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新周刊杂志社
 感情不是聊出来的,它需要每个个体用人生去体验。所以我们这些伪专家,每天基本上说的都是废话。
    金牌编剧宁财神为了“体验生活”登上了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舞台,这位信奉“爱就爱了”的浪漫才子,发现舞台上的年轻女孩太多想法,不能真实地爱就爱了,他表示录的节目越多,越看不懂舞台上的女人。可是,这并不妨碍他站在女性角度“怜香惜玉”地考虑问题。
    他说:我们这些伪专家,每天基本上说的都是废话,没有一个情感专家能真正解决一个实际的人生问题,基本上我放弃了当专家的想法,并对那些立志做情感专家的,表示藐视。
有一些人天生比较分裂,在亲密关系中,你只能学会跟他的“两个人”相处。
《新周刊》:你、孟非、黄菡对男女嘉宾的评说立场有什么不同?
宁财神:孟非思考大部分问题的立足点还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我可能相对站在女性的角度,黄老师相对比较中立一点,没有特别明显的性别偏向。比方说,我们有次讨论家庭谁管钱的问题,彼此观念就发生了冲突。
我可能是惯性思维,认为女性相对弱势,偏向女性是相对来说有正义感的表现,这样想习惯了,就变成了思维定式。
《新周刊》:很多男人都表示要赚钱养家,能做到的人多吗?
宁财神:一个少年才会炫耀我会抽烟,而对成年人来说,抽烟已经变成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在抽烟的时候都不自觉。所以,一个人如果身体力行在做一件事,一个特别重要的表现就是他认为这个事很正常,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你对老婆很好,如果你总是赚钱养家,那么这些事对你来说就很自然,不会老是挂嘴边。现在,爱说自己挣钱养家的男人有点多。
《新周刊》:你似乎更关注剥离现实因素之后纯粹的爱情?
宁财神:虽然每个个体的爱情都千差万别,但只要信息量够大,追本溯源,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爱情都是有迹可寻的。
打个比方,有人是大叔控,比较粗糙的原理就是说她有恋父情结。更细致的探究可以回溯她的童年,比如说她在幼儿园最绝望的时候,身边有这样气质甚至这样脸形、气味的人在她生命里出现,给她温暖。这样的温暖记忆重复次数多了,慢慢从意识变成了潜意识。她已经忘记她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人和事,但是对这一类人的好感,却已经埋藏在意识深处。有一天,当她遇到他的时候,潜意识被触动了,产生了无法解释的爱情。至于为什么那些特有钱、特漂亮、特帅的容易人见人爱,我觉得没有什么解释的意义了。
《新周刊》:特有钱、特帅、特漂亮,人人都爱,无一例外?
宁财神:谁不想过好日子?比如说,遇到一个女孩特别性感,男人基本上只要有可能,都是想睡一睡的。我说的是那些无法解释的审美癖好,他为什么就爱她了呢?那背后就有一些所谓的心理轨迹可以探寻。
《新周刊》:为什么要写“本我和超我在情感中的简单应用”那条长微博?
宁财神:有一段时间正好身边很多朋友都遭遇了情感问题,有些情感问题特别无聊,类似太忙了没有时间陪她怎么办,那些我就不作解答了,你要觉得忙,分了算了。有些朋友的情况是两个人特别想在一起,但是相爱的一方有性格上的雷区,让另一方觉得这个人前一秒是“天使”,后一秒是“恶魔”,想不明白,非常痛苦。我想我至少可以把这个事说说清楚。
我在那篇文章里说:“从小,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动的,如离婚、转学、搬家,尤其是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本我就会停止生长,永远停留在那个年纪。本我停止生长后,自我和超我为了保护本我,会急速生长,变得很强大。所以恋爱时,你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一个是先天的本我(停在受惊吓那个年纪的孩子),一个是后天的自我和超我(情商、智商、社会经验)。恋爱关系分为四种:男本我VS女本我,男本我VS女超我,男超我VS女本我,男超我VS女超我。有些情侣,这四种关系天生就特别和谐,谁看谁都特顺眼,不需要做任何改变,这个,就叫缘。如果这四种关系中有两种以上不和谐,就需要小心。”
有一些人天生比较分裂,在特定情况下也许会判若两人,在亲密关系中,你只能学会跟他的“两个人”相处。当你意识到你爱的是“两个人”,当你碰到他那个特别不可理喻的内在本我的时候,你也许对他有更多宽容,而不是觉得匪夷所思,动不动就怀疑他是否不爱你了。
《新周刊》: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情感困惑,这是时代特征吗?
宁财神:以前的生活首先要顾及温饱,还要考虑万一离婚住哪里。在那个集体主义的年代,独立个体的生活能力是非常弱的。现在很多人觉得离婚了,一个人的生活也不错,所以对感情的要求会更高,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一个社会的人群集体迈过温饱的门槛,会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再说,现在的社会特征是独生子女由家里多名老人带大,小孩的亲子关系建立是有问题的。打个比方,大猴子带着小猴子,带着带着就把小猴子交给另外一个大猴子,换来换去,小猴子一直在判断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他很困惑,这样的困惑就会造成不良人格。
《新周刊》:那怎么办?
宁财神:没所谓啊。有些人什么都经历过,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生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幕一幕的“高潮”,等于自己亲自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很过瘾;有些人一辈子基本上就演了一个广告片,一切和谐完美,也没意思。失恋的时候当然很痛苦,但是过了很多年回首往事,会下意识把一切戏剧化、美好化,觉得我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感情,似乎也不错。人就是在奇怪的挣扎中不断前进的。
现在夸一个女的夸得特别难听,叫女汉子,这种赞美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新周刊》:80后、90后的婚恋比父辈更幸福吗?
