恳请对方留下来,他对爱妻贺子珍说:

“自己一生不爱流眼泪,但唯独这三种情况例外:一是,看不得老百姓吃苦受难;二是身边熟悉的人离去,会让他伤心难过,他自己是个极为怀旧的人,穿过的衣服,骑过的老马都有极深的感情。当年自己的老马因衰老死去,他还止不住流泪。用过的笔,更是不舍得丢弃;三是听到你在贵州负伤,以为我们就要永别了,我伤心的掉下了眼泪。”

1937年毛主席与贺子珍在延安的合影

毛主席的这番话,在他晚年得到了更深的验证。在老人家豪情万丈,豁达开朗的性格中,也有极为温情的一面。

1975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毛主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观看电影《自有后来人》。这是一部极具悲情的革命电影,里面有很多生死离别的场景。

当电影中的演员走向刑场的时候,影片中想起了慷慨激昂的《国际歌》。本来因为年岁颇大,再加上主席观看时间久了,所以一直是把头仰靠在沙发上观看电影,两手也是随意地搭在沙发的扶手上,显示出一副疲倦的样子。但《国际歌》一响,主席显示出少有的兴奋与专注,老人家立马端坐起来,身体直挺挺地挺立着,继而很严肃地整理了下领袖,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老人家做完这些,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其他的人都很散漫地依靠在沙发上观看电影,老人家轻轻拍打身边的工作人员,示意他们也要坐好,以示对革命者的尊重。

这种对革命者的崇高敬意,让人为之动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人家一辈子会有怎么大的动力,领导亿万万中华儿女建造辉煌大业。这不得不说是老人家对共产主义的一种崇高信仰。

就在这件事情过去好几天后,主席的生活秘书小孟还狐疑,主席为何会在那次电影中,表现得如此奇怪。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是无法理解一个穷其一生追求革命的老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或许可以表达出此刻老人家内心的真实的状态。

虽然青春不再,加之疾病缠身,很多事情心有余力而力不足,但是真正的战士从来都是老而弥坚,不会向岁月轻易低头。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这是毛主席早年间为亡母写下的挽联。

1919年,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患上了腮腺炎,这在现在是个很常见的病,只要精心治疗,很容易痊愈。然而在那个医学技术落后的年代,一场小病竟然夺走了文七妹的性命,那个时候她才53岁。

得知母亲突然病逝,毛主席深感悲痛,他跪在母亲的灵柩前,以泪和墨,挥泪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祭母文》。寥寥数语,将毛主席对母亲的深深厚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光对至亲用情至深,毛主席对待身边的普通人,也同样是倍加珍惜。

解放战争进入最后扫尾阶段,毛主席整日沉浸在对敌作战中,但就是在这千钧一刻之际,主席也曾为一个在自己身边工作的马夫老侯同志,落下过悲痛的泪水。

老侯同志和主席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从红军长征的时候就为主席喂马,在年纪上,老侯比主席大上几岁,怎么多年来,主席也一直把他当成老大哥一样看待。

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主席离开陕北转战河北西柏坡,继续指挥全国作战,那时候我军已经拥有足够数量的汽车,再加上为了转移速度,主席此次出行没有选择乘坐马匹,他选择了乘坐汽车。在临行之前,主席特地来看望了老侯。嘱托他年纪也不小了,这次进入河北就骑乘自己的老马吧。并再三感谢老侯这些年为他喂马。

看到主席如此关心自己,老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还是坚持原则,谢绝了主席的好意,说自己级别不够,还是步行转战河北。但主席还是一再坚持,让老侯骑上自己的老马。

后来,老侯在转移到西柏坡以后,竟然一病不起,病故了。身边的人看着主席整天为战事忙得焦头烂额,就没将老侯去世的消息告诉主席。后来等主席忙完事情之后,身边的人才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老侯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主席。

主席知道老侯已经去世多时,自己现在才知道,顿时生气了。他说:“怎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我即使再忙,也要送老侯。”事后,主席专程来到了老侯的坟前,进行了祭拜。

