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嚼槟榔+烟酒 20岁口腔癌增加
编辑小语健康名人堂/莫让财团法人医院财团化
急诊壅塞/就算降级 人仍往大医院挤
急诊转诊绩效差 医院降级处罚
急诊壅塞/为等病床 老父插管躺走廊
医药新知嚼槟+菸酒 20岁口腔癌增加
心肌梗塞不追踪┅ 7年5手术
健康焦点健康主题馆/季节变到处痒┅ 湿疹找上你
防口腔癌 卫局建议徵槟榔税
保健优概念中医治失眠 按穴食疗一步步来
健康名人堂/莫让财团法人医院财团化
朱泽民/联合报
一般大众对「财团」二字往往未有正面印象,或许是长期以来民众常将财团与「财富集中不当、税负分配不公、政商关系不论」等并同考量。但何谓财团?学理上并没有明确定义,较持平、中性的说法或可视为「财务集团」(financial group),且有浓厚的家族色彩。
财团法人 财产集合体
由於财团二字有负面印象,连带使部分民众对「财团法人」也持怀疑态度;事实上,源自日文的「财团法人」乃是一财产集合体,这些财产可能是现金、房地产或仪器设备等。
财团法人成立的基础是财产,基本上属公益性质,常见的私立学校、研究机构(如国家卫生研究、中华经济研究院)、教会、寺庙(如大甲镇澜宫、北港朝天宫)、基金会(如海基会)及慈善团体(如慈济功德会)等均属之。
台湾较具知名度的私立医院如长庚、国泰、新光、马偕、彰基、亚东、奇美、嘉基、义大及耕莘等,都是医疗财团法人医院,至於北医、中国医大、中山医大及高医等附属医院,则为学校财团法人附设医院。
这些医院之创办人,或为提高国人医疗品质,或为照顾弱势族群,或为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水准等崇高理想,出钱出力,为台湾地区民众奉献,厥功甚伟。
医疗竞争 纯益率降低
国民所得的增加及全民健保的实施,使医疗市场能稳定成长,但也相对加深了医疗市场竞争,占医院收入85%以上的健保给付,由於给付价格受到限制,使医院纯益率降低。
利润搬运 关系人受惠
另方面,若医院纯益率高於正常报酬率,会使其「公益」性质受到质疑,健保局也会再度压缩给付价格,这些皆诱使占市场规模比重大的财团法人,将利润「搬到」财团法人管理人(董事)所属的其他事业,即所谓的「关系人交易」,其荦荦大者如下∶
1.向关系人或关系人企业租借房、地产及仪器设备∶
财团法人设立时,原捐助人捐助金额不足,医院营运所需的房地产、仪器由法人董事个人名义出资购买,再租给医院,医院「租金支出」变成董事稳定「租金收入」;或向关系人所属公司(如租赁公司)租借房屋、土地及仪器设备,让关系人企业有稳定租金收入,股东有股利收入。
2.业务外包予关系人企业∶
医院将部分业务(如洗肾、呼吸器照护)外包给关系人密切人士或机构,甚或将医疗院所保全、清洁、维护、整修工作也由关系人企业承做,一年数千万元的管理费用也跟著移转至关系企业。
3.向关系人金融机构存放或贷借资金∶
医疗院所若有多馀资金,则存款於关系企业银行;医疗院所若有资金需求,由关系人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贷放予医疗院所,让医院的利息费用转为关系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
4.捐款予关系人其他机构,或分担其业务费用∶
所得税法令规定,公益机构用於其创设目的有关活动支出,若达到基金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项收入之70%,可免缴纳营利事业所得税。
财团法人为使其支出达70%,遂采捐赠方式给关系人其他机构以提高支出比率,或透过技巧性设计分担关系机构的人事费、业务费、办公费等,以符免税规定。
5.让财团法人变成个人所得税庇护所∶
部分医疗财团法人拥有关系人企业股票,每年获配股利不菲,该股利在原关系人企业虽已被课徵17%营利事业所得税,但在两税合一制度下,关系企业此项股利收入将不会再被课税。
收入结馀 应服务社会
由於这些捐赠股票的股利不会再被课税,实质控制此财团法人之原捐赠者或其後人,亦不会被课徵最高40%之综合所得税累进税率,未来百年之後,亦不会被课徵遗产税。(对控制者而言,财富摆在自然人或法人名义已无甚紧要!)
