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谈编修家谱的重要意义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等。它包含了家规、家训等诸多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孙后代有着积极意义。家谱有3000多年历史,是国史、方志记载社会史料的重要补充,素有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编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汉代就有家谱出现。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到了清代,编修家谱已经形成了高潮,许多家族的家谱大约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中华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家谱的编修工作时断时续。但是对于编修家谱的重要性,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四川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问题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时说:“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一个人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到中国大陆寻根,这就促进了中国大陆编修家谱的工作。为了统战工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国的部分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展了对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随着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不少有条件的家族先后编修了各自的家谱。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家谱的编修,给地方志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重要部分,它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历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国家对家谱的编修历来十分重视。1984年,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档案局等单位曾经下发过文件,作过重要指示。然而,编修家谱是家族及个人行为,不是国家行为,因此对家谱的编修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格式,大多由家族及个人自发地起来编修,编修出来的家谱成果多半分散在民间,由家族及个人收藏,少部分进入国家图书馆(室)、博物馆、文管会、文化馆、档案馆(室)等单位作为资料收藏。因此,在社会上很难看到更多的家谱。200127,文化部办公厅又发出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强调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拄,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宗教是血缘的群体,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中国人的姓大致形成在四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上古时期,与先民们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到了东周末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姓与氏已经开始混合使用,成为表明家族来历的重要标志。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姓氏文化所未有的鲜明特色。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上具有姓氏最早的国家,也是编修家谱最早的国家。外国人的姓氏多半是受中国姓氏文化的影响,从中国传出去的。日本的姓氏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有了国民的姓氏。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究竟有多少个姓氏,谁也说不清楚。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单字姓约有5327个,双字姓约有4329个,三字姓以上约有2313个。


一般人,只能认识三代以下的家庭成员,对三代以上的家庭历史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但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姓源于何时何地,血缘始祖、始迁,本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在社会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怎样的繁衍变迁,出现过多少名人贤士及其丰功伟绩还是比较关心的,大家都十分渴望了解自己家庭历史及祖宗的繁衍情况。这就促使了一些名人学士对自己家谱编修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麻栗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建置晚,开发也晚,除壮族和彝族较为土著外,其他民族都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民族。在这些外来民族中,又大多是为了逃荒、逃兵或是躲避战争或是经商而落籍到这个地方。他们一住就是数百年,数十代人。有的人口已经发展到数百人,甚至上千或上万人,分散在全县各地,成为本县一大族人。在迁徙中,有少数汉族人带有家谱,而大多数汉族人或少数民族都没家谱。因此,在社会上很难看到各个姓氏的家谱。


为了弄清麻栗坡县的姓氏历史文化,麻栗坡县地方志办公室于1996年下发文件和送去姓氏文化统计表到全县各个自然村寨逐家逐户地进行姓氏登记。根据全县各个自然村寨姓氏人口登记上报到县志办公室进行统计的姓氏人口情况看,到1996年止,全县的姓氏为:


汉族人共191个姓氏,其中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姓氏共有35个,分别为张姓282113124人;刘姓21419579人;王姓16697324人;杨姓16527355人;陈姓15266603人;韦姓9113874人;吴姓8993879人;冯姓8243452人;骆姓6833215人;胡姓7813170人;徐姓5822499人;周姓6812751人;何姓6442580人;黄姓6312603人;罗姓6092419人;邓姓5482253人;赵姓5342032人;田姓4502233人;姚姓4001945人;冉姓3781872人;汪姓3371761人;雷姓3281601人;陶姓3101648人;朱姓3011580人;龙姓2851319人;谢姓2811363人;唐姓2671310人;秦姓2581291人;戴姓2541273人;蒋姓2381263人;曹姓233111人;郑姓2231112人;彭姓2001059人;宋姓1981038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姓有乔、庞、阮、康、尚、苗、浅、戚、汝、谷等10姓。目前,知道还保存有旧家谱的家族有董干街大户人家王姓、马街乡董浪大户张姓;兴隆寨大户龙姓;大坪镇秦姓大户;马波大户张姓的家谱已经在解放初期被民兵抄家烧毁。当然,还可以断定,至今散落在民间,还保留有旧家谱的人家依然存在,有待去发现和挖掘。


苗族人共有34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的姓氏共有11个,分别为王姓12626292人;熊姓11825397人;杨姓11275154人;陶姓8914160人;候姓6843035人;李姓6802657人;吴姓5812561人;马姓5462327人;罗姓4722278人;项姓3702111人;张姓2761390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有何、谢、胥、梁、徐等5姓。据说这些是其他民族融入苗族后成为苗族人的。苗族人家中没有哪家保留旧家谱。


