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仿古地毯与阿拉善

地处大漠的阿拉善不仅被世人称作骆驼之乡,还被称为“仿古地毯的故乡”。阿拉善仿古地毯已成为世界驰名的民族工艺品,为中国地毯的五大路系之一,它继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式宫廷地毯的传统,向以其精细独特的做工、淳朴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风格著名于世。

“阿拉善”一词始于《蒙古秘史》中的“啊喇筛”。也有写作“阿拉山”的。清魏源在《圣五记》中说:“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兰善山,皆语言之转。”唐代《无和群县志》载:“山有树木,清白如驳马,北人呼驳为‘曷拉’(转音为‘贺兰’)”。蒙古人崇尚骏马,以此作为勇敢强悍的象征。汉时,匈奴一部落游牧于贺兰山,见青山巍峨,白云环萦,大喜。时人呼骏马为“贺兰”,而远远望去,耸立的青白山峰如同腾飞的骏马,于是称山为贺兰山,并以“贺兰山”作为部落名。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扎营今巴彦浩特,时班超被皇上封为定远侯,故称其驻地为定远营。清康熙27年(1688年),皇上圣谕川陕总督岳钟琦督工建营,并钦命该城为“定远营”。而后该城一直为阿拉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阿拉善有过辉煌,唐代诗人韦蟾有诗赞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明”。这里曾经也是战略要地,时常“夜半人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乾隆年间,阿拉善随着黄教的兴盛,贺兰山麓建起了广宗寺和福因寺两座大寺庙,最盛时喇嘛逾千。寺庙的繁盛需用大量坐垫、靠背、溜子,于是刺激了地毯业的发展。阿拉善蒙古族人原本从新疆迁徙而来。据传新疆有位名叫马托的维族织毯艺人,从西域国学得一手精湛织毯技艺,他的弟子随和硕特蒙古族部落西迁,将技艺带到了定远营,在定远营建起了一个个小型地毯作坊。清公主下嫁阿拉善亲王,陪嫁的工匠们又将京式地毯织作工艺带来。于是京式与阿拉伯式织毯技术融合形成了独特风格的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以阿拉善土种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绾扣独特,所产地毯百年不损久远流传。阿拉善地毯艺人技艺高超,所织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无不神情毕肖。曾经有人收藏了一块阿拉善产的“九龙戏珠”毯,将其视为至宝,时逢“文革”怕“四旧”破到自己身上。遂暗中将整块地毯全部染成蓝色。岂知在一个月光圆润的夜晚,当明月透过窗棂照在地毯上,主人惊奇的发现,九龙戏珠竟然象三维立体画般显现出来,形态呼之欲出。主人欣喜若狂,将秘密阴告朋友,后每到满月时,来看暗龙显形的人便挤满了屋子。其实,这是因为阿拉善仿古地毯着色牢固,一般颜料难以盖住的缘故。

1963年春天,芳草泛绿,杏花初绽北京工艺美术品出口公司的专家在民间搜集到半块龙靠背仿古毯。如获至宝,但怎么也找不到它的出处。几名专家不甘心,一路背着这半块地毯搜遍大江南北之后,竟寻访不到它的出处。最后抱着一试的一丝希望一路西下,出人意料地在大漠深处找到了它的老家,经老艺人与专家们共同“会诊”鉴别,一致认定这半块地毯源于定远营“福泰云”作坊。从此,茫茫大戈壁这颗沙海遗珠得以重见天日,名声大噪,红遍北中国,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地毯艺人纷纷前来拜师求艺。1964年阿拉善仿古地毯跻入国家市场后至今畅销不衰,成为世人公认的内蒙古名牌产品。

 

                                                        1996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胡开礼|贺兰山以西之一:仰望巍巍贺兰山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古城――定远营浅析(全文)
贺兰山山名考略
阿拉善老照片
内蒙古阿拉善:定远营古城冬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