医疗法第46条规定∶医疗财团法人应提拨年度医疗收入结馀之10%以上办理研发、人才培训、健康教育;10%以上办理医疗救济、社区医疗服务及其他社会服务。但此10%却足以经「利润搬运」後之结馀为依据!
财务查核 太偏重书面
行政院卫生署虽委托专业学术团体定期访视医疗财团法人,并查核其财务报表,但由於该访视、查核偏重於书面查核,实质效果尚为有限。
会计师签证的医疗财团法人报表已揭露上述关系人交易事项,主管机关未来应会同财政部对此些事项深度检讨、评估。
各医疗财团法人在处理上述关系人交易事项时,亦应合理考量法人之「公益」特性,不要过分「搬运利润」,并将「四大皆空」及「护理人员不足」责任全然推给健保给付过低。
(作者为健保局前总经理、景文科技大学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请国内外医药公共卫生专家分享健康观点与视野,每周二刊出
急诊壅塞/就算降级 人仍往大医院挤
记者张嘉芳、詹建富/台北报导/联合报
为解决医学中心急诊壅塞、住院一床难求问题,卫生署拟设退场机制。不过,林口长庚、台大、台北荣总等医学中心认为,急诊人满为患牵涉健保局、医院及民众三方,单要医院承担所有责任,无法解决问题。
一名医学中心医师更抨击是「呆瓜政策」,因为即使把病患壅塞最严重的长庚、台大降为区域级医院,仍无助於病人涌向大医院的现况。
台湾急诊管理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急诊医学部主任陈日昌说,健保对看病没限制,民众对医学中心的品牌迷思,医疗院所未落实与邻近医院的策略联盟转诊机制,都是医学中心急诊壅塞主因。但卫生署只处理医学中心「前段班学生」,无法解决问题。
陈日昌以大禹治水为例,强调急诊壅塞的现象逾廿年,卫生署要医学中心劝说患者转诊至其他区域医院的做法并没有错,但想法太简单,区域医院也需提升紧急医疗的品质及能力,并同步限制健保就医及民众看诊意愿。否则就像气球挤压,压力到哪,气球仍会爆,防洪策略无法奏效。
台北荣民总医院急诊部主任黄睦舜说,医学中心急诊壅塞主要是病患不愿意走,如果卫生署不管控患者的流量,一直怪急诊待床时间太久,即使逼走医学中心、逼死人,也没办法解决问题。
马偕医院急诊医学科资深主治医师张国颂表示,在日本,三级医院收治急诊病患必须是由下层医院逐级转诊,台湾民众却连小感冒、或仅是小伤口,就拚命往医学中心挤。难道把所有出现急诊壅塞的医学中心都降为区域医院,病人就会自动不见吗?
急诊转诊绩效差 医院降级处罚
记者施静茹、詹建富/台北报导/联合报
各大医院急诊前人龙迤逦,无床可躺就地躺下,甚至病患满到救护车里待床。为整顿急诊壅塞乱象,卫生署决定使出撒手鐧,卫生署长邱文达说,未来若无法有效疏散急诊病人,医院可能被降级。
卫生署最快月底公告「转诊登录试办计画」办法,试办三年,初期采取鼓励措施,转诊成功就补助三百元,未来急诊转诊绩效不佳的医院,就降级惩罚。
卫生署副署长赖进祥表示,病人有选择医院权利,但医学中心也有疏散轻症急诊病人的责任。若放任急诊前人满为患,显示与周边中型区域医院间转诊制度做得不好,医院评鉴当然应扣分。
为解决乱象,卫生署将建立转诊网络,要求医院确实登录病人转诊时填写的转诊单,做为医院评鉴标准。
曾管理过北医、万芳和双和等三家医院的邱文达表示,要疏解急诊人龙,应每月检讨急诊动线、流程,并有一名专门人员在急诊室,管理急诊病人的转进与转出。
卫生署医事处简任技正刘明勋表示,病况较不紧急的急诊病人,大医院应花心力对病人解释,且要视病况变化,再转诊回大医院。
另外,健保局也从五月起也斥资三亿多元,鼓励大医院适时「消化」患者。针对上消化道出血、肺炎、泌尿道感染、肝硬化或肝昏迷、蜂窝组织炎等急诊挂号的患者,处置告一段落後,转诊到中小医院,就能获得额外奖励。
不过,该项措施上路半年来,各大医院急诊照样塞。
