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星堆:中华上古文明的一面镜子(下)

历史的神秘总是吸引着人们,在探索的进程中永不止步。

3

图腾的意义

中华传统图腾是“龙”和“凤”,龙的产生与治水有关,凤的产生与太阳神崇拜有关。而三星堆的图腾与龙凤完全吻合,从蜀文化的源流分析可以看出龙凤是蜀地的原产图腾。

“蜀”字的含义,本身就有“虫”和“目”的含义,这里的虫一是指“蚕”,一是指“蛇”,而实际是指“蛇”,龙的化身更多的是指水中的蛇,曾有研究认为蜀字是巴和蜀的合体字,巴字就是蛇的象形字。还有观点认为“蜀”在羌语中是“禹”的意思。

蜀地水患一直存在,直到李冰的都江堰治理成功,惠泽天府,上古时代水患厉害。从地形上看,蜀地是盆地,上古的传说比如“鳖灵治水”也是与治水有关,人们认为有超自然力量使得洪水滔天,逐渐将水中的蛇幻化为龙的形象,三星堆神树那条从天而降的龙,造型是马面头、辫绳身(蛇身)、人手爪、刀状羽翅,还有人的特征。

最著名的“太阳神鸟”(出土于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文明一脉相承)图形,2005年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一个曾经认为是蛮夷之地的图形成为了中华正统文化的标识)与《山海经》记载的“金乌负日”相吻合,三星堆青铜器上各种造型的神鸟形象随处可见。凤凰有很多种称呼:鸾鸟,太阳神鸟,山海经里五彩鸟,三足乌,朱雀等等,总之,都是古人认为能与天上相通的无论是神灵,或者是灵魂,只有可以飞翔的鸟或者神鸟是载体。

太阳神鸟

同时,三星堆人是一个崇拜“眼睛”的群体,《华阳国志》里记载“蚕丛,其目纵”,三星堆最令人难忘的青铜雕塑就是那个眼睛像手背一样长,同时额头还有一个洞“第三只眼”。也许与蜀地的气候有关,蜀是盆地老是雾蒙蒙的,很难看到太阳“蜀犬吠日”,想通过眼睛看得更远。古蜀传说中的二郎神就是三只眼,《封神演义》中二郎神是明朝人的作品,依据是古蜀人的传说,源于今天的都江堰灌口。

人们对身体异形崇拜自古有之,大凡能人异士都与常人不同,有耳朵长的、手背长的、脑袋大的等等,其实是对智慧的崇拜。也有对眼睛瞳仁异形的记载,比如《史记》记载项羽就是重瞳(按现在科学认识其实是白内障),史书记载有很多能人都有两个瞳孔,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有南唐后主李煜。

4

文字的探索

一个地方要有文字的记载才能证明是进入了文明时代,三星堆到目前没有发现我们能够认识的文字,有很多不认识的符号称为图语

其实“图语”是甲骨文的前身。我们现在的汉字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刻于兽骨上的“甲骨文”,这些文字是用来占卜用的,所以文字的产生要感谢巫师,没有巫师的占卜行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文字。

巫师的行为大致有三个内容:代表部落集体或者国家问天,知天意替天行道;超度灵魂转世长生不老;问吉凶知祸福测命运。现代的巫师前面两项基本不用了,第三项成为了主流。上古的巫师其实是高智商人才可以胜任,代表部落或国家根据天象再吃点酒或者迷魂草药,让自己昏昏然昭昭然,这个时候就会把要问的事物画在工具上,最开始是画的图形,后来再逐步演化抽像到线条,形成了文字。所以,我们现在知道的殷商的甲骨文不是横空出世的,是逐渐从“图语”中进化来的。

对于“图语”这种古老文字,我们可以看看彝族的文字、尔苏人以及纳西族东巴文等这些文字的产生实际比甲骨文还早,更多是图形加线条,有非常明显的“图语”迹象。萨巴文,200个左右的文字,但是常用红白黑蓝黄等颜色在文字上填色,色彩不同意思不同,甚至玛雅文字有远近大小之分,空间上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