在外人看来,一个是喂马的伙夫,一个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主席,两个人的身份过于悬殊,根本不会有什么交际。然而主席却不以为然,他多次回忆老侯,不无动容地说:“老侯这些年来,勤勤恳恳为我喂马,从来没有让我不安过。我从来没有轻视过他,在我看来,老侯这样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事业做实事的人,值得让人永久怀念。”

翻开世界历史,在古今中外的军事统帅中,又有谁能够做到为一个马夫的去世而落泪呢?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经历了惨重的自然灾害,许多百姓饱受饥饿的摧残。老人家在知道这些情况以后,主动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标准。这让很多后来人不解,中国那时候再困难,也不会缺一个国家主席的粮食,主席这样节省又能省下几个钱呢?殊不知这从来不是几个钱的问题,而是老人家始终坚持始终与人民同甘苦的优良品质。

毛主席让人民知道,国家的最高领袖一直在和他们同舟共济,这样的信息在人民群众传播开来,将使多少人民的精神得到鼓舞。整整三年,社会极度赤贫,然而国家还能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去,而且还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一生为民的周总理永远的安息了。在总理病危的十几个小时内,医护人员将总理的健康报告,源源不断地报送到主席这里。自己还饱受病痛折磨的主席,极为仔细耐心地查看总理的病危报告,治疗方案、抢救方案。

总理病逝后不久,张耀祠第一段时间将总理去世的噩耗,告诉了正在主席卧室值班的护士小于。

得知消息后的小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她按照以往惯例,将重要的外界消息记录在白纸上。她拿起了平时记录信息的铅笔,然而平时很轻的铅笔,此刻却有万斤重似的。伴着脸颊的泪水,她将这一沉痛的事实歪歪扭扭地写在了纸条上,然后将这张纸条放在了主席大厅的桌子上。

护士小孟此刻正在主席的卧室值班,主席也躺在床上阅看一本鲁迅选集。小孟听到大厅有人的走动声,根据以往的惯例判断,应该是外面有条子递进来了。趁着主席看书着迷的功夫,小孟悄悄地来到了大厅,她一下子就看到那个传递信息的纸条。

今天不知道咋了,小孟内心很紧张,总感觉到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当她习惯性地打开那张32开的纸张时,里面的内容着实让她吃惊。纸条上的字虽然不多,但却足以万箭穿心,小孟拿着那张纸条,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她强打了精神,将纸条放进了口袋,擦干了泪水,又回到了主席的卧室,此刻主席还在认真看书,压根没有留意小孟的进进出出。看着老人家苍老的样子,小孟不忍心打断主席,让他也陷进无尽的悲痛中来。她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选择了一个沙发坐下,顺便抽了一本书看了起来,但此刻她的心已经完全乱了,哪里还有心思看进去书。但她必须强忍着悲痛,心不在焉地看着。

中午,主席用完餐以后,休息了两个小时。当天下午三点钟,政治局送来总理逝世的讣告清样。慌乱中,小孟收下了这份清样。经过两个小时的休息,此时主席的精神尚可。小孟决定趁此机会,把总理去世的消息告诉他。

按照惯例,这时小孟给主席读报,读文件。她先有意识地读了其他的内容,然后故意停顿了下,拿起了早就放在一旁的清样。原本小孟读文件的声音洪亮有力,然而这一次她的声音变得低沉、缓慢:“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去世。”

听到这里,主席沉痛的闭上了双眼,他眉头紧锁,泪水从眼角不断涌出,不一会儿就浸满了整个脸颊。小孟此刻也是止不住哭泣起来,她无比艰难地读完了这份讣告。

这时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任凭泪水流淌,泪水顺着老人家的脸颊,流入嘴里。自始至终,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大家都知道老人家现在心如刀绞,千言万语不能表达他内心那种失去并肩作战半个多世纪战友的痛苦心理。周总理走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战友,这次真的永远离开了,这对于已经83的毛主席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沉重打击。

读完讣告的小孟,看到主席这样伤心,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老人家了。无声的悲痛弥漫在整个房间,卧室此刻变得无比寂静,仿佛空气都在此刻停止流动。静得仿佛世界都停止了运转。

周总理的追悼会原本定于1月15日下午召开。在此之前,大家一致认为,周总理作为主席一生最信赖的人,主席一定会亲自送总理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但就在追悼会即将举办的前一晚,主席病倒了,总理的去世对主席打击太大了,他现在根本无法再站立。

看到主席病重的如此厉害,小孟赶忙给汪东兴打电话请示,问他:“总理的追悼会,主席需不需要参加?”