等病床超过四十八小时的病人比,林口长庚医院高达两成三,台大医院也是两成。这两家医院的急诊病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等床超过两天。
急诊壅塞/为等病床 老父插管躺走廊
记者詹建富、张嘉芳/台北报导/联合报
「我的父亲睡在急诊室走廊的推床上,等病床最久的纪录是五天,这次挂急诊,我也不知道究竟要等几天才有床?」在台大医院急诊室受访的林先生和他太太,看著插著鼻胃管、有中风病史的父亲,只能暂时窝在暂留床,话中充满了感伤和无奈。
台湾一年急诊高达六百五十万人次,像林老先生等不到病床,被迫躺在急诊室的走廊的个案,天天上演。
林太太说,之前曾先後送到新店耕莘、卫生署立双和医院急诊,但两家医院都说,「既然你们过去都在台大求医,我们这里也没病床,那转去台大吧!」结果,救护车绕了半个新北市,最後跨越景美溪来到台大医院,「所以这次我们学乖了,发病就直接由安养院直送台大急诊。」
陪在走廊另一侧的孙姓病人的儿子,则已交代家人,再拿一台平板电脑以便「长期抗战」等床。医师说,医院虽发出满床通知,救护车仍不断送病患来,因患者执意要到医学中心就诊。
台湾急诊管理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急诊医学部主任陈日昌表示,林口长庚每天急诊患者有四百人,推估其中一百廿人需收治住院,但只有七、八十人可等到病床,每天约新增卅、四十人在急诊等床,日复一日急诊处前病人愈来愈多。
台北荣民总医院急诊部主任黄睦舜说,北荣急诊也是平均每天卅、四十人需苦等床位,爆满床情况很常见。
黄睦舜说,过去急诊病床不够,曾有患者被迫躺在推床上急救,紧急情况下,医师只好让患者短暂躺在地上实施心肺复苏术。
嚼槟+菸酒 20岁口腔癌增加
记者游明煌/板桥报导/联合报
板桥亚东医院表示,根据统计,口腔癌是台湾癌症病患自杀率的第2名,一定要及早就医。亚东口腔外科主任郭英雄说,同时抽菸、喝酒及吃槟榔罹患口腔癌比率是一般人的123倍,现在连20多岁年轻人罹患口腔癌比率也增加不少。
明伦基金会今年6月推出口腔癌友营养支持计画,昨天在板桥亚东医院举行年终报告。半年来有240名口腔癌患者申请,男性占94%,女性占6%。分由板桥亚东、彰化基督教、花莲慈济、基隆长庚、高医附设中和医院等收治,免费提供营养品及心理辅导。
亚东医院社工室主任熊蕙筠表示,口腔癌与自杀率第1名的肺癌,同为自杀率高的癌症,发生自杀的时间多数是诊断後回家三个月内。
她说,口腔癌患者多值中壮年,顿时从家庭经济支柱成为负担,承担很大压力及罪恶感,明伦基金会协助病友走出阴霾。
亚东医院院长朱树勋表示,口腔癌患者死亡平均年龄为54岁,比其他癌症提早10到20年。
郭英雄说,以前口腔癌多发生在4、50岁,现在年轻人增加,主要因抽菸年龄层下降。
心肌梗塞不追踪┅ 7年5手术
记者赵容萱/西屯报导/联合报
台中市一名50岁男子7年来5度因左前降枝冠状动脉阻塞,接受心导管手术。医师黄士铿说,这名罕见的病例是因患者每次手术後就神隐,不按时吃药,也没有追踪治疗所致。
台中市澄清医院中港院区心脏内科医师黄士铿说,心肌梗塞放支架,是为了防止血管回弹又发生阻塞,但支架是网状的构造,若病患未常规服药控制,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会因血管内壁的增生而造成再度狭窄、甚至阻塞。
这名病患是7年前因剧烈胸闷、喘不过气,被送进医院急诊,医师发现他的左前降枝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梗塞,经紧急做心导管气球扩张术,救回一命,术後接受2个月的药物治疗後,就不见踪影,也未到门诊接受追踪治疗。
半年後,这名病患再度出现胸闷求诊,医师发现他仍有心肌缺氧现象,再次做心导管手术置放血管支架,服用约1个月的药物後又不见踪影;1年後三度又因胸痛及气喘回诊,对已装了心血管支架还无法痊愈有所微词。
