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为人知的飞蛇传奇“P39战斗机”

P-39战斗机是美国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战斗机。 由美国贝尔公司研制,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在二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而且还是二战中最早使用前三点起落架的战斗机之一(大多数都是用两点起落架)。

在喷气发动机出现以前,战斗机通常的布局都是发动机前置,但贝尔飞机公司的“飞蛇”战斗机是首次采用发动机后置布局的美国战斗机。先前,英国韦斯特兰公司和库尔霍文公司的战斗机上采用过这种布局,然而 P-39 飞机是第一种投入大量生产的这样布局的飞机。

把发动机后移到重心位置之后,某些优点变得突出了。细长的机头可以使流线型和视界更好,并且,可以容纳重型军械和前三点起落架的可收放式前轮。这种起落架地面操纵性好,并能提高着陆速度,这样机翼就可以设计的较小从而也提高了空速;但这并不是完全有利的,因为大的翼载荷妨害了爬升和高空机动性。

P39战斗机系列各种型号的性能参数

P-39C

艾利森 V-1710-35,1150 马力(高度 3660 米)

尺寸:翼展 10.4 米,全长 9.20 米,全高 3.61 米,翼面积 19.8 平方米

重量:空重 2300 公斤,总重 3210 公斤,载油量 395-645 升

性能:最大速度 610 公里/小时(高度 3,970 米),巡航速度 442 公里/小时,着陆速度 129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10,100 米,爬升率 3,657 米/ 3.9 分,航程 805 公里(正常),1,450 公里(最大)

P-39D

艾利森 V-1719-35,1150 马力(高度 4210 米)

尺寸:翼展 10.4 米,全长 9.20 米,全高 3.61 米,翼面积 19.8 平方米

重量:空重 2480 公斤,总重 3410 公斤,载油量 455-740 升

性能:最大速度 592 公里/小时(高度 4210 米),巡航速度 343 公里/小时,着陆速度 132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9810 米,绝对升限 10100 米,爬升率 832 米/分,4570 米/ 5.7 分,航程 1290 公里(载弹 227 公斤),2490 公里(速度 314 公里/小时)

P-39K

艾利森 V-1710-63,1,325 马力(起飞),1,150 马力(高度 3,600 米)

尺寸:翼展 10.4 米,全长 9.20 米,全高 3.61 米,翼面积 19.8 平方米

重量:空重 2,570 公斤,总重 3,450 公斤,载油量 395~1,120 升

性能:最大速度 598 公里/小时(高度 4,210 米),巡航速度 341 公里/小时,着陆速度 132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9,760 米,航程 1,210 公里(正常),1,290 公里(载弹量 227 公斤,载油量 455 公斤),2,410 公里(最大)

P-39Q

P-39Q与其他型号最显著的区别,就是4 挺7.62mm机翼机枪被改为共带600 发子弹的两挺12.7mm机枪,装在机翼吊舱中。规格参数如下:

引擎:艾利森V-1710-85,1200马力(起飞),1420 马力(高度2960米)

尺寸:翼展10.4米,全长9.20米,全高3.78米,翼面积19.8平方米

重量:空重2560公斤,总重3500公斤,载油量395-1120升

性能:最大速度619公里/小时(高度3360米),实用升限10600米

航程:1050公里(载弹500磅),2010公里(最大转场)

P-39N

艾利森 V-1710-85,1,200 马力(起飞),1,420 马力(高度 2,960 米)

尺寸:翼展 10.4 米,全长 9.20 米,全高 3.78 米,翼面积 19.8 平方米

重量:空重 2,570 公斤,总重 3,450 公斤,最大总重 3,720 公斤,载油量 330~1,120 升

性能:最大速度 642 公里/小时(高度 2,960 米),着陆速度 136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11,800 米,爬升率 4,570 米/3.8 分,航程 1,210 公里(载弹量 227 公斤,载油量 455 公斤),2,010 公里(最大转场)

优点

全金属结构,完善的通讯设备(在二战时期,通讯设备较顶尖),前三点起落架(因为三点起落架要在轮子离地就能起飞,而前两点起落架要在后尾翘起来才能起飞)。 

缺点

机内空间狭小紧张,飞行员操作不便;发动机高空功率不足;静稳定性差,不易操纵;侧开的汽车式舱门进出不便,逃生困难;结构复杂,维修困难。(而苏联能把缺点变成忧点,后面会讲到)

服役动态

服役之初,P-39在上升到4267米(14000英尺)的高度时,其正常吸气的艾利逊(Allison)V-1710发动机就应付不了这个高度的稀薄空气(即发动机动力不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1938年-1939年间的评估后,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和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的官员告诉贝尔公司:当时采用的V-1710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空中眼镜蛇”,这样是没有必要的。

由于发动机装在机身中部,每次检修发动机,地勤人员都恨不得把飞机大卸八块。二战中不少“空中飞蛇”被作为援助物资交给苏联空军使用,苏联红军十分喜爱这种飞机,记录显示苏军使用的各种外国战斗机中,“空中飞蛇”的战绩排名第一。此外,自由法国空军和投向盟军的意大利空军也曾使用过“空中飞蛇”。在P-39“空中飞蛇”基础上,贝尔公司还发展出P-63“眼镜王蛇”,该机成为贝尔公司最成功的量产固定翼飞机。