三星堆的“图语”,也是如此,有不同的色彩在文字上出现。我们现在的汉字是象形和会意两个维度呈现出来,“图语”有可能像少数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象形、会意、色彩、空间等四个维度来认知。相信随着三星堆的更多发掘,一种甲骨文的前身的文字“图语”一定会被解读。破解的途径,应当结合彝族藏羌等少数民族的现有古文字进行分析。

5

习俗的流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从成都过栈道去西安发出的感慨,当然李白是诗仙,善于用夸张手法,如果李白生病住院要动手术一定是病房里叫的最惨的那个。从蜀国到中原的路确实很难,要翻过秦岭。

但是,历史上偏安一隅的蜀国一是通过水路与长江流域相通,另一条通路是走雅安或邛崃或攀枝花到昆明与东南亚西亚相通历史悠久至少是公元前1000以前,报载埃及木乃伊发现了中国丝绸大约是公元前1100年,这条路与西方相通的时间远远早于我们现在大家所称道走敦煌去印度的“丝绸之路”

蜀布之路

同时,我们看到几千年前三星堆的象牙和贝壳都来之西亚和印度洋,近一点讲张骞出使西域也在印度看到了西蜀的蜀布、邛杖等判定西蜀有另外的路通向西亚。所以,古蜀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蛮夷之国

自古以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蜀国战乱不断,朝代更替,种族交换。蜀族灭了冉族和羌族,那么冉族和羌族逃离了蜀地,那些散落各地的民族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三星堆人或蜀人流落过去。

比如现在的凉山彝族和楚雄的彝族、阿坝的羌族以及藏族等文化中多少都有蜀人的影子,这些民族的习俗穿戴都或多或少与三星堆有关联:缅甸阿卡人,现在棺木还是木棺,贝壳挂在神树上祭祀用,根据坠落情况测算生小孩的数量(三星堆的贝壳应当也是祭祀用品,而不是钱币);彝族尚黑崇拜火,穿耳朵,甚至祖训世代仇恨汉人,解放前是要抓汉人去当牲口的(这点可以想象下他们是不是被赶跑了的三星堆土族呢);尔苏人口口相传的誓言,不说自己来自什么地方,后来就真不知道自己的祖籍了,说明祖上当年的战争多么惨烈世仇很深,甚至灭族;三星堆人是眼抹黑彩,唇涂朱砂,少数民族男女都这样打扮,现在汉族只有女人涂眼抹唇,这一点看出女人才是最忠实的文化传承者了。

青铜人头

汉朝文字学大家扬雄记载:古蜀人椎髻左衽,头发盘在脑后成锥状,衣服样式左边斜着分叉。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就是这样,衣服的颜色青衣,蜀王蚕丛传说是常着青衣的叫青衣神,现在四川有个青神县,还有一条江叫青衣江。

中华文明持续几千年没有中断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我们的文化强调“大一统”,历朝历代的战争都是兄弟之间的战争,当朝推翻前朝是觉得前朝没有管好国家,自己要取代前朝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经济管理好国家造福人民。

事物都有两面性,大一统的文化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得:自闭症。唯我独尊,中原是世界的中心,其他都是附属,都是蛮夷不如自己。

比如清朝乾隆时期外国来朝拜的高大威猛的使臣都被画得像一个小孩样大小。称西南少数民族为蛮夷,现在的彝族解放前也是称为“夷族”,其实,中华民族都是由上百个少数民族不断融合的,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近代学者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又把外国称为夷,都是以天朝为中心的文化思想作祟。

文化的存在形式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字记载等诸多方式,考古只是文化实证的过程,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说不准大禹建立的夏朝就在三星堆,也未可知!中华上古文明来自于哪里,又去向哪里,在谜底没有被揭开之前,我们姑且把三星堆当成一面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或许就将文明推进一千年
原来夏代的官方文字是古彝文
寻找失落的古文明--三星堆之谜
这本书说明三星堆是有文字的!三星堆的文字...
夏朝文字是古彝文的源头之一——古蜀史猜想之《古彝文篇》
以物证史:基督教与华夏的上古文明补遗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