这名病患经医师的说明後,了解不配合服药控制、追踪,可能致死,答应长期服药,并到戒菸门诊,戒掉卅多年来的菸瘾。
健康主题馆/季节变到处痒┅ 湿疹找上你
记者杨欣洁专题报导/联合报
案例1∶20岁吴小姐想戴漂亮耳环,不料穿了耳洞後,长出一颗颗小水泡,并且搔痒难耐。忍不住用手抓,将水泡抓破,不但破皮还流出液体,就医诊断是金属过敏引起的湿疹。
案例2∶40岁唐先生每到夏天或冬天,手掌及手肘就会龟裂、脱皮,严重时流血,每次碰到水都刺痛。就医多次,诊断为湿疹,虽然治疗後症状缓解,但一遇季节变化,同样症状就会反覆上演。
天气变冷,不少人开始「这边痒、那边痒」,冬季湿疹是台湾常见皮肤病之一,台湾皮肤科学会理事蔡呈芳说明∶「湿疹是一种皮肤发炎反应。」也就是所谓的皮肤炎,可能发生在各部位,泛指使皮肤肿胀、发炎、发痒,且不易痊愈的反应。
湿疹不会传染,可分为外因性与内因性。蔡呈芳说,外因性湿疹主要是接触刺激物引起,如接触性湿疹,因为接触到刺激性化学物质,或可能引起过敏的金属,细胞出现发炎反应,便有红肿、乾燥、龟裂、搔痒、表皮增厚、脱屑等症状,但只要移除刺激与过敏原,就能改善。
林口长庚皮肤科主治医师黄毓惠举例,如美发师常接触清洁剂、造型用品,化学刺激引起皮肤湿疹,避免接触,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蔡呈芳指出,内因性湿疹多与个人体质有关,最常见的是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蟎诱发湿疹,难以根除,容易反覆发作。
异位性皮肤炎好发天气变化时,尤其是冬天与夏天,冬天乾燥,皮肤脂质减少引起湿疹;夏季则因为湿热,汗水刺激皮脂分泌,诱发病情。内因性湿疹无法根除,反覆发作的湿疹应积极治疗。
防湿疹恶化 少用肥皂洗手
湿疹虽然不至於致命,但患者病发时,不是奇痒无比就是极度不适,影响生活品质。台湾皮肤科学会理事蔡呈芳表示,预防湿疹,除了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也要了解自己体质,适当保湿。
林口长庚皮肤科主治医师黄毓惠表示,常需要接触清洁剂、化学药剂的族群,如美发师、家庭主妇 、清洁工等,罹患接触性皮肤炎机率较高,应避免皮肤与刺激性化学物的接触;已罹患湿疹的患者,除了不要与化学物质、过敏原接触,也要减少碰水的机会。
为了预防传染病,政府鼓励民众经常洗手,保持清洁。不过,蔡呈芳说,过度清洁可能诱发、恶化湿疹,过度洗手会带走皮肤表面油脂,无法防止皮肤水分蒸发。建议民众清洁时,少用肥皂以及超过45℃以上的水清洗,避免皮肤刺激,保护皮肤皮脂,也可以使用乾洗手液。
洗手後适当补充保水产品,也可保持皮肤水分,黄毓惠说,洗手後可使用乳液、护手霜或是凡士林等油脂类产品,避免水分流失。注意这些产品应适量使用,蔡呈芳说,若过度使用,反而使皮肤受到过度保护,失去自主分泌油脂的功能。
湿疹反覆发生,很难根治,有些患者因此不愿积极治疗。蔡呈芳说,湿疹的种类很多,要先厘清致病成因,再对症下药,一般的治疗可分为口服以及涂抹用药,视患者状况而定,服用抗组织胺或是涂抹类固醇,可帮助湿疹伤口快速愈合,避免感染。
湿疹护理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避免搔抓,以免感染
2.减少使用肥皂及热水,避免刺激皮肤
3.清洁後可补充乳液、凡士林等,帮助保湿
4.移除刺激性化学物质、过敏原,避免症状恶化
5.保持心情愉悦,湿疹症状易受焦虑、紧张等情绪加重
资料来源∶蔡呈芳、黄毓惠
防口腔癌 卫局建议徵槟榔税
记者黄福其/板桥报导/联合报
昨天是槟榔防制日,新北市卫生局为遏阻口腔癌发生率逐年升高,上月中旬行文卫生署,建议比照菸害防制法、课徵香菸健康捐,订定槟榔防制法并开徵槟榔健康捐。