P-39随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单位在北非、地中海和太平洋战场发挥了战斗作用。1944年初,2150架P-39进入一线服役或充当教练机。

该机在太平洋的几次实战中,被日本人的“零”式和“奥斯卡”打得大败亏输,更让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它失去了所有信心。特别是当时美国有多种新式战斗机可供选择,失宠的 P-39 被降格当教练机,在美国国内训练新飞行员。但是如前所说,该机的操纵性能不是很好,需要熟练的飞行员才能发挥性能,新手飞行事故率比较高,所以连飞行学员也不喜欢它。当时航空学员中流行着一首俚歌:

涂有醒目白色条纹的P-39Q,用于执行轰炸机炮手训练任务——当靶机

“三十九,三十九,发动机装背后,翻来转去打筋斗,刨出一个大窟窿——嗨,嗨!不要给我三十九。”

战争雷霆的P39飞蛇战机

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不是缺点。静稳定性差?原来飞的伊-16 稳定性更差,飞惯了伊-16 的苏联飞行员根本不在乎 P-39;高空功率不足?米格-3已经把德国飞机赶到低空了,不需要去高空作战;侧门不好逃生?斯大林的近卫军应该驾驶起火的飞机撞击敌人,逃什么生?维修困难?这可是进口的先进武器,当然要有最好的维修队伍了!既然苏联人这么想得开,那 P-39 就只剩得下优点了。不过在苏联战场上,P-39 也确实争气,捷报频传。(所以说美国人嫌弃这里不好嫌这那里不好,那为什么苏联人都能开的出神入化)

有4733架在前苏联空军中参加了很多战斗,其中有同盟军第二号王牌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上校(纪录是 59 架敌机,虽然比头号王牌阔日杜布少 3 架,不过作为指挥官,指挥才能远比阔日杜布优秀)同盟军第四号王牌和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格里戈里·列奇卡洛夫大尉取得的 58 架战果中,有 44 架是用 P-39 完成的,他驾驶着 P-39 一直到战争结束(战绩远不如他的驾驶 P-51 出战的美军王牌们真该感到惭愧)。

由于 P-39 装备了大口径机炮,在东线常常担任对地突击任务,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 P-39 广泛被使用在空优作战中,它的性能并不象一般人想的那么拙劣,如前所述,它非常适合苏联飞行员。

贴满红星的P39战机

总体评价

贝尔P-39“飞蛇”是二战美军装备序列里面一种极具个性的飞机,这种个性不光表现在极流畅的线条;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座舱布置相应靠前;巨大的37mm同轴机炮这些外在因素上,更表现在不装涡轮增压,重低空性能,高空渣渣的设计思想上,与美军其他飞机大相径庭。该机还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可能又是单座战斗机的第一号。

本来 P-39 的故事也就到这里了。除了在偏僻、物资匮乏的南太平洋,少量 P-39 被拉来充数,维持空中实力外,P-39 就会默默地在各辅助战斗机大队作为教练机终其一生。但是突发转机,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同盟国之间武器租借的协定。美国当然舍不得把好飞机都给了苏联,好在协定上没规定飞机型号,于是这些碍眼的 P-39 终于找到了出路,就这样把它们作为新型战斗机送给苏联人去打仗了。

苏联人拿到这种飞机之后,简直是如获至宝!苏联人何曾见到过这么先进的战斗机?——全金属结构(虽然苏联使用的mig-3等战斗机也是全金属结构);——完善的通讯设备(雅克1的设计是尽可能使用无线电,因此P39的通讯设备只能说稍好);——前三点起落架(然而前三角形起落架在当时的美国也不是很受欢迎的选择)。于是 P-39 发到各精锐部队,大家一用,皆啧啧称美——P-39 的转机就这么来了。

于是美国人也意想不到,他们对自己当年耍的小聪明心知肚明。二战结束后就是冷战,双方一直没有交流。后来 1959 年,国际航空协会在莫斯科举行年会,第一位突破音障的美国飞行员 C·E·耶格尔作为专机驾驶员来到苏联。苏联人为他举行了盛大宴会,许多高级飞行员和军官参加。在交谈中耶格尔发现原来苏联人很喜欢 P-39(因为耶格尔对学员时代的 P-39 非常喜爱而找到了共同语言),绝对没有认为美国人给的是废物。这时候美国人才放下心来,于是心安理得。

基本数据

中文名称:P-39战斗机

服役时间:1938年-1944年

定型时间:1938年4月6日

研制时间:1937年

国家:美国

研制单位:美国贝尔公司

飞行速度:亚音速

乘员:1人

机长:9.19米

翼展:10.36米

机高:3.61米

空重:2,540千克

发动机:艾利逊V-1710-83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3,811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612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046千米

使用国家:美国,苏联

参于战争记录: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二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霍伊全家谱(上)
米里设计局与他的直升机十四——米30、32、34直升机
米格-15诞生记(上),传奇的开端
世界唯一打气球专用战斗机:又高又慢的M-17,外号“苏联版U-2”☆☆☆☆
苏霍伊全家谱(下)
世界主要军用直升机(大型、重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