宁财神:没有数据支持,我很难对一个群体的婚恋特征下什么断语。我自己接触下来的感受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代人都差不多。父母那代也没见得过得多好,只是可能咬着牙不离。现在的年轻人,一拍脑门说离就离,也没什么问题。
《新周刊》:你会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女人吗?
宁财神:从本质上,女人从来没有变过。首先女人就是弱势的,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整个社会地位。现在夸一个女的夸得特别难听,叫女汉子,这种赞美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再者,女性亘古不变的本性就是照顾孩子,为了把孩子培养大,不惜任何代价。男性有更多的繁殖后代的可能性,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在乎自己的基因传播,女人不是,所以她们格外珍惜她们的基因传播。
人类的一切愿望都是被基因需求推动的,从生物学原理上来说,女性更在意自己的孩子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能否长得更好,能否有更多繁衍的可能性。无论是想找有钱人、有权势的人、身体强壮的人、帅的人,本质上都是被这些更好繁衍后代的需求在推动。
《新周刊》:《非诚勿扰》的女孩为什么一再表示最看重的是安全感?
宁财神:她们知识结构比较贫乏,也许过去有失败的情感经历,没有往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都归咎于对方无法给自己安全感。安全感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如果一个词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时候,我认为就是一个伪概念,是不成立的。
《新周刊》:女性择偶观变化不大,是不是女性的弱势地位决定的?
宁财神:对。比如说现在时尚杂志描摹的那群女性,她们自己养活自己,有时间和金钱去追求生活品质,所生活的城市也相对更文明、开放,她们可能对男性的进攻性会更强,社会给予她们更多的勇气让她们变成猎人,这是文明的进步。
但是无论是女性出轨还是女性主动去掠取男人,在中国的大环境里都是少之又少的,这跟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富足程度有很大关系,毕竟跟传统观念对抗需要极大极大的勇气。
《新周刊》:近两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婚姻中女性的出轨率较前几年大幅上升,你怎么看?
宁财神:这是好事。为什么女的不能出轨?女性出轨意味着她们在解决生活温饱后,扔掉了对身心的传统束缚。她们采取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她们表现了愿意挣脱“枷锁”,寻找自己想要的愿望。所以我觉得这是好事,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养小三的成本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新周刊》:“小三”这个词流行了好几年,真有这么多小三吗?
宁财神:真的把社会“扒开”看,我觉得应该不会有那么多外遇。养小三的成本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你什么时候看过穷人没事瞎搞婚外恋的?饱暖才思淫欲。别说穷人,普通白领都没有能力去婚外恋。如果你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去开个房都勉强,我们的经济状况比我们想象中差。
我相信女性出轨也是在一个所谓的有产阶级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我觉得基本发生在发达地区。相对来说,农村的妇女还是相对保守,她们从小被教育“遵守妇道”,想突破它,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对更开放的知识结构,以及见更多的人,看到身边更多的示范,才可能迈出那一步,那一步是非常难的。
《新周刊》:你为什么说中国人还没真正习惯婚姻契约?
宁财神:这个时代,当小三就当了,反正大家也见怪不怪了,都不觉得有多丢人,社会道德压力小很多,这是现状。你给有钱人当小三,至少吃吃喝喝都挺好的,而且给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甭管是否能够上位成功,至少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另一种生活是你嫁一个穷鬼,可能还碰到脾气不好的活得不开心,那还不如脸皮厚一点,好歹还能过点好日子。大家一旦不把道德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作为考虑因素,总会趋利避害。
在如今价值观相对混乱的状态下,每个人如何自处?关键还是看个体,前提是尽可能不要伤害别人。我真不觉得这是个什么事,因为一段相对稳定的三角关系,都是三方角力和妥协的最终结果。每一段的关系都不一样,各种各样,有痛苦的,也有好的,没法说。
《新周刊》:你的爱情观是什么?
宁财神:我一直想说好好体验、感受、享受爱情。在爱情来临的时候,你感受到它了,就勇敢一点,面对它。哪怕对方不是特别有钱,哪怕周围的人有很多看法和非议,如果你感受到真正的爱了,双方尽可能就在一起吧。别为生活现实放弃爱情,我们有一生的时间可以考虑现实问题,但是爱是转瞬即逝的。因为爱而冲动,你可能会付出代价,可能很痛苦,痛苦就痛苦吧,至少你知道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什么,至少你见过爱情。
《新周刊》: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欲望?
宁财神:欲望和爱都跟荷尔蒙有关,但是一旦荷尔蒙持续、强烈、不断地分泌,你的心跳、温度和平时完全是两码事,有经验的成年人能够很快地分清楚。什么是看见会心跳的,什么是在一起手拉手就感觉希望时间永远停止在这里的,什么是一见她就想把她的衣服脱光的,什么是你见到她觉得温暖美好的,每个成熟的个体自身是有辨别能力的。
《新周刊》:你曾说经历了10年婚姻,了解婚姻的真相,不会再让《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跟秀才在一起。
宁财神:随口一说,我的想法经常会变。感情不是聊出来的,它需要每个个体用人生去体验。所以我们这些伪专家,每天基本上说的都是废话,没有一个情感专家能真正解决一个实际的人生问题,基本上我放弃了当专家的想法,并对那些立志做情感专家的,表示藐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情需要耐心培养
所谓爱情观
2022-12-30手机报-三联生活周刊
黄雯:讨论爱情的思维方式
爱情需要性吗?爱情与性欲的区别
盘点小品合集 贾冰文松《财神驾到》宋小宝《情感专家》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