国内研究显示,口腔癌患者88%都有嚼食槟榔习惯。新北市议员林国春日前在议会要求市府检讨口腔癌及槟榔防制作为,市府由秘书长陈伸贤召集跨局处专案小组,研议多项作法。
上月中旬首次开会,会中环保局、警察局及教育局分别表达可加强取缔乱丢槟榔渣、违规槟榔摊及教育宣导;农业局则说明目前槟榔种植情形,包括在林业用地违法种植、超限种植可依法开罚。
据悉,新北市虽不是槟榔的主要产地,但新店、三峡等地仍有部分农民种槟榔。农业局曾提议是否以减少肥料补助等方式,让农民减少种植,不过陈伸贤未裁定,指示农业局行文农委会研议让农民减种槟榔的措施。
卫生局在会中表明会继续提供免费口腔癌筛检、在8家医疗院所提供戒槟班,并建议可比照菸害防制法及课香菸健康捐的模式,立法防制槟榔并课健康捐,获陈伸贤同意。
卫生局长林雪蓉说,建议中央研议立法徵收槟榔健康捐,希望藉此达到「以价制量」;且利用课徵槟榔捐,治疗因嚼食槟榔造成口腔癌患者,可减少社会成本。公文约两周前送交卫生署,目前尚未接获中央回应。
中医治失眠 按穴食疗一步步来
苏聪明/高雄市新复兴中医诊所院长/联合报
景气差,失业率高,上班族为了保住饭碗,压力不小,最近门诊因工作压力导致失眠就医患者增两成。建议如有失眠、白天精神恍惚、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不稳定的情形,应速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失眠很常见,发生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可能因情绪管理失当而引起,治疗期间须兼顾心理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分四种证型,即焦躁不易入睡、容易惊醒、睡眠较浅和疲倦又无法入睡等,每一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须由中医师诊断虚实之症,调配药方。
现代人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或工作型态造成的心情烦闷、多梦难眠,则可按压百会、太阳、神门、合谷、涌泉等穴位来平静心灵、安定神经,以促进一夜好眠。食疗也有一定疗效,可用百合30公克、浮小麦30公克、莲子20公克、夜交藤20公克、大枣10公克、甘草6公克、枣仁20公克,煮水当茶饮,有镇静除烦、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减少噩梦和改善睡眠。
另外,改善失眠,应定时就寝及定时起床,不妨为自己打造一个安静整洁、通风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度不能过冷、过热、光线暗一点较佳,也可在睡前用温水泡脚,喝杯热牛奶,或在睡前5至6个小时运动20至30分钟,必要时并可配合芳香疗法等,都有助睡眠品质提升。
不过,服用中药调理,对长期失眠无法立竿见影,应逐步改善睡眠品质,患者需有耐心接受2至4个月的宁心安神药治疗,才能脱离失眠的困恼。
失眠并发症不可等闲视之,许多慢性病的发作机会因此增加,如果在一个月出现好几次失眠,或因失眠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就应求助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台湾十大死因统计癌症连续24年蝉联榜首
「收藏」预防口腔癌要做好3件事
嚼槟榔的坏处
除了口腔癌,槟榔还有哪些大危害?
爱嚼槟榔,怎样预防口腔癌?
28岁年轻小伙子这一物每天吃三颗,去医院诊治医生说他没得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