壮族人共有78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的姓氏共有9个,分别为陆姓17498563人;王姓6973069人;李姓4702091人;沈姓3561489人;侬姓2951190人;田姓2781165人;张姓2731129人;黄姓2691157人;罗姓2621157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姓有戍、耿、谭、时、普、肖、董、严、字、查等10姓,为其他民族融入壮族后,变为壮族的。没有旧家谱流存下来。


瑶族人共有32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的姓氏共有3个,分别为邓姓8904605人;李姓7984519人;盘姓7904183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姓有时、汪、冉、车、吴、班、项、潘、何、朱等10姓,为其他民族融入瑶族后,变为瑶族的。


彝族人共有60个姓氏,没有1000人以上的姓氏,只有数百人的姓氏,分别为李姓164757人;王姓139718人;陆姓129661人;张姓123569人;杨姓48224人;马姓32133人;陈姓27150人;田姓24111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姓有优、姚、候、毛、甘、雷、高、余、彭、胡、邹、谢、魏、何、包等15姓,为其他民族融入彝族后,变为彝族的。没有旧家谱流存下来。


傣族人共有19个个姓氏,没有1000人以上的姓氏,只有数百人的姓氏,分别为鲍姓182829人;王姓180852人;黄姓115477人。其中只有1户数人的姓有麻、海、郑、吕等4姓,为其他民族融入傣族后,变为傣族的。没有旧家谱流存下来。


     仡佬族人共有19个姓氏,没有1000人以上的姓氏,只有数百人的姓氏,分别为罗姓48210人;杨姓35133人;李姓28120人;马姓26108人。其中只有数人的姓有冉、吕、骆、韦等4姓,为其他民族融入仡佬族后,变为仡佬族的。没有旧家谱流存下来。


蒙古族人,因为人口太少,没有作详细统计。但知道他们有伙、余、姚、宋、彭、冉、黄、张、甘、陈、李、王、胥、郭、徐等16个姓氏。没有旧家谱流存下来。


竟管如此,随着政治稳定,经济好转,文化发展,各民族的一些名人学士知道编修家谱的重要性,知道编修家谱是对后人的一种传统教育,也是为地方历史增添一些宝贵内容。为后人多了解一点家庭的历史变迁,祖籍来源,启迪上进,他们先后克服了种种困难,召开了各种家族会议,广泛搜集资料,在近几十年来的时间里,先后编修出部分家谱流传于世。根据初步了解,麻栗坡县离休干部胡道学主持编修了大坪镇马达胡氏家谱已出版问世;退休干部刘禹厚主持编修了麻栗镇小南朵刘氏家谱已出版问世;退休干部程联删主持编修了程氏家谱已出版问世;退休干部吴南屏主持编修了吴氏家谱已出版问世;马街乡董浪岩脚村知名人士何德品主持编修了何氏家谱已出版问世。


在少数民族中,退休干部王秀桢主持编修了董浪王氏苗族家谱已交付出版;退休干部杨献才持编修了董干镇马波村民委员会龙树脚村杨姓苗族家谱,已经写出初稿并准备付印;县政协主席项廷超主持编修的猛硐乡项氏苗族家谱正在搜集资料和编写阶段;文山州政协常委、原县政协主席陶金昌主持编修的八布乡棉花地村淘氏苗族家谱正在酝酿之中;瑶族在职干部李云章承担整理的瑶族古籍,已经交付出版。听说一些在职干部或是退休干部也在积极搜集资料,准备编修各自的家谱。


诸如此类,说明我县编修家谱已经初步形成认识氛围。


为了推动我县编修家谱的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与同仁志士共同探讨和研究编修家谱的工作。


一、我县的各民族姓氏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大多数同姓不同宗。如果按照姓氏编修家谱,不但困难多,而且不可能进行编修。如果从迁徙到麻栗坡的第一代人开始搜集资料进行编修,不仅轻而易举,还可以看到这一代老祖宗迁徙到麻栗坡后,发展了哪些族人,这些族人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二、坚持越境不书。随着社会的发展或历史变迁,有的族人已经到了外地工作或谋生,甚至到了海外定居,这就要以本县族人为主线进行编修。这样,既可以一览族人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到族人发展的未来。


三、编修家谱意义十分重大,希望能有更多的能人志士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惠及子孙的编修家谱工作来,为麻栗坡县历史增添光彩,写下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麻栗坡县志》(麻栗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历史文化研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主办·2011年第一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筠连彝族姓氏
【转】家谱族谱——来这查查你家的家谱族谱
【民族文化】苗族人姓氏名字有哪些?
景家屯景氏家谱序
中華民族姓氏源流通譜普及本目錄等家谱总汇(24章)
中国姓氏的演变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