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进入全面建设期

  转载请注明: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C168

  今年,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将进入全面建设期。它们遍布全国,区位特征、人口、就业、建设用地等情况各有不同。

  127个特色小镇在不同标准下有何表现?今天就透过“大数据”看看这些特色小镇吧。

  地理类型分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上图反映了各种地理类型的小镇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可以大致看出:特色小镇的地理特征分布基本较为均衡。

  平原型的特色小镇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丘陵型的特色小镇在长江流域分布较多;

  山区类型的特色小镇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

  区位特征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

  上图可以看出,农业地区的特色小镇最多,其次是大城市近郊区,而大城市远郊区的特色小镇最少。

  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就业特征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特色小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规模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

  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进一步分析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情况就会发现,其主导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47.9%。由此可见,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尚不够清晰。

  镇区人口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并不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有人口大镇,也有人口小镇。沿海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共计16.01万人,最小的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共计888人。内陆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共计9.74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共计300人。127个镇(个数据缺失)的镇区人口平均规模是2.74万人。

  建设用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建成区规模最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规模最大和最小的建成区都是在直辖市。特色小镇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243.75平方米。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用地现状仍比较粗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再来看各镇的控规编制情况,平均达到了11.31平方公里,是建成区面积的169%。

  镇域情况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面积约938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面积约26平方公里,平均镇域面积255.85平方公里。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镇辖区面积规模较小,湖北、西藏和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镇辖区规模较大,但特征不是很明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从镇域人口规模看,除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川渝贵地区的大镇较多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衡。镇域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共计28.81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共计2714人,平均规模是5.71万人

  从城镇化水平来看,127个特色小镇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6.22%,比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

  总结

  进入2017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

  从各方面特征来看,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的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但巨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贫富差异、地形差异、规模差异、区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使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制定困难重重。即便对于是当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产业小镇,供给侧创新)而言,能够学习复制的省份和地区也是非常之少。因此,“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特色小镇中国实践》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必读之作!

  即将出版!征订中!

  28万字,深度剖析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背景、发展状况、运营模式、典型案例。

  本书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从全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中,选取30多个案例来深刻解读这场城镇化改革实践。不过,该书的案例解读并没有按照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的范围来选取,而是以“金融+、科技+、文创+、互联+、绿色+”分类,勾勒出一幅中国特色小镇“五+生态圈”的独特图景。

  同时基于产城融合的基本理论,提出“融合链”技术,以“城市定位+产业定位+产业集聚+文化塑造+营商环境”为路径,运用顶层设计、资源对接、产业填空、咨询评估等方法,结合大数据分析、多维结构分析、智能申报等应用技术的综合运用,为特色小镇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融合链”技术对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园区经济的产城融合均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127个特色小镇都有哪些特色
大数据:127个特色小镇的特征分析
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大数据分析(3):辐射带动力强
视野 | 127个首批特色小镇面面观
规划日报339:特色小镇的分布、就业、规模特征
【建纬观点】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