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好手机拍照,在朋友圈里美得像一则广告

午间美好生活提案

职场人的小成本逼格指南

↑ 点击上方“午休在别处”关注我们


陈奕迅有一首歌:《像一句广告》

“你必须活得像一句广告,谁会有时间听你唠叨。把你复杂的个性全删掉,每张相片只看到你的微笑……”

这是2003年的歌,已经十几年了,但是现在重听,怎么听怎么贴切。

妥妥地说的就是微信朋友圈哪。



无谓褒贬,只谈现象。

现代人的时间,被各种事情分割占据,每个人对资讯的注意力,至多只有短短几秒。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经不起什么来日方长,想让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如在朋友圈里刷刷存在感。



关于如何经营好朋友圈,方家已有不少言论。

而我,只是从自己的路数出发,分享一下个人的发圈心得。

一言以蔽之,就是:图很重要。能用图说清楚的,咱就不必打那么多字。


不过你可能会说:我拍照技术就是很苦手啊,肿么办?

其实发朋友圈,用手机拍摄就已足够,而掌握好手机摄影,一点都不难。


为了说明问题,我会用我自己的朋友圈截图作为案例,献丑献丑——


01

多展示细节


有很多人在朋友圈发旅游照片,但说实在话真不是很吸引。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只会拿手机拍大场景。

哐哐哐!九张图全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你说审美疲劳不疲劳?


就如一部好的纪录片,一定是远景、中景、近景相结合。一则好的九宫格朋友圈,也一定是不同景别的巧妙组合,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独特视角。

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图片编辑,试着用有限的九张图,去诉说一个完整的情境。


例如,这是我的灵隐寺发的一条朋友圈——



在这里,我分享的照片没有全部选择佛寺建筑等大场景,而是选择了不同景别、不同类别的照片。如古树映在寺墙上的光影。


描绘着祥云和仙鹤的天花。


还有在门口石鼓上邂逅的蝴蝶。


总之,让远景、中景和细节构成一种起承转合的关系。


同理,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发吃,结果九张全是近距离的食物图。如果没有专业的摄影技术的话,也许你真的觉得很好吃,但是对不起,观众Get不到。

其实晒食物本身,不如晒你在吃这些食物时的惬意心情。因此,你除了晒食物本人之外,还可以晒一些与之相关的环境图。


例如这则我在台北A Poet餐厅的分享——



我晒了食物。


还晒了餐桌摆设。


还晒了餐厅的大环境。


虽然没有张张都直接在讲食物,但是不是觉得这些食物更加诱人了?

剩下的,你们就举一反三吧。


02

学会留白和光影


无论是相机摄影,还是手机摄影,都有两个共同的讲究,一个是构图,一个是用光。

而对于限制较多的手机摄影来说,掌握好了符合手机拍摄规律的构图和用光,往往更能化腐朽为神奇,拍出不亚于单反的效果。


在构图方面,如果你的手机不是有虚化效果的iPhone7 Plus或华为P9,那么就推荐正方形构图。

正因为没有虚化效果,你手机拍出的东西,不论远近,都会显得在一个平面上。如果镜头里的东西一多,就会显得异常杂乱,没有主次。

而方形构图可以帮助你做减法,不会让照片里同时出现那么多东西;同时在视觉上,方形构图会更加有平面感、对称感和图案感


在正方形构图之下,有两个构图秘诀。一个是可以利用俯拍图,这一点特别适合拍美食和小物。(详见《不管手机怎么拍,朋友圈晒出来都 low low的,因为你没学会俯拍图!》)


另外一个就是注意多留白。例如我在西北发的一条朋友圈——



有几张图都用到了大面积的蓝天留白。像这张,树只占一角,意境就来了。


这张也是同理。


而在用光方面,则只要记住一句话,光影在哪里,你的手机就可以拍到哪里。

例如在法云安缦发的这条朋友圈——



光影下的早餐,是不是比一般的食物照更加灵动?


看见小花小草,你可以未必去拍摄它们本人,而是凸显它们制造的光影情调。



03

注意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这一Part的内容,在上两部分的基础上有点进阶。

我个人对摄影的理解也是如此:低阶拍构图,中阶拍光影,高阶拍关系。

主要就是说,当你想拍摄某样东西,与其直勾勾地去拍摄这样东西本身,不如兼顾一下它和周围环境关系。

真正的大师,都必懂得玩转“关系”。当然我们不是大师,但同样可以参照这样的原理。


例如我在成都发的一条朋友圈——



很多人拍画展,就是一气儿把喜欢的图全都直接拍下来。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没有亲临现场,即便看了你翻拍的图,也未必能体会到你的震撼。

但如果在拍摄画作的同时,又能带到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给人一种临场感。

例如这张,可以传达出在清冷的雨天里,无意觅得的这一撮艺术之火,给人带来的温暖与静谧。


这张更是,红色的画作只占画面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在这满眼浓绿的庭院深深中,就别有玩味了。


拍人物更是如此。人的活动只有在场景中才能体现意义。还是用我在成都发的朋友圈举例。



只拍水里的锦鲤没意思,要拍逗引它们的孩子,以及池上清幽的绿树。


只有在茶馆古色古香的大环境下,人们的闲散状态才会更有依托。


一架瑶琴,配一个拂袖而去的背影。


反过来也是,相比于静态地拍摄某些景物,把人放进去会更加灵动,所以有时候不妨守株待兔。这张我自己挺喜欢,摄于黄山屯溪老街。


北京天坛回音壁。如果没有人在里面,这场景就会普通许多。


04

图说要言之有物


最后这一点,和拍摄技术无关,却和编辑素养有关。

在朋友圈里发声,你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凡是媒体,就需要编辑素养。

不过,这同样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需要言之有物。


第一种言之有物,叫可以为观众提供资讯。

相比于赤裸裸的炫耀,大家更乐于看到的是,这条朋友圈可以给自己一些参考。

例如,不标记地点、不告知具体信息的晒吃就是耍流氓——



第二种言之有物,是你的图片说明,可以为图片起到画龙点睛的升华作用。一句话,就是一句广告词。



第三种言之有物,就是要善于讲故事。特别、动人的故事,会更加赋予这些图片独特的意义。

比如这次,讲的是无意中遇到一家即将关门、却无比美味的素食馆的经历。



这次,是遇到一座整个被冰封印起来的佛寺。我觉得单纯的图表达不出当时的震撼,所以一定要用文字,去描摹无意中遇见它的惊喜,已经身处佛寺中心,梵音和着冰凌碎裂声,给我带来的禅境。





当然,最后想说的是,世界上的一切方法论,最后都会上升到世界观。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白如何从零开始学习手机摄影?
一百张随手拍抵不上一张认真拍......叮当聊图1
打造高级感大片,手机摄影干货必备!
手机美食摄影教程丨手机摄影系列课程,美食进阶篇 No.16
干货| 无毛玻璃特效,手机也适用的食物摄影原则,拿去不谢!
15个技巧,手机这样拍大片!(第42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