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日军的起点 | “御亲兵”与镇台兵

众所周知,明治四年(1871)二月,萨摩、长州、土佐三藩贡献兵员整合成“御亲兵”。明治政府正是依仗这一武装力量才得以在同年七月十四日断然实施废藩置县。关于“御亲兵”的总人数,一般号称是“1万人”,《明治天皇纪》则记载为“兵员约8000人”。

但是《明治天皇纪》还记载道:萨摩藩献出步兵4大队、炮兵4队;长州藩献出步兵3大队;土佐藩献出步兵2大队(实施时是1大队)、骑兵2小队、炮兵2队。因为炮兵队和骑兵队的士兵总量不到步兵队的1/10,所以我们先单独计算一下总计9大队的步兵队人数。假如按照当时各藩常备兵的体制,步兵1小队为60人,1大队为600人,也就是说,御亲兵的步兵总数应为5400人。别说1万人了,连《明治天皇纪》记载的8000人都远远没有达到。

《明治天皇纪》没有写明萨、长、土三藩的步兵1大队到底有多少人,只是罗列了总数和队伍数,记载方式颇有些随意。正当笔者苦恼之时,突然想起大岛明子发表的论文——《御亲兵的解散和征韩论政变》。

虽然大岛明子的这篇论文仅有短短26页,却在重新探讨明治政治史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见解。第一,西乡隆盛等人名为“征韩”,实际上的目标是“征台”。这和笔者多年前提出的观点一致。

第二,明治四、五年,御亲兵被改组为近卫兵,笔者将其称为“第一官军”;而由东京、大阪、仙台、熊本这4个镇台整合而成的军队则被笔者称为“第二官军”。大岛明子在其论文中着眼于两支“官军”的竞争和对立,通过对比两者的整编过程,探讨了明治初期的政治史。

如本书第二章所述,在明治元年的戊辰战争中,萨长二藩藩兵在鸟羽、伏见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土佐藩兵虽然落后于萨长二藩,却也在进击江户城时于甲府打败旧幕府军,取得战功。御亲兵这支“第一官军”就是由上述三军组建而成。“江户无血开城”后又有若干战事爆发,东北战争时,诸藩藩兵归顺政府,构成“第二官军”的四镇台兵正是来源于此。其中,熊本镇台兵尤为有名,他们曾在1877年的西南战争中遭遇萨摩军的猛攻。

第三,大岛明子在论文中提供了明治四年三月到五月期间由萨、长、土三藩藩兵组建而成的“御亲兵”的具体数据,即步兵5649人、炮兵539人、骑兵87人,总计6275人。所谓的1万御亲兵真正算起来不过6275人。

因为大岛明子专程去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调查了相关数据,所以这个数据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之前笔者推测步兵人数5400人是按1小队60人来计算的。按照大岛明子提供的数据来看,可能1小队有64人。另外,战争电影和刑侦剧中常能看到两人背靠背各拿一支枪戒备的场景,原因在于两人一组比较安全。近代枪队的最小单位是两人一组,所以研究者普遍认为一分队应该是16人,而不是15人。如此算来,御亲兵步兵9大队应为5760人,这就和大岛明子所说的5649人比较接近了。

废藩置县后一个多月,明治四年(1871)八月二十日,政府在全国设立了4个镇台,并将各藩藩兵整编进去,这就是笔者所谓的“第二官军”。其中,东京镇台7320人,大阪镇台4800人,镇西镇台(熊本)2040人,东北镇台(仙台)840人,总计15000人被整编进政府军。

1873110日,日本发布征兵令。毋庸赘言,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改革,直到此时我们才可以把“官军”真正改称为政府军。此后三年,明治政府计划征招将近32000名农民兵,并在名古屋和广岛设立了镇台。18731月的《征兵令附录》计划征兵数量如下:

东京镇台7140人(一年征招2380人)

仙台镇台4460人(一年征招1486人)

名古屋镇台4260人(一年征招1420人)

大阪镇台6700人(一年征招2234人)

广岛镇台4340人(一年征招1446人)

熊本镇台4780人(一年征招1594人)

一算可知,以上数据是各镇台计划三年后达到的兵员数量。

问题在于,政府1873年打算主要从农民中征兵,而明治四年(1871)八月被整编进四个镇台的兵员却来自旧藩的常备兵。

举例而言,熊本镇台经由明治四年的整编,共有2040名士族兵。假如按计划从1873年开始连续三年征兵,预计征招4780名农民兵。士族兵和农民兵相加,熊本镇台兵可达6820名。因为6820名士兵当中包含炮兵、工兵等其他兵种,即使只计算步兵数量,也大概能达到5800名。

然而征兵令施行了整整4年后,西南战争爆发(18772月)。据记载,当时熊本镇台“城兵约有2400名”。就算熊本镇台有分营,并非所有镇台兵都在熊本城,这个数据和前文预估的数据也未免相差太大。

那么有没有可能4个镇台的15000名士族兵全被后来征招的农民兵代替呢?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形,因为各藩已不存在,士族兵将无处可去,继而沦为浪人。但是这个假设并不存在,因为史料上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笔者认为,上文列举的明治四年的士族兵数量和1873年的农民兵数量都只是计划数量,实际上6个镇台征招的士族兵和农民兵远远少于这个数量。

姑且不论数量如何,倘若我们把征兵令施行后6个镇台征招的农民兵称为“第三官军”,那么1873年的明治政府总共就有三支“官军”了。“第一官军”是近卫兵,约有6300人,他们是由御亲兵整编而成;“第二官军”是旧藩兵,约有15000人,他们是在戊辰战争中归顺了朝廷;“第三官军”是农民兵,约有32000人,他们是从1873年征兵令施行起被政府征招入伍。

这三支“官军”总共约有53000人。假如他们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至少在陆军方面应该能实现“富国强兵”中的“强兵”。一旦确立了“强兵”的基础,那么明治新政权就可以安心致力于“富国”和“公议舆论”的实现。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字路口:日本近代陆军发展史
明治初年各藩兵力——爱媛县
维新,不是请客吃饭绘画绣花,献祭与大结局
咸同将相琐闻
明末大顺朝演义(十)明旧臣暗中反叛,洛阳城下刘芳亮败退
夏商周时期,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