汪东兴从大局考虑说:“政治局未发出通知让主席参加总理的追悼会,你们就不要问主席是否参加了。”

所以,很遗憾,主席最终未能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很多人不知道,以那时主席的身体,想要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基本不可能,他早已经力不从心了。

追悼会的前一天,小孟在给主席读报的时候,特地把邓小平在总理追悼会上将要讲的悼词,读给主席听。小孟忍着泪,呜咽着嗓子将讣告读完。主席还是默默地听着,没有说一句话。

此时主席的千言万语,早已经幻化成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再到后来,压抑许久的主席,开始无声痛哭起来。人世间除了父母的离去,能够引起如此大的悲痛,我想很难能再有如此真挚的感情了。周总理与毛主席风风雨雨几十年,主席无声的哭泣,是对相守半个多世纪战友的伤心之情,也是对自己被病痛折磨,未能亲自送别总理的无可奈何。强势了一生的主席,此刻只能任由衰老侵蚀他,这是一种沮丧的悲凉。

周总理的谢世,是一代伟人时代的结束,是一代伟人的退出。随着一个个当年并肩奋战战友的离去,想必此刻的主席也会心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怆感。

无论主席有没有去参加总理的追悼,已经不重要了,这无声的痛哭已经表达了对总理的无尽思念。

据后来小孟回忆,那段时间,只要她读到关于总理的消息,主席都会止不住地流泪。后来还是汪东兴知道后,说主席年纪很大了,不能情绪波动太大,让她以后别再给主席读有关总理的信息了。

总理去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席都未能摆脱悲伤。本来欢乐时光就少得可怜的主席,在人生最后时光里基本无笑容再出现。他时常呆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好似回忆着往事。

在这种悲凉的气氛下,1976年的春节到来了。在1975年的12月26日这天,主席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次生日。1976年2月4日,他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春节。人生最后一个生日还有儿女的陪伴,主席还有些许的快乐,然而自从总理去世以后,主席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可以说是毫无快乐可言。

除夕之夜,在主席的住所,显得格外冷清与寂寞,没有丰盛的晚宴,年夜饭只有一条鱼,一碗米饭,也没有亲人陪伴,只有值班人员陪着老人家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春节。

午夜来临,在这辞旧迎新的夜晚,主席沙哑着嗓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放点鞭炮吧,你们年轻人应该过过节。”

谁能相信,这就是一代伟人,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是如此的凄凉悲怆。他的悲凉、寡言,难道没有对故去战友的深深缅怀?

当我们读到主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主席在延安的窑洞前指挥千军万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他在黄土坡前,与农民亲切攀谈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老人家托起马科斯夫人的手轻轻一吻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主席与家人嬉戏玩耍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主席也是个极赋感情之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主席一生极为重视感情,虽然贵为人民领袖,却仍不忘同情弱者,他一生极为看重友情,对待感情则是细腻丰富,这是在主席身上极为鲜明的特点。

从他留下的诗词里,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的情感,既有缠绵悱恻,又有豪迈果敢,既有潺潺流水,又有气壮河山。诗言志,更言情,60多首诗词,更是他丰富感情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汪东兴建议在悼词上加几点,华国锋:我认同
1976年毛主席逝世,华国锋拒绝致悼词,叶帅:这是毛主席的遗愿
76年毛主席逝世,身在异国的张国焘缓缓说了一句话,字字令人感慨
76年毛主席没参加周总理追悼会,华国锋含泪解释:老人家身不由己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毛主席的一个举动让人心痛落泪
口述:总理给毛主席介绍个人,主席没看还好,一看便激动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